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393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

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

(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 《贫农的儿子》作者:

蔡亮(板书)

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

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

(学生回答)

“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

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

(学生欣赏投影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

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

迸攻。

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板书),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泽东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课件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举手发言)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

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1)、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

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泽东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2)、色彩沉着、协调:

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

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3)、仰视构图:

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

中间是毛泽东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二)中国画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现的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

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 (悄悄话》作者:

王有政

1、作品内容分析:

提问:

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环境背景、人物穿着,说明爷孙俩是哪个地方的人?

作品中的爷孙俩在干什么?

你能说说他们在说什么吗?

(学生回答)

教师:

作品表现了陕北农家的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窑洞、枣树和老大爷头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陕北农民的生活特征。

老大爷在编筐,系着红领巾的小孙女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成绩通知书,兴冲冲地靠在爷爷身上,对着爷爷的耳朵,告诉爷爷她考试得了多少分。

从她和爷爷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绩,作品充满朴实、温馨、甜蜜的气氛。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亲,小的天真可爱。

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看越觉得美。

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体感。

(2)、人物神态美:

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孙女,侧耳细听。

小孙女偏头伸颈对着爷爷的耳朵高兴地说什么。

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爷爷的肩膀上,胸脯靠着爷爷的背侧,重心都落在爷爷身上。

另一只手拿着通知书背在后面像飞起来的小鸟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作者:

吴凡

1、介绍作品内容:

学生欣赏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

作品通过一个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联想。

蒲公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种子藏在绒絮里,飞到哪就在哪里生根。

割草的小女孩吹着蒲公英,看着它们随风飘向远方,心中也许有着一种向往吧!

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

作者用水印木刻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国画的趣味,有一种淡雅的美。

水印木刻:

在特制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画面形象后,再用水调和颜料拓印在宣纸

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

以大片的空白衬托朴实可爱的小女孩,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国雄

  (六)中国工笔画 《小伙伴》 作者 陈白一

   1、作品内容:

《和平》、《小伙伴》都是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题材作品。

   2、作品的表现形式。

   3、作者介绍。

   三、小结:

  1、作品的表现形式:

   写意画粗犷、豪放,又称泼墨画;工笔画整洁、细腻;兼工带写的中国画,比写意画法工,比工笔画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课。

第二课 命题画过年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便学生在回忆春节节日气氛的同时,无拘束地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节日之夜的感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回忆过年的喜庆场景。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构图时突出重点。

教学准备:

教具:

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

彩色笔或毛笔、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1、年的来历故事

2、过年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回忆回答。

4、过年又称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

在过年的日子里,人们吃团年饭、放烟花、走亲戚、玩花灯……一派红红火火、喜庆热闹的景象。

(课件展示,过年的情景)

5、板书课题。

二、课件展示,直观感受

1、分析烟花燃放时的形状。

A、放射状;B、团状;C、旋转状;D、点线状。

2、学生回忆逢年过节,自己和家人、朋友玩烟花的情景。

A、在阳台上“彩珠筒”。

B、一家人欣赏“天女散花”、“火树银花”。

C、除夕夜12点,家家燃放烟花迎新年。

(每种情景都配以图片展示)

3、指导学生回忆电视里玩花灯、舞龙、舞狮的场景。

4、春节还有哪些特殊的活动?

5、欣赏课本范图,分析构图特点。

三、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画出过年的喜庆情景。

2、播放第三册学过的童声合唱歌曲《小拜年》的录音:

“正月里好耍狮子灯呀,耍起那个狮子灯拜个新年。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

锣鼓龙灯好热闹呀,耍起那个狮子灯拜个新年……”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纸条锁编粘贴纹样

教学目的

通过学会利用旧挂历纸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进一步提高手、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纸条锁编的步骤及排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纹样美观大方。

教具:

:

范作若干,挂历纸、小刀、录音机、磁带等。

学具:

挂历纸、单色底纸、浆糊、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分别出示锁编纹样范作:

“同学们,这些纹样美不美呀?

你们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

别急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分解纹样:

请一名学生上台来拆一个纹样,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说一说它变成了什么?

教师: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纹样现在变成了纸条,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纸条来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

二、自己动手,尝试体验

1、指导回忆:

“同学们玩过风车吗?

知道风车是怎么做的吗?

请一位学生上台,用刚才拆下来的纸条做一个风车。

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做风车又快又好。

不过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没有?

学生观察、讨论:

做风车只要3根纸条,而刚才拆下来的纸条有4根。

教师小结:

“对了。

同学们观察很仔细。

我们今天做的纹样要4根纸条才能锁编成一个纹样。

这个纹样就叫风车结。

下面请大家打教材第6页。

怎样锁编风车结呢?

