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56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docx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

 

中国大学生为何不提问?

2012年05月18日15:

29:

12

来源:

羊城晚报

31

【字号:

大中小】【打印】

【纠错】

  报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做了一项调查研究:

从包括清华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2万多份调查样本,对中国的985院校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做了一番比较。

调查数据表明,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近日发布的这个调查研究报告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不会提问”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短板。

  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生,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提问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据说中国“有些同学怕自己的问题愚蠢,不好意思问”,但美国学生又为什么不怕或者不觉得自己的问题愚蠢?

  这显然无涉作为个体的人,而与教育和社会有关。

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更多地要求学生学习背诵,而非质疑提问。

从中小学开始,学生的头脑就被作为记忆软件来训练,背得越多,分数越高;分数越高,考取的学校越好;考取的学校越好,获得好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多……这种环环相扣的功利关系逼使学生只顾学习不求甚解,只顾存储不管纠错。

同时在我们社会中,只要拥有某种权力,无论是领导还是父母、长辈、校长、老师等,都似乎拥有不可置疑不容挑战的权威。

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中,听话与服从是“好孩子”的重要评判指标。

提问如果是求知求解尚可被接受,但如果是质疑,那就不符“好孩子”的特质了。

我们还有许多思想观念从面世起就获得了“真理”的尊贵身份。

这些“真理”不是由严密的逻辑推导出来的,因而也就不能用逻辑求证,摆明了是不容置疑不许设问的。

这样一来,学生还能有多大的提问空间?

  所谓“学问”,是“学”与“问”的组合产物。

《易·乾》早就告诉我们: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只学不问,永远都是前人的追随者,旧知的复印机;永远只能“长江后浪随前浪,前浪都是好榜样”。

  没有提问的兴趣,没有质疑的精神,恰恰反映了教育的弊病和社会的僵化。

因此,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不会提问”的短板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去寻查这一短板的制造者。

(何龙)

中国大学生为何缺乏质疑精神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05月18日09:

27来源:

科学时报 作者:

郭立场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

转发到和讯微博

|

转发到新浪微博

|

转发到搜狐微博

|

转发到腾讯微博

|

转发到QQ空间

|

转发到人人网

|

转发到豆瓣网

|

转发到手机

  郭立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

调查数据表明,“985工程”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5月17日《广州日报》)

  科学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怀疑”,有怀疑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科学乃至社会的进步。

报告称中国两成大学生从不提问,美国大学生仅3%,足见中国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匮乏及质疑能力的丧失,以及中国教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热衷于“填鸭式”教学,“不会提问”正成为中国大学生的短板。

杨振宁教授在谈及中国留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区别时,曾指出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这与我们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有很大关系。

  由此足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塑造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密不可分,自由宽松的氛围可以促使大学生智慧的开发。

这就要求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需要教师真正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协商,共同探讨问题,营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要做到这些,需要高校汲取美国教育的长处,切实转变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人才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氛围,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中国科学报》(2012-05-18A1要闻

上课不提问是填鸭式教学的产物

 2012/5/180:

32:

30  红网  字体:

【大中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引起教育界人士以及广大网民的注意。

这份研究报告,从包括清华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2万多份调查样本,对中国的985院校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做了一番比较。

调查数据表明,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5月17日《广州日报》)

  

  在美国,倡导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教育理念经久不衰,从幼等教育开始学校就着力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自主能力,他们深信成绩不是体现孩子水平的唯一因素,考试也不是检测孩子能力的唯一方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孩子有更多独立创造的机会,能够参与任何感兴趣的课程和活动。

而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压力已经延伸到了小学,“神童班”“奥数班”层出不穷,甚至在胎教阶段中国孩子们就被寄予厚望。

上课不提问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于两国学生对提问这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也不在于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脸皮厚”,而在于两国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孩子们对提问这件事的不同选择。

  

  中国的填鸭式教学从幼等教育开始,只有老师说的是对的,除了老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不可以再问其他的问题。

如果老师回答不上来学生的问题,学生甚至会得到斥责。

这就是我们的填鸭式教育,虽然在大学,开放性的互动式教学渐渐取代了这种死板的教育模式,但经过十几年填鸭灌输的学生们很难适应互动的课堂环境。

他们仍然习惯百分百接受老师的教育灌输、接受书本上的理论,拼命抄笔记背书,为了考试得到一个好分数。

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长说这个可以做那个是错的一样,长年对一件事的灌输会让我们定义其为真理,然后日渐失去质疑的能力。

