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4932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20分)

命题人:

命题时间:

2017.11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3分,共96分。

1.甲骨文卜辞:

“(王)大令众人曰:

协田。

”《诗经》:

“千耦其耘。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反映了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协田”“千耦其転”可知是集体耕作的方式;“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可知是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故体现了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C项正确。

题干反映的是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而不是耕作方式,排除A。

精耕细作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排除B。

没有和世界进行比较,无法知道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2.《史记·秦始皇本纪》:

“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

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

A.由秦王赢政创立

B.春秋战国已出现

C.全面取代分封制

D.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当是之时,秦地已……置南郡矣……有河东、太原、上党郡……置三川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秦王赢政之前已经设郡,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郡县制与君主专制的关系,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当是之时,秦地已……置南郡矣……有河东、太原、上党郡……置三川郡”,学生据此即可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的结论,排除干扰选项即可。

3.《旧唐书·穆宗纪》:

“(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

‘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给事中不属于中书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相权不可能与皇权相互制衡,皇权是不断强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封还诏书属于封驳权,但不等于可以否决皇帝诏令,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4.《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

“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可知政府反对对茶盐米面等商品乱收税,说明商人合法经商利益受政府保护,D项正确。

题干强调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没有体现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排除A。

题干没有涉及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而是强调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排除B。

题干没有涉及政府财政收入等内容,而是强调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5.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

但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铜原料的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B.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C.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

D.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

【答案】D

【解析】材料“铜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高度一致的共识”与“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立”表明,在历史研究过程中,针对史学结论出现争鸣,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误在“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6.下表选自杨瑞六等编写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进口净值

出口净值

出(+)入(-)超

1864

46210

48654

+2444

1868

63282

61826

-1456

1886

87479

77207

-10272

1888

124783

92401

-32382

1890

127093

87144

-39949

1892

135101

102584

-32517

 

A.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B.政府为增加税源积极鼓励国外商品进口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出口净值的增长

D.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附庸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中国在1864年之后,对外贸易逐渐从顺差转变为逆差,说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是市场,故D项正确;表格中没有体现民族工业发展信息,故A错误;政府税收增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6年,与题干信息不符。

【点睛】历史表格类选择题解题忌讳:

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

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材料无关的书本知识。

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

本题选项A、B和C均属于材料中忌讳点。

7.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謦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

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A.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C.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77年,《万国公报》……裹足的种种危害……1883年康有为……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反清的政治色彩,故B项错误;郑观应和康有为的主张说明有识之士倡议风气开化,故C项正确;材料也不能说明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故D项错误。

故选C。

8.下图漫画题为《探囊取物》,囊中装着中国各地的矿产资源,英、日、德、意、俄、奥、葡、法等国纷纷伸手探入囊内进行抢夺。

该漫画主要反映出列强

A.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B.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加强对清政府控制

D.在中国抢占租借地

【答案】B

【解析】从“英、日、德、意、俄、奥、葡、法等国”可以确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时,此时的对华侵略主要形式就是资本输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此时已经完成;C选项没有体现出实际含义;D选项此时已不是中心。

9.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

……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

……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

”该密令发出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进入决胜阶段

B.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

C.国共已经达成和平协定

D.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抗日战争结束,蒋介石正积极筹备内战,故B项正确;1945年9月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国共达成和平协定是在1945年10月,故C项错误;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在1946年,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45年9月”,据此可以排除干扰选项,再据材料“蒋介石密令……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0.下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某份文件的内容片段。

据此判断,该文件针对的是

A.农村经营方式变革

B.首批经济特区创建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体系完善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财政体制大包干……扩大外资权限……搞活金融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财政、金融体制的调整和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村经营方式变革,故A项错误;首批经济特区指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材料也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仅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对外开放体系完善,故D项错误。

故选C。

11.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新的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

“天舟一号”的首飞,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启动“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收官之战,为空间站阶段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以下关于该发展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首个科学远景规划

B.我国世纪之交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C.中国开始步入航天时代

D.直接作用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介绍了中国的航空航天计划,可以看出中国的航天航空计划要经历“三步走”的战略,这是我国最复杂的航天计划,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这并不是中国首个计划;C选项错在“开始”二字;D选项错在“直接”二字。

12.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

“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

”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故①正确;蔡英文否认九二共识,说明台湾当局没有积极沟通的诚意,故②错误;“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说法过于绝对,故③错误;虽然两岸关系充满曲折,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④正确。

故①④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都错误。

故选B。

13.有论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民主政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退缩为背景,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口该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雅典这一时期重要的民主原则是

A.轮番而治

B.法律至上

C.人民主权

D.司司法独立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退缩为背景,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雅典法庭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地位,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人民主权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司法独立的问题,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学生应该大胆分析,得出雅典法庭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地位的结论,据此即可得出法律至上的答案。

14.“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

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

”这场发生于17世纪的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C.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D.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英荷战争的原因和特点,英荷战争以荷兰失败告终,直接影响是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故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果,故A项错误;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也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故B项错误;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是在打败法国后,故C项错误。

故选D。

15.康德说: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

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这一观点强调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答案】B

