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307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docx

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

妊娠:

妊娠就是怀孕,从雌性动物受精后至胎儿娩出之间的一段时间。

人工受精,包括精液的采集、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最后将解冻的精液输入母畜特定部位受精的一门技术

初情期:

雄性个体第一次释放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时期。

雌性动物从出生后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

精液稀释:

(1)增加精液容量,以确保家畜输精的总精液量。

(2)有利于精子的体外存活和受精能力的保持。

母性行为;母性行为包括产、哺乳、以及产前的做窝和产后舔净仔畜等一系列行为。

玻璃态学说:

玻璃化可逆、不稳定。

快速越过冰晶区(-15~-20危害最大),直接进入玻璃化状态。

精子在玻璃化冻结状态下,不会出现原生质脱水,保护了细胞结构,使冻后精子可恢复活力。

慕雄狂(Nymphomania)是卵泡囊肿的一种症状表现,其特征是持续而强烈的表现发情行为。

但并不是所有的卵泡囊肿都具有慕雄狂的症状,也不是只有卵泡囊肿才引起慕雄狂。

卵巢炎、卵巢肿瘤以及内分泌器官(脑下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或神经系统(主要是丘脑下部)机能扰乱都可发生慕雄狂。

顶体反应:

包裹精子头部的质膜、顶体外膜融合和破裂,释放内含物的过程,是精子获能后的必然结果。

(透明质酸酶、顶体素)

3.采精频率:

每周对公畜的采精次数

神经激素;动物体内某些特化的神经细胞(结构上属于神经系统而非内分泌系统)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循环或通过局部扩散调节其他器官的功能;

2.适配年龄:

指种畜适于开始配种繁殖的年龄。

受精:

是两性配子(精子和卵子)相互作用,结合产生新的个体即合子的过程。

公羊效应;公羊效应即向母羊群中放入公羊,以公羊分泌的外激素(臊味)的作用刺激母羊快速并集中发情的现象。

3.母畜的诱发发情:

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使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母畜出现正常发情,也叫催情。

4.同期发情:

让一群母畜同步发情

5.超数排卵:

使母畜在一次发情中超常规地发育更多的卵泡,增加排卵数——提高多胎率、生产用于移植的胚胎

6.精子发生:

指精子在睾丸内产生的全过程,也叫精子生成。

7.精子发生周期:

指精细管上皮细胞出现的精子发生序列,即由A1型精原细胞分裂开始,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

8.精细管上皮周期:

在曲精细管同一部位或横断面上出现两次相同细胞群的时间间隔。

9.精细管上皮波:

精细管上皮波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生精细胞群沿着曲精细管的纵长排列的状态。

10.射精量:

是指公畜一次射出精液的多少,以毫升数表示。

11.精子密度:

指单位容积的精液内所含有的精子数目,通常用亿/ml表示。

12.精子活力:

指精子运动的能力。

13.精子活率:

指在显微镜视野内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数占精子总数的百分比,但有时也可与“精子活力”通用。

14.精子低温打击:

是指精子在缺乏抗冷保护的条件下,受到急剧降温后,不可逆地丧失正常活动力或生活力的现象。

15.自发性排卵指发育成熟的卵泡自然地发生破裂而排出卵子的哺乳动物排卵类型。

16.诱发性排卵(也称刺激性排卵)指只有受到交配刺激或外源性排卵激素的刺激才发生排卵的哺乳动物排卵类型。

17.发情周期:

从一次发情的开始(或结束)到下一次发情的开始(或结束)所间隔的时间。

18.液态精液:

指未经冷冻而处于液体状态的精液,包括原精液(新采出的未经稀释的精液)、常温保存的稀释精液和低温保存的稀释精液。

19.冷冻精液:

是在超低温条件下进行冻结和保存的固态精液。

20.牛的冷配:

是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通俗叫法,即用经过解冻的冷冻精液配种之意。

21.精子获能:

在自然情况下,哺乳动物射出精液中的精子,在受精前必须在子宫和输卵管内经历一段时间,在化学特性和生理上发生某些变化,使机能进一步成熟而具备受精能力的现象。

射冠和透明带而使之可以接触卵黄膜。

22.阵缩:

分娩开始后,子宫肌从子宫底朝着子宫颈方向进行的分节性(不将子宫作为一个整体)、间歇性、不受意识控制的收缩。

23.努责:

