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68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docx

1203周末导学单学生版

江苏海门中学证大校区高二语文第十四周周末导学单

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

一、周知识概要(20分钟)

(一)【语言文字】

正音: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荆轲嘿而逃去秦王必说见臣

偻行见荆轲荆轲和而歌卒起不意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拓展运用(判断下列加点字读音是否相同):

佝偻/偻指/伛偻提携

过称/称量/称呼/称道/称便/称兵/称职/称愿 /称心如意 /称体裁衣/称觞祝寿/称孤道寡/称兄道弟

(二)字词剖析。

其先乃齐人:

以术说卫元君: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与盖聂论剑:

盖聂怒而目之: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吾曩者目摄之:

鲁勾践与荆轲博:

争道:

荆轲嘿而逃去: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

稍蚕食诸侯:

擅巴、汉之铙:

民众而士厉:

奈何以见陵之怨:

欲批其逆鳞哉:

太子丹受而舍之:

足为寒心: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祸必不振矣:

不可拯救: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北购于单于:

心惛然:

乃造焉:

却行为异:

跪而蔽席:

子避席而请曰:

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

趋出:

偻行见荆卿: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非节侠也:

明不言也: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臣海内之王者: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必入臣:

莫敢合从:

窥以重利: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请毋让:

供太牢具:

异物间进: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秦兵旦暮渡易水:

微太子言:

臣愿谒之: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被戮没:

右手揕其匈:

樊於期偏袒搤捥而进曰: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乃遂盛樊于期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使工以药焠之:

血濡缕:

人不敢忤视:

而为治行:

准备行装;

竖子也:

小子,对人的蔑称;请辞决矣:

皆白衣冠以送之:

既祖: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比诸侯之列:

设九宾:

秦舞阳色变振恐:

荆轲顾笑舞阳:

前谢曰:

愿大王少假借之:

秦王发图: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断其左股: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箕踞以骂曰: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益发兵诣赵:

十月而拔蓟城:

秦王必解: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下与抗礼:

乃矐其目:

举筑朴秦皇帝:

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彼乃以我为非人:

其称太子丹之命: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

然其主意较然:

明不欺其志:

岂妄也哉:

(三)文言积累。

1.解释、区别“道”的含义:

争道: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吾师道也(《师说》):

夜趋高邮,迷失道(《指南录后序》):

道海安、如皋(《指南录后序》):

2.解释、区别“趋”的含义:

趋出:

常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夜趋高邮(《指南录后序》):

背本而趋末:

3.解释、区别“辞”的含义:

请辞决矣:

辞不就职(《陈情表》):

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4.解释、区别“就”的含义: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

金就砺则利(《劝学》):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同死生,轻去就(《屈原列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愿毁》):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十二郎文》):

二、典题变式(10分钟)

【典型例题】                   

(10年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解析:

A、句式杂糅,“拟采用”和“为准”杂糅,可改为“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的说法”或者“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C、搭配不当,“基地”与“机构”不搭配。

D、宾语残缺,应改为“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

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

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巩固练习】

1.(10年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2.(10年北京卷)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3.(10年广东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4.(10年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止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员入园已达19.59万人次。

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5.(10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三、错题重练(10分钟)

1.(10年四川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

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2.(10年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津东临渤海,华北诸河汇流海河,东流出海,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流交通的枢纽。

B.20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C.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D.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10年陕西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D.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4.(10年湖南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5.(10年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6.(10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剑潭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B.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美国警方公布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公众有机会感受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D.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源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7.(10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四、巩固练习(20分钟)

(一)语言文字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拜谒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

B.虔诚乾坤掮客潜移默化黔驴技穷

C.山麓贿赂辘轳戮力同心碌碌无为

D.阡陌悭吝翩跹谦谦君子牵强附会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出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眩晕  舷梯 炫耀武力 改弦更张 B.羡慕  募捐  幕天席地  蓦然回首

 C.剽悍漂泊虚无缥缈 飘忽不定 D.舟楫  逻辑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殷yīn殷勤殷红殷切期盼家道殷富

B.调tiáo调和调停风调雨顺调兵遣将

C.识shí识趣卓识识微见远识礼知书

D.朝zhāo朝晖朝觐朝不保夕朝秦暮楚

4.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校对/校正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

B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与委蛇

C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

D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

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

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

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叶韵/一叶知秋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二)文言文阅读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

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

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

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

“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

”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

“为反者解说,族矣。

”槐曰:

“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

”不听。

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

“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

”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

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

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

嘉熙元年,出知常州。

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

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

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

乱者曰:

“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

”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

三年,知江州。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

“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

”槐曰: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至者如归焉。

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

“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

”吏乃震恐,愿自新。

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

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

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

“土工洊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帝问边事,对曰: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

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

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书·董槐传》,有删改。

[注]①全:

南宋叛臣。

②用:

重用。

③洊:

(jiàn):

再度。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槐严           遇:

对待     B.吾属将责之偿       责:

谴责

C.斩以徇师         徇:

示众     D.麾妇人出    麾:

挥手使……离去

9.文中“诸生以夜中对”中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倍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

他父亲很生气,认为董槐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李桢因有人诬陷谋反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机关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的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D.淳祐三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11.请把上面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⑴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⑵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⑶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五、美文阅读(45分钟)

现代文阅读材料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朵午荷

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

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

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

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

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茏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

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

“快过来看!

”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

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

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

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

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

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

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

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

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

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

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

那些荷花呢?

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

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

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

“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

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

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

想到这里,我竞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

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

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

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

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②·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6.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4分)

 

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4分)

 

18.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6分)

 

19.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分)

 

现代文阅读材料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谈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