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花》 之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486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色花》 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色花》 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色花》 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色花》 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色花》 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色花》 之一.docx

《《七色花》 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色花》 之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色花》 之一.docx

《七色花》之一

《七色花》之一

 

  一、教学目标

  1、 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地回答课后习题第1、2题,所提出的4个问题。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

  4、 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德。

  二、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决全文生字读音及词语意思,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1、2自然段,会回答课后习题1的两个问题。

  (3) 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

  

(二) 教学过程

  (1)听歌曲,谈话揭题。

  板书课题:

七色花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思考:

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B、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课文

  要求:

A、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思,并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B、带着课后1、2两题的4个问题在读课文,思考并试着划出有关句子。

     C、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部分自学情况。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B、讨论没弄懂的词语意思。

     C、指名回答习题1的两个问题。

  (5)学习1、2自然段。

     A、齐读第1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B、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C、1、2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7)作业。

     A、给下列带点字注上拼音。

       (ní) (sī)     (suì)   (jiāng)  

      珍 妮   撕 下   打 碎   冻 僵    

     B、用一句话写出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11自然段,会正确回答习题2两个问题。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习题3的三个句子,正确朗读3-11自然段。

  (3)感受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而感到快乐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品质。

  

  

(二)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新课。

  (2) 提问找出重点段。

    1)、 珍妮用七色花的7片花瓣帮她做了7件事。

    2)、 你认为哪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

为什么?

  (3) 学习10、11自然段。

    1)、 找出写最后一片花瓣的有关段落。

    2)、 轻声读。

思考并讨论:

这部分内容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读第10自然段。

想象,当时珍妮会怎么想。

    4)、小男孩站起来,高兴地跑啊跳啊。

这时,为什么珍妮心里充满快乐?

    5)、用“珍妮碰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时,就撕下一片花瓣帮她做了什么事”的格式说说这部分主要内容。

    6)、朗读。

  (4) .总结学法。

分5步:

    1)、 找(找相应段落)

    2)、 读(读有关内容)

    3)、 思(思考几个问题)

    4)、 概括(概括主要内容)

    5)、 朗读

  (5) 用同样的方法自学3~9自然段。

  (6) 讨论交流。

  (7) 3~7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用两个字概括。

    板书:

用花

    看板书回答习题2的两个问题。

  (8) .总结全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谈谈读后感。

    3)、 质疑。

    4)、 如果你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哪些事?

  (9) 作业,复述课文。

◆ 

《七色花》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足球赛》的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结合看图学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回忆”“津津有味”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习观察人物,练习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守门员和观众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人物的。

  教具准备:

幻灯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导入新课。

  1、图上都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2、板书课题,概述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理解图意。

  1、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的音和义。

  2、出示思考题,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

  

(1)小学生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

他们用什么做球门?

  

(2)作者是怎样描写守门员的动作和神态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场外观众的?

  三、初步整体理解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分段。

[一

(1);二

(2);三(3—5)]

  四、对照图,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教师提问:

  

(1)这一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说的是什么?

  

(2)你从图上怎么看出是一块空地的?

  (3)第二句话中的“又”字说明什么?

  3、让学生从图上找出足球队员、球门及观众。

  4、齐读第一段。

  五、理解第二段。

  1、指名读,结合看图,让学生说说这一段描写了图上哪两个人,重点写的是谁。

  2、默读这段课文,画出描写小守门员的句子,找出描写小守门员的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用自己的话讲述小守门员的动作和神态。

  4、指名读后两句,说说这两句话讲的是谁?

“候补”是什么意思?

“好像是修补”说明什么?

  5、齐读第二段。

  六、理解第三段。

  1、默读课文,观察图画,思考:

  

(1)课文写了哪几个观众?

  

(2)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

  (3)从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很精彩?

  2、指名朗读第三段。

  3、指名回答思考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众的表情动作,想象球赛的激烈场面。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

  “索性”是什么意思?

用哪个词可以替换它?

(干脆)

  “局势”是什么意思?

“不相干”是什么意思?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看得那么津津有味?

