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016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梅)高一语文备课组曾小梅

一、本单元地位分析

必修2第二单元由“毛泽东词”、“中国现代诗歌”、“外国诗歌”三大类型组成,本单元“诗歌”,要求通过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感悟诗情诗意,认识现代诗歌的特点,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二、本单元教学构想

1、教材分析:

基本阅读:

毛泽东词两首(旧瓶装新酒的创作形式);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白话入诗的新诗);外国诗歌四首(翻译借鉴的诗歌)。

2、教学安排:

重点指导学习《毛泽东词两首》《再别康桥》,其他篇目安排自学。

3、教时安排:

六课时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安排

、知识传授——新诗的常识。

、学法指导——掌握阅读诗歌的一般规律:

①抓诗眼②析意象③悟情感④熟读成诵

、写作活动——学习新诗创作

四、本单元活动安排和设计

以“亲情”为话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创作,每人写一句,五分钟为限,写完即传给下一位同学,连缀成诗,当堂诵读。

五、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学习《毛泽东词二首》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词的一般知识(词牌、过片等);品味两首词,初步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法、启发引导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两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作者豪迈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背诵,在背诵中加深对词的意境的体悟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把握作者的政治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毛泽东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更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他的创作贯穿在他革命的一生中,具有诗人气质的领袖,用凝练的语言抒写了一部现代历史的壮美诗篇,无论是井冈山时期,还是长征路上,无论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还是经济困难时期,我们都可以从他的词中听到时代的脚步声,从中感悟他伟大的人格和精神。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这两首词分别写于1925年和1935年。

下面我们回到当时那烽火连天的时代。

(1)《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

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高涨,革命形势迅猛发展。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势力进行疯狂的反扑。

在中华大地上,是维护黑暗统治走向衰退反动,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长沙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2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的一派大自然瑰丽的秋景,联想到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大家在阅读这首词时特别注意上片的末三句与下片末三句都是问句,其间有什么关系。

(2)《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5年2月。

娄山关是离遵义60公里的一个险要的关口,它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峻拔的山峰间,是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

关的周围有三个山峰,都像剑一样矗立云霄,无法通行。

只有娄山关一路可以通过,真有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红军长征中1935年1月7日占领遵义城,1月10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红军离开遵义便向四川南部前进,打算在沪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

蒋介石发现了红军的意图,就在长江沿岸集结重兵,红军便改变计划,突然抛开四川敌军,转头东进,重占娄山关、遵义,歼灭王家烈部两个师,击溃敌军两个师的增援部队,获得了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同时也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1958年12月,毛泽东对这首词注道: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遵义会议之后,中国革命开始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这首词写的就是娄山关战役。

上片写拂晓时出发行军的情景,下片写红军傍晚越过娄山关天险的壮丽景象,根据当时背景,这首词用的是倒叙的手法,上片是今晨,下片是昨晚。

但同学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上片是指向娄山关,下片是面对娄山关也是完全可以的。

自读时要注意体味词中那种略带凄清而绝不哀飒的风气。

二、知识窗口1、旧体新诗中国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分为“旧体诗”和“新诗”。

毛泽东同志自称他的作品是“旧诗”,那是由于使用了传统的古典格律,是专指体裁而言的,若论内容实质,当属现代范畴。

它是用“旧体”写的“新诗”,是“古典形式”的“现代诗歌”。

我们一般称为“旧体新诗”。

所以界定一首诗是旧诗还是新诗,主要是看其反映的内容。

2、关于词的一些知识

(1)词牌词牌:

是词调的特定的名称,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唐宋时代,了解音乐的词人根据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所以叫做填词,又叫做倚声。

后来一般词人大都按照前人作品的字句平仄来填写,这样词就渐脱离了音乐,纯粹成为诗的别体了。

“沁园春”与“忆秦娥”就是词牌,他们基本与词的内容没有什么关联,只是词的形式。

一般的词牌有一定的来历,如“沁园春”,传说是东汉大将军窦宪仗势夺走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人写词歌咏其事,歌名便是《沁园春》,以后依其格式填写的词都是“沁园春”。