是指腹肌连同膈肌发生的反射性和随意性(受意识控制)收缩。

24.母畜的繁殖力:

指母畜在一段时间内(一生或一年)繁殖后代数量多少的能力。

25.产犊指数:

也叫胎间距、产犊间隔,是指牛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天数,系牛的繁殖力统计指标之一。

即“畜群内所有产犊母牛两次产犊间隔的总天数”除以“统计的间隔总次数”所得的商,单位为“天”。

26.不孕:

是指母畜没有先天性的生殖机能异常而在应当生殖的时间内未能产出活的后代。

【不孕的发生原因可能来自雌雄性任何一方。

不孕可能是暂时的,经过正确地治疗可以恢复生育力】

27.恶露排出:

伴随着子宫内膜的再生,子宫内混合液体被排出的生理现象叫做恶露排出。

供体:

胚胎移植过程中,提供胚胎的个体。

28.发情:

雌性多动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引起生殖器官和生殖道的一系列变化,并产生性欲的胜利状态。

乏情:

长期不发情,卵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无周期性的功能活动。

分为:

生理性乏情、病理性乏情原因:

季节性乏情、泌乳性乏情、营养性乏情、应激性乏情、衰老性乏性。

29.受精:

公母畜交配后,精子和卵子发生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0.附植:

胚胎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和生理上的联系的过程。

31.分娩:

胎儿发育成熟,妊娠期满,母畜将胎儿及其附属物排除体外的过程。

32.助产:

对不能正常分娩的母畜所采取的人工辅助性手段,帮助胎儿产出。

33.繁殖力:

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技能繁衍后代的能力。

35.性成熟:

生殖机能发育完善,具有繁殖力。

37.超数排卵:

是在母畜发情周期的适当时期,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动物卵巢进行处理,诱发其卵巢上大量卵泡同时发育并排卵。

38.人工授精:

是利用特殊器械收集雄性动物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再利用器械将精液导入发情母畜生殖道的特定部位,以代替自然交配的技术。

39.皮质反应:

精子入卵后,皮质颗粒层破裂释放出胰酶样蛋白水解酶时的过程。

40.精子发生:

指精子由精原细胞发育为成熟精子的过程。

42.妊娠黄体(周期黄体):

母畜排卵且未受孕后而形成的黄体。

43.生殖激素:

对动物生殖活动具有直接调空作用的激素。

45.精子获能:

指精子在母畜内生殖道内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以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

46.配种适龄:

指动物适合配种的年龄,即体重达到成年体重65%以前,性成熟以后的阶段时间。

48.卵黄周隙:

受精后,卵黄收缩,并在透明带和卵黄膜之间形成一个空隙,称之为卵黄周隙。

49.发情周期:

在生理或非妊娠条件下,雌性动物每隔一段时期就出现一次发情,通常将这一次发情到下次发情开始叫一个发情周期

51.透明带反应:

指皮质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改变透明带的性质阻止精子再穿入的反应过程。

52.卵黄膜反应:

由皮质反应的结果,大部分原来的卵黄膜加入皮质颗粒膜而发生膜的改组。

53.激素与生殖激素:

激素是由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和某些组织器官的生活细胞所释放的控制生理活动的一类化学活性物质;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的激素叫生殖激素。

54.性成熟与初配年龄:

性成熟是指家畜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能力的时期;初配年龄则指实施第一次参加配种的年龄,一般要求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70%时的年龄。

57.诱导发情与同期发情:

诱导发情是指对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畜,利用外源激素或某些生理活性物质以及环境条件的刺激,促使乏情母畜卵巢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技能性活跃状态,使母畜正常发情排卵;同期发情则指利用激素或类激素的药物处理母畜,将群体母畜不同进程的发情周期调整为统一进程,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

58.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

利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母畜卵巢的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叫做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是指从一头良种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内取出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头生理状况相同的母畜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从而产出后代,所以又叫借腹怀胎。

59.冷冻精液与精液平衡:

冷冻精液是以液氮(-196C)或干冰(-790C)为冷源,将精液经特殊处理后,保存在超低温下以达到长期保存精液的目的。

在精液冷冻处理时,将稀释后的精液缓慢降温到0-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0.5-2小时,使精液温度恒定,叫做精液平衡。

