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688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x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读书文化诗歌王维李白杜甫蝶恋花雨霖铃踏莎行思乡的古诗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菊”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第一种:

按类别归纳

一、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宋琬《喜周华岑见过》:

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

李璟《山花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贺铸《青玉案》: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的《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杨花飘零之意。

郑谷《淮上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文天祥《南安军》: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

朱淑真《恨春》: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

松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莲花由”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二、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能到辽西。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李白《菩萨蛮》: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温庭筠《菩萨蛮》:

赖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相辉映。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欧阳修《蝶恋花》: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范成大《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李白《送友人》: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三、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孟浩然《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

曾几《山衢道中》: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

王维《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

王维的《竹里馆》: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王维《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

良史《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柳宗元《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

王维《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

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

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四、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

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煜《浣溪沙》: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

李商隐《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秦观《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秦观《满庭芳》: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欧阳修《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

赵嘏《长安秋望》: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

晏殊《清平乐》:

”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红豆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日暮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落日表现迟暮的老年。

杜甫《江汉》: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

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

李商隐《无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杜甫《旅夜书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杜甫《恨别》: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五、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柳营指军营。

温庭筠《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第二种:

按情感归纳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

它源《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

南浦多见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

元代杨载说: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

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莼羹鲈脍。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

”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

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双鲤。

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如:

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

”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煜《浪淘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代欧阳修《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代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赵嘏《忆山阳》: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宋代秦观《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4.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

”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赞美了立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黍离。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诗经.王风.黍离》。

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

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

如姜夔《扬州慢》中有: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冰雪、草木。

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

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

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杜甫《蜀相》: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红豆。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树下而死,化为红豆,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2.莲。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白居易的《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1.投笔。

《后汉书》载:

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

”乃坏汝万里长城!

”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

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柳营。

指军营。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