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030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创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创新创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创新创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创新创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创新创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创业教案.docx

《创新创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创业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创业教案.docx

创新创业教案

时磊忖呎…

衡水科技学校教师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课次

课时

授课班级

职称

周次

课型

授课日期

教材名称

和版本

《简明创新能力教程》

课题

思维创新一一质疑、发散

教学目标

掌握质疑思维的特征、作用、形式和方法

掌握由质疑思维产生的创新方法,形成主动的质疑思维能力理解发散思维的特征、作用和类型

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如何形成主动的质疑思维能力重点掌握如何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

先讲解理论内容、概念然后引用实例说明结合学员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

以讲解为主,外加多媒体

教学用具

教材、多媒体

参考资料

教科书及相关网络资料

作业内容

奥斯本检表一一自行车的创新开发

教学后记

通过课程的讲解使学员掌握了如何主动形成质疑思维

时需Sr彳

第三章思维创新一一质疑

第一节质疑思维的知识

1什么是质疑思维

质疑思维是指人们在原有事物的状态下,通过“为什么”(可否或假设)的

适当提问,综合应用多种思维改变原有条件而产生新事物(新观念、新方法)的思维。

质疑思维的特征:

疑问性、追问性、知晓性

2质疑思维的作用

1在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破除消极思维定势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在养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在释疑、解惑、求真和化繁为简上有独特的作用

4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发明创造、加快科学发展上起着独特的作用

3质疑思维的类型

1起疑思维,通过“为什么”做起始点,去探究事物的起因和本质属性。

2提问思维。

是在思考、发现和处理问题时,通过对现在、过去的事情提出疑问来寻求准确答案、观念和理论的思维过程。

3追问思维。

显著的特点是“追”字,由第一个“为什么”再提问并一直追冋下去。

4目标导航思维。

它是质疑思维的最高层次。

通过模糊性的“为什么”围绕着目标产生独特、新颖、有价值和高效的创新方法,达到目标的思维方法。

案例分析

1、花瓶打碎”了的启示

丹麦科学家雅克布博尔,一不小心将它心爱的非常漂亮的花瓶打碎了。

他想了解一下为什么打碎了的花瓶碎片有大有小?

他马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将花

瓶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其重量。

于是他发现最大碎片、次大碎片、中等碎片、小碎片和最小碎片重量之比有个规律,即都是16:

1.

心爱之物打碎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懊悔沮丧,无可奈何。

但是只有雅各布博尔通过为什么”,产生了创新的灵感和智慧。

我们可以用打碎”引出来的

科学方法,利用文物、陨石的碎片来探知原状。

用这一科学的方法来推动考古和天体研究。

2、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谁设计的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英尺又8.5英寸。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据查它源自英国的铁路标准,而英国的铁路标准有源自电车的铁轨标准。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马车为什么用这个轮距标准呢?

如果不

用这个标准,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因为英国的老路上辙迹撞坏的。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是古罗马人的马车留下的。

也就是说现代的火车轨道,包括运输美国航天飞机到发射台的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是2000年前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所决定的。

3、康宁玻璃制品公司前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克欧文讲述了一个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最具创造力的事例。

当麦克欧文还是康宁一个实验室的高级化学技师时,一天,康宁的总裁文实验室主管:

玻璃有裂痕,为什么你不想办法解决它?

”之后实验室的指导方针就变成了:

我们防止玻璃破裂。

”实验室提出了25种防

裂方法,其中18中奏效,5种转来利润。

这段往事最有意义之处不在于总裁问了什么,而在于他没问什么。

他没有问问什么玻璃会裂?

”这样问也许会导致几个月的苦心研究,而很难导致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不同的提问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而目标导向式质疑,扩大了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思路,调动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第二节质疑思维的方法

16种基本问句(5WIH)法

1它是什么

2它是在哪里发生的

3它是何时发生的

4它是怎样发生的

5它为什么会发生

6是什么人使它发生的,它发生于什么人身上

案例: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2奥斯本检核表法

序号

9个大问题

系列小问题

1

有无其他用途

现有事情有无其他新用途,稍加改进有无其他用途

2

能否借用

能否借用别的经验,能否模仿别的东西,能否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

3

能否改变

现有事物能否改变形状、制造方法、颜色、意义、音响、气味、式样等,能否做其他改变

4

能否扩大

现有事物能否扩大使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能否增加使用功能,能否增加零部件、频率、强度、高度、长度、厚度、附加值,材料能否增加,能否扩张

