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311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docx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汇总

第三单元:

时间

1.时间在流逝

一、教材简析:

本课共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

现在几点了。

要求学生在不看钟表的情况下,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进行估计时间,鼓励学生思考其他估计时间的方法。

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手表看看自己是否估计的准确。

第二部分:

一分钟有多长。

前一部分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对一天中某一个时刻进行估计,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某个时间段进行估计和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并引导他们用各种方法来估计一分钟的时长。

第三部分:

过去多长时间了。

这个活动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对“上课多长时间了,离下课还有多少时间”进行合理的估计。

而学生往往是估计不准确的,原因要么就是课堂上过于投入了或者没有兴趣,影响了他们的估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估计失误的原因,引出“时间有快慢吗”的讨论话题。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们研究时间的测量的开始。

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非常熟悉又不熟悉的事物。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时间的流逝中生活和学习,几点上课?

几点下课?

几点放学?

学生们是太了解不过了。

但是时间又看不见模不着,怎么能够对“时间”进行研究呢?

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时间是可以被感受、估计和计量的。

学生将通过感受1分钟、10分钟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并且意识到我们的实际行为很容易使自己估计时间时发生偏差,因此需要准确地、客观地计量时间。

三、教学设计:

(一)科学概念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长度。

2.借助自然界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科学词汇:

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

2.根据估计一分钟时长的经验,比较合理的估计10分钟持续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时间在流逝;

2.时间无法留存,我们要珍惜时间。

核心价值观:

对时间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感受1分钟的长短,合理估计10分钟与1小时的长短。

难点:

经历从模糊估时到较准确估时的整个探究过程,积累估时的方法,提高估时间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一个带有秒针的时钟、课件

电子表

课前借用学生手表

教学流程

过去多少时间了

估计一分钟的长短

现在几点了

谜语导入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不长脚,跑得快,

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来(板书谜底:

时间)

2、了解学生对时间的已有认识

生活当中哪些现象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时间在流逝呢?

3、揭示课题:

《时间在流逝》

二、现在几点了

1、你知道生活当中你是怎么知道具体时间的?

2、如果不借助任何计时工具,你能估计现在几点了吗?

学生估计时间

提问:

你是怎么估计的?

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

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自然现象或有规律的信息来估计时间

但我们估计的准确吗?

三、估计一分钟的长短

1、要精确的知道时间,我们还需要借助于计时工具。

PPT出示时钟画面

提问:

钟表是以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人们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

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小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2、一秒钟有多长?

请学生做一个一秒钟的动作。

3、体验一秒钟的长短PPT

课件出示一秒钟可以做的事情

A.火箭每秒飞行7500米以上

B.银行的电钞机每秒可以数25张人民币

C.光一秒钟约走三十万千米

4、估计一分钟的长短

一秒钟可以发生很多事情,那么一分钟又有多长呢?

(1)、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请大家看着钟面,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静数一分钟!

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2)、游戏

游戏规则:

不看钟表,每个同学闭上眼睛趴在桌上,心里估计一分钟,你认为一分钟时间到了,就睁开眼睛站起来,看谁估计的最准确。

师:

通过刚才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每个同学估计一分钟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师:

估计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讨论估计一分钟的方法

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回答:

数数、测脉搏、测呼吸、写字……

(4)、检验估计方法

大家想不想检验一下你们的估计方法?

(想)

出示实验要求:

A.不能看着计时器估计时间;

B.要轻声,尽量不影响别人;

C.要实事求是,专心致志。

D.估计的时间一到马上看计时器,并记录下来。

一分钟___测试记录表记录人:

测试内容

测试次数

测试结果

平均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

请估计比较准确的学生谈谈他估计的方法和诀窍。

5、估计更长的时间

(1)、现在,我们能比较准确地估计一分钟了,那么,如果让我们估计10分钟、1小时所持续的时间,我们有哪些方法?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能估计准确吗?

因时间关系,课后用自己的方法去估计10分钟与1小时的时间。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估计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少时间了吗?

你是怎么估计的?

