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472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6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docx

1250回风石门作业规程

肥田煤矿矿建工程C标段

 

21采区1250回风石门

作业规程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肥田煤矿矿建工程C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3月23

目录

编制依据.....................................................................................................................................1

第一章巷道工程概况...............................................................................................................2

第一节巷道位置关系及主要用途...........................................................................................2

第二节巷道工程特征...............................................................................................................2

第三节地质情况.......................................................................................................................2

第2章主要生产安全系统.......................................................................................................4

第1节生产系统.......................................................................................................................4

第2节安全系统.....................................................................................................................8

第3章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0

第1节施工方法.....................................................................................................................10

第2节施工工艺.....................................................................................................................10

第3节巷道支护.....................................................................................................................11

第4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指标........................................................................................14

第一节作业方式与循环方式.................................................................................................14第二节劳动组织表.................................................................................................................14

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4

第5章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16

第一节安全管理标准.............................................................................................................16

第二节工程质量标准.............................................................................................................17

第三节文明生产标准.............................................................................................................18

第6章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9

第一节质量方针及目标.........................................................................................................19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19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24

第7章技术安全组织措施.....................................................................................................27

第一节一般规定.....................................................................................................................27

第二节安全技术措施.............................................................................................................28

第三节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线路.........................................................................................43

 

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2、《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4、建设单位施工图纸,9-5、9-4钻孔资料。

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6、贵州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7、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瓦斯抽采及防突文件汇编

 

第一章巷道工程概况

第一节巷道位置关系及主要用途

一、巷道位置及相邻关系

1、地面位置

21采区1250回风石门标高+1250m,对应地表无大型建筑和水体,只有零星农房和少量农田。

2、井下位置

1250回风石门与风井联络巷及1250排矸通道正交,按方位角157°、坡度-0°50′41″施工323.27m后,在按方位角221°28′6″、坡度-5‰施工58m与轨道上山下段连通。

3、井下坐标位置

1250回风石门及1250回风联络巷各变坡点及转向点的井下坐标详见表1。

表1.井下坐标位置表

序号

巷道名称

桩号

起点坐标

坡度

方位角

X

Y

Z(底)

1

1250回风联络巷

K0+000~K0+13.008

2933949.500

35560264.49

+1252.737

+23°12′19″

68°0′4″

2

1250回风石门

K0+000~K0+323.27

2933933.646

35560271.22

+1252.478

-0°50′41″

157°

3

K0+323.27~K0+381.07

2933659.600

35560387.56

+1248.089

-5‰

221°28′6″

平面位置详见附图1:

《1250回风石门巷道平面布置图及断面图》。

二、巷道用途

21采区1250回风石门主要作为211瓦斯巷的专用回风通道。

第二节巷道工程特征

21采区1250回风联络巷为半圆拱断面,全长13.008m,掘进宽度为4.8m,全高3.7m,巷道水沟在北侧,掘进尺寸为600×400mm。

21采区1250回风石门为半圆拱断面,全长381.067m,掘进宽度为4.8m,全高为3.7m,巷道水沟在西侧,掘进尺寸为600×400mm。

巷道断面及特征详见附图1:

《1250回风石门巷道平面布置图及断面图》。

第三节地质情况

一、岩性特征

21采区1250回风石门巷道位于龙潭组中段,主要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该区域岩性为灰色至浅灰色,中厚层块状,水平微波状层理。

二、地质构造

根据该区已掘巷道揭露资料和地勘资料综合分析,该区域砂岩岩性为灰色至浅灰色,厚层块状,节理发育。

该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将会揭过13#煤层,届时另行编制揭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先探后掘"及“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钎探保证”。

三、水文地质

21采区1250回风石门在砂、泥岩中施工,对巷道施工无影响。

裂隙较发育,掘进期间主要涌水为裂隙水。

施工队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探后掘”措施。

四、其它

巷道施工期间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一般采用ZY-1250全液压钻机每次施工120m的地质探孔,保留30m超前距,并在施工中执行5m钎探掘进。