5

能否缩小

现有事物能否缩小体积,能否减轻重量,能否减轻重量,能否浓缩,能否微型化

6

能否代用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其他原料、其他制造工艺、其他动力

7

能否重新调整

能否调换元件,能否调换其他型号,能否调换其他设计方案,能否调整顺序、速度、程序

8

能否颠倒

能否颠倒正、负,能否颠倒方向,能否颠倒因果关系

9

能否组合

能否综合不同材料、原件、产品,能否综合不同学科,不同原理、不同观点,能否综合不同方法、设想、方案

案例分析:

杯子的创新开发

3和田12动词法

序号

12个动词

系列问题提示

1

加一加

可以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需要加上更多的时间或次数吗;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

2

减一减

可在这件东西上减去些什么吗;可以减少些时间或次数吗;把它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可省略、取消什么吗

3

扩一扩

使这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样呢

4

缩一缩

使这件东西压缩、缩小,会怎样呢

5

变一变

改变一下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会怎样;改变一下秩序会怎样

6

改一改

这件东西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吗;它在使用时是不是给人们带来麻烦;有解决这些冋题的办法吗

7

联一联

某个事物的结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共性关系,有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把某些东西或事情联系起来,能帮助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吗

8

学一学

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吗;模仿它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结果

9

代一代

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样东西吗;如果用别的材料、零件、方法等,仃不仃

10

搬一搬

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有别的用处吗;这个想法、技术,搬到别的地方,也能用得上吗

11

反一反

如果把一件东西、一个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下,会有什么结果

12

疋一疋

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规定些什么吗

案例分析:

改进电风扇

第四章思维创新一一发散

第一节发散思维的知识

1什么是发散思维

案例:

三个和尚水多多,条条大路通罗马。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

发散思维是面对问题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

时磊5说-

发散思维有三个特征:

1思维的流畅性②思维的变通性③思维的独特性

讨论:

砖头的作用

2发散思维的作用

1提供比较设想的条件

发散思维的一个特征是多设想,设想多了才能比较,才能看清某个设想的优点或缺点。

哲学家查提尔指出:

当你只有一个主意时,这个主意就太危险了。

2提高设想的质量

3诱发设想链式反应

4激发潜思维

3发散思维的类型

(1)结构发散。

是指以某个事物结构为出发点,设想出该结构各种可能性的思维活动。

讨论:

①以正方形中心为旋转中心,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线。

2三个圆圈,再加一个圆,怎么加?

3尽可能多地画出包含半圆形结构的东西,并说出其名称。

(2)材料发散。

就是以材料为发散特点,设想它们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活动。

讨论:

①何以为衣?

树叶、兽皮一一麻类植物一一蚕丝一一人造纤维等。

2尽可能多地说出领带的各种用途。

3曲别针、砖有哪些用途?

(3)功能发散。

是指以某种功能为发散点,设想获取该功能各种可能性的思维活动。

讨论:

如何达到照明目的?

女如:

一艘探险船在南极被冻结,船员用铁锤、锔子去砸冰、锯冰,用炸药炸

冰,都无法开出一条路。

一船员建议用黑炭、煤屑、垃圾撒到船周围的冰上去,让它们吸收太阳光把冰化掉,足足铺了2000米,成功脱险。

再如:

清除的功能:

橡皮擦书写错误、清洁剂清污、清洁工清除垃圾、毒药毒死了池塘里的鱼;秋天赶走了夏天的炎热;儿童从玩具店买走玩具;警察把小偷从街上带走;理解和原谅赶走了嫉妒;真诚的爱驱走了痛苦的恨。

(4)方法发散。

就是以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各种可能性方法的思维活动。

讨论:

“吹”的方法能够办哪些事?

女口:

去油灵、防油净等都是沿着去污的思路思考问题,一产品则变去污为防

时需Sr彳

污,把产品涂在厨房器具表面上,10分钟后形成一层透明的防护膜,等到油污积到一定程度,一撕即掉。

(5)因果发散。

是以事物发展的因或果为发散点,设想出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可能性的思维活动。

讨论:

如果没有老鼠,会怎么样?