(学生回答)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对比游戏,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时间的快慢

A.请学生静坐一分钟。

提问:

刚才我们静坐了多少时间?

你有什么感受?

B.给学生看一则1分钟的动画短片

提问:

你能估计刚才这则动画短片的播放时间吗?

与刚才静坐的体验相比有什么感受?

3、揭示结果

时间有快慢吗?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时间长短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

4、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

预计回答:

不准确。

5、小结

时间是没有快慢的,时间的长短也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悄然流逝。

单靠我们自己的感觉来计量时间,是不准确,也不客观的,很容易发生偏差。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地、客观地计量时间。

六、拓展延伸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师:

时间不等人,总是在悄悄地流逝,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呢?

(学生回答)

出示时间警句,与大家共免。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板书

设计

时间在流逝

估计一分钟的方法:

数数、测量脉搏、测量呼吸、跳绳……

不准确、有误差

课外

活动

调查:

在时钟还未发明之前,古人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时的?

生成

预见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估计一分钟时间,进而推断10分钟、1小时的时间长短,并且感受到时间在流逝,发现用自身感觉来估计时间是不准确的,要求更加准确的计量时间的方法。

课堂

评估

能否借助于估计一分钟的方法去估计1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

学生是否意识到用感觉来估计时间是不准确的;

 

2.太阳钟

一、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循着人类计量时间的技术发展史的轨迹,引领学生感受时间并对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展开充分的探索。

本课的教材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探究时钟发明之前人类白天和夜间的计时方法,了解中外古人对一天的不同确定方法,感受古人伟大的聪明才智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加深认识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还会认识到一些有规律运动和变化的装置也可以计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时器的计时准确性在不断提高。

二、教学背景:

学生在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已经仔细研究过影子的变化规律,他们知道同一个物体他的影子有长短、方向的变化,在白天,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已初步认识了日晷,而且学生已经认识时间单位“天、小时、分钟、秒”,已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

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水平式日晷、课件、太阳钟

锤子、长钉子、木版、晷面记录纸

教学流程

利用太阳计时利用日影计时认识日晷与时辰制作“太阳钟”

活动流程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谁能告诉老师,现在几点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钟表;根据上课铃声)

2、如果我们没有钟表,也没有上课铃声,你还能知道时间吗?

可以根据什么确定时间?

(太阳、影子等)

3、揭题:

太阳钟。

(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1)(课件出示图片和说明)请学生判断:

日出,现在大约几点了?

太阳在哪里?

(东边)板书:

东;

艳阳高照,现在几点了?

太阳在哪里?

日落,现在大约几点了?

太阳在哪里?

(西边)板书:

西。

这样过去了多长时间?

(半天,一个白天)

太阳明天还会从哪里升起来,从哪里落下去?

后天呢?

每天都会这样吗?

说明太阳的运动有没有规律?

怎样的规律?

(2)那么一天又是怎么确定的?

大家可真厉害,古人就是利用太阳来确定时间的。

引出书中阅读资料: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

是怎样划分的?

引出书中资料,自由阅读:

古埃及人把星空划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测这些星座在一年时间里的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

埃及人观察到在这段时间里有12个星座横过天空,于是他们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小时。

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阅读后,请学生讨论并思考:

我知道了什么?

提出问题:

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当学生回答不出时,结论以小博士告诉你的形式出现: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

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

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

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引导思考:

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

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会发生变化吗?

影子的什么和什么会发生变化?

是怎样变化的?

有没有规律?

板书:

从长到短再到长,从西到东。

3、根据影子判断时间

下面再来考考大家(根据影子的方向来判断时间),提问:

现在可能是什么时候了?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分别出示三张图片,第一张根据影子的长度来判断,第二、三张根据影子的方向来判断。

(只要求学生说出大概的时间段便可)

4、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

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通常由铜做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主要分为两种:

赤道式日晷和水平式日晷,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赤道式日晷。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前年。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水平式日晷(出示图片及水平式日晷),由水平摆放的石制晷面和斜插于晷面的铜制晷针组成,晷针倾斜指向北极星。

提问:

日晷有什么用?

