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5115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二上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邛崃市高埂中学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69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

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

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

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

美容仪,身长六尺。

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

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

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

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

“诸州守皆弃城走矣!

”师旦叱曰:

“汝亦欲吾走矣。

”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

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

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

“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

”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

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

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战死与戮死何如?

”众皆曰:

“愿为国家死。

”至城破无一人逃者。

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

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

“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

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

”智高怒,并贵害之。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

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

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

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荫是恩荫之意。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

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

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D.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

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文中就是此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

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C.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D.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

(5分)

(2)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战死与戮死何如?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0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8.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5分)

9.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描绘箫声这一音乐形象的两句是“,。

(2)在《登高》中,杜甫借眼前之景与自身之况,用这样的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融会了五丁开山的神话,刻画了蜀道的高危难行。

(4)在《琵琶行》中,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

(5)在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

(6)《咏怀古迹(其三)》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三、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19分)

梅贻琦:

永远的清华校长

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并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在十年之间一跃而跻身国内名牌大学之列。

梅贻琦,1889年12月生于天津。

其父中过秀才,后家境每况愈下,“除去几间旧房庇身以外。

够得上是准无产阶级了”。

但他父亲始终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

梅贻琦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

他毫不自夸地说过:

“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

”梅贻琦后来成为天津南开学堂张伯苓的得意门生,也是首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

其同届同学徐君陶回忆,学校招生放榜的时候,见一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的同学也在那儿看榜。

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十分淡定,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梅贻琦。

同为1904年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他与周恩来交往甚密。

当时周恩来经常到梅家找梅贻琦温习功课,有时通宵达旦。

1908年梅贻琦因“庚子赔款”留学美国。

当时人们留美选的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

梅贻琦却单独去了伍斯特理工学院。

徐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所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确和一般人不同。

梅贻琦后来告诫行将赴美的学生:

“诸君在关的这几年……许多学说或要变更。

我们应保持科学家的态度,不存先见,不存意气,安安静静地去研究。

才是正当的方法。

”留学美国的经历影响了梅贻琦。

在他获得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于1916年担任清华大学物理教授,先后任教务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当时的清华是一所留关预备学校,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

1931-1948年,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也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为人重实干。

梅贻琦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任校长后,奉行“教授治校”原则。

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即成功地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甄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行政体制。

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

当时,国内情势风雨飘摇,学潮起荡,尤以北大清华为甚。

驱逐校长的运动此起彼伏。

赶教授更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

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风趣地说:

“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有人愿意倒梅(霉)!

”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一直抱着“苛求”的心理,搜寻人们对梅的“异词”或“谤语”,但却迄无所获。

1948年12月,北平即将解放。

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始终婉谢,依然属意教育。

梅贻琦离校那天,当时也在清华任教的吴泽霖教授在校门口碰见他,吴教授问梅校长是不是要走,梅校长说:

“我是为了保护清华的基金。

”1955年,梅贻琦到台湾,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这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

梅贻琦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中间立场:

“余对政治无深研究,则以为应追随蔡元培兼容并包之态度,以恪尽学术自由之使命。

”梅贻琦认为这是“将来清华之为清华”的根本。

长沙临时大学期间,学校请来名人演讲,各种人物都有,如陈独秀、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等。

对于学生,梅贻琦一律采取爱护的态度。

“对知识分子心态了解之深,当时少有如他的人。

”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回忆。

梅贻琦在礼聘教师方面,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赵元任先生。

延揽人才的诚意在华罗庚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华罗庚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人,先做小学教员,后为店员,被破格招进清华大学加以培养,经中间的进修并被破格聘为教授,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问下实现的。

梅贻琦特别鼓励中西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讲学与在国外发表论文。

他实行休假制度——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休假一年,可赴欧美研究,学校开支一半薪水,还给予往返路费。

这个传统在西南联大时结出硕果:

西南联大的教师名士如云。

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的基础,被称之为“两岸清华校长”。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达医院。

他逝世后,秘书把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打开,原来是清华的基金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

梅贻琦后来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园内有校友集资兴建的花木,曰“梅林”.梅贻琦纪念奖章成为台湾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选自《人物周刊》)

相关链接:

①梅贻琦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担任校长31年,在两岸清华人的心中,是当之无愧的“永远的校长”。

(选自《先生》)

②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

(《梅贻琦:

一个时代的斯文》)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梅贻琦虽然家境贫寒,但从小熟读经史并成为清华首批留美公费生,这也为他之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虽然梅贻琦个性沉静,少言慎行,但“没有人愿意倒梅(霉)”这句话,用双关和夸张的方式展现了他自信与幽默的一面,并带有几分自嘲。

C.梅贻琦之所以一直从事教育事业,远离政治,一方面有他对时局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与他的留美经历有关。

