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798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妙》单元测试2鲁人版08版必修2

鲁人版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修葺(qì)叱咤风云(cì)书籍(jí)踏罡步斗(ɡānɡ)

B.遗骸(hái)草木葳蕤(ruí)模样(mó)赍志以殁(mò)

C.编辑(jí)不屑一顾(xiè)客栈(jiàn)惴惴不安(zhuì)

D.龟趺(fū)古柏崔嵬(wéi)淤积(yū)莞尔一笑(wǎn)

答案:

D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悚身一摇隐约其辞刚健质朴气焰嚣张

B.激于事功人心惟危仓皇失措措辞惨苦

C.延口残喘浅偿辄止卓有成效功勋卓著

D.光采夺目感人肺腑叱咤风云气宇轩昂

答案:

A

3.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B.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

现在也忘却了)。

C.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D.可是,能够真正属于历史而不朽者,复有几何?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②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拥有家庭装修监理上岗证的监理员只有100多人,即使这个数字再,也无法满足众多家庭用户的需求。

③我去过江浙一带,几乎每到一个县,都发现那里的博物馆会有一张登有几个几十个中过状元的人的名单表,这真令我瞠目结舌。

A.权力翻一翻以及

B.权力翻一番甚至

C.权利翻一番以及

D.权利翻一翻甚至

答案:

B

5.下列是对这个多重复句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②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③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④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⑤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D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

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

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

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过吗?

不在犯着吗?

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答案:

D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

我又从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

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

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7.“然而,现在我懂得了”要表达的意思是()

A.能够读懂《思旧赋》。

B.吟罢低眉无写处。

C.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

D.指下文内容。

答案:

C

8.“夜正长,路也正长”的含意是…()

A.暗示黑暗的反动势力还很强大,革命者斗争的道路还很漫长。

B.路漫漫,夜漫漫,革命几乎没有希望。

C.反动统治暗无天日。

D.鼓励人们为赶走黑夜而斗争,因为黎明就要到来。

答案:

A

9.对“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的末尾应是问号,用句号是误用。

B.这是作者面对当时黑暗纷乱的社会发出的疑问。

C.这应是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恶愤恨。

D.说明当时的世界不成其世界。

答案:

D

10.对第一段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排比句,兼写了自己的处境和烈士的遭遇。

B.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深切缅怀。

C.强调了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作者的悲愤之情并未随光阴流逝而减弱。

D.表明作者对烈士的印象已经模糊不清了,所以要写一篇文章以便牢记。

答案:

D

三、(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颜庙

从曲阜向北走不远,就到了规模不小的颜庙。

那里供奉着被称为“复圣”的孔子的学生颜回。

庙里有块石碑,上书“陋巷故址”;有眼古井,称“陋巷井”。

望着井下幽幽绰绰的黯黯水影,心里不由响起那句千载盘旋的苍老的喟叹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那么,颜回“一瓢饮”,饮的便该是这井里的水了。

井因人而著名而成为圣物;为了保卫圣物,明代嘉靖年间建起了一座亭子。

平地垒起的石基,六根木柱撑起一个形似朴素的六角檐顶。

亭中井旁立一石碑,正面书“陋巷井”三字,北面镌着有关建亭的文字。

我在亭里默坐许久,觉得它很有些意味。

想起孩子时候,听爷爷讲过孔夫子和他弟子的故事,童真无邪,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公冶长,传说他能听懂鸟儿说话;最动心同情的算闵子骞,他体贴孝敬父母;对颜回呢,只知道他家里穷,却好学不倦,此外并没有留下多少深的印象。

后来书读得多了些,知道孔子最器重的弟子是颜回。

颜回总有一种什么东西,长久起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恐怕不单单由于他家贫仍然不倦追求学问。

后来看到台湾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者在批评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弊端,即“不思改造社会,轻视竞争”,提倡“安贫乐道”时,讥弹说:

“只把穷得叮叮当当的颜回先生,当作活宝,努力赞扬他的安贫气质。

”柏杨似乎也把颜回的“陋”作为当作中国人的“丑陋”之一例加以指责,我看了不大舒服,这种指责有失公允。

其实孔子从来没有一味地劝人安贫,号召大家一起过苦日子。

孔子很欣赏的另一大弟子端木赐,就下海经商,成了春秋时期很有名的大款。

孔子和他的不少弟子器重颜回,主要因为他特异的意志和操守。

为了钻研治国安邦的学问,或者说潜心于学术吧,颜回虚怀若谷全力投入,坚忍不拔,毫不被富贵权位享受等所诱惑,这是多么值得赞佩的精神境界!