  

  我们一直在倡导转变中国的教育模式,学校也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努力。

但是,填鸭式教学影响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

孩子上学的时候,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听老师的话”,他们比孩子们更坚信“老师即真理”。

直至今日,很多家长仍认为课堂就应该由老师做主,学生只需要努力接收,考个好成绩就行了。

于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之下,上课不提问变得越来越平常,闷头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与美国孩子实践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种悲哀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畸形的教育模式,推动力在于将这种模式供奉为信仰的学校和家长们。

转变中国的教育模式,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作出巨大的改变,还需要改变的是学校和家长对填鸭式教学的沉溺,真正将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一味消化知识的机器。

  

  上课不提问是填鸭式教学的产物,但并不是唯一的产物。

改变学生沉默的习惯,老师要做出适当的引导,家长要给出适当的鼓励,教育理念要更加互动和开放。

在注重自主创新的今天,改变畸形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改变我国创新人才缺乏的现状,也能真正给孩子们“减负”,还孩子们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诚然,这是一项艰苦的工程,但为了孩子们的将来,为了中国教育的将来,我们必须迈出前进的脚步,并永不停止。

[稿源:

红网]

[作者:

史晶晶]

[编辑:

王俞]

报告称中国传统师道尊严观念影响师生互动

时间:

2012-05-1603:

53:

3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关键词:

师生互动创新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大学生研究型大学

内容摘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报告称,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的985高校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提供创新性学习方面,表现不佳。

但在“生师互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指标上,985院校明显落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报告称,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的985高校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提供创新性学习方面,表现不佳。

“填鸭式教育”在我国高校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数据显示,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和“生师互动”等方面,我国985高校均落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存在较大的差距。

  该报告着重揭示两个核心问题:

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如何;大学在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是这项名为“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她认为:

“大学的资源投入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并由此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提升,显然应该成为评价大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传统的师道尊严

  观念影响生师互动

  这项课题从全国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了两万多份调查样本,其中包括清华大学等部分985高校。

研究报告从“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校园环境支持度“等5项可比指标上,对中国的985院校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做了一番比较。

  能够让985高校感到欣慰的是,“校园环境支持度”与“教育经验丰富程度”指标,在这两方面,“中美研究型大学无实质性差异”。

  但在“生师互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指标上,985院校明显落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

  国内外已有的大量研究证明:

师生之间以多种方式进行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但报告认为,生师互动是清华乃至中国教育的一块短板。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使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功利的“科研优先于教学”的取向使得教师疏于与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沟通和互动。

  调查数据显示,在生师互动方面,有四分之三的中国学生从未“和任课老师讨论分数和作业”(美国同类院校约7%);有一半的学生从未“与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和想法”(美国同类院校约21%);有35.6%的学生“学习表现”从未“得到老师及时的反馈”(美国同类院校约7%)。

  课题组分析认为:

中国学生更少和任课老师讨论分数可能源于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认为打分是老师的权力,学生和老师讨论分数有可能被认为是挑战教师权威;而美国学生更多把老师打分看成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因此,可以理直气壮地和老师讨论分数”。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属性,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是大学教师职业的特殊属性。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大学竞争加剧、大学生数量激增、就业压力明显的情况下,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如此普遍地出现教师不及时给学生学习反馈、不关注学生职业发展的现象,确实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关注。

  不过,课题组人员提醒说,不能简单地将以上现象归结为教师的失职,“其实,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也面临来自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多重挑战,要以个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应对无限扩大的职业期待和压力”。

  有意思的是,和美国研究型大学相比,在中国的985院校中,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老师课题研究”。

课题组推测原因如下:

在注重科研的985高校中,一些教师由于承担科研课题较多,而研究生数量不足,使大学生、特别是获得保研资格的高年级优秀大学生得以提前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

  中国的大学生向来被认为“不善于提问”,民众的这一印象在此次调研中也得到了证实。

985院校学生“合作学习”比“主动学习”做得要好;课下表现优于课上的表现。

但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水平却远低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生们,尤其在“课堂提问或参与讨论”、“课堂上做口头报告”两个题项上的得分差异非常突出。

