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098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docx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

附件2:

个体防护装备技术参数及佩戴方法

正确合理地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是保证防护效果的基础,也是确保医务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关键。

使用人员应接受培训,充分了解并熟知个体防护装备的产品性能、适用条件以及产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从而在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基础上,完成处置任务。

使用人员应加强日常演练和佩戴练习,提高正确佩戴速度。

一、呼吸防护

防颗粒物的呼吸防护用品设计用于降低使用者对空气中悬浮的某些颗粒物的暴露水平。

目前,卫生部门尚未有记载证明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然而,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呕吐或接受治疗中产生的带有埃博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气中转化成气溶胶,并有可能接触人的口鼻粘膜或有损伤的皮肤而导致感染,因此,使用呼吸防护用品有利于隔离口鼻粘膜,防止接触传染物,并限制使用者无意间去触碰自己的口鼻和/或眼睛(如果使用了过滤式全面罩呼吸防护用品或动力送风呼吸器)。

1.医用外科口罩

1.1认证要求:

应符合《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0469-2004),并取得相关认证;

1.2性能要求:

1.2.1口罩材料具有一定的拦截效率,并能防合成血喷射渗透到口罩内侧;

1.2.2用于隔离口罩外的传染性飞沫穿透口罩,并防有压力的传染性体液喷溅渗透口罩;

1.2.3隔离口罩内的传染性大颗粒飞沫进入环境,隔离口罩内呼气、说话的含细菌的大颗粒飞沫进入环境;

1.3使用注意事项:

1.3.1医用外科口罩不能应用于可能存在埃博拉病毒气溶胶场所;

1.3.2医用外科口罩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口罩受到液体喷溅时应及时更换。

1.4产品图示:

2.医用防护口罩(对颗粒物过滤效率95%及以上)

2.1认证要求:

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并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认证;

2.2性能要求:

2.2.1对颗粒物过滤效率在95%及以上,能有效过滤空气中微小的颗粒物;

2.2.2防有压力的传染性体液喷溅渗透,通过合成血穿透测试;

2.2.3隔离口罩内呼气、说话的含细菌的大颗粒飞沫进入环境;

2.2.4选用医用防护口罩时,应做适合性检验;确保口罩和脸部的紧密密合,隔离未经过滤的环境空气,防止泄漏。

2.3使用注意事项:

2.3.1使用人员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产品使用限制;

2.3.2每次佩戴好医用防护口罩后,应做佩戴气密性检查;

2.3.3医用防护口罩设计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当口罩已经用于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人的环境中,应认为已被污染,不应重复使用;

2.3.4口罩受到体液喷溅,应尽快更换;

2.3.5高温蒸煮、消毒液浸泡和射线等消毒方法都会破坏口罩的过滤材料或结构,从而导致过滤效率下降;

2.3.6不能在医用防护口罩和脸部之间垫任何其他物质,如毛发、布或纱布口罩,否则使密合度下降,造成泄漏;

2.4佩戴方法

使用人员应参见具体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现就正确佩戴举例如下:

2.4.1折叠式医用防护口罩

a.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

用手扶住口罩固定在面部,将口罩抵住下巴;

b.将上方头带拉过头顶,置于头顶上方;

c.将下方头带拉过头顶,置于颈后耳朵下方;

d.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仅用单手捏口罩鼻夹可能会影响口罩的密合性;

e.佩戴气密性检查。

2.4.2杯罩式医用防护口罩

a.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头带自然垂下;

b.使鼻夹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

将上头带拉过头顶,放在脑后较高的位置,将下头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耳朵以下的位置;

c.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顶部,用双手,一边向内按压,一边向两侧移动,塑造鼻梁形状(用单手捏鼻夹会导致密合不当,降低口罩防护效果;请使用双手);

d.佩戴气密性检查。

图1图2图3图4

2.5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

2.5.1双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气(正压检查方法)或吸气(负压检查方法),应感觉口罩略微有鼓起或塌陷;若感觉有气体从鼻梁处泄漏,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泄漏,进一步调整头带位置;

2.5.2若无法取得密合,不要佩戴口罩进入危险区域,应寻求主管人员的帮助。

2.6医用防护口罩脱除方法

2.6.1不要触及口罩,用手慢慢地将颈部的下头带从脑后拉过头顶;

2.6.2拉上头带摘除口罩,不要触及口罩;

