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189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docx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管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经济法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2

(专业代码:

030107授法学学位)2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方案4

(专业代码:

1201授管理学学位)4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9

(专业代码:

1201授管理学学位)9

工商管理学科博士生培养方案12

(专业代码:

1202授管理学学位)12

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18

(专业代码:

1202授管理学学位)18

知识产权管理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20

(专业代码:

120208授管理学学位)20

经济法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30107授法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求真精神,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4.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法学领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5.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相关实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高技术法2.知识产权法

3.竞争法

三、学习年限:

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4学分

修课学分

≥22

校级公共课程≥6学分(一外2、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2、科社1、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他类1)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6学分(含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环节

≥12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要求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马克思学院

408.55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2

2

马克思学院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

1

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

300.560

民法专题

32

2

管理学院

300.561

合同专题

32

2

管理学院

300.562

专利专题

32

2

管理学院

300.563

商标专题

32

2

管理学院

300.564

著作权专题

32

2

管理学院

300.565

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

32

2

管理学院

300.542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与审查

32

2

管理学院

300.566

知识产权学科前沿

32

2

管理学院

300.538

国际技术转让法

32

2

管理学院

300.544

知识产权行政法

32

2

管理学院

300.513

管理研究方法论

32

2

管理学院

跨一级学科课程

2

秋.春

非学位要求课程

补修课程

研究环节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2

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3

学位论文

10

管理学院

 

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鼓励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正式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高水平学术文章,并与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挂钩。

2.硕士生应在入学后的第3周开始查阅文献资料,接触课题。

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经指导小组或研究室组织答辩,通过后正式进入研究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不少于一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201授管理学学位)

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2.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3.商务智能与电子商务

4.生产运作管理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6.网络优化决策

7.管理系统模拟8.金融工程9.工程管理

三、学习年限:

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

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

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5-6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要求≥32学分,硕博连读总学分要求≥59学分。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未获硕士学位

总学分

≥59学分

≥32学分

按硕-博连读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申请免修

≥40

校级公共课程≥11学分(辩证法2、技术哲学2、硕士一外2、社科1、英语强化训练1.5、英语论文写作1.5、人文1)

≥13

技术哲学2、英语强化训练1.5、

英语论文写作1.5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29学分(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7。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业课程6学分(非定向博士生为11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19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19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对已取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生):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要求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408.801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马克思学院

411.801

英语强化训练

60

1.5

外国语学院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24

1.5

外国语学院

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

300.815

高级微观经济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6

计量经济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7

高级统计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8

现代管理理论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9

随机过程

40

2.5

管理学院

300.820

博弈论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3

管理研究方法论

32

2

春秋

管理学院

300.814

Seminar研讨课

32

2

管理学院

300.803

运作与供应链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专业方向前沿课程

300.804

管理优化决策

32

2

管理学院

300.805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32

2

管理学院

300.801

财务与金融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809

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810

企业战略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跨学科课程

跨一级学科课程

2

选修

一门

研究环节

650.8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802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1

管理学院

650.8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804

发表学术论文

1

管理学院

650.805

学位论文

15

管理学院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对硕博连读生):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要求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11

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硕士课程6学分

408.550

自然辩证法

32

2

马克思学院

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6

1

秋.春

马克思学院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

1

408.801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马克思学院

博士课程5学分

411.801

英语强化训练

60

1.5

外国语学院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24

1.5

外国语学院

本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22

011.501

数理统计

48

3

数学学院

基础

理论课

(硕士)

011.500

矩阵论

48

3

数学学院

011.502

数值分析

48

3

数学学院

300.505

决策理论与方法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1

运筹学Ⅱ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6

宏观经济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515

金融经济学

48

3

管理学院

300.502

微观经济学

48

3

管理学院

300.815

高级微观经济学

40

2.5

管理学院

基础

理论课

(博士)

300.816

计量经济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7

高级统计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8

现代管理理论

40

2.5

管理学院

300.819

随机过程

40

2.5

管理学院

300.820

博弈论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7

项目管理

40

2.5

管理学院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硕士)

300.503

生产运作管理

48

3

管理学院

300.504

管理信息系统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8

管理系统模拟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9

物流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510

供应链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813

管理研究方法论

32

2

春秋

管理学院

博士课程

300.814

Seminar研讨课

32

2

管理学院

300.803

运作与供应链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专业方向前沿课程(博士)

300.804

管理优化决策

32

2

管理学院

300.805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32

2

管理学院

300.801

财务与金融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809

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810

企业战略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跨学科课程

跨一级学科课程

2

选修一门

非学位要求课程

任选课程与补修课程

300.511

配送中心设计

32

2

管理学院

硕士课程

300.512

IT与管理创新

32

2

管理学院

300.525

财务管理

48

3

管理学院

300.526

企业战略管理

40

2.5

管理学院

300.528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537

技术管理

32 

2

秋 

管理学院

300.554

管理学

32

2

管理学院

300.516

营销管理

40

2.5

管理学院

300.520

会计理论

40

2.5

管理学院

研究环节

650.8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802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

1

管理学院

650.8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804

发表学术论文

1

管理学院

650.805

学位论文

15

管理学院

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界定

(1)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外的研究生(博士或硕士)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课程相同或相近。