历史上以如此专攻不旁骛的心态钻研科学技术的人被认为精英,以同样心态钻研人文学问,为“天下归仁”的理想而献身,不同样应当被视为人类的民族的精英吗?

纵观20世纪痛揭中国人的丑陋,即国民劣根性,有谁可同鲁迅先生相比并?

而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历史掩不住他们的光辉,先生盛誉他们堪称“中国的脊梁”。

颜回不正属于这一“脊梁”的行列吗?

他是美好的中国人。

陋巷、陋巷井、陋巷井亭,这里标识的“陋”,只在于指不尽如人意的物质条件。

不厌其陋,不惧其陋,而为了改变这陋,以坚忍精神去进取的人,永远有资格成为人群的楷模。

后来我又有机会拜谒颜庙,特意为井亭拍了照片,很出乎意料,这一次我知道一件事。

有位自称是颜回第七十五代孙,在该市的“颜氏联谊会”担任着职务的老者,对归国“寻根”的一位颜姓先生说,他们颜姓要高于孔姓五百多年。

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那么细论起来,孔圣人还是颜家的外甥哩。

他还矜夸:

颜姓人自六十一代开始经皇上诏准,行辈排名依次用30个字,轮转至今。

这位老者又说,颜回帮助过孔子治《春秋》,编《周易》,连儒学界的人也承认颜回学问高过孔子。

我不禁想,“不幸短命死矣”的颜回,果若有灵,听到20世纪他的第七十五代孙有人在孔圣诞生地大发如此高论,他会怎样想呢?

恐怕跑到陋巷井跳下去,再死一回。

我照了几张颜回井亭照片,我愿铭记这座简朴的亭,只是为了牢牢记住一句话:

巷陋、井陋、亭陋,全没有关系,不须在乎;只是心灵——人的灵魂,绝然不能安于其陋!

(吴继路《颜回井亭新记》,有改动)

11.作者说童年时代听爷爷讲故事,“最感兴趣”的是公冶长,“最动心同情”的是闵子骞;对颜回却“并没有留下多少深的印象”,这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案:

反衬。

进一步强调自己书读得多了以后,才对颜回有了更深印象,认识到颜回的精神境界值得赞佩。

12.本文第三段写道:

“颜回总有一种什么东西,长久起一种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恐怕不单单由于他家贫仍然不倦追求学问。

”请结合下文,具体说明还有什么原因?

(4分)

答案:

主要是因为他虚怀若谷全力投入,坚忍不拔,毫不被富贵权位享受等所诱惑的特异的意志和操守。

13.

(1)请说说第五段画线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3分)

(2)画线句中“专攻不旁骛的心态”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3分)

答案:

(1)意思是钻研人文学问的同钻研科学技术的同样重要。

(2)全力投入,坚忍不拔,毫不被富贵权位享受等诱惑的心态。

14.文章多次写“巷陋、井陋、亭陋”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文中多次写“巷陋、井陋、亭陋”,既扣住了颜回物质条件差而精神生活丰富来行文,又不断地告诫人们,人的灵魂绝不能安于丑陋。

四、(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聆听千年的钟声

①依然是日月轮回昼夜更替,依然是春夏秋冬季节变换。

而今,望着圣诞老人在雪花飘飞中渐去的背影,心情不由得激动。

耳边似乎响起了一阵悠远的钟鸣,和着远古夸父追日的急迫足音,从亘古的时光之塔上传来。

握着须发飘白的时间老人的手,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②时光河道永远流淌,时光大门永远开启。

悠悠远古,漫漫未来,绵远无尽如恒河沙,似天上星,站在21世纪的门槛,驻足二千年的道口,一种抚今思昔,放眼未来的哲人情怀如钱塘江潮卷涌而来。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满了天地古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合著黄金铸子昂”的初唐俊才,为何独怆然而涕下呢?

是泣黄金台上的燕昭王?

抑或泣横槊赋诗的那一声长叹?

泛舟赤壁之下,望着滚滚江流的苏学士那“人生如梦,早生华发”的吟哦,抒发的是怎样的幽情呢?

就连英雄岳飞,不也有“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扼腕长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劝诫吗?