  调查数据表明,985院校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从未”(美国同类院校只有3%),只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经常”或“很经常”(美国同类院校约63%);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题项上,有38.1%的学生选择“从未”(美国同类院校约12%),只有约8%的学生选择“经常”或“很经常”(美国同类院校约43%)。

  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不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不会提问”还会继续成为中国大学生的短板。

  “不会提问”的中国大学生们似乎比美国学生更加勤奋,他们在“阅读及写作量”、“学习时间投入”等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美国同类院校学生。

“辅导员制度”让清华

  有更良好的学业支持环境

  和其他985高校相比,清华大学的情况稍好,但也并不乐观。

课题组在清华的本科生中回收了889份有效问卷。

结果表明,这所中国顶尖大学在“学业挑战度”和“生师互动水平”上不如美国研究型大学,而“校园环境支持度”则明显好于后者。

  清华大学更善于“支持学生应对人际、情感问题”、“组织各类活动,帮助学生融入大学生活”。

课题组认为,极富清华特色的“辅导员制度”可能是支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清华本科生辅导员由富有责任心、管理能力强、善于同本科学生沟通的清华在读研究生担任。

课题组将清华数据与参与调研的其他几所985院校相比较发现,在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上,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清华学生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关系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在“院校为学生学业提供支持与帮助”上,表现不如美国同类大学,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差距更大。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最应该为学生提供的是学业支持。

低年级学生正经历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这种角色转换有可能带来学业上的焦虑和无所适从,甚至产生挫败感。

”报告认为,美国的一流大学均设有完善的学习辅导机构,专门为学业上遇到问题的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

  创造一个让杰出人才更容易

  “冒出来”的好环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建议:

对很多院校来说,短期内很难做到经费与生源的根本性改变,更有效的策略可能是,立足学校现实,清晰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改变教育教学实践,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对此,清华大学的几个院系已有较成功的实践。

课题组在调研几个实施本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院系后,发现它们在课程认知目标、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生师互动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清华的平均水平。

譬如,清华的工业工程系非常强调课程对学生的学业挑战,特别是在高年级,教师通过强化“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刺激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系的课程还十分注重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学生以团体合作的方式完成具有不确定性的任务,训练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应用到实践中。

此外,课题组发现,清华经管学院的课程设计也十分强调“学生合作完成项目”。

  报告指出,这两个院系的学生在“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与他人有效合作”三项上的得分显著超过了清华学生的平均水平。

而这三项能力已被研究证实,是大学毕业生实现创新所必需具备的重要能力和素质。

  尽管,清华和美国同类大学在师生互动水平上差距非常明显,但令人高兴的是,清华经管学院已迈出了追赶的步伐。

该院学生在师生互动上的得分也明显高出学校的平均水平。

那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任课老师讨论自己的职业计划、人生观、价值,和任课老师一起参与课程以外的工作(比如社团活动、迎新等)”。

  课题组从清华大学的院系调研中获得的启示是:

院系的积极探索和首创精神是大学改革的活力所在。

院系应当成为改革的龙头,不断创造和形成经验。

  史静寰说,大学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塑造”杰出人才,而是创造一个使得杰出人才比较容易“冒出来”的好环境,是对具有不同发展潜质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刺激、支持与帮助。

“好的大学教育应该成为杰出人才成长的沃土,发展的助推器。

”她说。

本报记者李斌

朱燕丹:

别急着把“大学生不问问题”当成问题

发布时间:

2012-05-1811:

25来源:

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不是因为其学习压力大,而是中学时期学习的过度紧张和大学时期学习的相对自由给很多大学生造成了“不习惯”,这也就让社会大众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态度打上了较大的问号。

  5月17日,《广州日报》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进行了报道。

调查数据表明,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与美国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课堂提问”方面的不足,或者说劣势由此是显而易见的。

当今中国,缺少“大师”的现状也是相关学术界的遗憾和烦恼之处。

但是,中国大学生不善于创新而善于“做题”,或者说不擅长提问而擅长“接收”知识的情况,是和教育制度、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的,并非一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

在这里,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关于学生创新力和学业压力的问题,事实上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

毕竟中国的现实国情在这里,即便想要在教育制度上做些改变,也并非一日可以完成之事。

  关于大学生提问少的现象,笔者想说的是,由于对象是大学生,是经过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加上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高中学习生涯的青年。

也就表示,其在知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那么,相应的,其在学习方法上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当然,中国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降低,但是,有所降低不代表没有。

笔者已经说过,社会对于此类情况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关注,而中小学老师,作为教育领域的“内行人”,虽然要承受升学率等多重压力,但毕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学生的未来,还是会在培养其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注重。

  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当今中国大学生,他们不愿在课堂上提问老师,而喜欢换之以自行解决问题?