3.专业课程说明

专业课程6学分,具体分配为: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2学分、专业方向前沿课程2学分、Seminar研讨课2学分。

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选修专业方向前沿课程。

Seminar研讨课要求至少参加八次学院和系组织的学术讲座,并提交总结报告;以及要参加导师组织的学术研讨,提交研讨报告,方可取得学分。

4.博士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综合考试

从2009级开始非定向博士生必修从高级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高级统计学、随机过程、高级管理学中,选修其中的二门,并于第二学期期末或第三学期期初参加综合考试。

允许参加至多三次综合考试,没有通过综合考试的博士生不得开题并进入论文阶段。

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资格审查

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生指导小组由4-5名教授(含副教授)组成(包括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资格的基本条件:

(1)必须修完所有规定的课程;

(2)通过综合考试;(3)完成文献综述报告与论文选题报告。

6.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在博士生论文选题后一年左右,要对博士生的论文工作进行中期考核。

(2)博士生必须提交中期考核报告。

导师给出评语,对其已有的研究工作和计划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并对其后续研究工作作出估计。

(3)导师要组织中期考核小组对博士生进行考核,考核小组一般应由原选题报告专家论证小组成员组成。

博士生向中期考核小组汇报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遇到的主要困难,克服困难的思路或方法。

同时介绍论文发表情况。

考核小组根据博士生的中期考核报告和导师的评价、博士生的汇报情况,对博士学位论文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

(4)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可结合研究生的学术讨论或专题研究报告会进行。

7.学位论文预审制度

导师审定的学位论文初稿由校内外3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或同级学者进行“双盲”预审,预审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8.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博士生在答辩之前,须提交至少三篇在学校认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必须与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直接相关),其中至少已有两篇正式发表,另一篇可以是论文录用通知。

提交的三篇论文中,至少有一篇在外文期刊或者权威期刊上发表。

具体要求参照“管理学院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9.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及其要求的详细内容请参看《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手册》。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201授管理学学位)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过培养实践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从2003年9月起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特别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

4.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管理、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2.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3.商务智能与电子商务

4.生产运作管理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6.网络优化决策

7.管理系统模拟8.金融工程9.工程管理

三、学习年限:

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2.5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4学分

修课学分

≥22

校级公共课程≥6学分(一外2、辩证法2、科社1、人文1)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6学分(含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研究环节

≥12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要求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411.500

硕士生第一外国语

32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6学分

408.550

自然辩证法

32

2

马克思学院

408.55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6

1

秋.春

马克思学院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

1

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

011.501

数理统计

48

3

数学学院

基础

理论课

011.500

矩阵论

48

3

数学学院

011.502

数值分析

48

3

数学学院

300.505

决策理论与方法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1

运筹学Ⅱ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6

宏观经济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2

微观经济学

48

3

管理学院

300.515

金融经济学

48

3

管理学院

300.551

计量经济学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7

项目管理

40

2.5

管理学院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300.503

生产运作管理

48

3

管理学院

300.504

管理信息系统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8

管理系统模拟

40

2.5

管理学院

300.509

物流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510

供应链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513

管理研究方法论

32

2

管理学院

300.568

管理科学前沿

32

2

管理学院

跨一级学科课程

2

秋.春

非学位要求课程

任选课程与补修课程

300.570

知识科学

32

2

管理学院

 

 

 

300.577

定量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40

2.5

管理学院

300.514

博弈论

32

2

管理学院

300.511

配送中心设计

32

2

管理学院

300.512

IT与管理创新

32

2

管理学院

300.525

财务管理

48

3

管理学院

300.526

企业战略管理

40

2.5

管理学院

300.528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32

2

管理学院

300.537

技术管理

32 

2

秋 

管理学院

300.554

管理学

32

2

管理学院

300.516

营销管理

40

2.5

管理学院

300.520

会计理论

40

2.5

管理学院

研究环节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2

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

 

1

 

管理学院

650.503

学位论文

 

10

 

管理学院

六、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鼓励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正式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高水平学术文章,并与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挂钩。

2.硕士生应在入学后的第3周开始查阅文献资料,接触课题。

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经指导小组或研究室组织答辩,通过后正式进入研究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不少于一年。

3.本科为非管理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必修微观经济学、运筹学Ⅱ;并在导师指导下,适当选择补修课程,包括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等,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非学位课要求学分,相关课程允许随本科生课堂听课。

工商管理博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1202授管理学学位)

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工商管理学科按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企业战略管理2.市场营销管理3.人力资源管理

4.财务与金融管理5.会计理论与方法6.企业税收决策与财政管理

7.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8.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

三、学习年限:

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

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

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5-6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要求≥32学分,硕博连读总学分要求≥59学分。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未获硕士学位

总学分

≥59学分

≥32学分

按硕-博连读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申请免修

≥40

校级公共课程≥11学分(辩证法2、技术哲学2、硕士一外2、社科1、英语强化训练1.5、英语论文写作1.5、人文1)

≥13

技术哲学2、英语强化训练1.5、英语论文写作1.5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29学分(含跨一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