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619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docx

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计划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科教案计划

 

镇(街道):

西南街道

学校:

刘本章小学

班级:

(1)、

(2)班

任课教师:

刘务华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考成绩统计

等级

A

B

C

D

E

人数

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状况

四则计算

学生基本上已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两级运算。

能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但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有待加强教案辅导。

逻辑思维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差,思维欠灵活。

几何图形知识与空间观念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图形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但只是停留在对图形的感性认识。

对图形的特点未能准确认识。

空间观念较差。

解决问题

学生基本上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但问题意识比较差,对问题的数量关系不大清析,分析思路的能力较差,解题能力不灵活。

学习态度、方法、兴趣、习惯等状况

学生对学习数学比较感兴趣,基本上能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数学知识。

课堂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问;学生基本上能认真完成作业;部分学生能自觉温习、预习功课。

但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分散精神;学习方法欠灵活,大部分学生尚未掌握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学法上有待教师加强指导。

 

在几何图形知识方面,应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从立体图形引出平面图形。

加强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加强直观操作、观察,让学生通过多动手剪、折、摆、拼等形式,使学生直观认识所学图形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应用题方面,根据学生识字不多,阅读和书写困难,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含糊不清难理解的特点。

通过操作、直观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

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实际,通过增加开放性题目、提问题、填条件、自编和改编应用题等练习,逐步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此外,必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案,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较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二、本学期的教案目标。

A级率

C级率

平均分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M和M,初步建立1M、1厘M的长度观念,知道1M=100厘M;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M);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M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案措施及教改教研课题

教案措施

1、改进教案方法,坚持采取启发讨论式教案;坚持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觉钻研,自觉地发现问题,不断相互探讨、研究,形成“学习——兴趣——钻研——学习”的循环。

2、在课堂教案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把集体教案、分组教案、个别教案有机结合。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把全班学生分成2人或4人、6人组,在教案的各环节适时、充分地组织小组学习活动。

3、在概念教案中运用类比迁移、直观推理、实物操作演示等方法使学生建立一个从感知——表象——概括——深化的过程。

多设计判断、填空、选择、改错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

4、在计算教案中要求学生按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步骤进行。

不断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步骤进行。

5、在应用题教案中采用“读、作、思、说、验”五字法组织教案,提高学生学习应用题的能力。

6、在教案中要特别为差生多提供学习机会:

①凡是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要有意识放慢教案进度,并让差生复述所讲内容或简单问题。

②让差生有多动口读、说、议的机会。

③让学生有暴露错误和矫正的机会。

教改教研课

题及措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教案中注重一题多题、一题多变、看图编题、看式编题等训练。

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敢于提出离奇古怪的问题,寻找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

2、励学生多提问,对学生能提出具有创意的问题要给予高度的评价,鼓励学生学会提问。

3、彻底更新教案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机会、活动的空间。

4、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之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表扬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引导纠正错误的意见,补充不完善的意见。

5、坚持能学的让学生先学;能说的让学生先说;能做的让学生先做;能下结论的让学生先下结论。

在教案中做到“让板书”、“让讲台”、“让演示”。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一、长度单位

教案时间

第1、2周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M和M,初步建立1厘M、1M的长度观念,知道1M=100厘M。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M)。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M)。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了解1M、1厘M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

线段的概念。

关键:

教案中要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1M、1厘M有多长,并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

学生知识技能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在量度过程中当刻度尺的始端不是在0刻度时对1厘M或几厘M常分辨不清。

动手操作能力差。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4课时

1、统一长度单位…………………1课时

2、认识厘M………………………1课时

3、认识厘M………………………1课时

4、认识线段………………………1课时

教具与学具、课件

M尺三角板卷尺纸条教案挂图投影仪图钉铅笔绳子小棒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进行比比、量量等实践活动。

中下生:

在量一量、画一画的学习中,巩固深化新知。

第二课堂

开展“量一量、比一比”活动

教改教研实施

1、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M和厘M的正确表象。

3、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把握好线段的教案。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51

18

6

2

2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主要成绩:

在活动中,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M和厘M,知道了1厘M和1M的实际长度,对于M和厘M之间的化聚及计算掌握得较好。

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判断出线段,量、画线段的能力也比较强;简单图形的线段条数学生基本上能正确数出。

二、存在的问题:

学生估算物体长度的能力较差,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度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没有从“0”刻度开始。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案时间

第2——5周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掌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笔算。

难点:

退位减法的学习及估算。

关键:

在计算教案中要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算法,充分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学生知识能力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缺漏:

学生在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与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经常忘记了进位时要在十位上加上1,而笔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或两位数(退位)时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忘记在十位减1。

补救措施:

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加强练习,逐步达到熟练。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13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教具与学具

圆片三角形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数字卡片纸条学具卡片木块小黑板式题卡片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加强估算、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联系要有一定的坡度。

中下生:

注意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多给参与的机会;减少书面练习,多进行口头练习力求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堂

口算、笔算能力大比拼

教改教研实施

1、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2、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3、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56

15

5

1

2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主要成绩:

学生能较好地运用笔算知识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加、减两步式题,计算能力比较好。