毕竟,大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来教室上课,课毕就离开。

基本上除政教人员外,老师不会每天都于固定时间坐在办公室。

学生与老师的交流,除了课堂,更多的是通过邮件等形式。

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如中学时代亲密。

一些同学,也难免会因此而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找到答案,这也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途径。

  另者,不在课堂提问,并不代表不提问。

与其把大学课堂老师的教学当作是学生在单纯地接收,倒不如理解为学生需要接收。

唯有在接收知识并进行一定思考之后,才能提出相应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是需要在课后进行讨论或者交流的,并非课上短短几十分钟可以解决。

  当然,若能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固然是好,但是,也并非是唯一或者最好的途径。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在于问不问题,重要的是,是否学到知识,是否让其更加懂得和了解这个世界。

  稿源:

荆楚网

报告称中国两成大学生从不提问美国大学生仅3%

  2012-05-1709:

32:

09

北大副教授:

别怕问题“蠢”,问题越“蠢”对你越重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引起教育界人士以及广大网民的注意。

这份研究报告,从包括清华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2万多份调查样本,对中国的985院校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做了一番比较。

调查数据表明,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报告认为,在中国的教育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不会提问”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短板。

  针对20%大学生从不提问的现象,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戈表示,“有些同学,怕自己的问题愚蠢,不好意思问。

其实越"愚蠢"的问题,对你越重要!

当你觉得别人的问题"愚蠢"时,通常是因为你没有真正听懂别人的问题。

  除此之外,李戈还分析说,从小养成的沉默习惯,也是学生不提问的原因之一。

“有时,一个主题讲完了,我问大家,"有问题的请举手!

"只有少数人举手;"没有问题的请举手!

"有少部分人举手;"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问题的请举手!

"仍然只有少部分人举手;那剩下的同学是什么情况呢?

 

中国大学生提问少的背后

文/昱一

  报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做了一项调查研究:

从包括清华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2万多份调查样本,对中国的985院校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做了一番比较。

调查数据表明,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5月18日《羊城晚报》)

  985高校是我国一流大学的代名词,“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均为985工程院校,这些高校代表了我国高校的最高水平,这些高校的学生基本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和栋梁。

  对于做这样的一项调查研究究竟有没有必要?

调查的结果有没有必要引起重视?

窃以为,都有必要。

如今的大学生早就没有了当初“天之骄子”的美誉,各类负面新闻更是不绝于耳。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一漂亮女大学生为求包养,竟自拍大尺度的裸照发到网上,该事件直接反映了当代有的大学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严重背离大学教育的正确方向。

而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更是直接撰文指出有的学生加入学生会只为保研加分、学生会干部是通过内定方式产生、学生干部过早学会中国官场说官话、套话、假话、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做派、以及学生会干部不经过甄选优先享受支教保研及其他各项活动和交流机会的名额、甚至学生组织公款吃喝等现象。

又如,许多大学生平时不学习,到考试时就大搞抄袭等手段求考试通过和获取高分。

  中国的大学生相比美国的大学生为什么提问的很少?

究其实质,中国大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质疑精神。

从小就接受应试教育,一直以为书本上的内容就是正确的,缺乏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其实,学术是最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的领域。

而达到这个状态便是一个不断思索、不断探索和不断提问、不断质疑的过程,真理是争论出来的。

没有问题便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进步。

“教”“学”相长,同样的,“学”“问”也相长,只学不问肯定达不到好效果,唯有既学又问才能扎实得掌握有关知识和技术。

  我们的传统教育可能更多的教育小孩子要听话,要少质疑,但在学术领域,却完全不需要这样,也不能这样。

听话不是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大凡在科学上有巨大成就的人,少时候都不是中国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乖孩,而是难以管束的调皮孩子,甚至是所谓的“差生”。

  提倡质疑精神,在思考和提问中质疑,在质疑中进步,火花的碰撞方能使真理更明晰。

针对中美两国各自一流高校的这项调查,或许也可以回答为什么我们一直难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