(2)一字豆、过片一字豆:

又叫一字逗,《沁园春·长沙》上片的“看”和下片的“恰”按词的句法称一字豆,“看”直贯以下七句,“恰”统领以下七句,读这两个字,可作稍长停顿或适当地延长。

过片:

在双调词中,上下片之间一般有个过渡句,叫“过片”,或放在上片未尾,或放在下片开头,放在下片开头更多些。

过片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衔接两个段落。

如《沁园春·长沙》,下片开头“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就有承上启上的作用,就是过片。

三、要点探究1、《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秋景?

表现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绪的?

【提示:

上片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蓬勃进取的湘江秋景,写出虽是寒秋但万物在寒秋中争取自由的斗争情景。

它象征全国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式,象征生气盎然、昂扬奋发、疾速前进的斗争精神,表现在恶劣环境下,以斗争求生存,求自由的坚强意志。

】2、《沁园春·长沙》下片转到回忆,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诗人眼前的橘子洲,是诗人年青时与革命战友一起游览和战斗的地方。

围绕“同学少年”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遵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

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3、《沁园春·长沙》上下两片都是以问句作结,两个问句有什么不同?

【提示:

上片结尾,诗人在深秋寒风之中,面对广阔苍天和茫茫大地提出设问,是要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刻思考,引起人们对当前形势的关注。

这一层用设问为上片作结,给下片提示,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下片也用问句作结,但和上片的设问不同,这个问句是反问,实际含义是肯定记得当年我们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

它是全词的收束,明确地回答上片提出的问题,既是对当年老战友的怀念和激励,也是对当年革命者的教育和鞭策,号召人们发扬勇敢无畏的精神,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为了使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担当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责任。

四、作业:

背诵《沁园春·长沙》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探究新知识:

1、《忆秦娥·娄山关》上片如何表现娄山关的晨景?

体会“长空雁叫霜晨月”句的精妙。

【提示:

上片写大军驰过娄山关的情景,起首二句,仅10字,便把西风凄紧、雁声嘹唳、霜华满地、残月在天,这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生动地点染了出来。

叠唱过后,“马啼声碎,喇叭声咽”写繁霜铺地的山道上,列队疾驰的战马发出了杂乱的蹄声;昂首挺进的队伍中,军号吹奏着低沉而悲壮的音调。

把急速坚毅地驰过娄山关的红军的雄姿,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出来。

“长空雁叫霜晨月”较之初稿“梧桐叶下黄花发”不仅在音律上读来更铿锵(“忆秦娥”二句末字词调要求为仄声),而且所显现的景物也更阔大,并且点染出行军具体的时间是繁霜满地的早春残月在天的清晨。

2、《忆秦娥·娄山关》下片描绘怎样一幅图景,体会“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境。

【提示:

下片又倒转回去写大军正驰向娄山关的情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写红军顽强的意志,征服困难的气魄,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

面对雄关,昂首遥望,无数青山峰峦起伏,像大海的波涛一般,一轮落日,垂挂在西天,发出鲜红的血般的光芒,气象阔大雄浑,神韵隽永而悠远,这正是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红军战士的情怀。

仔细品味,“苍山”“残阳”非等闲景物,“苍山如海”之景非寻常所能见。

这里应在高山之上纵目所能见,实在是高瞻远瞩之景。

这里含蓄地写出要从头部署长征大计。

即“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不难从中体会出诗人那种豪迈的伟人情怀。

】3、探究“雄关漫道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蕴【提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漫道雄关真如铁”的倒装,古典诗词因音律等的要求,句中常出现类似的倒装现象。

漫道,不要说,不在话下。

雄关,即峭拔雄险的娄山关。

“真如铁”的“铁”字写出娄山关的坚固,然而这一次对于红军一切都不在话下。

据赵朴初说,当年红军过娄山关不是走正面那条狭窄的小道,而是从没有路的地方爬上山头的。

这个事实可以使我们更具体的体会这句“而今迈步从头越”,即如今我们从山顶跨过这如铁打般坚固险峭的娄山关,这是何等的气魄?

