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458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docx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展望

 

StudyandProspectofsmallandmediumenterprise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inchina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一)国外研究现状1

(二)国内研究现状2

第二章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因3

一、对中小企业界定的认识3

(一)界定的参照指标3

(二)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4

二、我国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及发展的原因4

(一)规模经济不明显5

(二)市场销售的不稳定与库存成本高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存在5

(三)某些产业中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即小规模经济比大规模经济更有效5

(四)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与产品的差别性5

(五)创造性劳动能够在某些中小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发挥5

(六)中小企业会在新兴产业中具有较大比重5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7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7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7

(二)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7

(三)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7

(四)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7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8

(一)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8

(二)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9

(三)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9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10

第四章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1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1

(一)主要问题11

(二)原因探析11

二、我国中小企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12

(一)政府政策体系13

(二)中小企业应对策略14

第五章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与展望15

一、对未来形势的基本判断15

(一)国内消费增长趋稳,中小企业可望受益于内需拉动15

(二)小微型企业面临着生存竞争与转型升级双重任务15

(三)中小企业经营复苏缓慢,规模以上与规模以下企业境况反差较大16

(四)宏观调控政策适时启动,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累积效应显现16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17

(一)中小企业的外贸出口面临国际市场需求复苏乏力的制约17

(二)中小企业的经营开拓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17

(三)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面临着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的挤压17

第六章结束语19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附录一22

附录二28

附录三32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可谓是“势单力薄”,但是它们却是市场繁荣的根基,一国经济兴盛的支柱。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社会的发展非但没有使中小企业消亡,反而使它们空前繁荣发展,这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的存在具有客观基础。

但是纵观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根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中小企业逐渐陷入困境。

沿海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订单量大幅度下降。

部分企业订单量降幅高达50%以上。

这些中小企业大多还面临资金困难、用工困难、资源短缺等问题。

由于实力偏弱,抗风险能力较低,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倒闭。

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对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使中小企业摆脱当前困境,健康发展,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中小企业的研究也比较早,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研究的学术性刊物是1952年在德国创刊的杂志InternationalsGewerbearchiv.ZeitschriftfurKleinundMittlunternemen代表了中小企业研究工作的开端。

之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欧美国家陆续创刊了一系列专门登载中小企业研究文章的刊物。

此后出现比较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如美国的Boson会议,瑞士的小企业周和国际小企业世界年会理事会等。

实证方面的研究有Vatter(1970)研究了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演进后得出:

大企业形成美国工业的垄断核心,而“工业的剩余部分则散布在中小企业部门”的结论。

Soltow(1965)对英格兰小规模金属制造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的研究,最早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小企业能够成长,这是一项在学术界有主要影响的工作,彭罗斯等国外学家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成长动力的观点。

彭罗斯(E.T.Penrose)(1959)在《企业成长理论》中认为企业大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成长动力是能够充分发掘和利用企业内部资源。

安索夫(H.I.Ansoff)(1965)认为战略是贯穿于企业活动与产品市场之间的主线,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

一是产品——市场范围;二是选择战略的类型;三是竞争优势;四是企业内个部门的协同效应。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

“金融领域中,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不是唯一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吴少平(2003)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楼德华、傅黎瑛(2005)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和李凤鸣(2002)的《内部控制学》等在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指出,必须突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合并、精简管理部门,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财务预算体系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孙学敏(2003)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与对策》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中小企业如何在当前既定的融资环境下,通过对融资渠道的研究和改善,来提高融资效率。

第二章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一、对中小企业界定的认识

中小企业的实质:

一是指尚未成长处于向较大规模方向发展的企业;二是指那些不要求具有很大规模的企业。

(一)界定的参照指标

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有三个常用参照指标:

资本规模、企业就业人数、一定时期的经营额(通常为一年)。

多数国家采用其中一个或两个指标,个别国家同时采用三个指标。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我们在界定中小企业的时候,都应该很好地认识和把握参照指标三个方面的特殊性,分别如下:

⒈具有行业性

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中,有从事传统产业的、新兴产业的、有劳动密集型的、有技术密集型的,由于企业行业属性的不同,界定中小企业的标准就很难统一。