③个体的些微抒怀汇成了整体的反省,融入了千年的钟声。

千年的钟声幽远而凝重。

④这千年的钟声,从山顶洞人熊熊的火焰上飘过来,在特洛伊古城上空掠过,伴着古丝绸之路的驼铃的轻响,于雅典娜女神含笑的嘴角闪过,在炮火轰鸣的战场上震颤,在蘑菇云的升腾中战栗,在千年的古钟声中兵马俑斑驳的甲胄上凝结了古战场弥漫的风尘,古代武士那冷凝的目光注视了千年,千年的烽烟染黑了珠穆朗玛的积雪。

⑤古老的历史已经过去,成了人们手上把玩的文物,但历史不会因为过去就湮没在现实生活之中,历史的血脉繁衍至今。

曾经的文明唤起我们关于美好的回忆,文明中的失落又如楼兰古国的妙龄女尸,风干了人们渴望中的美好。

如今,在一切都可能变为现实的世界,幻化出的不单是美丽的彩虹,烟雾迷蒙的天空有时也迷茫了人本应亮丽的视野。

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古人的友情抚慰,现代文明把这种抚慰变为举手之劳。

茹毛饮血的远祖群落生生不息,创造传承着文明,文明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沿革。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地球的亿万子民,使这个伊甸乐园顿显局促。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茫古朴、自然谐和已遥不可及。

绿绿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成为现代人苦苦追寻的世外桃源。

鸟儿鸣叫朗朗晴空,鱼儿盼望洌洌水域,流行歌曲高唱最爱,睡梦中呼唤着真我。

所有这些,新的千年,上帝会赐予我们吗?

⑦聆听千年的钟声,耳畔响起一句大气雄浑的词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愿那口古老的钟,在千年交替交际,撞出一曲新的乐章,去迎接那一轮灿烂的朝阳。

(摘自张修刚《聆听千年的钟声》)

15.作者在第二段谈到了“个体的些微抒怀”的几个例子,请分析他们所抒发的是关于哪方面的感慨。

(4分)

答案:

时光飞逝,功业未成的遗憾(或“时光短促”“人生苦短”等)。

16.分析下面句子的含意。

(6分)

(1)千年的烽烟染黑了珠穆朗玛的积雪。

(2)流行歌曲高唱最爱,睡梦中呼唤着真我。

答案:

(1)人类历史上不断爆发的战争,使纯洁的自然变得丑陋污浊。

(2)人类已经意识到纯洁美丽的自然对自身发展的可贵,因此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回归。

17.结合文章分析,作者认为人类应该在哪些方面作“整体的反省”?

(4分)

答案:

征战使和平与文明失落,发展自身使纯洁的自然受到侵害。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从新年即将到来写起,自然引出聆听“钟声”的遐想,随着钟声的悠扬渐远,作者的思绪也由近及远,由现在到古代,衔接得十分自然。

B.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极有苍凉之感,表现出一种抚今思昔,放眼未来的哲人情怀,充满了时光易逝,而功业未成的痛苦、悲愤。

C.随着新年钟声的不断敲响,作者联想起古今中外的种种有关时间与战争的历史事件,虽没有直抒胸臆,却能够使读音感受到作者对战争厌恶,对和平的热爱。

D.作者借助《敕勒歌》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古代苍茫古朴、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隐含着对当今社会一味发展所谓的现代文明而忽视了保护环境的做法的批判。

E.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回顾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构思严谨,语言华美,特别是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更为文章增添了气势。

结尾沉郁含蓄。

答案:

AD

五、(14分)

19.将下列名句名篇补写完整。

(6分)

(1),,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枯藤老树昏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1)天苍苍野茫茫

(2)独怆然而涕下

(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仿照所给句子造句。

(4分)

如果说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有如奔腾的江河,那么舒伯特的小夜曲就像淙淙的小溪。

各种形式的乐曲竞相鸣奏,才构成了音乐的丰富与美妙。

答案:

如果说洛阳的牡丹有如富丽的公主,那么水边的芦花就像清丽的村姑。

众多的花草争奇斗艳,才形成了大自然的缤纷与美丽。

(或:

如果说一个人的童年就像绚丽多姿的七色彩虹,那么中年的经历就像蜿蜒曲折、神秘浪漫的苍山。

完美的人生,喜怒哀乐,苦辣酸甜,才形成了生命的富有与壮美。

2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注。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

谢将军:

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案:

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

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

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六、(5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04部科幻小说。

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稿。

他失望了,打算将书稿付之一炬。

他的妻子阻止了他,给了他很多鼓励。

于是他尝试着走进了第16家出版社。

出版社老板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并与他签订了一个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凡尔纳成功了。

他的成功是艰辛而又幸运的。

请以“走向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