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926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docx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

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

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编辑本段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当期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只能采用上述办法。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修理管理办法

2008-05-22中国冶金投资网

 

【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国有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的修理管理,使钢铁企业生产设备和工业建(构)筑物保持完好的技术状况,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固定资产修理(下简称修理)是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业建筑,因其零件、部件、结构损坏而进行的一种实物补偿,以恢复和改善固定资产的使用功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条 坚持结合修理进行技术改造更新的方针,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旧设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第四条 积极推进维修体制的改革,采用设备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实施设备的动态管理和适时维修,提倡修理的社会化、专业化。

   第五条 必须遵守国家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安排合理使用修理资金,并接受审计监督。

          

 第二章 修理性质划分

   第六条修理类别分为:

大修、中修或年修、定修。

   修理项目的性质分为:

   1.凡改造项目费用占总修理费用30%及以下为恢复性修理;

   2.凡改造项目费用超过30%为改造性修理;

   3.由于特殊原因在原地进行修理有困难,易地修建后再将原固定资产进行报废的为易地大修理。

           

 第三章 易地大修理

   第七条 对一代寿命周期长和修理工期长的设备,在修理期间该工序产品无法提前储备,严重影响企业连续性生产、城市居民生活,在原地无法实施或很不经济的关键成套设备和主要生产厂房(见93冶机字278),可以进行易地大修理。

重点钢铁企业和基本原材料企业的易地大修理项目报冶金部备案。

地方企业的易地大修理项目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冶金厅备案。

其它设备及工业建筑不得易地大修。

   第八条 易地大修凡属增加产品产量,改变产品结构的技术改造性项目必须纳入企业的技改发展规划。

   第九条 易地大修理项目的设备或厂房投产达效后,原设备或厂房必须停止使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报废和冲减手续。

易地大修理过程中,企业必须保证原设备或厂房安全生产,发现险情应立即停产处理。

          

 第四章 修理计划管理

   第十条 企业编制修理计划的基本依据是:

设备使用达到一代检修周期;主要部件失效严重,或有较大隐患危及人身和生产安全;设备出力达不到设计的90%。

工业建(构)筑物检修立项按(YBJ223一90)《钢铁企业工业建筑大修理立项标准》执行。

对能耗高、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的设备,应列入更新改造计划。

   第十一条 企业的生产安排应为修理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确定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落实修理计划。

   第十二条 重点钢铁和基本原材料企业的修理计划须在上年度9月底以前,按要求报冶金工业部备案;每年3月底前将上年度的修理计划执行情况报冶金工业部;地方企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冶金主管部门按上述时间和内容汇总后报冶金工业部。

   第十三条 企业关键成套设备和相应的工业建筑修理计划的实施(含高炉中修计划),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

重点钢铁和基本原材料企业的年度修理计划由冶金部负责监督,地方企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冶金主管部门负责监督。

      

 第五章 修理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 企业必须合理安排修理资金,保证固定资产适时修理,避免失修。

修理资金的使用应严格执行(92)财工字第574号文,按《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计入企业产品成本。

   第十五条 结合修理(包括易地大修理)进行技术改造的工程,可将修理费与折旧费、企业筹集的更改编资金等统筹使用。

使用折旧费与企业自筹资金等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部分,应办理增值手续。

   第十六条 必须严格执行冶金部颁发的《钢铁企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和《费用定额》,切实加强修理工程预算和决算的审核和管理。

    

 第六章  修理工程的档案、资料管理

   第十七条 检修工程竣工后要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包括:

开竣工日期、拆除安装记录、图纸及变更通知单、采用新技术、装备水平升级、工程实物量、施工单位、人数、工日数、质量验收记录及评定、工程预算、决算、安全文明施工及经济效益等。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从颁发之日起施行,原(91)冶机字第408号文即行废止。

各企业应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冶金工业部生产协调司负责解释。

浅谈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对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背景进行了相关阐述,而后重点对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据此相应的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及策略,以供其借鉴或参考。

一、生产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背景概述

作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资料,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和技术结构决定着企业生产能力的高低,也标志着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技术性能越来越先进,固定资产在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鉴于此,如何改善和提高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这对于加速生产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提高其盈利水平,防止资产的闲置、浪费和流失,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就固定资产的界定而言,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此做了以下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同时具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两个特征的实物资产。

由此可知,固定资产首先属于有形资产或硬件资产的类别,例如企业所拥有的厂房车间、重要的生产设备等就应归属此类。

其次,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期间;按照配比性原则,某项支出应在该项支出的有效服务期内费用化,并与其相关联的收入进行配比,对于短于一个会计期间的任何支出,即使金额再大也会被费用化或作为流动资产;因此,该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上的支出不能一次性的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完全费用化,而只能对其进行逐步、分次的回收,而这也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前提。

再者,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且增减变化方式繁多;如增加方式就有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接受捐赠等,减少方式则有变卖、投资、报废、损毁、捐赠等。