红军坚定的步伐踩在了山头上。

当然“从头”我们可以理解为“从头开始”,这两句既说红军跨越娄山关,又喻指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重新开始起步向前。

】4、臧克家说,《忆秦娥·娄山关》“整首词的气氛是壮的,可这壮里也多少带一点凄清的意味。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解。

【提示:

娄山关是天险,是古战场,红军经过这里又在早春季节;因此在景物的描写上多少带点凄清意味。

另外背景介绍中提及遵义会议后制定的会师北伐的战略计划都未能实现。

娄山关战斗虽然胜利了,但身兼革命统帅的诗人不能不感到沉重。

所以“马啼声碎,喇叭声咽”,所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正是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

但此词虽然风格独异而带一点凄清意味,但决不给人以衰飒之感,这点凄清反而更能衬托出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更能显现出诗人旺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博大的胸襟。

】三、【拓展创新】相传李白也写过一首《忆秦娥》,词是这样的: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词后人推之千中数一的神品,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逐关千古登临之口。

”再读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比较两首词的气象,你更喜欢哪一首,谈谈你的看法。

(400字左右)

四、布置作业:

读背这两首诗;预习下一课。

第三、四课时学习《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现代诗歌知识;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艺术手法的运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理清各首诗思路,熟读成诵;通过诵读吟咏,品味诗歌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的作用,感受诗歌涌动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中创造的形象,感受诗中营造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不同诗人的不同经历,进而感受他们或愤懑、或留恋、或沉重忧郁、或坚韧勇敢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诗歌意象,理解诗中的形象,感受诗中营造的意境。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特别是诗,更离不开读。

同学们,在翻开课文后,请放开喉咙,尽情地朗读吧!

(学生朗读)

2、作者简介

(1)《死水》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

在美国,他遭受了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的种种歧视,1926年,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美好愿望回到祖国,然而眼前的一切却使他深深失望,他感到痛苦、愤懑,渴望这一切都将毁灭,让祖国变成一个“美好的存在”。

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他创造了一系列丑恶的意象,以讽刺的基调贯穿全诗,这就是《死水》。

朗读时要注意这种讽刺是带有深恶痛绝的感情的,不可流于轻浮。

《死水》是新体格律诗,它的格律继承了旧体诗词的某些写法,以四行为一节,朗读时要按定型的“四步音”来读,例如:

这是——  一沟—— 绝望的—— 死水清风—— 吹不起—— 半点—— 漪论(2)《再别康桥》他悄悄地来,又悄悄的去了,短暂而毁誉参半的35个春秋如划过天际的流星,在新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奇观,他走时没有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留下了永远的《再别康桥》,他就是徐志摩。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在临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来到剑桥大学碧波荡漾的康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他流连忘返,如醉如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蛰伏在他心中诗人的天命,于是吟成这首《再别康桥》。

读这首诗时,你的心会与诗人一起飞翔在剑桥柔美的康河岸边,在一咏三叹中,那错落有致的诗行会在你的心中如音乐般,如流水般荡漾开来,尽情地在那徐行缓步的韵律中体会诗歌的美吧!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位诗人手中始终高擎着“火把”,为我们送来“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高歌“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他是地主的后代,但始终站“在浪尖上”,唱着“光明的赞歌”;他像一块“礁石”,向当时以及多年以后蜂拥而来的人群传达着诗歌的力量,他就是艾青,一位始终为大地和人民歌唱的赤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艾青离开杭州任教的中学,带着颗深沉热爱这土地的火热的心来到当时抗战的中心武汉,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官僚的腐败,人民的困苦,黑暗的一切让诗人感受到胜利将是无比艰辛的,这种沉重、忧郁的情感化作诗行,化作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朗读时请注意体味诗人的这种情感。