因此,往往要从行业的共性特征来确定企业规模和属性。

在加拿大,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制造业和零售业分别有不同的标准。

制造业年销售额低于200万、雇工少于50人的企业为小企业;零售业净销售额低于100万元、雇工不足50人的企业为小企业。

⒉具有阶段性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界定标准不尽相同。

在美国,1953年制造业小企业的就业人数规定在250人以下,近几年来又规定制造业小企业的就业人数不超过1000人(《美国小企业法》)。

在我国,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1978年、1988年四次更改和完善了界定标准和相关数量指标体系。

如在我国成立初期,建设一个数千万瓦的发电厂就是大企业,现在同样建设规模的发电厂则是小企业。

⒊具有相对性

界定中小企业,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会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界定参照指标及其相应的数量指标体系。

例如,德国将500人以上、年营业额在1亿马克以上的企业称为大型企业,其余是中小企业;日本则将300人以上的企业视作大企业;韩国将雇员在1000人以上的划分为大企业,相对而言,其余就归属于中小企业。

在我国,主要是由国家“划型办”来认定大型企业,除大型企业以外的企业称之为中小企业。

(二)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在中国,界定企业规模的行业要求很多。

有的以生产能力为标准、有的以生产设备数量为标准、有的以固定资产原值为标准、有的同时以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为标准等等。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规定了各行业划型标准。

其中:

工业:

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零售业:

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餐饮业:

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及发展的原因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生产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其趋势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国民经济中,大企业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然而,上述理论并不能被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实。

事实证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都是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经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为其提供了深厚的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规模经济不明显

在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规模经济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不存在,如简单制造业或组装作业(家具、玩具、钟表组装业等),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具有同等的效率。

许多服务业,并非人多就效率高,在这些领域里大规模生产与经营并无优势可言。

(二)市场销售的不稳定与库存成本高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存在

在市场销售波动幅度大且经常出现市场需求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更加灵活有效,小规模、低度专业化的设备和销售渠道比大规模、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而高库存成本使大企业应付不稳定的市场销售时要付出很大代价,从而抵消了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

(三)某些产业中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即小规模经济比大规模经济更有效

这主要出于以下因素:

第一,直接面对面的服务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

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规模经营难以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或者因管理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

因此,在多数服务业,中小企业更具优势。

第二,企业的管理成本。

一些小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直接、灵活、有效。

同时,工人的劳动工资与福利又较低,这些企业的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这种情况多数见于小规模的、技术较落后的企业。

(四)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与产品的差别性

现代经济中,以统一格式的大批量生产来满足大量需求的方式已经不占主导地位。

小批量以差别产品来满足具有不同口味的客户群的需求日趋流行。

于是,众多中小企业以其备具特色的产品和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五)创造性劳动能够在某些中小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宫僚气息较淡,有利于调动职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某些产业中对创造性的劳动较倚重,在这些产业中,中小企业会有重要地位,如广告业、设计业、咨询业等。

(六)中小企业会在新兴产业中具有较大比重

因为当一个产业兴起时,还没有一个企业能掌握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占据大市场份额,此时的进入壁垒较低,许多企业纷纷进入该产业,形成众多中小企业竞相追逐的局面。

在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创造性的劳动,而这正是中小企业的长处,在这种比较自由的市场竞争中,新兴产业得以蓬勃生长。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

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截至2011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4660万家左右,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8%。

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总量的60%、57%、40%和6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中国统计年鉴》)

(二)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近年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

(三)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

特别是在近年来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

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所以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

(四)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受社会震荡影响小、新机制引入快。

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

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这些总量数据上,更反映在经济生活的层次性上。

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在小城市、县城及县以下,通常不仅很难有大中型企业,而且也很少有国有工业企业。

正因为这样,在生活着10亿以上人口的县及县以下广大地区,大力发展非国有的中小企业,就具有极大的现实必要性。

一个时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县的经济不景气、财政困难、农民负担沉重等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原因也在于这些地区既没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又没能发展起非国有的中小企业。

显然,县及县以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

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显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目前,各国都把就业当作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其原因在于,只有充分就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承担者,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目前,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应该说中小企业已成为就业的主体,在扩大就业、增加老百姓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几年来,从国有企业下岗、分流的职工80%以上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中小企业也是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