因此,在这种多样化的增减方式下,其所涉及的内部部门、会计科目也较多,核算程序也较复杂。

另外,在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中,折旧是反映其价值转移的独有方式,其具体影响因素有原值、累计折旧、使用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减值准备,且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购置进项税也不得抵扣(依据新税法,自2009年1月1日起,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可从销项税额中予以抵扣)。

由上可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需在财务、后勤、基建等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才可完成,而生产企业由于该类资产总体金额以及所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大而更为甚之。

目前,各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需解决,其具体如下所述。

二、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

目前,许多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不严格,权责也不够明晰,经常造成各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冲突、推诿现象。

例如,企业的财务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协调和一致;首先,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原值等科目在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台账和经营部门的设备台账中不相符;其次,财务部门与经营部门登记的固定资产在型号、数量和口径上不一致;最后,对于某些在经营部门中已报废设备在财务部门中依然计提折旧,甚至存在前者擅自处置而后者并未做销账等相关账务处理的现象,导致账实严重不相符。

2.固定资产购置较唐突缺乏理性

一般说来,企业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更新技术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及减少制造成本的需要,往往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

但是,某些生产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决策分析与论证,也不严格地遵守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中相关报批及审批程序,使企业在购置所需的固定资产时常常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例如,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应由设备部门统一采购,在采购前须进行价格问询和比较,并报送相关部门会签后由总经理给予最终批准;然而某些企业在固定资产采购时并不进行事前规划,也不进行价格问询及比较,在采购责任人的确定上也不明确,使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陷入混乱。

3.现存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严谨性

实际上,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是对其现存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对现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基本上决定了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效益。

为此,生产企业要对现存固定资产设置账簿,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卡片,还要定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从而充分保证固定资产的账账相符、账卡相符和账物相符。

但是,某些生产企业在日常固定资产管理中往往疏于盘点,对已购置、已报废或已变卖的固定资产也不及时予以入账反映或进行报废变卖处理,从而常常造成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的现象,给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企业决策层的决策质量,以及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

4.固定资产处置缺乏规范与统一

就包括生产企业在内的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部门通常只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财务核算,管理部门只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生产部门则只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使用、维修和保养,这种权责分散的管理体系制度极易造成固定资产的不良流失。

例如,管理部门通常对于生产中所闲置、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置较为随意,其并不向生产部门调查具体缘由或聆听其处理建议,也不向财务部门寻求该资产的价值评估信息,在不严格按制度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定价、强行报废、低价出售、无偿调拨、无偿出借固定资产,给所在生产企业的利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造成了资产的不良流失。

5.固定资产管理缺乏预算的支持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生产企业为了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都会编制相应的年度、季度、月度预算,但普遍而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支持则相应较少,并没有充分利用预算、计划采购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

例如,生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制定年度预算时,对本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情况缺乏整体概念,无法形成对所编制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的有效制约,纵容其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重复购置现象的发生,缺乏从节约、整合资源角度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而言,只要企业财力允许,对各部门所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通常不置可否,而不会从必要性、合理性的角度予以考虑。

6.相关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和全面

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和严肃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保证固定资产维持其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障。

但是,当前在许多生产企业中,针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很全面,其制度自身往往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漏洞;例如,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的权责不够明晰,从而导致问题发生时无人可问、无人可查;另外,在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配备上,许多企业并没有按规定对其配置合格人员,这使得在管理过程中常出现随意性,增加了以固定资产为目标的舞弊现象的发生机率,从而势必会给企业造成其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对生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相关改进

1.适时推进固定资产管理新理念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效益,维护其完整性和使用功能,生产企业首先要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从设备管理向过程控制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要以运行设备管理为主,向前延伸到固定资产项目开工,向后延伸到固定资产退役报废,实现从项目开工、工程竣工、运行验收、资产入账、竣工决算、资产运行、资产变动、资产报废的全过程管理。

另外,生产企业还要树立全寿命管理理念,以对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费用管理为主;固定资产的寿命周期费用是指固定资产从研究设计开始,到制造、安装、运转、维修、改造直至更新,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还包括固定资产的前期购建费和后期维护费。

2.增加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科学性

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前期,要对拟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以增加其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在固定资产购置前,企业的申请购入部门需先填写请购单报由设备管理部门,再由后者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询价和价格比较,在上述程序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填写好拟采购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质量、估计费用等资料,送交相关部门会签并报总经理批准。

在上述环节中,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所需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买,而对于一些如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类的体积较小、移动灵活、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对其使用者和管理者进行统一定位。

3.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督与控制

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监督与控制,其具体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事前监控,各企业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具有针对性及适用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以此为规范来调剂、合理使用、再利用现有的包括闲置资产在内的所有固定资产,从而可使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最终达到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率的目的。

其次,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固定资产保管和使用过程的监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及相关账、卡记录,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盘点方式,及时了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以便对其实施管理。

4.从会计层面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生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并依据相关核算标准进行计量。

例如,企业在建立固定资产账簿时,可按其用途或功能等进行相应的分类,而固定资产卡片作为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基础资料,决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细节程度。