  5、齐读后三段课文。

  七、联系课文观察图画,指名说图意。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练习组词。

  2、指名说说自己认读的方法。

  3、指导书写。

  三、指导造句。

  1、指名说说“回忆”“津津有味”两个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思考“回忆”“津津有味”能和哪些词语搭配。

  3、先指名用这两个词练习说话,再进行书面造句。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注意观察同学或老师的动作、神态,为练习写片断做准备。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学习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描写对象是自己熟悉的一位老师或同学。

  二、学生读练笔要注,提示注意的问题。

  

(1)明确描写内容。

描写一个人做一件事时的动作和神态。

  

(2)要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3)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连贯,把观察到的动作、神态写清楚。

  (4)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老师,不要问同学,以免打断别人的思路。

  三、让学生回忆自己准备写的内容,想想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想好之后再动笔。

  四、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指名读写好的作文。

师生适当进行评议。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8小足球赛

  小守门员

  叔叔 忆 足球 看 小观众

  精彩场面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案

  学习目标

  ⒈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⒈出示矛和盾的图片:

你知道哪个是“矛”?

哪个是“盾”吗?

  ⒉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兵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

出示课题,齐读:

矛和盾的集合。

  ⒊质疑:

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

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又是怎么结合的呢?

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⒉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⒊出示生词,学生认读

  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

  ⒋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⒌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长处发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实际运用。

  ⒍理清脉络

  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理清层次

  第一段(1-4)讲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

  第二段(5)讲坦克在实际运用中大显神威。

  第三段(6)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⒈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⒉同座交流交流。

  ⒊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⒋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⑴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⒈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⒉重点指导

  ⑴引导学生观察。

  ⑵难字示范

  ⒊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

  ⒈搜集发明家的故事。

  ⒉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师: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

  ⑴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⑵“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⒈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⒉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⒊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⑴可以把第一个问题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①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结合起来。

  ②又是怎么结合的呢?

  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让它会动。

  ③结果怎样?

  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⑵最后一段的含义:

要善于发现事物的优点,根据需要,把优点很好地集中在一起,为我所用。

(“善于”,就是很会观察、很会思考的意思。

  ⒋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⒈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⒉齐读这段话。

  ⒊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比如实际应用方面:

双层公共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学习和做人方面:

采纳别人的优点等等。

以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类似的事例;还可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发明家的故事。

  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相机谈谈感受。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文

  ⒈中心: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长处发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实际运用,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⒉归纳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借发明这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至于坦克发明是不是真的像课文中描写的,可以不去追究。

  附:

参考资料

  ⒈坦克:

英文TANK的译音,旧译为“战车”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乘坐3—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

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早使用坦克参加松姆河战役。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

坦克主要用于地面作战,用以对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于摧毁野战工事,消灭有生力量。

但地形、天气对它的行动有一定限制。

  ⒉矛:

古代一种兵器。

长形,尖头,安上木质的长柄,作战时用于直刺。

矛在商周时用青铜制成,汉代多用铁制成的矛。

  ⒊盾:

盾牌,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等的武器。

  ⒋词语

  集合—使集合;汇聚。

  左抵右挡—“抵挡”,就是抵抗的意思。

  难以招架—文中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

  危急—危险而紧急。

  固然安全—“固然”,有本来、原本的意思。

  自卫—保卫自己。

  履带—围绕在拖拉机、坦克等车轮上的钢质链带。

装上履带可以减少对地面的压强,并能增加牵引能力。

也叫链轨。

  神威—神奇的威力。

  ⒌多音字

  得:

de跑得快、长得高;dé得到、取得;děi得你去、得两年完成。

  钻:

zuān钻洞、钻研、钻探机;zuàn钻石、钻戒、金刚钻。

  《翠鸟》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思路: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怎样理解词语”,在本课教学时应力求落实此项目的训练,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教学时以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为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应注意启发学生弄清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是有关系的。

如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

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

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起小鱼?

与翠鸟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有直接关系。

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有特点,而是由于它身体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

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

指导学法:

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么办?

(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办呢?

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

(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

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

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

(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

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

“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

(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

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三、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

(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附:

板书

  6.翠鸟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

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艳。

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说。

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抓住“贴着、疾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

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逮。

  

(2)重点指导

  翠:

上边“羽”和“羽”进行区分。

  赤:

上边是“土”字。

  希:

注意上边“”第一笔为撇“”,下边是“布”字。

  2.出示卡片,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课后练习。

  1.重点指导第2、3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①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方法解释第3题词语的意思。

  ②找出这“鲜艳、疾飞、锐利”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教师点拨。

  ③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例句,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写生字词。

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