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909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6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docx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考情分析高考考点考查内容高考探源考查频率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1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3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能运用恰当的措施防止铁、铝等金属腐蚀。

课标,11;课标,13;电解原理及应用课标,13;课标,27(4);课标,11;课标,11;课标,27;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课标,11基础知识考向一:

原电池

(一)工作原理1、原电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及判断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二看两电极:

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

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

a电解质溶液;b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c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图示如下3原电池工作原理及两个装置的比较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装置图电极与电极反应负极(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片)Cu2+2eCu(还原反应)电子流向由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离子迁移方向阴离子向负极迁移;阳离子向正极迁移(盐桥中离子移动方向一致)电池反应方程式Zn+Cu2+Cu+Zn2+盐桥的作用

(1)平衡电荷

(2)避免断路时发生化学腐蚀(隔离作用)两类装置的不同点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又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Zn与氧化剂Cu2+不直接接触,仅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避免了能量损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子流向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说明】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阳离子在正极上获得电子,通过电路中的电子和溶液中的离子的移动而形成回路,传导电流,电子并不进入溶液也不能在溶液中迁移。

原电池将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一般将两个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写为相同,相加便得到总反应方程式。

阴离子要移向负极,阳离子要移向正极。

原因:

负极失电子,生成大量阳离子积聚在负极附近,致使该极附近有大量正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要移向负极;正极得电子,该极附近的阳离子因得电子生成电中性的物质而使该极附近带负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要移向正极。

不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从微观上讲发生移动,但从宏观上讲其在溶液中各区域的浓度基本不变。

4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

如果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失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定错误。

判断正负极的方法不是绝对的,例如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由于铝片表明的钝化,这时铜失去电子,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

Cu2eCu2+正极:

2+4H+2e2H2O+2NO2再如镁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虽然镁比铝活泼,但由于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铝却反应,失去电子,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

2Al+8OH6e2+2H2O正极:

6H2O+6e6OH+3H2

(2)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在酸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OH,在碱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H+,像CH4、CH3OH等燃料电池,在碱溶液中碳(C)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而不是放出CO2气体。

(3)要考虑电子的转移数目。

在同一个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数必然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所以在书写电极反应时,一定要考虑电荷守恒。

防止由总反应方程式改写成电极反应式时所带来的失误,同时也可避免在有关计算中产生误差。

(4)要利用总的反应方程式。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而两个电极反应相加即得总反应方程式。

所以只要知道总反应方程式和其中一个电极反应,便可以写出另一个电极反应方程式。

注意:

介质对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影响中性溶液反应物若是H+得电子或OH失电子,则H+或OH均来自于水的电离。

酸性溶液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均没有OH。

碱性溶液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均没有H+。

水溶液中不能出现O2。

A.原电池工作原理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ABCD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中Mg作负极,中Fe作负极B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测试水果电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金属片A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H2B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D金属片A、B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5.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电极a为铝条、电极b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电极a为锌片、电极b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6.锌空气电池是金属空气电池的一种,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反应为:

2Zn+O2+4OH-+2H2O=2Zn(OH)4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正极附近溶液的pH不断减小COH-由锌电极移向石墨电极DZn电极上发生反应:

Zn-2e-+4OH-=Zn(OH)42-1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2.解题步骤B.盐桥原电池装置分析1一定条件下,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测电压求算Ksp(AgCl)。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均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池中的银电极作负极B正极反应为Age=AgC总反应为AgCl=AgClD盐桥中的NO向右池方向移动2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填序号,下同)。

aC(s)H2O(g)=CO(g)H2(g)H0b2H2(g)O2(g)=2H2O(l)H0cNaOH(aq)HCl(aq)=NaCl(aq)H2O(l)HBCDEBACDBECCABDEDBDCAE考点三考点三化学电化学电源源1一次电池A.锌锰电池普通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装置电极反应负极:

Zn2eZn2+正极:

2+2MnO2+2e2NH3+Mn2O3+H2O总反应:

Zn+2MnO2+2Zn2+2NH3+Mn2O3+H2O负极:

Zn+2OH2eZn(OH)2正极:

2MnO2+2H2O+2e2MnOOH+2OH总反应:

Zn+2MnO2+2H2O2MnOOH+Zn(OH)2特点优点:

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缺点:

新电池会发生自动放电,使存放时间缩短,放电后电压下降较快优点:

克服了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缺点,单位质量所输出的电能多且储存时间长,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B.银锌纽扣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材料:

Zn电极反应:

Zn2e2OH=Zn(OH)2正极材料:

Ag2O电极反应:

Ag2O2eH2O=2Ag2OH总反应:

ZnAg2OH2O=2AgZn(OH)2。

2二次电池A.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负极:

Pb(s)+(aq)2ePbSO4(s)(氧化反应)正极:

PbO2(s)+4H+(aq)+(aq)+2ePbSO4(s)+2H2O(l)(还原反应)总反应:

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充电时的电极反应阴极:

PbSO4(s)+2ePb(s)+(aq)(还原反应)阳极:

PbSO4(s)+2H2O(l)2ePbO2(s)+4H+(aq)+(aq)(氧化反应)总反应:

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规律:

(1)充电电池是既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放电),又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的一类特殊电池。

(2)需要注意的是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与放电时的电极反应过程相反,充电时的阳极反应恰与放电时的正极反应相反,充电时的阴极反应恰与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相反。

二次电池充电时的电极连接:

B.锂电池负极材料:

锂正极材料:

石墨电解质:

LiAlCl4SOCl2放电时的反应负极反应:

8Li8e=8Li正极反应:

3SOCl28e=SO2S6Cl总反应:

8Li3SOCl2=6LiClLi2SO32S常见的锂离子电极材料正极材料:

LiMO2(M:

Co、Ni、Mn等)LiM2O4(M:

Co、Ni、Mn等)LiMPO4(M:

Fe等)负极材料:

石墨(能吸附锂原子)总反应:

Li1-xMO2LixCnnCLiMO2负极反应:

LixCn-xe=xLi+nC正极反应:

Li1-xMO2xLixe=LiMO23燃料电池是一种连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电池。

燃料电池的优点:

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

(1)氢氧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酸性和碱性两种。

装置电池总反应2H2+O22H2O介酸性负极:

2H24e4H+质(H+)正极:

O2+4H+4e2H2O中性(Na2SO4)负极:

2H24e4H+正极:

O2+2H2O+4e4OH碱性(OH)负极:

2H2+4OH4e4H2O正极:

O2+2H2O+4e4OH固体电解质,传导O2-负极:

2H24e+O2-4H2O正极:

O2+4e2O2-熔融盐介质,如熔融的K2CO3负极:

2H24e+2CO32-2H2O+2CO2正极:

O2+4e+2CO22CO32-

(2)甲烷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以多孔镍板为两极,电解质溶液为KOH,生成的CO2还要与KOH反应生成K2CO3,总反应:

CH4+2KOH+2O2=K2CO3+3H2O。

负极:

CH48e+8OH=CO2+6H2O、CO2+2OH=CO32+H2O,所以:

负极电极式:

CH4+10OH+8e=CO32+7H2O正极:

O2+4e=2O2和O2+H2O=2OH,所以:

正极电极式:

O2+2H2O+4e=4OH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总反应:

CH4+2O2=CO2+2H2O负极:

O2+4e+4H+=2H2O正极:

CH48e+2H2O=8H+CO2熔融盐介质,如熔融的K2CO3总反应:

CH4+2O2=CO2+2H2O正极:

O24e2CO2=2CO负极:

CH4-8e10OH-=CO32-7H2O掺杂Y2O3的ZrO3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总反应:

CH4+2O2=CO2+2H2O正极:

O24e=2O2负极:

CH48e4O2=CO24H2O说明:

掌握了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就掌握了其它气态烃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3)甲醇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以铂为两极,用碱或酸作为电解质:

碱性电解质(KOH溶液为例)总反应式:

2CH3OH+3O2+4KOH=2K2CO3+6H2O正极:

O2+4e+2H2O=4OH负极:

CH3OH6e+8OH=CO32+6H2O酸性电解质(H2SO4溶液为例)总反应:

2CH3OH+3O2=2CO2+4H2O正极:

O2+4e+4H+=2H2O负极:

CH3OH6e+H2O=6H+CO2熔融盐介质,如熔融的K2CO3总反应:

2CH3OH3O2=2CO24H2O正极:

O24e2CO2=2CO负极:

CH3OH6e3CO=4CO22H2O掺杂Y2O3的ZrO3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总反应:

2CH3OH3O2=2CO24H2O正极:

O24e=2O2负极:

CH3OH6e3O2=CO24H2O说明:

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基本相同。

规律首先要分析介质是否参与总反应,然后写出总反应方程式,O2在不同介质中的转化关系(O2得电子转化为O2,碱性(中性)溶液中转化为OH;酸性溶液中转化为H2O,熔融碳酸盐中转化为CO;固体氧化物转化为O2),写出正极反应,利用相减法(总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写出负极反应。

图示如下:

(4)铝空气海水电池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作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以海水为电解质,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被氧化而产生电流。

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电源负极材料为:

铝;电源正极材料为:

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

负极电极式:

4Al12e=4Al3+正极电极式:

3O2+6H2O+12e=12OH总反应式:

4Al+3O2+6H2O=4Al(OH)3说明:

铝板要及时更换,铂做成网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题组A.教材常见传统电池的分析判断与拓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B通过构成原电池,能将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右图原电池中,电池工作时,SO42移向电池的正极D银锌纽扣电池的放电反应:

Zn+Ag2O+H2OZn(OH)2+2Ag,其中Ag2O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由我国科学家研发成功的铝锰电池是一种比能量很高的新型干电池,以氯化钠和稀氨水混合溶液为电解质,铝和二氧化锰石墨为两极,其电池反应为Al3MnO23H2O=3MnO(OH)Al(OH)3。

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石墨为电池正极B负极反应式为Al3e3NH3H2O=Al(OH)33NHCOH不断由负极向正极移动D每生成1molMnO(OH)转移1mol电子3.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被不断消耗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C每转移2mole,有232gAg2O被氧化DZn是负极,Ag2O是正极4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K闭合时,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PbSO42e=PbSOB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中消耗的H2SO4为0.2molCK闭合时,中SO向c电极迁移DK闭合一段时间后,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负极5.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6.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

16Li+xS8=8Li2Sx(2x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a是正极B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

Lie=Li+,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在此电池中加入硫酸可增加导电性7.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

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

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8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Cd(OH)22Ni(O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正极反应式为_。

(2)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_,阳极反应式为_。

(3)放电时,K向_极迁移,负极的溶液pH的变化为_。

(4)充电时,镍镉电池的负极应与外接电源的_极相连。

9.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

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

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

回答下列问题: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10电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1)银锌蓄电池是人造卫星所使用的高能电池之一,其放电时的反应是ZnAg2O=ZnO2Ag。

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放电时负极区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某氢氧燃料电池用固体金属化合物陶瓷作电解质(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O2),两极上发生的反应为A极:

2H22O24e=2H2O;B极:

电子流动的方向是_;假设该燃料电池工作时,每生成1molH2O(l)时产生的最大电能为240kJ,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为_(H2的燃烧热为285kJmol1,最大电能与所能释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

B.“常考不衰”的燃料电池1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图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D该电池的总反应:

2H2+O2=2H2O2.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电池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4H+O2+4e=2H2O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电子转移3.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H2+20H2e2H2OB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适应性C该电池供应2mol水蒸气,同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D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4.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CH4,b为CO2BCO32向负极移动C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5.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6.科学家设计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实现了利用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C电路中每流过4mol电子,在正极消耗44.8LH2SD每17gH2S参与反应,有1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7(保定模拟)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

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N2H44OH4e=N24H2OC放电时,电流从a电极经过负载流向b电极D其中的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8.用如图所示装置(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获得金属钙,并用钙还原TiO2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Ca2+向阳极移动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2O24eCO2C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D若用铅蓄电池作该装置的供电电源,“+”接线柱是Pb电极9.NO2、O2、熔融盐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I极为正极,石墨II极为负极BY的化学式可能为NOC石墨I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D石墨II极上发生氧化反应10.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

Mg+ClO+H2OMg(OH)2+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C溶液中的溶质是MgCl2B电池工作时,正极a附近的PH将不断增大C负极反应式:

ClO2e+H2OCl+2OHD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1molCl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正极反应为:

NiCl2+2eNi+2Cl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C.“起点高、落点低”的压轴选择题:

可逆电池1.高温钠硫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固体电解质是Na+导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石墨电极a为正极B放电时,Na+从石墨b向石墨a方向迁移C充电时,b极反应为Na2Sx2e=xS+2Na+D可将装置中的固体电解质改成NaCl溶液2.某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2OH=Zn(OH)2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FeO42+4H2O+3e=Fe(OH)3+5OH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D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3.已知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Zn为负极,ZnO为正极,MnO2为催化剂B放电时,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MnO2+e+H2OMnO(OH)+OHC充电时,电池将化学能转为电能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A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OHNiOOH+H2O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5.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二次电池,其电量较大,一次充电可使用较长时间其电池总反应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