另外,财务部门还需及时对企业新近购入的固定资产予以入账,对企业新近报废或变卖的固定资产及时予以销账,以使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对于已完工但出于各种原因长期未结算的固定资产,应在其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时,按其暂估价入账,待工程办理决算后再根据发票调整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防止资产流失。

5.改革固定资产内外部审计方式

为了充分保证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主动性,生产企业的决策层应从内外部两种审计角度入手,加大对其自身的监督监察力度。

对于内部审计,首先要充分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只有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工作才会开展得卓有成效;其次要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将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业务处理或账务处理都纳入内部审计范围之内,以使内部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发挥更好的监督监察作用。

对于外部审计,生产企业应通过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的职责,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以明确具体的审计程序,努力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内部不法的固定资产管理行为。

6.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全工作

由于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使用功能是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为此,生产企业需首先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例如制定固定资产目录,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建立固定资产登记账簿以及固定资产卡片等,这些基础资料可及时、准确的反映企业各种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使用转移以及节余情况。

其次,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生产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竣工验收、调拨转移、清理报废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其管理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可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集约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生产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且也阻碍了其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鉴于此,生产企业应从各自自身实际出发,如上所述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前的分析论证和审批,严肃采购环节的招标、审批、验收制度,改善日常管理中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从预算、分析、采购和控制等环节强化管理,从而使固定资产能够发挥出最佳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丛丽娟:

浅谈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弊端及改进.[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0)

[2]王永海:

关于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点环节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05)

[3]胡波: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4]陈凯: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创建节约型企业.[J].现代商业,2010(03)

[5]邓焱: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07)

[6]秦宝坤许旭:

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商业文化,2010(01)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之一。

无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其他=形式的企业,其固定资产结构、状况及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试围绕企业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谈几点看法。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之一。

无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其固定资产结构、状况及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试围绕企业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谈几点看法。

 

  一、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是全面、全过程的管理,但不少企业忽视了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

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在固定资产的一生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若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存在漏洞将会对固定资产的后半生管理构成长期影响。

做好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应重点把好“两道关”。

 

  首先要把好固定资产的投资关,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应认真做好调研和技术经济论证工作,如投资效益的预测与分析、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施工力量的选定等都需要做认真、过细的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实现。

 

  其次要把好固定资产的转资验收关,一是待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购置完毕后要及时做好实物的转资验收,如项目的设备及施工质量、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竣工资料是否齐全,设备的试运转记录、试生产记录等是否达到设计精度、能力,在规定期限内是否达产,各种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各种说明书、易损件手册、施工图纸、竣工验收资料等是否齐全并具备立卷归档条件等。

二是要把好待转资项目的价值审核关。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原值构成主要包括设备费、运输费、施工安装费、施工管理费等,要逐笔逐项进行审查,严禁乱摊乱列,严防在固定资产转资过程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购置同样固定资产项目,背景不同在转资时其所形成的固定资产价值会有相当大的出入。

 

  二、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经常变化,是动态的。

其管理表现为固定资产的增值、减值、调拨、租赁、转让、拆除、重组、报废等大量的、频繁的日常业务。

这方面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对上述行为规定明确的工作程序,使各项业务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作为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应慎重对待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对增减原因进行详细认真的调查、分析,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原由明晰。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仅仅做到所谓“账、卡、物相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好资产优化清理工作。

 

  所谓固定资产清理就是将有用的资产予以保留,将无用的或利用率较低的、留用价值不大的及时处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优良率。

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首先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管理情况、技术状况、劣化程度等,分清哪些是良性资产,哪些是不良资产等。

优良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管好、用好、维护好这部分资产至关重要。

 

  对于那些利用率较低或常年闲置的资产要尽快通过变价出售等方式予以盘活,以达到所有资产都能有收益。

在同行业间,为了比规模、比产量、比速度,个别企业决策失误,“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屡见不鲜。

反映到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现实问题就是一项工程尚未转资或转资不久就被盲目拆除了,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大。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有义务为企业决策者提出专业咨询,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益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利用修理费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改善性修理甚至购置构建固定资产,但又不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增值手续。

这样做的后果主要有两方面的危害:

一是增加了企业成本,减少了赢利;二是企业固定资产产生隐性增值,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侵害了所有者权益。

另外,由于利用修理费支付非固定资产修理的行为在管理上往往不规范,其投资效益也会打折扣,以至于有的技改项目出现反复甚至改造失败,却无人追究。

因此,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计制度,一方面把好修理费用使用关,另一方面把好固定资金使用关。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也应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据实调整账面价值。

 

  三、寻求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统一

  一般,企业机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而由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

事实上机动部门和财务部门由于其管理的出发点、落脚点的差异铸就其管理幅度及管理侧重点的不同步,反映到现实工作中的矛盾经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机动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账物相符和技术状况,财务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净值和折旧;

  ②机动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物有所值、作业率,财务部门侧重固定资产的投资来源、综合收益率;

  ③机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