(用来测定时刻)

(2)十二时辰

(出示有刻度的日晷)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日晷,大家发现了什么?

(有一些字、有刻度等)

了解十二时辰: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分别为: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一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其中子时为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而现在相当于古代的巳时。

(3)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方法:

1、将日晷置室外阳光下;2、确定正北方向,调整日晷的方位;3、根据晷针在晷面上影子的位置确定时刻。

(4)出示只有部分刻度日晷的图片,请学生根据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

并提问:

为什么这个日晷只有部分刻度呢?

四、制作太阳钟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介绍材料)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

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制作完成后,提问:

现在这个日晷能测定时刻了吗?

课件出示绘制刻度的方法,并介绍: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方于地面。

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确定刻度。

3、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

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五、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

 

太阳钟

太阳:

东西

影子:

西东规律

长短长

课外

活动

继续完成水平式日晷的制作。

生成

预见

1、学生能否根据太阳的位置与高度正确判断出可能的时间?

2、学生能否根据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正确判断出可能的时间段?

课堂

评估

1、学生能否正确完成“太阳钟”的初步制作并确定一个时刻。

2、学生能否正确理解“白天和晚上每小时怎么不一样长?

3.用水测量时间

一、教材简析:

第一部分:

古代的水钟。

教科书画了三幅水钟的图,说明了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的滴漏来计时的。

可以让学生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利用滴漏来计时的。

这样就可以引出下面环节,使学生对滴漏进行观察和研究。

第二部分:

滴漏实验。

教科书首先让学生估计并观察从300毫升水中缓慢流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在瓶子中装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通过实验学生们会发现,如果孔的大小不改变,同样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约1分钟左右)。

紧接着第二个活动是同样的瓶子装水,观察从300毫升水中,漏出10毫升、50毫升水分别需多少时间。

这个活动,同样希望重复多次。

如果忽略观测的各种误差,从300毫升水中流出10毫升水的时间,大致相当于流完100毫升水的十分之一;流掉50毫升水的时间差不多也是流完100毫升水的一半。

至此,学生不难发现,利用流水是可以帮助我们“模糊”计时的。

教科书安排了第三个活动——推测并观察流完杯中全部的300毫升水需多少时间。

通过观测,很显然流完全部的300毫升水的时间要大大超出仅流掉前100毫升水时间的3倍。

而且,用肉眼也能很清楚地观察到,当瓶中的水越来越多时,水流越来越小,最后甚至会断断续续呈滴状。

水流的速度是在不断地变化的,那用水怎么计时啊?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关注古人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

他们是怎样让水保持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自然会再次关注古代的水钟,他们会找相应的资料去了解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二、教学背景:

在研究圭表与日晷后,学生会发现太阳光影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晚上怎么计时呢?

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教科书将介绍学生认识两种水钟,一种是泄水型水钟,另一种是受水型水钟。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观察滴漏,推测并测量在瓶子中积聚10毫升和50毫升水分别需要的时间。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利用滴漏计时的原理。

三、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

·记录100毫升水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根据100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时间,推测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的时间。

·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

·发展研究计时工具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仔细认真的观测滴漏实验。

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完成第一次滴漏实验操作。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多媒体

一个能容纳3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一个量筒,铁架台,一个透明水杯,秒表。

瓶盖上扎的小孔以直径2毫米左右为宜。

教学流程

介绍古代水钟引出滴漏实验。

滴漏实验探究滴漏规律。

利用滴漏规律探求古代水钟奥秘。

活动设计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引入

我们前面研究了日晷、圭表等古代计时器,你知道古人还用什么来计时?

(流水)

对,用水来测量时间(课件出示课题),这就是水钟,我们来见识一些古代水钟。

(课件显示水钟图片)

古代大概有几种水钟?

(受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

怎么使用的?

(学生看书上资料,回答)(课件显示受水型水钟、泄水型水钟及其用法)

古人怎么会想到用流水来计时的?

流水与时间有什么联系或相似之处?

流水有规律吗?