D.“所谓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清华才从一所不被看好的一般留美预备学校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重镇。

E.本文主要讲述了梅贻琦求学、办学的主要片段,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为国家教育发展鞠躬尽瘁的伟大人格。

(2)从梅贻琦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梅贻琦为什么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被称为“永远的清华校长”?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8分)

 

第Ⅱ卷表达题(81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他与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再次见面的情形,说:

“我们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交流,少了一些寒暄,多了一些心领神会。

(2)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力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忘记了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3)今年南方虽然洪水泛滥成灾,但并没有出现哀鸿遍野的惨象,若在解放前是难以想象的。

(4)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5)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6)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

(1)

(2)(5)B.

(2)(3)(5)C.

(2)(4)(6)D.(3)(4)(6)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

B、一个书店,十五年时间,换了三个地方,西安万邦书城一再从城市的商业中心向外撤离,证明围绕以图书经营为中心的传统书店未来依然挑战巨大。

C、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的证据显示,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XX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D、这是一个可以将相亲、求职等社会传统话题搬上电视荧幕并对其进行娱乐化改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电视生态环境下,职场真人秀节目必然表现出与以往职场类节目不同的特征。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互联网革命及其背后的互联网思维,由对产品经理这类人的思辨引发。

最典型的产品经理,就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

他并未拥有真正伟大的物质发明,他的伟大在于。

如今,这种思维不再局限于互联网,已经开始对整个时代产生深远影响。

A.定义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极致

B.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了极致,并定义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

C.创造了“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并在理论上深入阐释了“互联网思维”

D.在理论上深入阐释了“互联网思维”,并创造了“产品径理”这个角色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①,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

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②,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③,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16.近期2016年杭州G20峰会标识正式发布。

读图,请简要分析标识构成及其意蕴。

(6分)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6年7月23日,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死1伤。

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

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曾被提醒不要下车。

此事发生后,网络上的各种议论一直没有消停。

在这些议论中,有对不守规则的反思,有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埂中学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传统小说和早期小说有两个差异,一个是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即口耳相传和小说家们创作再加工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个是区别并不明显的本质上的差异,B选项错把形式差异当本质差异。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选项偷换对象。

原文中说的是小说家们注重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并没有提人们如何。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属于无中生有。

回文定位到最后一段,“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原文并没有提及现代传媒对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的影响。

4.A

5.C“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这一说法错,因为根据后面的解释,大理寺仅是“复审机关”,审判是刑部之责。

6.C(是王从政而非赵师旦)

7、

(1)恰逢夜幕降临,敌贼稍微有些退却,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说,把我的周印拿来佩戴在身上,让妻子背着儿子藏匿起来。

(2)天刚刚亮,敌贼攻打城墙越来越急,身边的人请求他稍微躲避一下,赵师旦说:

“作战而死与被敌贼杀戮而死有什么区别呢?

8.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

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

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

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5分)

9.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5分)

10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万里悲愁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1.

(1)E项3分,A项2分,D项给1分。

答BC不给分。

(B项没有夸张,C项“对时局的考虑”无中生有,“留美经历”影响他保持科学家的态度。

D“不被看好”无中生有)

(2)①博闻强识,自幼熟读善背经史。

②从容淡定,看录取榜不慌不忙,不忧不喜。

③沉稳务实,选择留美学校不光看名气。

办学注重实干,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大师比大楼重要。

④热爱事业,一生以发展壮大清华为己任。

⑤淡泊名利,多次拒绝入阁邀请。

⑥尊重人才,礼遇清华的老师等。

(3)①梅贻琦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担任校长31年,一生心系清华,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②梅贻琦治校有方,使清华飞跃成长并发展成为中国高校中的翘楚,发掘培养出大量人才,并在台湾创立清华大学,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他在清华发展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③梅贻琦奠定了清华的沉静务实的校风,对清华影响深远。

④人格魅力突出,精神品质深受清华师生尊崇。

如为保护清华基金离开大陆,临终前还紧守着清华清清楚楚的基金账目。

12.B(第一句,“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一般指一方,应用“心照不宣”。

第二句,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

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正确。

第三,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第四,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此处应用鬼斧神工。

第五,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第六,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正确。

13.D

【解析】A项病句辨析:

语病一:

中途易辙。

应该将“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修改为“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后”作为后半句的状语。

语病二:

“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句中代词“他”指代不明,应该改为“土耳其”B项病句辨析:

语病一:

成分残缺,“证明”缺乏主语,应该加入“这一事实”;语病二:

“围绕以……为中心”句式杂糅,应该删掉“围绕”。

C项病句辨析:

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该调整到“嫌疑人”之后。

14.A

15.

(1)每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