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936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期中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1.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的演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儒家思想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论语·先进》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术而》曰: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A.以民为本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D.关注现实

3.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

“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

”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

C.孔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

4.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制天命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

5.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

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D.自然规律

6.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

“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

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

”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

A.启蒙运动陆王心学B.文艺复兴宋明理学

C.宗教改革宋明理学D.文艺复兴汉代儒学

7.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专制皇权的加强

8.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

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普遍接受是在(  )

A.秦朝B.汉初C.宋代D.民国

9.古代学者甲认为,要把握“理”,需要“格物致知”;学者乙则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只要内心反省就能体会。

学者乙是(  )

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陆九渊

10.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

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D.“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11.“……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C.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12.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以上现象说明(  )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1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

“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势力提供条件的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14.《梦溪笔谈》记载:

“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15.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

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

”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

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

16.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

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A.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17.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字体端正规范。

下列四个“書”(书)字中,属于楷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清朝时,在徽剧与汉剧基础上兼收并蓄,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剧种。

该剧种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这一新剧种是(  )

A.京剧B.粤剧C.川剧D.黔剧

19.普罗塔戈拉(普罗泰哥拉)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由此可见,他主张(  )

A.道生万物B.神主宰万物

C.天人感应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

“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

A.追求真理,理性思考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21.在世界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意大利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运动

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在意大利确立

B

马丁·路德提出“信徒皆为祭司”思想

否定了教皇、教士的特权地位

C

莎士比亚热情讴歌人是“万物的灵长”

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在世界范围扩展

D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卢梭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2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23.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

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  )

A.宽容的心态B.人性的复苏C.高雅的追求D.理性的崇拜

24.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

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

“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

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

25.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

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

这表明(  )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26.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27.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罪被烧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

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院。

此变化最能够说明(  )

A.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的进步

C.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D.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

28.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里的“钥匙”是指(  )

A.进化论B.量子论C.相对论D.力学三大定律

29.“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这段话评论的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B.路德的因信称义

C.卢梭社会契约论D.达尔文的进化论

30.“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是指(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普朗克的量子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第II卷(非选择题)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

……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

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

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

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8分)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

32.(20分)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

《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

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

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

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是教权。

……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

……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

……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

……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

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

……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材料一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2分)?

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4分)

(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

(8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君主专制一直处于强化状态,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在古代一直处于抑制,只有宋朝有所放松,故B项错误;儒家思想在先秦出现,秦朝受打击,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达到高潮,魏晋隋唐时期地位有所削弱,宋明理学兴起地位又达到顶峰,明清后受冲击,与图表曲线相符,故C项正确;中国传统科技一直处于领先发展状态,故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楚的话、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

以民为本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关注民生主张重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人性向善的伦理观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就是要求注重人类社会本身,故D项正确。

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可以判断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①中表示出对旧制度的留恋,希望恢复,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②“承认现状并迎合未来之新趋势”体现了法家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体现了道家超越世俗人际关系,追求个人内心平静的价值取向,故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韩非子和老子,选择D项符合题意。

4.【答案】A【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韩非提出,故B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D项错误。

5.【答案】C【解析】根据“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可知在中国古代“霾”不仅仅是自然灾难的象征,而是给世人的警示,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材料不是在强调皇帝权力来源的权威性,根据“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可知他实际上是在劝解皇帝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省,实行仁政,故B项错误;根据“‘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可知他将“天”与“人事”结合,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根据“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可知,这些“灾”和“异”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它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提出这一理论的本意,是借助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这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可知,“霾”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与“人事”相结合,故D项错误。

6.【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可以排除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希腊罗马作家”、“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可知符合文艺复兴的特点:

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上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中国8世纪之后是唐宋时期,正是理学兴起和发展的时期,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不符合材料提到的“世俗的、不神圣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宗教改革依然是神圣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兴起于公元前2世纪,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7.【答案】A【解析】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主要是受理学的影响,元代以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导致节妇烈女人数增加,故A项正确;明清进步思潮批判纲常礼教,追求个性发展,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与当时统治者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有关,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关联度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专制皇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