2.6.3如佩戴眼镜或帽子,请在摘下口罩前摘下眼镜或帽子。

2.7产品图示

杯罩式医用防护口罩折叠式医用防护口罩

3.全面型自吸过滤呼吸器(全面罩)

3.1认证要求:

全面罩应符合《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并取得劳动安全(LA)认证;

3.2性能要求:

3.2.1面罩本体为橡胶或硅胶材质,可清洗和维护,配可更换过滤元件,对颗粒物过滤效率达95%及以上;

3.2.2全面罩可以覆盖人的整个脸部,同时提供了对人员眼、面部的防护;

3.2.3如果可能,尽量选择能做外表面擦拭消毒的颗粒物过滤元件的设计,这样有可能减少一次性使用过滤元件产生的废物;

3.2.4需要同时佩戴矫视眼镜者,应选择呼吸器全面罩眼镜架(呼吸器面罩的选用部件)配置可在全面罩内佩戴的矫视镜;

3.3使用注意事项:

3.3.1使用前应检查全面罩:

a.是否有裂痕、撕裂或污染现象,确保面罩,尤其是面部密封部分不能有变形;

b.检查吸气阀、呼气阀,看是否有变形、裂纹或破裂迹象;

c.确保头带完好,弹性良好;

d.检查所有塑料部分是否出现裂纹或老化现象,确保滤料垫片放置位置正确且状态良好。

3.3.2每次佩戴好全面罩后,应做佩戴气密性检查;

3.3.3关于清洗和消毒

a.不得清洗或消毒过滤元件(间接进气口滤棉盒可作表面擦拭消毒),污染后应废弃;

b.全面罩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c.不建议对全面罩进行臭氧、甲醛熏蒸、高温蒸煮、射线等灭菌性消毒;

c.消毒可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或次氯酸钠消毒剂浸泡,或使用其它适用的消毒剂;

d.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储存前,应确保所有消毒的部件都经温水彻底冲洗,并完全风干;

e.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指引,检查产品和部件,看是否有损坏或老化,必要时应更换。

3.4全面罩佩戴方法:

3.4.1先放松每条头带,一只手把前额的头发向后按住,一只手拿住面具朝向自己的脸;

3.4.2把面具戴到脸上并把头带拉到脑后;

3.4.3分别拉紧下方头带和上方头带。

3.5全面罩佩戴气密性检查(应参见具体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3.5.1先用手掌盖住滤盒或滤棉的进气部分,然后缓缓吸气,如果感觉面罩稍稍向里塌陷,说明面罩内有一定负压,外界气体没有漏入,密合良好;

3.5.2然后用手盖住呼气阀,缓缓呼气,如果感觉面罩稍微鼓起,但没有气体外泄,说明密合良好;

3.5.3如果感觉有气体从额头、眼角、下巴或其它部位泄漏,需要重新调整头带和面罩位置,重新检查;

3.5.4若无法取得密合,不要佩戴呼吸器进入危险区域,应寻求主管人员的帮助。

3.6产品图示

4.动力送风式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

4.1性能要求:

4.1.1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PAPR)利用电池带动电机将外界空气经滤料泵入呼吸区,在送风量较大的情况下,PAPR可以使面罩内维持正压,减少外界污染物泄漏。

应选择经过认证的正压式PAPR呼吸器。

4.1.2PAPR宜首选可罩住头部的送风头罩、头盔或开放型面罩,也可以使用密合型全面罩,这样可以同时提供眼面部的防护;选配颗粒物过滤元件,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应达95%及以上;

4.1.3电池可持续使用时间应满足具体作业对连续工作时间的要求,如4小时或8小时;

4.1.4宜选择有低电量、低流量报警的产品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使用人员作业安全;

4.1.5使用送气头罩(头盔)和开放型面罩的人员可以佩戴自己原有的矫视眼镜,而且不需要做适合性检验;

a.开放型面罩:

应用于正压式呼吸防护用品的送气导入装置,只罩住眼、鼻和口,与脸形成部分密合;

b.送气头罩/头盔:

应用于正压式呼吸防护的送气导入装置,能完全罩住头、眼、鼻、口至颈部,也可罩住部分肩或与防护服连用。

开放型面罩送气头罩

4.2使用注意事项:

4.2.1使用前先进行流量检查,以确认电池供电充足,PAPR运行正常;先打开电机送风后,再佩戴头罩/面罩/头盔等;

4.2.2摘脱时应先摘下头罩/面具/头盔后再关闭电源;