基本上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的估算,估算思路比较清晰。

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部分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间的数理混淆不清,有待加强教案辅导。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三、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时间

第6周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

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关键:

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和直角,再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知识能力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缺漏:

对角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部分学生对直角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补救措施:

加强实际动手操作,通过折叠、拼摆、测量、画图等加深对角的认识。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教具与学具

红领巾三角板投影仪投影片纸条活动角直尺小黑板角的图形图钉活动角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利用图形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散发性思维。

中下生:

在折叠、拼摆、测量、画图等学习中,巩固深化新知。

第二课堂

数学趣题

教改教研实施

1、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对角有感性的认识。

2、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景去认识。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48

16

11

2

2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主要成绩:

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判别出角和直角,能较清楚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和直角的方法掌握得较好,能按要求正确画出各种角。

二、存在的问题:

在数角方面学生较为薄弱,概念题失分较严重。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四、表内乘法

(一)

教案时间

第7——9周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案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

4、6乘法口诀的教案。

关键: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学生知识能力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对乘法口诀往往会不够熟练,对乘法含义的理解不透彻,常把乘法与加法混淆。

补救措施:

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数理,多动口、多练习,提高学生对口诀及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13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6的乘法口诀………………………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教具与学具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数字卡片口算卡片学具卡片小黑板游戏卡片挂图乘法口诀表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加强估算、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训练要有一定的坡度。

中下生:

加强对乘法含义的理解,熟记乘法口诀。

第二课堂

进行“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摘水果”等熟记口诀的游戏活动

教改教研实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案。

2、选择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有较多的练习机会。

3、认真抓好“用数学”的教案。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56

16

4

2

1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主要成绩:

学生基本上能弄清乘法运算的意义及读写能熟练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绝大部分学生能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正确、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的能力较强。

二、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对口诀不太熟练,个别学生尚未能正确区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概念题比较薄弱。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五、观察物体

教案时间

第10周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及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

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了解。

关键:

通过观察、剪折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生知识能力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教案时要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直观操作、观察,让学生通过多动手剪、折、摆、拼等形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4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对称图形……………………1课时

镜面对称……………………1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教具与学具

情景图实物图剪刀纸张镜子

长方体正方体生活用品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进行拼一拼、摆摆看、找不同等游戏活动。

中下生:

在摆一摆,说一说,涂一涂的学习中,巩固深化新知。

第二课堂

开展“镜子游戏”的活动

教改教研实施

加强观察、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47

17

10

3

2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主要成绩:

学生基本上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较正确判别出对称图形。

在练习和考查中,学生基本上能正确运用轴对称的性质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及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基本上能正确认识镜面现象,看镜子写数字、看镜子写时间方面也掌握得较好。

二、存在的问题: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六、表内乘法

(二)

教案时间

第11——14周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及学习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

使学生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学生知识能力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学生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在训练时,应改变方式,以游戏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诀…………………………………………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教具与学具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数字卡片口算卡片学具卡片小黑板游戏卡片挂图乘法口诀表式题卡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中下生:

多练习,加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熟记及运用能力。

第二课堂

进行“对口令、绕口令比赛、”等游戏活动

教改教研实施

1、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觉吸收自己喜欢的思路,学习口诀、记忆口诀。

2、在训练时,改变方式,以游戏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交流。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58

16

3

1

2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主要成绩: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积极参与7—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乘法口诀的意义独立编写出7—9的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能较正确运用乘法解决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口诀句数较多、数目较大,有部分学生对口诀不太熟练,有待加强训练。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七、统计

教案时间

第15周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从经历和感受整理数据过程中,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难点: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关键: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意识。

学生知识能力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由于统计较为繁琐学生对数据的描述、分析能力及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能力比较薄弱。

在教案中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多让学生实践及加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3课时

教具与学具

投影片挂图各种图片统计图统计表

小黑板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多让他们动手收集、整理数据,让他们结合实际选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应用知识、开展实践活动。

中下生:

开展一比一的帮扶政策,让成绩好的同学辅导他们的课业。

第二课堂

进行统计图形设计比赛

教改教研实施

1、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立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适当提供并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48

23

5

1

2

主要成绩、问题及简要分析:

一、主要成绩:

学生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对于(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案效果较好

二、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在统计数据过程中较粗心大意,大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强,个别学生的问题意识仍有待加强。

四、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名称

八、数学广角

教案时间

第16周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案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掌握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难点: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关键: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生知识能力缺漏状况及补救措施

在进行事物的排列及组合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凌乱、片面地对事物进行排列和组合。

在学习活动中,先采取独立思考,再以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的形式进行。

多让学生说说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

教案内容及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具与学具

数字卡片挂图各种图片小黑板

尖子生智能训练及帮助中下生赶队措施

尖子生:

多让他们动手收集、整理数据,让他们结合实际选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应用知识、开展实践活动。

中下生:

开展一比一的帮扶政策,让成绩好的同学辅导他们的课业。

第二课堂

进行“猜一猜、排一排”等游戏活动。

教改教研实施

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测试等级评定

A

B

C

D

E

人数

45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