(学生讨论,答:

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

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来揭开古人水钟的神秘面纱。

二、新授

1.猜测自制水钟中装300毫升水,使100毫升水缓缓流入量筒,你觉得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2.讨论使用“水钟”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

Ø怎么灌水?

(用手堵住小孔)

Ø怎么可以读数准确?

(视线与液面凹面底部与刻度齐平)

Ø做实验时“水钟”的放置要注意什么?

(放于铁架台上,放平))

3.学生实验(出示实验提示)

Ø用手抵住滴水口,松手同时按下秒表。

Ø视线与量筒中液面凹面底部齐平。

Ø等液面底部与100刻度对齐时按下秒表。

Ø反复测三次记录数据。

4.汇报:

有何发现?

(三次数据差不多)

那么能否说明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

5.猜测使20毫升水缓缓流入烧杯,你觉得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使50毫升水缓缓流入烧杯,你觉得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课件出示问题)

6.(学生实验,汇报)

流2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差不多是流100毫升水的五分之一吗?

流5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差不多是流100毫升水的一半吗?

是否更加说明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吗?

7.猜测流完所有的300毫升水,你觉得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讨论实验设计方案。

8.学生实验,汇报:

和我们的猜想一样吗?

能说明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吗?

讨论原因。

(水位下降,水压下降,水流速度变慢)

9.讨论如何使水按固定速度下流?

(学生讨论,设计,画图,汇报)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古人的受水型水钟设计图)

(使水面保持相对稳定的高度)。

我们的水钟水流得很快,一会就流完了,只能计几分钟的时间,如何可以计更长的时间?

(学生讨论,汇报:

将孔变小,使它一滴一滴往下流。

(出示一滴一滴往下流滴水的水钟)回去后能否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

三、总结

今天你有何收获?

还想知道什么?

回去后继续研究

四、作业

《作业本》。

水钟的资料。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做“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

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的,后来发展成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

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所以又叫“漏壶”。

除了最底下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

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

最低的壶里有一个铜人,手里捧着一支能够浮动的木箭,壶里水多了,木箭浮起来,根据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板书设计

课外活动

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

生成预见

由于滴水孔的大小不一,全班很难统一滴完水的时间,教师最好事先调试好滴水孔的大小,尽量使数据接近,便于一起讨论。

课堂评估

 

4.我的水钟

一、教材简析:

《我的水钟》是本单元的第四课。

在第一课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感知时间,发现仅凭感知得到的数据有较大的误差。

第二课开始研究古人计时的工具日晷,并通过研究发现使用它计时受到的限制比较多。

第三课学生开始对使用流水计时方法的探索,教材利用“滴漏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计量时间这一活动。

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

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主要与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有关。

“构建起水的流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的特点。

在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已的探究实验,经历自制水钟活动的全过程。

二、教学背景:

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在小学科学体系的三个维度上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合作、观察、假设等。

而这节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用水测量时间》的内容,对利用水钟计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同时本课的结论得出又为后面《机械摆钟》做铺垫,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一个水钟,在实验中检验自己的水钟是否计时准确,并对设计进行改进。

三、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通过一定的装置,滴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过程与方法:

设计方案并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设计制作水钟,并能用制作的水钟计时。

难点:

控制漏水速度。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PPT、自制简易水钟。

剪刀、大可乐瓶、小矿泉水瓶、秒表、白纸条、记号笔和尺子。

白纸条先在背面贴好双面胶备用。

教学流程

设计方案制定计划——制作一个水钟——用水钟计时——寻找原因改进成果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情境引入:

1、启发谈话:

古代科学并不发达,没有钟表,但人们能想出各式各样的测量时间的方法,其中有一种就是用水测量时间,也就是水钟。

今天我们这节课对水钟做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板书课题)。

2、回顾旧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种水钟?

(教师板书)

⑴泄水型水钟:

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长时间。

⑵受水型水钟:

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看水面上升了多少,来测出时间。

3、提问:

这些利用流水制成计时器,它有什么科学根据呢?

(水在一定的装置中,水流的速度是稳定的。

4、根据老师所给你的材料做一个怎么样的水钟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