施工队应根据钻(钎)探结果组织施工。

 

 

第二章主要生产安全系统

第一节生产系统

一、运输系统

1、运输机械

使用的运输设备主要有:

PB—90耙矸机、420刮板运输机、800皮带、大倾角皮带。

表2.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安装位置

固定方式

运输距离

备注

1

耙矸机

PB—90

1台

工作面

兜绳、卡轨器

40m

装矸

2

皮带

800

1台

1250回风石门

 

380m

3

刮板运输机

420

1台

1250排矸通道石门

地锚

14.7m

4

大倾角皮带

1200

1台

进风斜井

700m

2、运输路线

(1)矸石运输路线

迎头(PB—90耙斗机)→1250回风石门(800皮带)→1250排矸通道(刮板运输机)→进风斜井(大倾角皮带)→地面。

(2)材料运输

锚杆、网片运输:

进风斜井(地面大绞车)→进风井井底车场(人工搬运)→风井联络巷(人工搬运)→1250回风石门迎头。

喷浆料:

K0+000—K0+180段,进风斜井(地面大绞车)→进风井井底车场(前100m喷浆机直接在皮带机尾部向工作面喷射,后80m通过使用喷射砼增压阀在沿途喷浆管路中增加压风向迎头喷射;

K0+180—K0+381段,进风斜井(地面大绞车)→1285车场(机车)→轨道上山下段(调度绞车)→1250回风石门。

3、运输过程

(1)装岩

采用PB-90型耙岩机装岩,配合皮带和刮板机运输。

耙岩机安装:

使用4个卡轨器使其固定,并保证支撑腿全部受力,各种螺栓齐全,在耙槽上方安装三根安全护拦。

耙岩机固定锚桩:

为“7”字型,长度800mm,直径Φ50mm,尾部成锥型,埋入深度≥500mm,要求紧固受力。

耙岩机距掘进工作面碛头的距离为15~40m。

(2)运输

PB-90型耙岩机装岩,卸载到1250回风石门中的带式运输机上,通过1250排矸通道安装的刮板运输机转运至进风斜井大倾角皮带,再由进风斜井大倾角皮带运输至地面。

二、提升运输

进风斜井及轨道上山下段提升运输设备选型、钢丝绳验算等参照《21采区施工组织设计》和《轨道上山下段补充作业规程》。

由于井下皮带运输系统的形成,地面绞车只用作锚网材料、喷浆料运输提升作用。

三、通风系统

1250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局扇安装在进风斜井650m处躲避硐室,其型号为2×30KW对旋风机(共两台,一台作为备用),且能自动切换。

风筒为Φ800抗阻燃胶质风筒。

1、通风计算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因素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最大值。

(1)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

Q=4N=4*30=120m3/min

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2)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100qk=100*1.5*2=300m3/min

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0.8%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的换算值

q------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应根据实际观测的结果确定(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之比)。

通常炮掘工作面取=1.8~2.0。

(3)按炸药量(稀释和排除炮烟为目的)计算:

Q=7.8/t

=7.8/30×

=203.5m3/min

式中:

A------次爆炸炸药最大消耗量,Kg

S------掘进巷道净断面,m2

t------稀释炮烟的通风时间,取t=30min

L------稀释炮烟的长度,m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工作面所需最大风量为Q=300(m3/min)

2、风筒选择及有效风量率确定:

(1)风筒选择:

选用Φ800mm阻燃胶质风筒即可。

(2)风筒有效风量率的确定:

风筒采用双反边接头,根据对阻燃胶质风筒百米漏风率的要求,当通风长度为200~500m时,100m漏风率不大于10%,为适于工作面风量需要,故取通风长度500m,则风筒有效漏风量为:

P效=1—L/100×P漏=1-500÷100×10%=50%

式中:

P效------风筒有效风量率,%

L------最大通风长度,m

P漏------风筒的漏风率,%,取10%

3、局扇选型计算

(1)局扇的工作风量计算:

Q扇=Q/P效=300/50%=600m3/min

式中:

Q扇------局扇的理论工作风量,m3/s

Q------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

P效------风筒的有效风量率,%

(2)风筒风阻的确定:

因风筒为双反边接头,百米风阻率为3.5kμ(查表得),当通风长度为500m时,风筒风阻为:

R=500÷100×3.5=17.5kμ

(3)局扇的工作风压计算

h扇=R×Q扇×Q/2=17.5×6.37×3.8/2=338.884mmH2O

4、风速验算

该工作面供风量取Q=300m3/min,掘进巷道中的风速为:

V=Q/S=5/13.89=0.36m/s,0.15m/s<0.36m/s<4m/s,风速符合规定。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1250回风石门掘进断面积为15.47m2,选用FD—1/2×30KW的对旋式局扇在进风斜井650m躲避硐室对该掘进工作面进行供风符合要求,该局扇的额定吸入风量为400~600m3/min,FD—1/2×30KW型局部通风机局扇通风是安全可靠的。

该掘进工作面实行双风机双电源,局扇必须安装变频调速装置,且必须能自动切换。

5、通风路线

(1)新鲜风:

地面→进风斜井(负压)→进风斜井650m躲避硐室(局扇)→1250排矸通道→1250回风石门;

(2)污风:

1250回风石门→风井联络巷→回风斜井→地面。

通风系统详见附图2:

《1250回风石门通风系统及避灾线路图》。

四、供电系统

1、电压等级:

660V。

2、最大供电负荷:

局部通风机专用电源60kW,动力电源70kw。

3、供电:

由1285变电所直接向迎头供电。

4、电缆悬挂

电缆采用电缆挂钩悬挂,电缆敷设在巷道西侧,电缆的悬挂顺序由上而下为通讯线、监测线、信号线、动力电缆。

每间隔1m安装1个电缆挂钩(或拉钢绞线吊挂电缆挂钩),电缆悬挂张弛度应一致。

电缆接线盒采用铁丝单独悬挂。

五、供风、供水系统

1、供风、供水管道

采用Φ108mm钢管供风,Φ20mm钢管供水,钢管接至距碛头20~40m处采用软管送至碛头。

2、供风路线

地面空压机房→回风斜井→风井联络巷→1250回风石门。

3、供水路线

地面高位水池→回风斜井→风井联络巷→1250回风石门。

六、排水系统

排水路线:

碛头→1250回风石门(风泵抽排)→1250集中排水仓(抽排)→进风斜井K0+360m处水仓(抽排)→地面。

第二节安全系统

一、瓦斯监测

1、在调度室安设监测分站,并安装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加强瓦斯监测的管理工作,搞好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确保其正常发挥作用。

碛头瓦斯传感器距碛头不大于5m,回风侧瓦斯传感器距回风口10m~15m,且均安设在风筒另一帮。

瓦斯传感器吊挂位置距巷顶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

2、“瓦斯电”闭锁和“风电”闭锁系统做到每10天校验一次,应确保灵敏可靠,并作好检验记录

3、由1285变电所3#分站接收信号并传输至地面监控室。

4、瓦斯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详见表3。

表3.瓦斯监测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及断电范围表

传感器名称

报警浓度

断电浓度

复电浓度

断电范围

迎头(T1)

≥0.8%

≥1.0%

<0.8%

断该巷道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回风(T2)

≥0.8%

≥1.0%

<0.8%

断该巷道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

监测监控详见附图3:

