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551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学期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docx

下学期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2.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3.美国历史学家写道:

“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

4.江苏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

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5.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提出建立人间天国的社会理想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不具备实现理想的社会环境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D.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6、孙中山遗嘱中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

“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倨,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可以推倒。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8、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10、爱国志士谭嗣同悲于时局,写了一首诗《有感》,诗云: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四万万人齐下泪”的原因是

A.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圆明园被烧毁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D.《马关条约》的签订

11.下列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取得最终胜利,其重大意义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的企图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④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1947年8月27日,毛泽东无比欣喜地说:

“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

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以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

进攻!

”这是因为()

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B.把敌人压缩在交通线和大城市

C.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D.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14、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15、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土地纲领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1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条件包括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共产国际的帮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7、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武昌起义B、广州起义C、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

18、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包括

A、打倒军阀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实现共产主义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抗日民族统一战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B、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

C、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D、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20.某校学生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抗日战争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与百团大战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

 

A.中国守军在B.上海守军C.日军扫荡后D.冀东民兵

卢沟桥抗击日军抗击日军被毁的潘家峪大摆地雷阵

21.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

“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率先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D.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2.下列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起义农民的要求

B.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代表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D.如果不是与清军处于战争状态,它就会被实施

23.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

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4.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B.新四军C.工农红军D.抗日联军

25.“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

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

……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

专此布臆。

敬祝健康!

并致民族革命之礼!

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十年内战后期C.抗日战争时期D.重庆谈判后

26、与五四运动的发生相关的事件是

①一战期间,欧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②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③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国家主权④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7、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②都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发动的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8.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

 ①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9、下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

一角,它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

3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①割占中国领土②清政府巨额赔款③开埠通商④划定使馆界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D、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其中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1分,34题11分,35题12分,共计60分)

31、伴随着欧洲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抗争。

据此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共13分)

(1)下表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依据图上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11分)

图号

领导人

反映的大事

运动的性质

历史意义

洪秀全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

(2)从上述大事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

32.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也较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近代的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开启了大门。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二一民三中全会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

(2分)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

(2分)清朝前期,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清朝晚期,专制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

请分别指出与这两个历史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

(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的主权和政治体制的构建各作了怎么样的规定?

(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分)

33、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

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

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

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1分)

 

图11839年图21919年

 

图31937—1945年图41949年

(1)分别指出上述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分)

(2)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近代史上引发了哪一场战争?

(1分)这场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1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1分)

(3)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意义?

(1分)

(4)在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列强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分)

(5)图四所反映历史事件的结局是什么?

(1分)

(6)根据图三到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分)

3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1分)

关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孔子”的相关内容变化如下:

“文革”中很难有像样的高中历史教材,孔子也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被批臭了。

1978年3月第一版、6月第一次印刷的教材中,在“孔子的反动思想”标题下写道:

“他提出了一套挽救正在崩溃的奴隶制的反动主张,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的反动思想,后来被统治阶级改造和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

1978年12月第二版、1979年6月印刷的教材中,标题已变为“孔子的思想”。

1986年版中,在“孔子”的标题下,“精神工具”的提法也被取消,表述为:

“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2001年版中,标题变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表述为: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据徐百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历史倒影》

请回答: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1分)如何理解它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重要意义?

(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编者对有关孔子内容表述的变化。

请概括这一变化(不得整段照抄原文)、并描述这一变化反映的历史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4分)

(3)根据上述第

(2)问,这一变化实质上是反映了1978年以后我们党哪一核心的思想路线?

(2分)

(4)据材料简要描述一下,材料的作者徐百柯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历史倒影”中所“倒影”出的是怎样的一段历史?

(2分)

35.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2分)

华盛顿像  孙中山像甘地像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试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4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和结果的不同。

(4分)

(3)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三位“国父”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

(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

(4)作为青年学生,三位“国父”的人生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

(2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题纸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1、回答(13分)

(1)下表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依据图上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11分)

图号

领导人

反映的大事

运动的性质

历史意义

洪秀全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

(2)从上述大事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

 

32、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

(2分)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

(2分)清朝前期,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清朝晚期,专制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

请分别指出与这两个历史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

(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的主权和政治体制的构建各作了怎么样的规定?

(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分)

 

33.

(1)分别指出上述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分)

 

(2)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近代史上引发了哪一场战争?

(1分)这场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1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1分)

 

(3)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意义?

(1分)

 

(4)在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列强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分)

 

(5)图四所反映历史事件的结局是什么?

(1分)

 

(6)根据图三到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4.请回答: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1分)如何理解它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重要意义?

(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编者对有关孔子内容表述的变化。

请概括这一变化(不得整段照抄原文)、并描述这一变化反映的历史学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4分)

 

(3)根据上述第

(2)问,这一变化实质上是反映了1978年以后我们党哪一核心的思想路线?

(2分)

 

(4)据材料简要描述一下,材料的作者徐百柯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历史倒影”中所“倒影”出的是怎样的一段历史?

(2分)

 

35.回答: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试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4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和结果的不同。

(4分)

 

(3)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三位“国父”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

(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

 

(4)作为青年学生,三位“国父”的人生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

(2分)

 

座位号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5BCDCC6-10AABAD

11-15DDCAD16-20ADCCD

21-25ABABC26-30BBDBD

二、主观题答案

31.共(13分)

(1)(11分)

图号

领导人

反映的大事

运动的性质

历史意义

图一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1分)

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1分)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提出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新方案(2分)

图二

 

孙中山

辛亥革命

(1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图三

 

陈独秀

李大钊

五四运动

(1分)

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1分)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1分)

(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答对其中一点即得2分)

32.(13分)

(1)两个矛盾:

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2分

措施:

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高度集中了皇权。

(2分)

事件:

前期--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晚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践。

(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2分)

(3)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成就:

①1982年,公布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在法律前面前人人平等。

②提出并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③完善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答对2点即得2分)

33、(11分)

(1)图一:

虎门销烟(或禁烟运动)图二:

五四运动(2分)

(2)鸦片战争(1分)《南京条约》(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分)

(4)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东北细菌战。

(答对其中2点即得2分)

(5)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1分)

(6)斗争对象:

日本帝国主义——美蒋反动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2分)

34.答案(11分)

(1)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

(1分)它包含了“民本”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分)

(2)变化:

从全盘否定与全面批判到辩证的评价、再到明确肯定其历史地位。

(2分)历史学术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或摆脱政治斗争的阴影)。

(2分)

(3)实事求是。

(2分)

(4)“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以后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学术界已越来越注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分)

35.(12分)

(1)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制订资产阶级宪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任意答出4点即给4分)

(2)方式:

孙中山采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暴力革命)的方式;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

(2分)结果: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甘地自行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完成既定目标。

(2分)

(3)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

(答对2点,即给2分)

(4)不计个人名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不贪恋权位等优秀品质。

(任意答出2点即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