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4977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35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 通史整合一三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练酷讲义板块一通史整合一三Word版含答案

[三线交织建通史]政治线·经济线·文化线

[三层精研明高考]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

考多少

全国卷选择题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近几年基本稳定,一般是4个小题,集中在24~27题上,分值稳定在16分。

非选择题侧重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历程比较及中西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的横向比较,分值最低12分,最高25分。

考什么

选择题常考区域

非选择题常考主题

(1)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2)秦汉、宋元、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

(3)先秦、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状况

(4)宋代土地政策和宋元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5)经济重心南移

(6)先秦文化

(7)儒学发展历程

(8)明清文学艺术

(1)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和比较

(2)明清人口膨胀和移民问题

(3)中西方思想文化、科技、政治制度比较

(4)中外文化交流问题

怎么考

1.突出主干知识,保持求变出新

高考命题往往以教材或学科主干知识为依托,强调创新思维,保持求变出新。

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25题的“官修史书”、第26题的“南方文化的影响”都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特点,这两道题依托的是教材中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既打破了师生“唯教材正文才是知识”的认识,又打破了中学历史教材的束缚。

2.运用丰富史料,体现推理判断

高考命题往往以材料为依据,创设新情境或还原历史情境,要求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

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26题依据有关唐朝统一战争的材料,推理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全国卷Ⅲ第24题选取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不同写法的图片,要求分析说明汉字发展演变的因素;等等。

3.立足核心素养,彰显社会关注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在中国古代史部分表现尤为突出。

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26题从北朝时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看待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全国卷Ⅲ第26题以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考查当时自耕农经济盛行,彰显对“三农”问题的社会关注;等等。

通史整合

(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历史发展怎么样]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考方向

[三维坐标定位]

[三条主线定论]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主要史实有哪些]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

——

1.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2)宗法制:

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确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汉朝:

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

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3.选官制度:

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位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

——

1.农业

(1)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

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

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

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汉代:

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

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

产生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

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秦汉统治者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

1.思想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科技文化

(1)科技:

西汉造纸术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汉字:

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3)文学:

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战国时期的《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汉赋是中国贵族文学的代表。

[融会贯通]

1.先秦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1)与经济:

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

(2)与思想文化:

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

2.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

(1)与政治:

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

(2)与思想: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

(3)与科技:

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1)对儒学: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对王朝:

统一了国家主流思想,稳定统治秩序,神化皇权。

(3)对社会:

“三纲五常”成为个人修养的价值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4)对选官:

儒学家得到重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研习儒学经典氛围的形成。

(5)对法律:

以儒入法,法律的制定和案件的审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6)对教育:

儒学垄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统的国家教育体系。

[命题视野在哪里]定高考热点,有利于把握高考脉动

视野

(一)

既是教材主干又是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这是命题人的首选

(一)政治上——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

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2016·全国卷Ⅱ)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并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密切。

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

C项“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的表述明显错误,排除。

D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3.(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D.山东

解析:

选C 据材料中的“周礼”可知,“统一的‘雅言’”应指周的官方语言,而周兴起于陕西,因此这种“雅言”最早应产生于陕西,C项正确。

4.(2014·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

选B 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皇帝制度建立以来,为了突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即以“天”的儿子自居,并举办祭天大典来强化这种伦理关系。

在此背景下,官员、百姓也通过各种方式祭拜自己的祖先,以此维护社会秩序,故正确选项为B。

5.(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选C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

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6.(2012·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

选C 材料表明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以及豪强大族“田宅逾制”的情况,并迁豪族到长安附近居住以加强管理,防止地方土地兼并过于严重,故答案为C。

一、早期政治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1.早期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具体包括:

(1)中国早期的“公共权力”到周朝的“天下共主”再到秦朝的“个人独裁专权”趋势。

(2)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3)商朝的“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到西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朝“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思想控制。

2.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在吸收前代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的,发展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二、先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西周

家国一体,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独立性

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

创立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秦朝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

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经济上: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

(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兴办太学:

扩大儒学教育。

(二)文化上——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完善

(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知识补充:

《论语》在秦汉没有列入儒家经典,直到唐朝才列进去。

对此,专家解释为:

一、《论语》是孔子弟子整理的,在汉代的时候该书无论体例还是思想都不成熟,不具备权威性。

二、最为关键的是《论语》及春秋战国儒家思想不为汉代统治阶级所接受。

如儒学宣扬“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这样的思想就连后来的朱元璋都接受不了。

汉代儒学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神化皇权,因此,《论语》不列入“五经”就很自然了。

这显示出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

]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

汉代儒家思想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由纯粹的思想发展成统治工具:

即由开创之初的思想学术的研究,经过董仲舒的发展,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

(2)由“民本”发展成“君本”:

即由“以人为本”发展成“以君为本”,讨论的核心问题逐渐转向君主的政治统治。

由批判君主暴政宣扬仁政,逐渐转向承认现存的统治秩序。

(3)从人道到天道。

董仲舒认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

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明确指出了“人本于天”,天为“人之曾祖父”。

他把天地、阴阳、四时和五行都封建人伦化,他“首推阴阳”,把阴阳五行说纳入了儒家学说,这可以说是董仲舒新儒学区别于先秦儒学的主要特色之一,甚至是天的核心性质。

(三)知识纵横——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2017·全国卷Ⅲ)如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解析:

选A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和发展,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更加频繁,由此促进汉字由繁向简转变,故A项正确。

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变化不大,排除B项;各国变法与文字的变化关系不大,排除C项;D项发生在秦灭六国之后。

2.(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

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均排除。

3.(2013·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分封制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故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之;D项过于绝对,故排除。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虽然剧烈,但各种剧变的社会现象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

就总体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由血缘宗法社会向地缘政治社会的转型

1.转型的原因

(1)诸侯国间的征讨杀伐

春秋时期,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曾经维系诸侯国之间的亲情关系逐渐淡漠,在利益的驱使下,亲情逐渐转化为相互之间的征讨杀伐。

(2)诸侯国开始政治改革

面对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各个诸侯国君或主动或被动地相继开始了政治改革,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富国强民乃是首要的问题,因此扩大征兵这个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措施首先被提了出来。

2.转型的表现

(1)传统兵役制破产

①“兵农合一”和“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等规范的存在,取决于血缘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的存在。

春秋中期以后,由于晋、鲁、郑等国相继打破传统的国、野界限,征召野人当兵,已经使得传统的兵役制度面临破产。

②战国以后,这个趋势进一步发展,并最终覆灭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之下的兵役制。

(2)编户齐民制的出现

①编户齐民的含义:

其一,作为政府行为的户籍管理和人员身份等;其二,指纳入政府户籍的普通百姓。

②编户齐民的形式:

编户齐民是服务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基层民众组织形式,是新制度之下国家对全国财产赋税和人力控制的有效方法。

③编户齐民的积极作用:

就全国人力控制而言,它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血缘大家族“正夫”做法,而以小家庭一家一户组织人口,它不仅是地缘乡里制度以及建立在乡里制度之上的郡县制度的基础,也是战国时期普遍征兵制度的基础。

3.转型的影响

(1)血缘关系走向地缘关系

由于血缘关系的疏远,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诸侯国之间的扩军备战直接促使一家一户小家庭成为独立的社会单元,社会组织形式也因此由血缘宗法关系走向地缘编户齐民。

(2)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

依靠宗法关系维系的分封制度失去存在的基础,而相对应的,地缘的郡县制度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度。

(3)世卿世禄变成选贤与能

①原本依靠采邑的血缘贵族失去存在的条件,从此出现依靠食禄的行政官员,官吏选拔制度也由世卿世禄变成了选贤与能。

②血缘社会转化为地缘社会、宗法大家族转化为一家一户的编户齐民、分封制度转化为君主集权制度。

二、权力分散的分封制度向权力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型

1.转型的原因

(1)君权日益扩张

①春秋战国时期权力分散的分封制度向权力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型的原因乃是日益扩张的诸侯君权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状态,由此引起政治体制的转换。

②这个时期君权的日益扩张也是在原有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出现的。

(2)各国变法图强

①从李悝、吴起、邹忌、申不害到商鞅主持的各国变法长期以来被誉为“变法图强”或“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其实他们都是代表了希望专制集权的君主向企图维护“封建”分权体制的贵族夺权。

②尽管这些改革家们的下场凄惨,但是变法显然是成功的,因为通过变法,君权明显地得到了加强。

(3)战争需要集权

春秋战国时期持续不断的战争,因为战争需要集权,战争是实行独裁专制最好的理由与借口。

2.转型的表现

(1)新型的社会组织

①富国强兵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首要的时代主题,直接促成了血缘社会的宗法家族制度向地缘性的编户齐民的转变。

②建立在编户齐民这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基础之上的乡里制度和郡县制度,又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前提。

(2)君主集权在各国出现

①从战国时期建立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可以看到,君主集权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在各国建立。

②将相制、郡县制、俸禄制等制度的宗旨只有一个——取消“封建”贵族的特权,使独立的贵族变成听命于君主的官员,把原来通过分封赋予贵族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个人手中。

3.转型的影响

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封邦建国的贵族分权体制转变为独裁专制的君主集权体制的过程,分权的“封建”制度被集权的专制制度取代了。

视野

(二)

虽不是教材主干但属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近年高考常见

丰厚教材

(一)——“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

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

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

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

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

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2.汉承秦制,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

这一做法(  )

A.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和兼并

B.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

C.推动了国有土地制度的瓦解

D.培植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

解析:

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