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126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3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docx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制度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编制部门:

总部工程管理部编制时间:

2014年1月20日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编制:

审核:

 

复核:

 

审批:

 

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1、目的

1.1.规范产品质量实测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

1.2.借助产品质量实测的操作方法,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

2、适用范围

2.1.本指引适用于常发集团所有在建工程(自结构地下室至交付完成)项目,包括住宅项目以及商业项目。

2.2.各项目公司应根据本指引执行实测实量并编制细则,细则中明确:

施工单位应按分户对所有实测区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监理公司对施工单位实测数据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复测;工程部工程师对施工和监理公司复测数据进行复测;工程部项目经理对工程师的实测实量工作进行抽查;项目公司应将经监理及公司相关部门复测后的实测数据作为对施工单位付款及评估的重要参依据。

集团进行实测实量时应对项目公司实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

3.取样总则

3.1.随机原则:

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点等,必须给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

3.2.可追溯原则:

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桔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3.3.完整原则:

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

3.4.效率原则:

在选取实测套房时,要充分考虑各分部分项的实测指标的可测性,使一套房包括尽可能多的实测指标,以提高实测效率。

3.5.真实原则:

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案合理性进行检查。

4.混凝土结构工程

4.1.基本原则

4.1.1.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4.1.2.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

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4.1.3.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4.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4.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4.2.2.测量工具:

5m钢卷尺

4.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2.5.示例

4.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4.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4.3.2.合格标准:

[0,8]mm

4.3.2.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4.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暗柱:

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测口部位必测。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砼柱:

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4.3.5.示例:

4.4.垂直度(砼结构)

4.4.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4.4.2.合格标准:

[0,8]mm

4.4.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4.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

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重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须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重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测口一侧为重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砼柱:

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4.5.示例:

4.5.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4.5.1.指标说明:

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4.5.2.合格标准:

[0,15]mm

4.5.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4.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5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墙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别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4.5.5.示例:

4.6.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4.6.1.指标说明:

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4.6.2.合格标准:

[—5,8]mm

4.6.3.测量工具:

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

4.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

(2)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量孔眼厚度。

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楼板厚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6.5.示例:

4.7.施工控制线设置(砼结构阶段)

4.7.1.指标说明:

反映砌筑、抹灰、装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装修的尺寸精度,为砌筑、装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条件。

4.7.2.合格标准:

每面砌体正手墙要求设置砌筑控制线(对剪力墙则为抹灰控制线)、水平标高控制线。

4.7.3.测量工具:

5m钢卷尺

4.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每一个卫生间、每一个厨房各作为一个实测区,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40个实测区,其中卫生间、厨房各选取10个测区,非卫生间墙面选取20个测区。

所选2套房中砌筑节点实测区不满足40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每1个实测区只取1个实测点,其实测值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测量方法:

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设置二线,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数据记录:

每一实测区未设置二线,测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4.7.5.示例:

(1套房、15个实测区,15个实测点)

5.砌筑工程

5.1.基本原则

5.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阶段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5.2.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5.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5.2.2.合格标准:

[0,8]mm

5.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5.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墙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墙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5.2.5.示例:

5.3.垂直度(砌筑工程)

5.3.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5.3.2.合格标准:

[0,5]mm

5.3.3.测量工具:

2米靠尺

5.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所选5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5.3.5.示例:

5.4.方正度(砌筑工程)

5.4.1.指标说明:

考虑实测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5.4.2.合格标准:

[0,12]mm

5.4.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5.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2)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3)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计1个计算点。

(4)所选2套房中方正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5.4.5.示例:

5.5.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

5.5.1.指标说明:

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5.5.2.合格标准:

[—5,10]mm

5.5.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5.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

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所选2套房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5.5.示例

5.6.重要预制或现浇构件(砌筑工程)

5.6.1.指标说明:

反映墙体砌筑中,控制墙体裂缝和渗漏的重要节点构造的实施情况。

5.6.2.合格标准:

(1)门窗框预制块:

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实心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砖等轻质墙体则在门窗洞边200mm内的孔洞须用细石混凝土填实;预制块或实心砖的宽度同墙厚;长度不小于100mm;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50~20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500mm,且均匀分布;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3)现浇窗台梁板:

宽同墙厚,首层、顶层高度≥120mm,中间层高度≥60mm,通长设置;

(4)现浇构造柱:

底部、顶部各预留4根钢筋,砼一次浇注至梁板底;

(5)洞口(大于300MM)的过梁:

同墙宽,入墙不少于250mm。

5.6.3.测量工具:

目测,5米钢卷尺

5.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户内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外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30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3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个个实测区取5个实测点,分别检查门窗框预制块、空调孔预制块、现浇砼窗台板、洞口预制过梁、现浇构造柱5项内容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2)测量方法:

采用目测、尺量、放滚珠方法。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内,只要有5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

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5.6.5.示例:

(1户、15个实测区,15个实测点)

参考4.7.5示例图

5.7.砌筑工序(砌筑工程)

5.7.1.指标说明:

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重要控制工序。

5.7.2.合格标准:

(1)无断砖、通缝、瞎缝;

(2)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15天;

(3)不同基本(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规格为10×10×0.7mm)或耐碱玻纤网(需放置与两层抹灰之间,基本搭接不小于15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4)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

5.7.3.测量工具:

目测,5米钢卷尺,水泥钢钉、铁锤

5.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户内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中砌筑节点的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的4个实测点是否符合合格标准;一个实测区有4个实测点。

一个实测区作为该指标合率的1个计算点。

(2)测量方法:

采用目测、尺量、钉钉等方法;对于瞎缝,则每一个测区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的水平或竖向灰缝随机选取3点,如有两点或三点用铁锤和水泥钉钉穿,则该测测项不合格。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内,只要有4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

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5.7.5.示例:

(1户、15个实测区,15个实测点)

参考4.7.5示例图

6.设备安装

6.1.基本原则

6.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或装修阶段2-4套房作为设备安装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6.1.2.同一套房内具备条件的设备安装工程实测指标需全部检测。

当实测指标合格率计算点总少于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2.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设备安装)

6.2.1.指标说明:

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处壁的距离。

通过控制比指示,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选成座便器水箱等与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

6.2.2.合格标准:

[0,15]mm

6.2.3.测量工具:

5米钢卷尺

6.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本指标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或装饰面完成阶段,且管孔墙嵌固定后测量。

(3)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

如墙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装修面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4)每1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理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2.5.示例:

 

6.3.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设备安装)

6.3.1.指标说明:

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高位的电气底盒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

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6.3.2.合格标准:

[0,10]mm

6.3.3.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

6.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本指标原则上在抹灰阶段或底盒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测量。

(2)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3)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

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

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所选2套房中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6.3.5.示例:

6.4.并列面板高度偏差(设备安装)

6.4.1.指标说明:

该指标反映同一类型并列电气面板上边平直程度。

主要反映观感质量。

6.4.2.合格标准:

[0,0.5]mm

6.4.3.测量工具:

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塞尺

6.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中并列面板高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6个时,需墙加实测套房数。

(2)同一实测区内选全数同类型并列的面板,以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并列面板上边。

以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各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进入任一面板与钢尺之间的缝隙,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

每个实测值都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

6.4.5.示例:

6.5.砼楼板和砼墙面给水管暗埋(设备安装)

6.5.1.指标说明:

反映砼墙面、地面给水管暗埋过程中,避免破坏结构、产生空鼓裂缝的重要控制节点。

6.5.2.合格标准:

(1)线槽形式:

线槽采用预留方式,严禁人工打凿:

砼楼板和墙面的给水管预留线槽不得损坏结构钢筋。

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与砼面齐平;地槽用细石混凝土填补密实,并做出保护坎。

(2)线槽尺寸:

砼楼板和砼墙面预留槽深≤15mm,槽宽≤dn+60mm。

6.5.3.测量工具:

目测,5米钢卷尺、游标卡尺

6.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户型内每一户设2个实测区,其中冷热水主管为一个实测区,冷热水支管为一个实测区。

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2套房累计20个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测量方法:

未采用压槽工艺可不测此指标。

采用目测检查其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同一个实测区选取疑似尺寸最大值,用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检查线槽尺寸等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线槽形式或线槽尺寸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合格。

不合格实测值均按“1”记录,合格是实测值均按“0”记录。

6.5.5.示例:

6.6.砌体墙面水电管线暗埋(设备安装)

6.6.1.指标说明:

反映砌体墙面水电管线暗埋过程中,避免空鼓、裂缝的重控制节点。

6.6.2.合格标准:

(1)线槽形式:

采用预留、预埋或机械开槽和开洞,严禁人工打凿;墙槽用水泥砂浆填补密实,且与砌体墙平;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竖向管线应随墙体砌筑埋设在孔洞内,并在安装完后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灌实,如采用开槽工艺,线槽部位必须用细石砼灌注密实。

(2)线槽尺寸:

砌体墙槽深度≤dn+10mm,槽宽≤dn+60mm;空心砌块外墙水平沟槽长度小于390mm。

6.6.3.测量工具:

目测,5米钢卷尺,游标卡尺

6.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户型内每一面暗埋水电管线的墙面作为1个实测区。

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

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

所选2套房累计20个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测量方法:

未采用砌体内暗埋工艺可不测此指标。

每一面砌体墙面暗埋水电管线线槽全检。

采用目测检查其线槽形式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同一个实测区选取疑似尺寸最大值,用钢卷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检查槽尺寸等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线槽形式或线槽尺寸有任何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实测值不合格;反之,由该实测区的实测值合格。

不合格实测值均按“1”记录,合格是实测值均按“0”记录。

6.6.5.示例:

7.抹灰工程

7.1.基本原则

7.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取处于抹灰阶段2-4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7.2.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7.2.1.指标说明:

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7.2.2.合格标准:

[0,4]mm

7.2.3.测量工具:

2米靠尺、楔形塞尺

7.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

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中音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选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

●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7.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