世界上少了一种动物;可以减少粮食损失;不会发生鼠疫;不认识童话中出现的老鼠……

第二节发散思维的方法

发散思维方法,是发散思维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形式,主要就是你要想的新奇,“离经叛道”“荒唐可笑”都不怕,求新、求奇,答出老师都没想到的最好。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法就是通过特殊的专题会议形式,使与会员之间智力激励、思维共振,从而达到产生大量设想的目的。

又叫头脑风暴法、畅谈会法、群论法等。

智力激励法的实施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强调自由,与会者尽可能的解放思想,无拘无束,不用顾虑自己想法是否“离经叛道”和“荒唐可笑”。

2延迟评价原则,强调发言时,不要评价。

包括自谦性表白、否定性及肯定性评价等。

3以量求质原则,强调的是设想的数量,这样才能比较,才能选择。

4综合改善原则,强调的是完整的设想。

5限时限人原则,强调会议的时间和人数,因为时间长了人容易疲劳,人数多了容易注意力分散,有些人不能发言。

智力激励法的组织形式包括:

主持人、参加人、记录员与会址。

2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默写式激励法可以避免出现由于少数人争着发言,而使部分与会者失去发言几乎,设想遗漏的情况。

3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卡片式激励法可以分为CBS法和NBS法两种。

4三菱式智力激励法

第一步,提出问题。

第二步,由参加会议的人各自在纸上填写设想,时间为10分钟。

第三步,各人轮流宣读自己的1—5个设想。

时需Sr彳

练习题

1、写出旧牙膏皮的用途。

2、写出玻璃瓶的用途。

3、画出包含三角形结构的东西,并写出或其名称。

4、自行车防盗的方法有哪些。

5、用“踩”的办法可以做哪些事?

6如果人不需要睡眠,会发生什么结果?

7、太阳与自然界的哪些事物有关系?

8、请你写出带“土”、“日”结构的字,越多越好。

9、请你用三条直线、一个任意三角形组成各种有意义的图案,越多越好。

衡水科技学校教师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课次

课时

授课班级

职称

周次

课型

授课日期

教材名称

和版本

《简明创新能力教程》

课题

思维创新一一收敛、联想

教学目标

理解收敛思维的特征、作用、形式与方法把握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辩证关系理解收敛思维的特征、作用、类型掌握联想思维的方法,提咼联想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辩证关系重点掌握如何提高联想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

先讲解理论内容、概念然后引用实例说明结合学员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

以讲解为主,外加多媒体

教学用具

教材、多媒体

参考资料

教科书及相关网络资料

作业内容

从给定条件出发,高楼大厦、电视、打火机、自行车被盗,说一则故事

教学后记

通过课程的讲解使学员掌握收敛、联想思维的形成

时需Sr彳

第五章思维创新一一收敛

第一节收敛思维的知识

1什么是收敛思维

当我们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可以让我们的思绪向四面八方展开,但最终总是要确定一种最有效的方案,这种思考方式就叫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的特征包含:

1收敛思维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聚焦性(又称集中性)。

2收敛思维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严密和无懈可击的程序性。

3收敛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是系统性。

4收敛思维的第四个特征是比较性。

5收敛思维的第五个特征是深刻性。

收敛思维是指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运用多种方法、知识或手段,从不同方向或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中心点,经过比较、分析后,找到一个最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思维方法。

2收敛思维的作用

收敛思维在创新过程中有以下作用:

1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导向作用

2对决策正确性的保证作用

3对提高思维效率的促进作用

4对发散思维的补充作用

3收敛思维的类型

收敛思维的类型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其结论是可靠的;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其中的完全归纳和科学归纳的结论也是可靠的。

但是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归纳,其结论不一定可靠。

第二节收敛思维的方法

1剩余法

在寻找产生现象的原因时,把所有相关因素逐个列举分析,排除无关因素,剩下的因素就是产生现象的原因。

这种确定产生现象的原因的方法叫剩余法。

2共变法

用结果与条件共同改变来判断原因的真伪的方法,我们称为共变法。

3科学归纳推理法

科学归纳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不需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进行考察,而是先研究个别现象,再依据科学的原理进行推论,发展为对一般现象的研究结论,因此结果是可靠的。