60.精子获能与附植:

公畜射出的精液一般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通过母畜生殖道(子宫和输精管)后,在形态和机能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具有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叫做精子获能;胚泡附植是指胚胎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和生理上的联系的过程。

61.胎膜与胎盘:

胎模是由胚胎外的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基本胚层形成的卵黄膜、羊膜、尿膜和绒毛膜的总称,胎膜是早期胎儿与母体子宫粘膜交换气体、养分及代谢产物的暂时性器官;胎盘则指胎儿绒毛膜的绒毛与母体子宫粘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一种结合体,由两部分组成:

胎儿绒毛膜的绒毛部分为胎儿胎盘,母体子宫粘膜部分为母体胎盘,两者合称为胎盘。

62.繁殖力与正常繁殖力:

繁殖力是指家畜在正常生殖机能条件下,生育繁衍后代的能力;正常繁殖力是指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所获得的最经济的繁殖力

动物繁殖学:

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是加强畜禽品种改良,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动物科学或畜牧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四大内容:

繁殖理论、、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及其防治

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

睾丸附睾阴囊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阴茎包皮

副性腺:

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睾丸:

精子生成、分泌激素(间质细胞-雄激素、支持细胞-抑制素、支持细胞-激活素)

附睾:

精子的成熟、附睾管的吸收作用、附睾管的运输作用、精子的贮存

阴囊:

调节睾丸的温度、阴囊腔的温度低于腹腔内的温度、阴囊通常为34℃~36℃。

副性腺:

冲洗尿生殖道,稀释、营养、活化精子,运送精液,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

雌性动物生殖器官: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

卵巢:

卵泡发育和排卵(随卵泡发育,经过初级、次级、生长、成熟卵泡阶段,卵原细胞经初级、次级变为成熟卵子)、激素分泌(雄、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活化素等)

输卵管:

运送卵子和精子,精子的获能、卵子受精、受精卵卵裂,分泌机能(黏多糖、粘蛋白)

子宫:

贮存、筛选和运送精液,有助于精子获能,孕体的附植、妊娠和分娩,调节卵巢黄体功能,导致发情

阴道:

交配器官,产道,保护上生殖道免受微生物的入侵,是子宫颈、子宫粘膜和输卵管分泌物排出的通道。

子宫类型:

双间子宫(羊牛狗猫)、双角子宫(马猪)、双子宫(兔)

激素:

由有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

GNRH:

名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源—下丘脑,性质—十肽,作用—促进腺垂体释放LH和FSH。

PRF:

名称—促乳素释放因子,来源—下丘脑,性质—多肽,作用—促进垂体释放促乳素。

OXT:

名称—催产素,来源—下丘脑,性质—九肽,作用—促进子宫收缩,乳汁排出,并具溶解黄体作用。

FSH:

名称—促卵泡素,来源—腺垂体,性质—糖蛋白,作用—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精子形成。

LH:

名称—促黄体素,来源—腺垂体,性质—糖蛋白,作用—促进排卵和黄体的形成及雄激素、孕激素的分泌。

PRL:

名称—促乳素,来源—腺垂体,性质—糖蛋白。

作用—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提高黄体分泌机能。

A:

名称—雄激素,来源—睾丸,性质—类固醇,作用—促进精子发生,第二性征和副性腺的发育及性行为的发生,并具同化代谢的作用。

E:

名称—雌激素,来源—卵巢,性质—类固醇,作用—促进发情行为的发生,第二性征,雌性生殖道,子宫腺体及乳腺管道的发育,刺激子宫收缩,并对下丘脑和垂体有反馈调节作用。

P:

名称—孕激素,来源—卵巢,性质—类固醇,作用—与雌激素协同作用于发情行为,抑制哺乳动物的排卵和子宫收缩,维持妊娠,维持子宫腺体和乳腺泡的发育,对促性腺激素分泌有抑制作用。

RX:

名称—松弛素,来源—卵巢、子宫,性质—多肽,作用—促进子宫颈,耻骨联合,骨盆韧带松弛。

HCG:

名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源—灵长类胎盘绒毛膜,性质—糖蛋白质,作用—与LH相似。

PMSG:

名称—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来源—马属动物尿囊绒毛膜,性质—糖蛋白质,作用—与FSH相似,促进马属动物辅助黄体的形成。