《21采区监控系统及通讯系统图》。

二、防尘系统

1、放炮喷雾器安设在耙岩机前,距碛头15~30m范围内,喷嘴均朝向碛头,喷雾时能封闭巷道全断面。

2、防尘水幕在碛头及回风侧各安设一组,碛头组距碛头15-50m以内,回风组距回风口20m以内,喷嘴均朝向碛头,喷雾时能封闭巷道全断面。

3、个体防护要佩戴防尘口罩、湿式打眼、耙岩机装矸前洒水喷雾。

三、消防系统

巷道每隔50m在供水管道上安装一个消防闸门。

四、通讯系统

21采区1250回风石门耙斗机处、放炮地点及站岗警戒地点各安设一部矿用防爆电话直通项目部调度室,每台电话贴上井下各个地点及调度室的电话号码,电话每周进行检查保证其完好性。

通讯详见附图3:

《21采区监控系统及通讯系统图》。

五、避难系统

1、所有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压缩氧自救器,工作时挂至工作地点5m范围内易取的地点,放炮时应随身携带至放炮地点。

2、在耙岩机后方5m范围内及放炮地点各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压风自救器呼吸嘴个数不少于当班出勤人数,并随掘进或放炮位置前移而向前移动。

3、压风自救器安设在距巷道底板1.2m~1.5m之间,管路及接头完好、紧固;无漏风。

严禁使用铅丝、绳子等捆绑,每个呼吸嘴的压风供给量不少于0.1m3/min,压风闸门必须保证灵活,正常情况下主闸门处于开启状态,分闸处于关闭状态。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法

采用钻爆法施工。

二、施工顺序

1250回风石门的设计思路是利用原炸药发放硐室,将原施工的炸药发放硐室括刷至现1250回风石门设计断面后,向前掘进使其与轨道上山下段贯通。

另,为完善211瓦斯巷的通风系统,在巷道括刷前先施工1250回风联络巷与回风斜井贯通。

具体施工安排如下:

1、先施工1250回风联络巷,巷道全长13.008m,施工方位角为68°0′4″,坡度为+23°12′19″。

2、待1250回风联络巷与回风斜井顺利贯通后(调整通风系统),对原炸药发放硐室进行刷帮,刷帮里程为K0+000—K0+025.6。

3、刷帮结束后,按专项揭煤措施揭过13#煤层。

4、最后再施工1250回风石门剩余工程量,先按坡度-0°50′41″、方位角157°施工至K0+323.272m后按方位角221°28′05″、坡度-5‰进行施工,最终与轨道上山下段贯通。

三、施工定向

由测量人员按规定及时准确延放中、腰线或安设激光指向仪;施工队严格按现场标定中腰线组织施工。

第二节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1、1250回风石门K0+025.6—K0+180及1250回风联络巷

准备及安全检查→施工炮眼→装药联线→爆破及排放炮烟→安全检查及临时支护→拱部锚网及锚索施工→初喷→转碛头煤矸及出矸→下一循环。

补打下部锚杆、挂网;复喷与下一循环掘进平行作业。

2、K0+180—K0+381.06

准备及安全检查→施工炮眼→装药联线→爆破及排放炮烟→安全检查及临时支护→拱部锚网及锚索施工→转碛头煤矸及出矸→下一循环

待1250回风石门与轨道上山下段顺利贯通后,对该里程段巷道补打帮锚,喷砼成巷。

二、钻眼爆破

(1)使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配合Φ22mm中空六角钢、Φ42mm“一”字形钻头施工炮眼,爆破掏槽方式为楔形掏槽。

爆破采用煤矿许用安全乳化炸药、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大串联,MFB-500型放炮器起爆,全断面一次爆破成巷。

(2)爆破距离:

放炮地点距工作面迎头不小于300m。

爆破图表详见附图4:

《1250回风石门爆破图表》。

三、轨道铺设

1250回风石门轨道按巷道中线铺设。

选用22kg/m的钢轨配合木道枕钉道;轨距为600mm,轨枕间距不大于700mm,轨枕面全部露出,道夹板上齐四颗螺栓,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