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6083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

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

师:

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 聆听《我的祖国》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师:

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老师提问:

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

学生观看电影。

2. 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

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

学生视唱以下乐句:

1.3 55 6 5 3.1 555 30 10 5 1 3.1 555 30 10 5 1 5 1 5 1 1 0

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

 5 1. 1 3. 3 5 -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3. 演唱《国歌》

师:

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

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

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

-

《爱的奉献》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难点: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歌曲学习

1|旋律学习

师:

小鸟是怎么叫的?

(啾啾,啾啾啾)

   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

33啾啾|33啾啾|666啾啾啾|666啾啾啾||

11啾啾|11啾啾|222啾啾啾|222啾啾啾||

师:

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

(合唱)  

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课件二出示:

出现歌谱)

    全曲视唱

重点练习:

(1)、1=F4/4

 533333 0| 322222 0|21111111|1121 0|| 

   311111 0| 166666 0|65555555|5565 0||

   啾啾啾啾啾啾(啪) 啾啾啾啾啾啾(啪)啾啾啾啾啾啾啾啾   啾啾啾啾(啪)

 “啪”可以拍腿,也可以带舞蹈性拍手。

 

(2)、1=F4/4

53333030|005555|3-00|33332020|003232|25--|| 

22221010|002222|1-00|11116060|001616|12--||

啾啾啾啾啾 啾(啪啪)啾啾啾啾  啾 (啪啪)啾啾啾啾啾啾  (啪啪)啾啾啾啾啾

2、歌词学习 

师:

同学们唱得不错啊。

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

(1)熟悉歌词

师:

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

(课件五出示)

绕口令:

       老鸟小鸟

老 鸟,喜欢小鸟,

小 鸟,喜欢老鸟,

老鸟喜欢小鸟,

小鸟喜欢老鸟,

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

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师:

我们也来试试(学生熟悉带绕口令风味的歌词)

师:

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

(唱歌)

(课件六出示:

出现歌单)2)唱词

师:

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

3、整体演唱

分声部演唱 

三、感受表现

1、歌曲艺术表现 

2、欣赏《美丽的花儿》     

四、总结全课

  在欣赏鸟儿们尽情歌唱时,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一只能歌善舞的小鸟特别的突出。

《西南音韵》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民族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教学难点:

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学生分组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

1.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

2.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

二、学唱云南民歌《猜调》

1.导入

师:

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

请听!

2.听赏《猜调》3.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4.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出示歌谱)

(2)跟伴奏唱歌词。

(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十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

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

(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

5.猜谜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三、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

师:

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

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

1.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

2.交流感受

3.介绍乐器

出示乐器图片:

葫芦丝和芦笙。

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

4.复听

(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

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

5.参与表现

(1)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

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  

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

(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

① 学跳傣族舞。

  (男生做吹葫芦丝状,女生跳傣族舞)

② 学生围成圆圈随着《金风吹来的时候》的优美旋律,进行舞蹈表现。

四、课堂小结

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丰收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并能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

2.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

2.交流。

师:

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

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

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

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觉演唱。

三、山乡的节奏

1.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

3.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

四、山乡的歌

1.旋律体验

(1)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

(2)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

(1)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2)学生跟琴唱歌词。

采用师生分句接龙,分句对唱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

3.参与表现。

(1)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2)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句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

(3)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

(4)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情感,总结出用抒情、激动的情绪和嘹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讨论等方式。

(5)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

(分组讨论并互相评价。

例如:

一个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

五、庆祝丰收

过渡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听赏《丰收锣鼓》。

(播放课件)

师:

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

(1)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2)仔细聆听主题Ⅱ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  )。

第一遍:

a. 唢呐; b. 二胡; c. 笙。

第二遍:

a. 二胡; b. 笛子; c. 扬琴。

(3)讨论归纳。

师:

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

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