PG:

名称—前列腺素,来源—子宫及其他组织器官,性质—脂肪酸,作用—溶解黄体,促进子宫收缩。

PGF:

名称—前列腺素,来源—子宫及其他组织器官,性质—不饱和脂肪酸,作用—溶解黄体,促进排卵,分娩及精子传送。

1、按化学性质分类

含氮激素:

FSH、LH、hCG

类固醇激素:

E、P、T

脂肪酸类激素:

PG

2、按来源分类

松果体素:

MLT(褪黑激素)

脑部激素下丘脑释放激素: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OXT(催产素)

垂体激素:

FSH(促卵泡素)、LH(促黄体素)、PRL(促乳素)

性腺激素:

E(雌激素)、A(雄激素)、P(孕激素)

孕体/胎盘激素:

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组织激素:

PG(前列腺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简称GnRH

分泌: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促卵泡素释放激素(FSH-RH)

结构:

10肽,第6、10位氨基酸变化后,生物活性增强,而其他位置的氨基酸发生变化后,生物活性降低。

生理作用:

促进垂体LH和FSH的合成和释放

雄性:

促进精子发生和增强性欲的作用

雌性:

诱导发情、排卵,提高配种受胎率

治疗雄性性欲减弱、精液品质下降,雌性卵泡囊肿和排卵异常等;提高受胎率,增加产仔数。

长时间或大剂量应用GnRH或类似物有“抗生育作用”

2、催产素(OXT)

生理作用:

排乳:

刺激乳腺导管肌上皮细胞收缩

分娩:

刺激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发情:

刺激子宫分泌前列腺素,引起黄体溶解而诱导发情

溶黄:

卵巢黄体分泌

加压素功能,即抗利尿激素,使血压升高的作用

应用:

(1)促进分娩,注意时间

(2)治疗胎衣不下、子宫出血和促进子宫内容物的排出

松果体激素MLT又名褪黑素或降黑素

日节律性:

禽类产蛋月节律性:

发情周期年节律性:

季节性繁殖

作用:

抗性腺、动物生产、免疫调节、抗自由基、镇静镇痛

促卵泡素(FSH)

化学特性:

糖蛋白质激素,、亚基组成。

同种动物:

糖蛋白质激素的基本相同,差异较大。

异种动物:

变异较大,变异较小。

-亚基具有种属特异性,而-亚基具有激素特异性。

生理功能:

雌性:

刺激卵泡生长发育,还可在促黄体素的协同作用下,刺激卵泡成熟、排卵。

雄性:

促进生精上皮发育和精子的形成。

FSH还能诱导颗粒细胞合成芳香构化酶,催化睾酮变为雌二醇,通过刺激子宫发育并出现水肿。

应用:

诱导发情和超数排卵、治疗卵巢机能疾病、HL短,需多次注射

促黄体素(LH又名促间质细胞素)

结构:

与FSH类似。

、-亚基组成的糖蛋白质激素。

生理功能:

雄性:

刺激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对副性腺发育和精子最后形成起决定作用。

雌性:

触发排卵。

促进黄体形成并分泌孕酮。

刺激卵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

应用:

常用hCG/GnRH替代,主要与FSH配合用于超数排卵、排卵障碍、卵泡囊肿、早期习惯性流产或早期胚胎死亡、母畜情期过短久配不孕、公畜性欲不强、精液和精子数量少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化学特性:

糖蛋白质激素,由-和-两个亚基组成,-亚基具有激素特异性,只有与-亚基结合后才能表现其生物学活性。

功能:

兼具FSH和LH功能,以FSH为主。

对雌性动物促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对雄性动物促精细管发育和性细胞分化。

应用:

诱导发情和超数排卵以及单胎动物生多胎,治疗卵巢静止、持久黄体等。

半寿(衰)期长,易引起卵巢囊肿。

用PMSG诱导发情后,追加抗PMSG抗体。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生理功能:

对雌性动物具有促卵泡成熟、排卵和形成黄体并分泌孕酮的作用;对雄性动物具有刺激精子生成、间质细胞发育并分泌雄激素的功能。

应用:

促进母畜卵泡成熟和排卵;与FSH、PMSG结合,同期发情、超数排卵;治疗排卵延迟或卵泡囊肿及慕雄狂;治疗雄性动物性腺发育不良或阳萎

前列腺素PG

基本结构:

含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由一个环戊环和两个脂肪酸侧链组成

三类九型:

环外双键数目,为PG1、PG2和PG3。

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A、B、C、D、E、F、G、H和I表示。

侧链取代基有-和-两种构型。

生理功能(PGF2ª与PGE2)

溶黄:

PGF2ª较强,各种动物适宜的溶黄作用时间不同

促排:

机理尚不清楚

子宫收缩和分娩:

促进

精液品质:

影响运行时间

受精:

对胚胎着床,胎盘生长起调节作用

 

问答题与论述题

1、简述多精子入卵阻滞的原理?

正常情况下,卵子只允许一个精子进入而受精,如果多个精子入卵,就会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因此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就出现了阻止多精子入卵的一系列反应,从时间上分析有快速阻滞和缓慢阻滞之分,快速阻滞是在精卵结合后钠流入卵而引起的瞬时膜电位变动,缓慢阻滞发生在快速阻滞后的一系列后应包括皮质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反应。

2、简述造成母畜异常发情的原因?

母畜的异常发情有:

1、安静发情,由于雌激素分泌不足,只排卵无外在发情表现,而实际已发情。

2、短促发情,卵泡发育速度快,迅速排卵引起。

3、持续发情,由于卵泡囊肿导致。

4、断续发情,由卵泡发育不完全,每次发情均不排卵。

5、孕后发情,激素分泌失调,即孕酮分泌不足,雌激素过量。

6、发情周期不正常,子宫病变及其内容物引起的。

3、简述母畜的分娩过程?

分三步开口期、胎儿排生期、胎衣排出期.开口期:

由子宫间歇性收缩到子宫颈充分开张。

胎儿排出期:

由子宫颈充分开张到胎儿完全排出的时期。

胎衣排出期:

由胎儿排出后到胎衣完全排出为止。

4、简述精液冷冻保存的原理?

方法有常温保存、低温保存、超低温冷冻保存.常温保存原理:

可逆性的酸抑制.低温保存原理:

低温可抑制精子的代谢

超低温冷冻保存原理:

快速冷冻,解冻使精子迅速穿越危险区(0C---60C)由液态直接变为玻璃态减少精子损伤,从而能长期保存。

6、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

1、生理活性强2、半衰期短,消失快3、有特异性但无种间特异性4、激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5、产生抗激素和激素抗体

7、发情周期各期的特点?

分为四个时期1发情前期,卵巢卵泡准备开始发育的时期。

2发情期,母畜具有性活动的时期3发情后期,母畜由性欲旺盛逐渐转入安静的时期。

4发情间期,母畜性欲活动完全停止,处于安静的时期。

9、胚胎附植的形式?

分三种中央附植、偏心附植和壁内附植.中央附植:

胚泡全面与子宫内膜接触未侵入子宫黏膜。

偏心附植:

在某一凹陷部位与子宫黏膜附着。

壁内附植:

胚泡侵入子宫黏膜内皮层发生附着。

10、三栏筛是那三个?

1子宫颈2宫管结合部3壶峡连接处(输卵管)

11、逆流机制的作用?

1可以使子宫颈黏液胶粒的排列形态发生变化2可以使子宫收缩和子宫液产生3可以使输卵管产生螺旋反向逆蠕动4射精时精液的惯性和冲力。

12、牛易发生难产的因素?

1产道呈“S”型,不利于胎儿的通过2胎盘类型为子叶胎盘,分娩时不易脱落3个体(牛犊)相对较大,通过产道较难4产力不足5胎位不正。

13、简述精液低温保存的原理?

精子在冷冻状态下,代谢几乎停止,生命以相对静止状态保持下来,一旦升温又能复苏而不失去受精能力。

复苏的关键在于冷冻过程中,精子在冷冻保护剂的作用下,防止了细胞内水的冰晶化所造成的破坏作用

14、生殖激素在动物繁殖中的重要作用与应用

①维持动物的正常生殖机能生殖活动各个环节的正常维持,如配子发生、发情、交配以及妊娠等,都离不开生殖激素的作用。

生殖内分泌紊乱是造成不孕或不育的主要原因。

②用于家畜繁殖活动的人工控制在现代的畜牧业生产中,生殖激素被广泛地用于控制家畜的生殖活动。

母畜的诱发发情(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使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母畜出现正常发情,也叫催情)、同期发情(让一群母畜同步发情)、超数排卵(使母畜在一次发情中超常规地发育更多的卵泡,增加排卵数——提高多胎率、生产用于移植的胚胎)、诱发排卵(促排卵)、诱发分娩等。