2、自学:

请同学们看清风车结锁编步骤图,相信同学们是能够看懂的。

然后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宽、等长纸条,边看步骤图边锁编成许多风车结。

等会要进行评比,看谁排列出的花样最好看。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每个同学自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种花样,然后将你认为量漂亮的花样粘贴在作业纸上。

(播放音乐制造气氛。

2、作业要求:

A、剪切的纸条宽度基本均匀、光洁。

B、制作精细、花样繁多(有横摆、竖摆、斜摆,有四叶风车结、八叶风车结,色彩丰富)。

3、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作品展示,评价

五、小结

第四课纸条穿编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纸条穿编造型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灵巧的双手。

2、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纸条穿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各种材料穿编而成的工艺品实物。

2、制作纸条穿编范作,剪好经纬纸条。

3、录音机、磁带。

4、彩色纸、剪刀、浆糊、直尺、小竹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纸条穿编。

1、小朋友,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纸条穿编(板书课题)。

也许大家对这一内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并不难学。

只要用心,保准一学就会做。

2、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纸条穿编范作。

你们看,这就是纸条穿编作品。

它运用较厚的纸条、通过编织进行造型。

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手工艺术品。

3、出示课前搜集的运用其它各种材料穿编的工艺品,指导学生欣赏。

虽然材料不同,但穿编的方法类似。

通过欣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示范,学习纸条穿编方法。

1、进一步理解纸条穿编的意思。

纸条穿编就是将宽度相同的纸条用经纬交穿编织的方法来造型。

2、认识经线与纬线:

联系地理知识简述经线与纬线的概念,告诉学生横的叫纬线,竖的叫经线。

3、学生自学,思考问题。

A、你认为纸条穿编是怎么做的?

B、经线可做怎么样的变化?

C、有什么好办法剪经线?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教师示范:

A、把一张纸对折;

B、用剪刀剪出经线;

C、拿另一种色纸裁出宽窄一致的纬线;

D、穿编完成。

6、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按照穿编的方法步骤进行纸条穿编竞赛。

教师予以个别指导。

比赛结束后,教师把部分作业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评议谁的最好,谁的还存在什么缺点,值得改进。

便大家能取长补短、共同得到提高。

三、小结全课,勉励学生。

1、肯定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

告诉学生灵巧的双手是自己锻炼出来的,敢于动脑动手才会有所创造。

2、鼓励学生课外尝试纸条穿编其它的图案。

第六课命题画植树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画出植树时的感人情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力。

3、进行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如何生动地表现出植树时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植树时的人物动态描绘及构图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

挂图两幅、图钉、幻灯机、投影片、录音机及磁带等。

学具:

白纸、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1、课前教师在教室四周摆些绿色植物。

铃声响,学生人教室,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2、教师按下录音机,播放(百鸟争鸣》的轻音乐。

3、播放音乐的同时,打开两幅森林挂图,幻灯映出树林灯片。

4、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导入课题:

同学们,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因为有了枝繁叶茂的树林。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不要错过了这个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我们国家还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画一画植树时的感人场面好吗?

板书课题:

命题画植树

二、新授。

1、启发回忆:

(1)同学们上星期到植物园开展了植树活动,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吗?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当时植树的情景:

“有的扛树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除了你们小学生外,还有什么人也在植树?

学生记起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别是一部分省市领导同志也在那里植树,大家都在为绿化祖国出一份力。

2、讲解难点:

(1)植树时的动态是怎样的?

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人物画速记。

(2)为生动地表现植树时的感人情景,同学们最好将人物表现得更充分。

比如:

充分仔细地描绘人物的表情、服饰、发型等。

教师打幻灯,提供一些具体的人物形象,同时,选择黑板上的一个动态进行具体描绘。

(板书:

人物动态生动)

(3)欣赏第10页的三幅学生作品:

教材左上图描绘的是小朋友植树时的热闹场面,人物动态各异,造型简练,构图饱满。

右图画的是去植树的情景,人物动态、表情生动,服饰描绘仔细,构图有主有次,用色大胆。

下图是一幅想象画,主题是:

"把绿色洒向地球",表达了作者绿化环境的美好愿望。

小结:

要使画面生动、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绘外,还要特别注意构图饱满、完整,因此,可添画周围环境、植树工具等,也可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绿化祖国的美好愿望。

板书:

构图饱满完整

3、指导画法:

(教师继续范画)

(1)构思:

可根据记忆进行描绘,也可根据平时的感受进行想象创作。

(2)构图:

先确定主体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场景,注意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

(3)描绘:

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及植树场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1、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画一幅表现植树情景的命题画,注意人物动态生动,场面热闹感人,可进行想象创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进行集体评议。

