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637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体育课程纲要表.doc

郑州市第一〇〇中学学科教师课程纲要

(学科专业教师成长记录表)

姓名

汪剑中

性别

年龄

31

课程名称

体育

所属备课组

体音美

任职情况

课程类型

必修

所教年级

九年级 

本学期需授课节数

360节

职称

中教二级

教学材料

人教版

授课对象

1——6班

使用时间

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

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基本理念: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体育和健康课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悦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课力求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大胆的将教与学融入学生的自主活动当中,寓教于练,寓乐于练。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课程目标:

1、本册教材体现出的主要学科思想是什么?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的目标:

1、提高参与意识:

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学习兴趣,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的意识。

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能评价自身的健康状态,会利用掌握的技能根据自身特点制订锻炼计划,并对锻炼效果进行评价。

3、发展运动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认识运动的价值,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通过体操及球类项目的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全面发展速度、灵敏、耐力、力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跑、跳、掷、攀、越等生活活动能力。

重视安全防范意识,减少运动伤害事故,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4、提高健康水平:

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和疾病抵御能力。

明确个人健康、群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饮食卫生习惯。

5、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过本学期学习,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

体验到运动过程的快乐性与成就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利用体育活动解除心理的烦闷,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运动过程中具有勇敢、顽强、果断、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运动中能与同伴和谐相处,尊重他人,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作用;具有协作配合意识,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2、运用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

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讲解法教学:

精讲多练,抓住重、难点。

2、巡回示范教学:

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巡回指导时、及时指出技术动作的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3、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竞赛法教学:

通过小组间的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想的团队精神,有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5、启发尝试教学法:

依据“实践----认知----在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

6、示范法:

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表扬法: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8、情景教学:

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实践分析运用技巧,提高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9、分层次教学:

把学生按理解动作的程度进行分组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章节目标(或单元目标、模块目标、分类目标等)

耐久跑:

1.运动参与目标:

使98%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体验。

2.运动技能目标:

使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正确技术动作:

身体和心理都要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与快速跑相比稍小,速度均匀,摆臂放松,呼吸轻松自然,有良好的跑步节奏!

3.身体健康目标:

增强学生呼吸与心血管系统功能能和发展耐力素质、以及上下肢协调性,增强学生体质。

4.心理健康目标:

以健身跑为载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毅力,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坚持到底、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跑的过程中提高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感受力,陶冶学生体育美的情操。

提高学生思想和心理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

学会遵守社会规范,遵守各种法规做到令行禁止。

篮球运球:

1、知识类目标:

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篮球文化内涵与文化功能,对篮球课程中理论层面的问题能有所创新和发展。

2、技能类目标:

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对篮球课程中实践层面的问题应能有所创新与突破。

3、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类目标:

通过篮球课程理论和实践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帮助和支持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标准,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身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要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篮球合作、协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综合能力发展目标:

通过篮球课程学习,可以制定个人篮球运动练习计划并能进行自我监控,把篮球运动当作长期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主锻炼、具备组织和参与篮球竞赛的能力,掌握篮球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和评论篮球比赛。

立定跳远:

1、运动参与目标:

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爱好,增强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

2、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上肢爆发力,并同时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

3、身体健康目标:

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突出上下肢的全面锻炼,提高学生灵敏、协调、弹跳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体验运动快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5、社会适应目标:

尝试与同伴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课程内容:

1、内容要求课时分配

1学年38周×3=114课时

篮球理论知识(6课时)

1、篮球运动概述

2、篮球运动基本规则和裁判法。

3、篮球基本技术、战术分析

4、篮球比赛的组织与竞赛。

篮球基本技术(36课时)

1、熟悉球性练习

2、移动:

进攻与防守的基本姿势,起动、急停、侧身跑、变向变速跑、转身、滑步、后撤步、跨步。

3、运球:

原地和行进间高低运球、行进间直线、曲线运球、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

4、传接球;原地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接球、单双手反弹传球、背后传球。

中长跑(33课时)

1、跑的各种专门性辅助练习:

主要发展腿部力量等。

2、中长跑:

(匀速跑、变速跑、定时跑等)主要提高各种跑的技术和发展中长跑的耐力等。

立定跳远(27课时)

1、跳的各种专门辅助练习:

主要发展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等。

2、立定跳远练习:

主要提高立定跳远的运动能力。

测试(12课时)

1、800/1000米。

2、1分钟跳绳。

3、立定跳远。

4、篮球运球。

2、重点、难点分析

耐久跑: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在跑动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尝试适合自己的健身跑的呼吸方法。

教学难点:

在跑动中提高对自然的感受力和社会的适应力、克服极点现象越跑越轻松。

篮球:

教学重点:

球的变向合理、准确。

教学难点:

变向运球时转体探肩和上下肢的协调能力。

立定跳远:

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教学重难点为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

教学重点:

快速有力的起跳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我将通过激烈游戏中快速重复的起跳练习来解决。

教学难点:

空中展髋动作。

3、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耐久跑教学:

耐久跑三个年级都有这个内容,但各年级内容的侧重点和所选择的学练方法不尽相同,量化指标也有不同的要求。

三个年级的教材有技术上的内在联系,通过整个三年的学习和锻炼达成总的课程目标。

根据我校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初一耐久跑的形式主要以集体跑早操为主,本节课是八年级耐久跑第二课时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在内容安排上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跑的兴趣,发展放松跑能力、掌握合理的跑步节奏,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次基础上逐渐提高学生的一般耐力素质,在初三耐久跑以分段记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

篮球教学:

篮球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术和战术三种主要形态,它们是相互作用和统一的整体。

理论知识是掌握技术和战术的依据,技术是战术的基础,使学生在掌握技术和战术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篮球课程的重要任务。

能力培养包括身体素质、专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身体素质是从事各项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

篮球运动本身需要运动者具备跑、跳投等多种运动技能,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可以活跃学生身心,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提高机能素质,增强体质。

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的成绩(S)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双脚蹬地离地时重心的投影点至起跳线的水平距离(S1);二是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飞行的水平距离(S2);三是重心从起跳水平线下落至着地点的水平距离(S3)。

也就是说,立定跳远的远度是由S1+S2+S3来决定。

第一部分(S1):

是指起跳离地时重心的投影点至起跳点的水平距离。

因为是向前跳,所以双腿起跳时肯定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小于90°),因此①当练习者身高腿长时,他的重心高度就高,所以S1也大;②同样的身材,重心离地角(即双脚向前跳起离地时的身体重心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越小则S1越大;③练习者的蹬地力量越大,动作越规范(蹬伸展体好)则S1越大。

第二部分(S2):

是指腾空过程中身体重心飞行的水平距离,决定它的自身条件因素是:

①飞行前的蹬地速度,即在空中的初速度,初速度越大则S2越大;②手臂向上摆的高度,摆至头顶并使身体成一直线时,则S2越大;③腾起角(即蹬地腾空时身体重心以上的躯干与地面的夹角)越接近45°,则S2越大。

第三部分(S3):

是指重心从起跳水平线下落至着地点的水平距离。

决定S3的因素与决定S1的因素是差不多的;也是由练习者的身高腿长来决定,而且与落地技术有关。

如果练习者能较好地掌握收腹举腿,双臂后摆并使双腿前伸较远又不后倒(重心点固定)的技术,那么S3也就越大。

因此,立定跳远的远度主要由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快速蹬地及手臂的积极摆动来决定,要想跳得远,必须选择正确的准备姿势。

有关资料证明当膝关节成120°——140°时,它的作用力达到最大,而我们进行立定足跳远时,一般是从90°开始跳。

因为这样做是为了使初速度从零开始,到120°——140°时达到最大的速度,同时蹬地作用力也达到最大。

在蹬离地面的刹那,髋、膝、踝三关节几乎成一条直线,并且手臂摆到最高点时,跳出的成绩是最理想的,三大关节的发力顺序按照人体重心点的水平距离依次为髋部肌肉伸髋,伸膝、伸踝。

使起跳过程不断地进行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