4.2.3动力送风呼吸器脱除时会存在短时呼吸道暴露风险,应同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其他防颗粒物口罩(过滤效率95%及以上);

4.2.4关于清洗和消毒

a.开放型面罩、送风头罩、呼吸管、电机不能用高温蒸煮或辐射灭菌,建议外表面擦拭消毒;不建议浸泡消毒,如果浸泡消毒应注意材料适用性和干燥方法;

b.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储存前,应确保所有消毒的部件都经温水彻底冲洗,并完全风干;

c.不管使用何种消毒剂,应遵照消毒剂的产品的使用说明,了解其适用性、应用方法和应保持的接触时间;

d.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指引,检查产品和部件,看是否有损坏或老化,必要时应更换。

4.3产品图示

5.其他重要信息

5.1指定防护因数(APF)

5.1.1概念:

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

(GB/T18664-2002)

5.1.2不同类型呼吸防护用品指定防护因数:

呼吸防护用品类型

面罩类型

指定防护因数

自吸过滤式

医用防护口罩(半面罩)

10

全面罩

100

动力送风呼吸器

开放型面罩

25

送气头罩

200-1000

全面罩

1000

5.2适合性检验

采用定性的或定量的方法检验某类密合型面罩对具体使用者面型适合程度的方法。

口罩/面罩的设计并不能确保适合每个人的脸型,如果所佩戴的口罩/面罩不能保证与脸紧密密合,颗粒物将会在泄漏处进入口罩/面罩内,就象水流会绕开障碍物流动一样,气流将从阻力最低的泄漏处进入呼吸区,使呼吸防护失效。

为避免选择的呼吸器密合型面罩在使用中因不适合使用者而存在的泄漏,初次佩戴一种型号的口罩或全面罩时,必须进行适合性检验,并在以后的每年至少检验一次。

适合性检验分定量检验和定性检验,对于半面罩(AFP=10),它们是等效的,对于全面罩(APF=100),必须采用定量适合性检验,适合因数(FitFactor,FF)不应低于1000;通过定性适合性检验的全面罩APF=10。

定性适合性检验的原理是利用人对某些有味道的物质的感觉,如甜味、苦味或刺激性,用发生器将测试试剂发散在空气中(例如用喷雾器将测试液分散成气溶胶),检验受试者在佩戴呼吸器面罩前后对这些物质的主观感觉,对适合性作定性的评价。

定量适合性检验是不依赖受检者对检验剂的感觉,由仪器测量得出适合因数(FF),对适合性作定量的评价。

如利用空气中原有的颗粒物,通过测量呼吸器内外颗粒物的数量之比,确定适合因数(FF)的方法。

适合性检验极为重要,如果佩戴的面罩与使用者面型不适合,佩戴时就会存在明显泄漏,使防护失效。

通过适合性检验可帮助确定哪种面罩最适合具体的使用者使用,同时也起到培训作用,可帮助使用者了解面罩佩戴与调节方法。

典型的定性适合性(如使用苦味剂)检验的方法是(应参见具体适合性检验工具使用说明书),在不戴面罩时,用低浓度敏感试剂测试受试者的敏感度,受试者必须伸出舌头呼吸(鼻子闻不到,只靠舌头感觉),如果无法感觉到,说明这个人不适合这种检测剂,应调换另一种试剂(如甜味);在确定受试者的敏感度后,让受试者戴上面罩,完成佩戴气密性检查,尽量取得与脸部密合,再用100倍高浓度的检测剂测试(受试者在面罩内仍然要伸出舌头呼吸)。

为确保检测剂浓度,让被检测者带上一个头罩,防止汽溶胶浓度降低,汽溶胶通过面罩上的小孔定时喷入,便于维持其浓度水平。

佩戴者按要求做一系列的动作,模仿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情况,每个动作持续1分钟,包括正常呼吸、深呼吸,上下抬头、左右摇头,大声说话和弯腰等,其间受试者如果尝到检测剂的味道,说明面罩存在泄漏,停止测试;允许受试者重新调整面罩,再重新测试一次。

如果始终不能通过检验,说明受试者不适合这款面罩,需要更换另一型号的产品。

二、眼面部防护

眼部防护用品可帮助隔离传染性物质,阻止其进入眼睛,常会与其他个体防护装备配合使用,如防护手套、防护衣、口罩或呼吸防护用品。

1.防护眼罩

1.1认证要求:

防护眼罩应符合《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GB14866-2006),并取得劳动安全(LA)认证。