【解析】根据“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

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说明康德强调思想解放,理性思考,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

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分析解答。

16.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

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C.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

D.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占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德意志帝国是联邦体制,故A项错误;帝国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故C项错误;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德意志统一的相关知识,结合普鲁士的相关特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占统治地位的结论。

17.有一位物理学家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后,有人当即宣称:

“如果这些要用量子力学才能解释的话,那么我情愿不予解释。

”即使是爱因斯坦,最初也觉得完全接受这一理论太勉强了,提出这个新理论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玻尔

【答案】D

【解析】根据“如果这些要用量子力学才能解释的话,那么我情愿不予解释。

”可知材料里的“新理论”是量子论,根据“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结合所学知识,波尔理论第一次给出了量子化的原子结构,并成功地给出了对氢原子结构的定量描述,揭开了30年来令人费解的氢光谱之谜,故D正确;1900年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理论解释黑体辐射规律的困难,引入了能量子概念,为量子理论奠下了基石,不符合“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排除C;伽利略、牛顿与量子论无关,排除AB。

18.以下是苏俄(联)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发展状况

1922—1923

工业品价格猛涨,引发市场混乱,触发销售危机

1924—1926

农民暴动;食品价格上涨,导致工人不满

1927—1928

农产品收购危机

 

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

C.农业集体化的确立引发农民暴动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使工农受损

【答案】B

【解析】根据“工业品价格猛涨,引发市场混乱,触发销售危机”“农民暴动;食品价格上涨,导致工人不满”“农产品收购危机”,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的问题,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故B正确;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1922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取消,排除A;1927年苏联提出农业集体化,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19.《华沙条约》序言宣称:

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华约组织的成立

A.使德国一分为二

B.打破美国经济封锁

C.加剧了冷战程度

D.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看,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对抗北约组织的,这是两大阵营对峙的表现,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错误,使德国一分为二的时间是二战;B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说法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

20.法国某位画家说:

“景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

周边的光线和空气不停改变,景物的外表随之改变。

对我来说,周围的空气赋予了景物真实的价值。

”他曾在1872年绘制了两幅《紫丁香》,分别以晴天和阴天为背景,从而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色调。

与这一观点吻合的美术作品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印象画派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材料反映的是印象画派画家的艺术追求,C项是印象画派作品,故答案为C项。

A项属于浪漫主义作品,B项属于现实主义作品,D项是现代派作品,均排除。

21.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

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的思想家主张性本善,是孟子的主张,孟子还主张实行仁政,C正确。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不符合题意,A错误。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是荀子的观点,不符合题意,B错误。

“兼爱”是墨子的主张,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从材料中“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得出“性本善”的结论。

学生需熟记每个思想家的主张,再结合选项材料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2.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

钱)

5人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顿,D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A错误。

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中的男耕女织,B错误。

支出高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不能概括全部材料,C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小农经济。

本题重点在于结合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全面分析解决问题,切忌片面解题。

23.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

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

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商致富的商人们总是把钱投资到其他的非商业领域,这说明了从事商业并非是这些人的原本的根本动机,只是他们之后转向科举、农业的手段,A正确。

根本动机是科举做官,B错误。

材料中未体现“崇商”的观念,C错误。

在当时制度下,商人是可以参加科举的,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生需抓住本题主旨,商人以末富之、以本守之,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4.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

图中信息最能够反映出

A.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

B.《马关条约》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C.近代前期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晚清政府已逐渐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图表可知,清政府财政越来越入不敷出,赤字越来越严重,特别是1894年以后,说明了《马关条约》的签定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正确。

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的表述是正确的,但不是最合理的答案,只是材料体现的表象,并非实质,A错误。

本题变化的节点是1894、1895年,并不是整个的近代前期,C错误。

《辛丑条约》后,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图表中的关键节点“1894、189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5.据1882年某报纸新闻,无锡“本届蚕丝丰稔,各路收茧之庄鳞次栉比,较往年多至数倍。

每家均设大灶烘焙蚕茧,兼有洋人设庄经收。

各乡出数甚多,每日竟有三百担之谱,价亦增昂。

”这说明当时的无锡地区

A.手工业仍保持着核心竞争力

B.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增强

D.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答案】C

点睛: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

从材料可知,无锡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中国近代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的体现。

但中国的小农经济不可能完全解体,在广大农村仍占主导地位。

学生需注意知识点的细化,不能泛泛而论。

26.《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

材料表明近代上海

A.中外贸易发展较快

B.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较大

C.社会习俗趋新善变

D.地处通商口岸交通较便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说明近代上海社会习俗变化较快,C正确。

材料中未涉及中外贸易,A错误。

材料中未体现“受西方影响”,B错误。

材料未体现上海因地理优势而变化,D错误。

27.下图为建国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

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股票上的“农村合作社”“发展农业机械化”等字眼,可得知此股票可直接用于研究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A正确。

从“农村合作社”可得知,此时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排除B。

该股票直接关联农业,并非商业,C错误。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错误。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中的农业改造。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股票图片中的关键字眼“农村合作社”“发展农业机械化”,即可得出答案。

28.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310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