现在看,一些高校毕业生也把就业渠道选择在中小企业,还有一部分退伍军人也在中小企业得到了安置。

它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据中国政府网文字直播整理)

(二)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中小企业呈现出以知识密集型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发展趋势,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的环节也大为缩短。

如:

据《湖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数据显示,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0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70多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达820亿元;“十五”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5%,湖北省专利的2/3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3/4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

与此同时,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丢冒风险。

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

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三)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要加快走农村工业化道路,这个繁重、艰巨任务的解决还须大力发展农村中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分析其原因有三:

一是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

国有中小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其发展壮大关系着一个地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先锋队。

二是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为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得到850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

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还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治本措施,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收入增加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小。

可见,乡镇企业是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的有力保证。

三是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

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地方财政提供税源。

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的基础。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

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首先,如前所说,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下岗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如:

湖北省统计局统计,“十五”期间,湖北全省有1.5万家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234万职工转变身份,实现了体制、机制的转换,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

其次,中小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为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国企改革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先例借鉴,前期可以通过借鉴中小企业改革试点获取的经验,这样国企改革不仅规避了很多风险,而且提高了改革效率。

第三,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是市场力量演变与发展的催化剂。

广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给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大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研究和开发支出,促进产品结构升级,从而中小企业起到了一种类似“鲶鱼效应”的作用,使得整个中国经济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

最后,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断拓展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产业,特别是拓展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些地区如上海、广东,要把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逐步调整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格局,使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这就是“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章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订单数量下降

2011年7月。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温州、义乌等地部分中小企业订单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0%左右,而“珠三角”地区部分中小企业订单量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传统的玩具、服装行业订单量也急剧下滑。

广东地区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将玩具、服装等行业列为金融风险高危行业。

2.资金紧缺

全国工商联数据显示,我国“珠三角”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只能暂时支付职工70%左右的工资。

而中小企业聚集的江浙一带,部分中小企业早已难以在银行取得贷款,严重的资金短缺已经使得部分中小企业无力运转。

许多企业被迫缩减规模,裁撤员工,甚至倒闭。

3.劳动力供应紧张。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

我国当前已开始面临劳动力资源短缺的现实。

在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劳动力资源短缺体现的尤为明显。

劳动力供应紧张主要体现为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大幅度上升。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40%的中小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平均每家企业用工短缺为16人左右。

(二)原因探析

如上文所示,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体现在多个方面。

相应的,不同的困难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原因。

本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订单下降的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订单大幅度下降,包含了多层次的综合的因素。

首先,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外部市场规模缩减,这直接导致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订单下降;其次,我国中小企业多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产品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较低。

由此导致进入门槛低。

部分东南亚国家纷纷模仿我国中小企业,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偏高的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也大大降低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因而,我国中小企业订单持续下降。

2.资金紧缺的原因

首先,为应对畸高的房价和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国政府持续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2011年以来央行已持续6次提高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回笼效应较为明显并将持续加剧。

银行放贷规模缩减,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

其次,实力不对称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较差。

因而,中小企业资信等级偏低,缺乏与大型企业单位竞争资金的能力。

同时。

当前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多为体系庞大的大型金融机构。

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发展不充分,实力不强大,有限的资本规模不能应付庞大的资金需求,偏低的抗风险能力也难以应对较大的金融风险。

所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偏高。

3.劳动力供应紧张的原因

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

长期以来,廉价劳动力支撑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效应的逐渐显现,我国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劳动力逐渐丧失。

这意味着我国青壮劳动力的人口占比下滑。

充裕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难以持续。

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化失衡。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

求学成本和心理预期使得这部分劳动力难以进入中小企业进行一线生产工作。

这样一来,原本稀缺的劳动力资源被非理性分流。

中小企业面临一个结构化失衡的劳动力供给市场。

最后,我国中小企业实力弱小、抗风险能力偏低,相对大型企业、事业部门,缺乏能够吸引劳动力的薪酬体系。

在吸纳劳动力资源方面,缺乏竞争力。

总之,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较为严峻的劳动力供给市场。

劳动力供给紧张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