③用于繁殖障碍的防治如防流保胎、治疗卵巢机能障碍和促进子宫内异物的排出等。

④用于某些动物的妊娠诊断如母猪的雌激素试探法(应慎用)、乳牛乳孕酮检测等

15、家畜性机能发育的阶段(公畜、母畜)

公畜性机能发育阶段:

初情期、性成熟期。

母畜性机能发育阶段:

初情期、性成熟期、繁殖能力停止期。

16、影响射出精子的生活力和受精力的外界因素(12种)

1】.温度影响大,后果易观察。

⑴生活温度最适于精子正常运动的生活温度是37℃~38℃

⑵高温高温可使精子的活动变得异常活跃而导致衰竭甚至很快死亡。

一般家畜精子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耐受的最高温度为45℃(驴精子为48℃)。

一超过最高耐受温度,就会经历一个短促的热僵直期后很快死亡。

精子的瞬时致死温度为56℃。

精液不可在室温以上保存。

⑶低温低温对精子的影响随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异。

精液采出后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小幅度降温过程(只要不低于30℃一般无害);若急剧地降温到10℃以下(大幅度快速降温)会使精子发生“冷休克”。

⑷超低温

超低温特指保存冷冻精液的深度冷冻温度(-79℃及其以下)。

在精液稀释液中添加甘油等抗冻保护剂后,精液就可在超低温条件下进行长期保存(精子的代谢停止,解冻后活动力和受精力可得到恢复)。

冷冻保存20年以上的牛精液仍具受精力。

⒉】光照和辐射红外线使精液升温;紫外线使精液产生过氧化氢X射线危害精子的受精力和胚胎发育。

⒊】pH值碱性促进精子运动,酸性则抑制之。

⒐】化学性药物抗生素类抑细菌、防腐败,但应适量;消毒剂杀死精子;果糖等6C糖可为精子提供营养;某些生殖激素对精子的运动力有影响(E、P、OT、PGs等)。

17、精液稀释的原则与方法:

①等温稀释(精液和稀释液的温度要一致或相近,二者只能相差5℃以内);②稀释方向要正确(要把稀释液沿着精液容器的壁缓慢地加入到精液中。

稀释的方向绝对不能弄反。

操作时,要一边加稀释液,一边轻轻地晃动精液容器,使之及时混匀);③高倍稀释要分步进行(稀释不超过2倍时,可进行一步稀释;若需进行高倍稀释,则应分步进行——前一步稀释后应停数分钟,经镜检符合继续稀释的要求时再行下一步稀释,每一步只稀释1~2倍)。

18、卵裂的特点:

①卵裂始终在透明带范围内进行,为有丝分裂,卵裂球呈几何级数增加;②从第二次卵裂起,卵裂球的分裂不同步,此后往往是大的细胞先分裂;③DNA的复制非常迅速;

④细胞质(即原来的卵黄)的总量不增加,甚至还有所减少(牛减少20%,绵羊减少40%);

⑤细胞只分裂而无生长,卵裂球(blastomere)的体积越分裂越小;

⑥细胞不分化,只进行简单的分裂。

20、提高家畜繁殖力的措施:

解答A:

⑴加强育种措施(选种选育、培育高繁殖力新品种或新品系、严格淘汰有遗传缺陷的种畜)

⑵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全面、控制饲草饲料质量、加强环境控制)

⑶加强种畜的繁殖管理目的是确保种畜维持正常的生殖机能。

提高种公畜的个体繁殖力:

提高交配能力和精液品质。

提高母畜的繁殖力:

确保生殖机能正常(正常发情——发情周期正常、产后发情正常,正常妊娠——克服屡配不孕、防流保胎)、适时配种(发情鉴定等)坚持实行种畜经营许可证制度(种畜生产和使用单位)

⑷大力推广和正确地应用繁殖新技术(AI、提高冷配效果、ET)

⑸克服和控制繁殖障碍

21、防止精子发生冷休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