8.【答案】C【解析】从材料“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可知,宋代理学开始形成,理学的的宇宙观、认识论丰富了儒家学说,儒家纲常伦理经过理学的世俗化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内心,选择C项符合题意。

9.【答案】D

10.【答案】D【解析】君有礼,臣尽忠,就是君臣大义,强调君主的重要,与B.C观点相近,故A项错误;人民只有国君才能领导他们,做臣下的要帮助国君管理他们,强调君主的重要,与A.C观点相近,故B项错误;君主是制定法令的,臣子是执行法令管理老百姓的,强调君主的重要,与A.B观点相近,故C项错误;出来做官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君主,是为了老百姓,但不是为了一姓,否定君主专制,与A.B.C项观点不同,故D项正确。

11.【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首倡“重农”的商鞅就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尽管农工商都在发展,但是没有出现过“工商皆本”的政策,故B项错误;宋朝以来,虽然商业环境有所宽松,而且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商税尤其是外贸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但是受小农经济的限制,经济政策上依然是“重农抑商”,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人看到了这一变化并进而在思想文化领域为之鼓吹,产生了“工商皆本”这样的主张,故D项正确。

12.【答案】D【解析】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于17世纪清朝,与题中“公元3—18世纪”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作者是西方人,找到4项西方传入中国的发明是符合史实,不是作者立场偏颇,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由于闭关锁国中国科技发明才落后于西方,“一直”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大量技术发明传入西方,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

13.【答案】C

14.【答案】D【解析】“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表明地磁偏角的发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梦溪笔谈》作于北宋,“以磁石磨针锋”表明当时人工磁体已经被制造出来,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按材料意思,制出指南针的是方术之士,用途自然是多见于迷信活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本身没有任何信息提及航海,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5.【答案】D【解析】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凭借先进武器战胜落后的封建贵族,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指南针的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使得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刷术在欧洲地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与材料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6.【答案】A【解析】宋代理学兴起,更加注重伦理纲常,其描述错误,故A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平民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其描述正确,故B项错误;印刷术等技术的创新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描述正确,故C项错误;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为市民文学创造了文化基础,其描述正确,故D项错误。

17.【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为篆体,故A项错误;②为隶书,故B项错误;③符合楷书的特点,故C项正确;④是行书,故D项错误。

18.【答案】A

19.【答案】D

2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这两句名言可判断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与理性思想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名言没有提到人们该怎样去认识自己,故B项错误;材料中名言也没有提到美德即知识,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名言没有体现对神灵的批判,故D项错误。

21.【答案】B【解析】意大利虽然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在英国建立,故A项错误;“信徒皆为祭祀”意指每个信徒都能直接面对上帝,不需要教会和神职人员作为中间代理人,实际上否定了教会的特权,故B项正确;莎士比亚的成就代表了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不能以偏概全说成是世界范围,故C项错误;虽然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是卢梭并没有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故D项错误。

22.【答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揭露教会丑恶的信息,故A项错误;据材料“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可看出文艺复兴时期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导致片面追求个人自由,影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文艺复兴造成的社会道德和秩序混乱问题,没有提及中世纪神学,故C项错误;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是启蒙运动主张,故D项错误。

2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信息可知,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

依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信息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追求现世幸福有关,选择B项符合题意。

24.【答案】D【解析】“因信称义”强调教徒直接通过阅读圣经,与上帝沟通。

A项是人们接受“因信称义”的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因信称义”不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故B项错误;C项也是人们接受“因信称义”的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因信称义”体现了人的价值,摆脱了对教会的依赖,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这才是人们“真正接受”它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25.【答案】B【解析】路德教派主张因信称义,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保罗三世不可能支持自己的对立者,故A项错误;“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