2、课堂小结。

第七课中国画线和色的游戏

教学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

教学重点:

1、毛笔所含水分的掌握。

2、粗细浓淡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

幻灯、挂图、中国画工具。

学具:

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工具,讲述要求。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关山月画梅和徐悲鸿的马,印刷作品欣赏。

2、由教师发问,三至四名学生谈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特征。

教师讲述。

3、揭示课题:

中国画线和色的游戏

二、教师讲解笔墨知识并演示。

(将演示宣纸挂上)

1、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古人有“墨分五色”的说法,即焦墨、浓墨、淡墨、次淡墨和清墨等,其实,远远不止五色,除了彩墨外,黑墨也可调水调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来,可画出浓淡干湿的效果来。

2、教师演示调色。

3、学生练习调色。

4、运笔方法:

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笔的运用。

教师演示。

5、展示教师范画,欣赏。

6、讲述作业方法要求。

运用墨线的粗细、疏密和浓淡结合色彩创作一幅抽象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下课。

第八课中国画云和水

教学目的:

1、学习*

2、巩固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中国画云和水的画法-。

教学重点:

1、毛笔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

幻灯、挂图、中国画工具。

学具:

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工具,讲述要求。

二、复习旧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运笔的方法有哪些?

3、讲评上节课作业。

三、讲授新课。

1、出示陆一飞山水画作品欣赏。

2、由教师发问,三至四名学生谈感受,了解中国画云和水的特征与画法。

教师讲述。

3、揭示课题:

中国画云和水

四、展示教师范画,讲述云和水的画法。

云和水外形多变,常见的画法有勾线法和泼墨法,非常注重墨色变化。

五、教师讲述并演示画云和水的方法。

(将演示宣纸挂上)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云和水的不同形状,注意形状、大小、线条的变化。

六、讲述作业要求:

运用云和水的画法,发挥想象,画出有创意的云和水。

七、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八、小结,下课。

第九课中国画器皿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把握画器皿的笔墨浓淡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器皿的用笔用墨技法。

教学难点:

笔墨水分控制,花纹的组织变化。

教学准备:

示范用宣纸,中国画用品,器皿实物,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齐白石作品,引入新课。

1、齐白石写意作品数幅,展示在学生眼前,欣赏,激起学生绘画表现欲。

2•揭示课题:

中国画器皿

二•新授

1、教师发问:

“常见的器皿有哪些?

“各是什么形状?

“谁上来画画?

2、小节。

1、组成:

盖、口、身、嘴、脚、提手等。

2、常见外形。

3常见装饰花纹。

三、教师讲述,结合演示画器皿步骤。

(将演示宣纸挂上)

1、以稍干的淡墨中锋线勾外形,注意壶身对称及透视变化。

2、淡墨或淡墨中加上青绿色点画花纹,不同方向的花纹用笔应有区别,注意水份控制,不可将花纹形状画"糊",以至不可收拾。

四、讲述作业要求:

1、落墨前先用铅笔轻轻勾画器皿的大体位置和形,基础好的同学可直接落墨点

写。

2、依构图需要可适当增加背景,题字落款位置要适当。

4•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谈话:

1•收回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评选优秀作业。

(要求学生评出笔墨效果好,构图好的作业)

3•小结本节课堂情况,下课。

第十课给蝴蝶添画花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对称形的特点。

2、训练学生大胆进行顿色搭配和表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重点与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漆画花纹。

教具与学具

教具:

搜集有关蝴蝶的图片、彩照、邮票、工艺琨和标本;幻灯片两张,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红花;印好蝴蝶纹样的小卡片。

学具:

作业用纸;各种彩色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花姑娘朋友。

是谁呢?

大家看!

(出示蝴蝶标本)小朋友

异口同声地说是蝴蝶。

(板书:

蝴蝶)

大家喜欢蝴蝶吗?

为什么?

因为它们有美丽的花纹,漂亮极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给蝴蚨添画花纹,(把标题板书完整)

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小蝴蝶哩,(出示彩照、图片、邮票上的蝴蝶)你看,它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花纹,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小朋友们愿意和它做朋友吗?

"

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蝴蝶的形状和花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对称形)大家想想还有什么也是对称形吗?

蝴蝶的形状、花纹、颜色两边是一样的,所以,蝴蝶是对称形。

蜻蜓、小蜜蜂也是对称

形。

三、老师讲解示范画法

老师这里画了两只蝴蝶,大家比一比,哪只蝴蝶好看?

(用幻灯打出两只蝴蝶,一只花纹、色彩都很镖亮,一只是单色白描)。

如果老廓也给第散只蝴蝶添上花纹,它也会很好看的。

怎样添画呢?

先画一边的花纹,再画另一边,两边要基本一样。

颜色呢?