时需Sr彳

第六章思维创新一一联想

第一节联想思维的知识

1什么是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由此想到彼此并同时发现事物共同或类似规律的思维方式。

它具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和方向性②形象性和概括性

2联想思维的作用

1可以扩充人脑固有的思维,大大提高人的思维广度。

2通过联想可以产生符合实际并能改变成现实的创新思路和成果。

3联想思维的类型

1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

产生某种新设想。

这种相似,可以是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性质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

女口:

屎壳郎与耕作机。

四川省有个姚岩松,他意外地发现屎壳郎能滚动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却拉不动比那块轻得多的泥土。

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联想到:

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滚动土块的方法,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犁放在后面呢?

经过实验他设计除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2接近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

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女口:

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

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再现西湖美景。

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多好啊。

苏公妙计,一举数得。

3对比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女口:

美国一人布什耐发现有几个孩子在玩一只昆虫,这只昆虫不但满身污泥污垢而且长得十分难看,他想市场上都是形象优美的玩具,假如生产一些丑陋的玩具投入市场会如何呢?

结果这些玩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4连锁联想,即根据事物之间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联想,从而引发新的设想。

女如:

1个场变8个场。

某场是一家小小的化肥厂。

后来他们由生产化肥联想到了生产饮料,因为生产饮料可以利用生产化肥的软水处理和冷冻设备,还能利

时需Sr彳

用生产化肥所剩余的蒸汽,于是他们办了饮料厂,由饮料厂他们又联想到香精生产,于是他们先后开发了玫瑰花生产基地和办起了香精厂。

然后又建立了水泥厂、化工机械厂、建筑公司。

5飞跃联想,就是在看上去没有任何关系、相距甚远的事物之间形成联想,以引发出某种新设想。

女口:

冰南极输油管道。

美国的一个探险队首次准备在南极过冬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队员们打算把船上的汽油输送到基地上,但由于输油管的长度不够,当时又没有备用的管子,无法输油。

队长想:

能否用冰做成冰管子呢?

由于南极气温极低,低至-80°C,冰比钢还要硬,但怎样才能使冰成为管状而不致破裂呢?

他又想到了医疗上使用的绷带,他们试着把绷带缠在铁管子上,然后在上面浇水,让水结成冰后,再拔出铁管子,就做成了冰管子,这样再把冰管子一截截联结起来,需要多长就接多长,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二节联想思维的方法

1类比法

类比法是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进行比

较,找出两个事物的类似之处,从中获得启发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类比法实施方法包括:

直接类比、仿生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

例子:

蛋卷为什么会碎?

浙江省某食品机械厂的技术人员一次去贵阳某糕点厂安

装蛋卷机,在本厂总装试车很满意的蛋卷机,在贵阳却不听使唤了,蛋卷坯子出来后,都在卷制过程中碎掉了。

他们在原料、配方、卷制尺度等很多方面花了许多精力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他们看到贵阳即便是阴天,晾在外面的湿衣服半天也能干,他想起丝绸厂空气湿度不当会造成断丝。

蛋卷在卷制过程中碎掉可能也与空气湿度有关,于是,他们采取了在本车间及机器内保湿加湿的措施,漂亮

的蛋卷终于做出来了。

2移植法

移植法是指把某一事物的原理、结构、方法、材料等转用到当前研究的对象中,从而产生新成果的方法。

移植法的实施包括:

原理移植、结构移植、方法移植、材料移植。

原理移植:

就是将某种科学技术原理转用到新的研究领域。

如:

根据贺卡,

台湾一位业余发明家将其移植到汽车倒车提示器上,“倒车请注意”。

结构移植:

就是将某事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转用到另一个事物上,以产

生新的事物。

如,拉链,某公司为有口蹄疫地区的动物做了数双短筒拉练靴。

美国将拉链移植到外科手术的缝合。

时磊5说-

方法移植:

就是将新的方法转用到新的情景中,以产生新的成果。

如香港一集团的老总根据参观荷兰的“小人国”一一荷兰风光的缩影,建成了“锦绣中华园,”年收入1000万元。

材料移植:

亚硫酸锌具有白天能吸收光线、夜间发光的特性,有人将它制造电器开关、夜光工艺品、夜光航标灯、夜光门牌等。

练习题

1)试用移植法解决自行车防盗问题。

2)对汽车进行因果联想。

对方便面进行相似联想。

对生命进行相关联想。

3)从下列信息为出发点写出综合联想链。

轧路机:

黑板。

粉笔:

原子弹。

足球讲台。

4)借助于联想,进行创新设想:

高楼大厦、电视、打火机。

衡水科技学校教师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

课次

课时

授课班级

职称

周次

课型

授课日期

教材名称

和版本

《简明创新能力教程》

课题

思维创新一一逆向、组合、想象、直觉、灵感

教学目标

理解逆向思维的特征、作用、类型

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掌握组合思维的特征、作用、表现形式与活动方法

理解想象、直觉、灵感思维的特征、作用、表现形式与活动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如何提高逆向思维能力重点掌握组合思维的活动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先讲解理论内容、概念然后引用实例说明结合学员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教学方法

以讲解为主,外加多媒体

教学用具

教材、多媒体

参考资料

教科书及相关网络资料

作业内容

找出个你认为很讨厌的东西,说出它有什么用

教学后记

通过课程的讲解使学员掌握逆向、组合思维

时需Sr彳

第七章思维创新一一逆向

第一节逆向思维的知识

1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与一般思维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

2逆向思维的特征

逆向思维的突出特征是反向性。

3逆向思维的作用

1能解决正向思维解决不了的问题

2能起到正向思维起不到的作用

4逆向思维的类型

1原理逆向,是指从事物原理的相反方向进行的思考。

2功能逆向,是指对事物或产品现有的功能进行相反的思考。

3结构逆向,是指从已有事物的结构方式出发所进行的反向思考。

如结构、

位置的颠倒、置换等。

4属性逆向,是指从事物属性的相反方向所进行的思考。

5程序或方向逆反,是指颠倒已有事物的构成顺序、排列位置而进行的思考。

6观念逆向,观念不同,行为不同;行为不同,收获不同。

观念相同,行为

相似;行为相似,收获相同。

课堂讨论:

正面思考和反面思考几个问题。

第二节逆向思维的方法

1还原简析法

还原简析法是指暂时放下当前的问题,回到问题的起点,简析问题的本质,

从而另辟蹊径的创新方法。

原理与实施

2缺点逆用法

缺点逆用法是指利用事物的缺点进行创新的方法。

原理与实施

第八章思维创新一一组合

第一节组合思维的知识

1什么是组合思维

组合思维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把多项貌似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加以连

接,从而使之变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新整体的一种思考方式。

组合思维的特征:

综合性、多维性、新颖性。

例如:

牙膏+中医药二药物牙膏;电话+电视机二可视电话;手枪+消音器二无声手枪,还有:

电子秤、航空母舰、组合音响、电动自行车、傻瓜照相机、全自动脱干组合洗衣机。

2组合思维的作用

1组合思维对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组合思维在开展群体创新活动中,获取群体创新成果,在实践人人都是创造者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集约型创新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组合思维几乎能与所有类型的思维相结合,其威力也恰恰就在于它与其他类型思维和方法的结合和互补。

4组合思维对发展和完善可学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3、组合思维的形式

同类组合、异类组合、重组组合、共享与补代组合、概念组合、综合。

1)同类组合:

它是由若干相同事物的组合。

同类组合的创造目的是,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义的前提下,通过数量的增加,来弥补功能的不足或获取新的功能、产生新的意义。

而这种新功能或新意义是原有事物单独存在时所缺乏的。

女口:

礼品盒:

两枝钢笔、两块手表,象征着友谊与爱情;子母灯以及将几百个微型彩色小电灯并联在一起,烘托节日气氛;双向拉链、情侣装。

2)异类组合: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技术思想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物质产品的组合。

女口:

塑刚门窗、钢筋混凝土、香味橡皮、音乐贺卡

3)重组组合:

就是在事物的不同层次分解原来的组合,然后再按新的目标

重新安排的思维方式。

重组组合一般是在一种事物上实施,在组合的过程中一般不增加新的东西,在重组的过程中主要按预定的目标改变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女口:

变形金刚式的万能自行车。

如吸尘器可以有垂直式、手柄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