(4)《热爱生命》“食指,是一个圣徒,在所有人的语言都被统一在最高指示下的时候,他喊出了自己的语言。

”写于1968年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最早揭示“由狂热迷信到冷静的批判与反思的社会情绪”的作品之一。

“文革”爆发的时候他是北京56中学的一个高中学生,在那腥风血雨、人妖颠倒的动乱年代里,诗人劝告人们要《相信未来》,坚信人们对于“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

他为世界保留了良知和尊严,他为那个时代争取了被救赎的一线可能,1972年诗人因强烈的刺激导致精神分裂,1979年,诗人顽强地写下了《热爱生命》。

(5)《双桅船》有这样一批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在他们最该在书海中徜徉的时候,他们经历了一场历时十年的浩劫,他们的青春是可怕的。

然而他们以其坚韧的意志,勇敢的精神焊接了历史的断裂处,并且成了时代的脊梁,他们其中之一便是舒婷,她初中毕业即去福建杭山村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不久她开始诗歌创作,并最终成了朦胧诗创作的核心人物。

她的多数作品代表整整一代人倾吐心声。

这首《双桅船》也是如此,朗读时要注意体会。

知识窗口1、意象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

物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就成了意象。

意象的显著特点即意在物先。

就是说,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移情”;移情的结果就是意象的产生。

2、现代格律诗的“三美”主张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诗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主张新格律必须具有备三美: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所谓“音乐美”,指的是章节和旋律的美;所谓“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美”指的是诗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诗集《死水》就是这一创作理论的最好实践。

《死水》一诗每句诗都是四步音,节奏和谐流畅,再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声调十分动听,具有和谐的“音乐美”。

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做到节的匀称,句的整齐,具有“建筑美”。

全诗都用了形象的词藻,语言雕绘满眼,像死水、丑恶、漪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词语,妥贴安排,缕金错彩,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3、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

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

他们强调诗人主观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以奇特的想像,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人们读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并在诗界引起争论。

朦胧诗,是当时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

朦胧诗的代表人物有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等。

【要点探究】《死水》1、《死水》反讽手法的运用反讽,即用故意颠倒美丑、善恶、真假的手法进行讽刺,揭露腐朽事物的本质。

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运用“反讽”的手法的?

【提示:

诗人把死水说成“绿酒”,把铜绿说成“翡翠”,把铁锈说成“桃花”,把水面的油腻说成“罗绮”,把水上污浊的水气说成“云霞”,把水沫说成“珍珠”,最后总写一笔,把这条臭水沟的阴暗色调说成“鲜明”,在这些意象中,物的外象与诗人的意蕴恰恰相反——诗人早已洞悉它们丑恶的本质,却故意把它们写得很美,这是诗人对“死水”的无情嘲笑和讽刺。

】2、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探究“死水”的象征意义。

【提示:

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意会诗中的意象,则取决于读者的再造想象,文学鉴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活动,对于“死水”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

象征的是旧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当时的世界,同学们可任由联想,只要符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即可。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再别康桥》3、整体把握,理清思络全诗以离别康桥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生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仿佛诗人的足尖如清风般来了又走了,生怕打扰康桥的静谧,至深的情丝在招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第二至六节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

第二节写康河岸边的柳树。

夕阳下,柳枝镀上金色,如美艳的新娘,诗人无限欣喜、眷恋。

第三节写康河的水草。

柔波中,绿油油的水草仿佛在向诗人招手。

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支水草,这正写出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拜伦潭。

诗人此时意乱情迷,物我两忘,那一潭水在诗人眼里是天上的彩虹。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快乐也达到了极点。

撑一杆长篙,泛舟至青草更青处,晚上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时,诗人不禁要放声高歌。

第六节诗人也幻想到现实。

因为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

一切归于沉默。

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

最后一节呼应开头,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呼应,诗意也有递进,间接表达出作者深挚的感情,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神思飘逸,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

4、徐志摩非常推崇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探究这首诗的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提示:

这首诗意境优美,诗中有画,七节诗展现的是七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卷,通过动作性极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将这七幅画卷变成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这首诗音律和谐,除第五节不押韵外,其余各节都严格押韵,而且频繁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此外“轻轻”“悄悄”等叠词反复运用,增强了轻盈的节奏。

从诗的建筑上看,全诗七节,四行一节,诗作的单行和双行错落排列,每句字数基本是6、7字(间有8字),于参差中见整齐。

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的美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5、“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请从情感表达和篇章结构的角度探究一下这两句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提示:

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情感是沉重、忧郁的,这是本诗的基本情绪,也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在篇章结构上,四次出现,使诗歌自然分成四部分。

反复吟咏,更体味中国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生存的艰难,胜利的道路将无限艰辛。

】6、诗歌中的形象——农夫、少妇、母亲……具有怎样的概括意义。

【提示:

那些在寒冷的夜晚出现在林间、河上、旷野里的农夫、少妇等形象既是为自己的生活而搏斗,被命运驱赶的劳动者,也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苦斗、寻找着道路的中国民众的形象。

另外“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的两臂”等句子都包含着抽象的概括,都应扩展为对中国人民和斗争情景的暗示,扩展为对一种普遍性激愤情绪的概括。

】7、这首诗的基调是忧郁而悲哀的,如何理解这种忧郁与悲哀?

【提示:

这种忧郁和悲哀来自于农人“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和“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绝望,来自于“暴戾的敌人”强加给人民的“死亡的恐怖”,来自“象雪夜一样广阔又漫长”的“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它超越了个人遭遇的范围而具有了深广的历史内涵。

它不是无力的呻吟和对战争的回避,而是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土地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起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

】《热爱生命》8、探究《热爱生命》的形式特点及主题。

[提示:

食指一直坚持新格律诗的创作。

这首《热爱生命》全诗7节,每节四行,每行基本是11、12字,全诗押相同的韵,表现一种执着与坚毅,音律和谐铿锵。

食指是朦胧诗创作的启蒙人物,但他的诗主题并不朦胧,这首《热爱生命》

主题非常鲜明;无论人生是什么,无论生命中充满什么样的痛苦、磨难与艰辛,我们都应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挑战命运,热爱生命。

联想诗人的遭际,1972年,诗人因强烈的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但诗人始终顽强地坚持对现实的反思,坚持诗歌创作。

1978年后诗人迎来他创作的恢复期。

在1979年写下这首《热爱生命》,此诗与诗人1968年在人妖颠倒的年代写下的《相信未来》遥相呼应,坚定的信念与劲健挺拔的诗句让我们感慨生命的坚韧。

]《双桅船》9、探究“岸”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提示:

岸,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目标,未来的理想,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

]12、“双桅船”代表着什么?

[提示“双桅船”代表着一代人的反思与追求。

“双桅”暗示某种深层含义,爱情与事业并立。

]【拓展创新】下面是2002年高考中,一位同学在高考作文时写的一首诗的第一节:

如果我是一片云我会放弃高高在上,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请你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那,就是我的答案。

请你依据上面这节诗,续写几节,使主旨与上面这节保持一致。

作业:

背诵〈再别康桥〉、//〈双桅船〉

第五课时指导自学剩余课文

阅读指导

(一)活动研讨:

举行诵读比赛,感受诗中意象所传达的诗人的复杂感情,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领略诗的意境

(二)自学引领水最能开启人的性灵,柔美的《再别康桥》,激愤的《死水》都是诗人站在水边的智慧。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他诗作中广为流传的名篇。

它的影响可从一位前苏联诗人的作品中窥见一斑:

“从那时起,凡是在海岸上徘徊的人,/在那浅浅的小船和空旷的黄沙之间,/借着心、目光和耳朵他会听到,/普希金的诗句像金屑那样散撒……”《致大海》写于1824年。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大量的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而引起沙皇的恐慌。

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1824年,热爱自由、不愿逢迎的诗人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