1.2性能要求:

1.2.1防护眼罩应能使眼罩与脸部紧密贴合,尤其是在和眼眉交汇的眼角部位,应有防起雾镜片涂层;

1.2.2液体飞溅或喷溅物能直接贯穿防护眼罩的直通式通气孔,因此,只有带非直通式通气孔或不带通气孔的防护眼罩才选择用于感染控制;

1.3使用注意事项

1.3.1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次氯酸钠或季铵类消毒剂;

1.3.2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储存前,应确保经温水彻底冲洗,并完全风干;

1.3.3如眼罩与脸部不能密合或镜片模糊不清,应尽快更换。

1.4产品图示

2.防护面屏

2.1认证要求:

防护面屏应符合《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GB14866-2006),并取得劳动安全(LA)认证。

2.2性能要求:

2.2.1防护面屏设计对佩戴者的面部提供保护,在感染控制中,能对防护眼罩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并可降低喷溅物对防护口罩的污染;

2.2.2在防护眼罩阻隔液体飞溅或喷溅物以及飞沫接触眼睛的同时,防护面屏能同时降低眼睛的暴露水平,并保护面部其他区域;

2.2.3所选用的防护面屏应能保护到头顶和下巴,面屏应能环绕至侧面直至耳朵的位置,这样才会有效避免飞溅物绕过面屏边缘接触到眼睛或面部其他区域;

2.2.4使用防护面屏时,宜同时使用防护眼罩;

2.3使用注意事项

2.3.1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次氯酸钠或季铵类消毒剂;

2.3.2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储存前,应确保经温水彻底冲洗,并完全风干;

2.3.3如面屏模糊不清,应尽快更换。

2.4产品图示

三、皮肤防护

1.一次性连体防护服

1.1性能要求

1.1.1一次性连体防护服应有帽子;

1.1.2应有防颗粒物及少量液体喷溅的防护性能,并取得相关检测认证;

1.1.3接缝可以是缝纫或包边设计。

1.2使用注意事项

1.2.1一次性使用,用于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人的环境中,应认为已被污染,不应重复使用;

2.3.4防护服上受到血液、体液喷溅,应尽快更换;

1.3产品图示

2.一次性防渗透防护服

2.1认证要求:

产品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并通过相关检测,取得合格检测报告;

2.2性能要求:

2.2.1一次性防渗透防护服应有帽子,帽子边缘应为紧扣设计;

2.2.2收紧袖口,弹性腰间、脚踝和头罩设计;

2.2.3双向拉链,可重复黏贴门襟;

2.2.4胶条型或包边型接缝设计,以减少接缝处泄漏,密合性更好,提供更高防护。

1.3使用注意事项

1.3.1一次性使用,用于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人的环境中,应认为已被污染,不应重复使用;

1.3.2防护服上受到血液、体液喷溅,应尽快更换。

3.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防渗透防护服穿着(以佩戴全面罩为例)

3.1检查防护服的完好性;,取下佩戴着的坚硬物品,入手表、戒指等;

3.2绷直脚尖,再将胳膊依次伸入袖子中,先不要拉上拉链及戴上帽子;

3.3戴全面罩;

3.4戴上帽子拉上拉链,调整帽子,避免与全面罩之间形成间隙,贴上门襟胶条;

3.5戴上两层手套:

先戴内层轻薄橡胶手套,再戴外层防护手套(如工作中主要需要双手举过肩膀,则防护手套袖部需要套在防护服袖子外;反之,则防护服袖子套在防护手套外);

3.6如有必要,可用胶带将接合部位密封,如门襟、防化服袖子和防护手套接合处、防化服帽子和全面具接合处;

3.7做抬手、抬腿、下蹲、弯腰等动作以检查防护服是否合身,是否有妨碍作业;

4.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防渗透防护服脱除

4.1除去防护服袖子和手套接合部位的胶带,摘除外层防化手套,摘除时注意内层手套避免接触防化手套外表面,以防止交叉污染;

4.2从上向下拉开防护服拉链,双手抓住颈侧部位向上拉,低头的同时双手向后翻,这样可以摘下帽子并脱出双肩,然后双手从袖中抽出,之后就能顺利地将防护服以及鞋套完全脱下(这个过程中注意内裹外原则,避免双手和防护服外表面接触);

4.3摘下全面罩;

4.4摘除内层手套;(注意:

双手避免与手套外表面接触)

5.产品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