先上一边的颜色,自己喜欢什么浊色就配什么颜色。

(老师用彩笔直接在幻灯片上描画,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十分形象地看到添画步骤。

添画完了,再让大家比较看看,认识到这只蝴蝶也同样漂亮了。

所以,添画花纹非常重要。

四、学生添画练习。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

每位小朋友都做一名小小设计师,给蝴蝶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看谁设计得最好看。

把印有蝴蝶纹样的卡片分发给每位同学,轻轻播放欢快的音乐。

老师随时鼓励大家大胆地涂色、配色、创新。

把效果好的作业张贴在展览板上,然后民主评曲最佳设计师、并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给蝴蝶添画花纹,大家都画得很不错,都绪蝴蝶蛄娘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但我们从小就要艰苦朴索,•不要只讲穿得漂亮,而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课命题画赛龙舟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来历,简略了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通过画赛龙舟,让学生懂得集体团结协作的力量,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风土人情。

二、巩固和练习画人物动态的绘画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三、通过画赛龙舟这种热烈场面,迸一步学习和巩固构图布局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画出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教学难点:

划船的队员和打鼓的队员的动态描绘。

教学准备:

教具:

电视机、录放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带、桨、划桨的木偶人、活动灯片、水彩笔、蓝色的卡片纸、学生作业用纸。

学具:

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了解赛龙舟的历史由来。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下面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打开录音机)"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贴出诗人屈原的画像)……大家上中学时将会学到诗人那千古吟唱的诗篇《离骚》。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龙舟赛。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

命题画赛龙舟(板书课题)。

二、说龙舟赛,启发学生回忆、想象龙舟赛的热闹情景。

在我们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几天,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舟赛(板书)。

小朋友们见过吗?

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学生饧谈,教师综合性地板书:

"人山人海竞争激烈

鼓声、加油声响彻云霄"

2、1991年5月,在我们湖南汨罗江举行了"国际龙舟赛"(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全世界许多国家的代表队在那里欢聚一堂。

别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观望台扎在江中。

江的两岸装满了彩灯,挂满了彩旗,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真是世人罕见,振奋人心。

3、打开教材第32页,指导学生看教材上介绍的赛龙舟时热闹情景的照片,加深学生的印象,充实学生的想象。

三、学画法,尝试画出龙舟赛。

1、教师讲授画法。

无论哪次龙舟赛,都离不开队员、龙舟等。

那么每条龙舟上都有些什么成员呢?

(让学生回亿、发言,教师板书:

旗手、鼓手、队员)既然是赛龙舟,那么龙舟的模样便可以画得形象些、夸张些(教师板画几种不同形式的龙舟模样,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放手作画。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减少了学生作业的难度)。

要在画面上表现出比赛的激烈,就要在画面的构图,尤其是龙舟的位置安排上动点脑筋(教师用自制的活动灯片演示说明怎样的距离才能使竞赛场面激烈些,使学生懂得如何来处理画面才能取得好的画面效果)。

为了增强画面的热烈气氛,还可以画观众。

通过观众的动作、表情来衬托比赛激烈。

2、学生尝试创作练习。

播放音乐。

教师随时发现典型,抓住典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四、评作业,总结画的特点。

学生基本完成作业后,把一张张色彩鲜艳、激动人心的画面贴到教师课前画好的作业背景图上,再让大家评选出优秀作业。

然后教师概括总结,肯定大家大胆创作精神,鼓励学生平时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

要把诗人屈原那种爱国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之中去,刻苦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

第十二课剪贴盆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盆景的有关知识,发展审美感知能力。

2、掌握剪贴盆景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难点:

构图恰当,材料运用巧妙。

教学准备:

教具:

利用l日《盆景》月历充当挂图,各种废旧彩印纸片(将每张裁成若干小块)、剪刀、浆糊、展示板、收录机、磁带。

学具:

配给数张小废彩印纸片、白色作业纸一张、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略)

二、导人新课。

1、观赏出示挂图并口述。

生活离不开美,现在我们来欣赏园林艺术申的奇葩盆景。

盆景将大自然申宏伟秀丽的山水、树木等,浓缩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用来装点庭院、厅室等,使人们在小范围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壮丽。

要求学生认真观赏挂图。

教师板书:

"盆景"

2、简评。

(1)树桩盆景:

图一、青翠欲滴、清新秀丽。

图二、古朴苍劲、气度不凡。

图三、硕果累累、丰收在望。

(2)山水盆景:

图一、崇山峻岭、雄伟壮丽。

图二、峭壁悬崖、险峻雄劲。

图三、峰峦叠翠、优雅宁静。

(3)结语一一文人雅士赞美盆景是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板书)

3、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