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138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7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docx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

意大利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

意大利猫鼬攻击直升机

五叶桨比四叶桨更为有力

载有前置红外特测器的A129

国际型A129可用在水面舰艇上

A129国际型直升机可装备多种导弹

  A129国际型武装直升机是意大利A129“猫鼬”系列直升机的最新产品,后者一直都在意大利军队中服役。

这款最新型直升机由阿古斯特维斯特兰公司(AgustaWestland)建造,该公司由意大利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集团和英国GKN航空航天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著名的“猫鼬”系列直升机近年来曾随联合国军队在索马里和安哥拉执行过维和任务。

  A129国际型直升机是一种多用途直升机,可以执行武装侦察、监视、地面目标定位、搜救、火力支援和压制。

该机装备新型空地和空空导弹和偏轴炮,武器载荷也得到有效增强。

该型直升机拥有5片桨叶,增强了机身的机动性,比四桨的“猫鼬”直升机更为灵活。

这款近年才推出的A129国际型,不仅拥有强大的地面打击能力,而且还具备打击空中和海上目标的能力,是一架全能型、全天候作战的武装直升机。

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重达10吨,而这款直升机只有5吨重,具有更加灵活的机动能力。

A129国际型能够同时锁定和攻击10个目标。

在空中预警机的支持下,它可以有效地对目标进行伏击并迅速撤离。

该机卓越的性能还表现在,飞行5000个小时以后才需要进行大修,这让很多直升机只能望其项背。

  意大利军队现装备有45架A129“猫鼬”直升机,日前已经预订了15架A129国际型。

2002年10月,阿古斯特维斯特兰公司向意大利军方提供了第一架新型直升机,通常被人称为“A129CBT”型。

  此外,2002年1月,阿古斯特维斯特兰公司从意大利军方获得合同,计划把45架普通型直升机升级为多任务型。

合同中涉及的升级工作包括:

5叶片合成主轴和双叶片尾翼,罗尔斯-罗伊斯1004引擎,增强型1,700启动力矩,增强型机身(可致起飞重量4,600公斤),增强型武器系统(包括奥托·梅拉拉20毫米前置火炮),新型前视红外系统,增强型反制系统(EADS公司产AN/AAR-60导弹发射探测装置),新型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

合同规定全部升级工作将在2005-2007年间完成。

  A129直升机在利用外置油箱且携带自卫用的四枚空空导弹情况下,巡航范围可以达到1,000公里,并可由C-130或者其他大型运输机进行运载。

  设计

  A129国际型武装直升机为单体横造设计,全铝合金架构,合成材料占了机身重量的50%以上。

直升机机身和机翼翼轴可以挡住12.7mm穿甲弹的袭击,此外在引擎位置也加装了防弹装甲。

  驾驶员座舱

  驾驶员和炮手座舱为前后设置。

两套座舱都配备有多任务显示器(拥有操控键盘),另外,合成控制系统可以为乘员提供及时信息、合成地图、航行数据、武器状态、武器选择、通讯和航空数据。

  此外,新型直升机还配备全自动航行控制系统,具备超低空飞行和精确瞄准能力。

全新的战术航行显示器提高了任务管理和预警能力。

  武器系统

  A129国际型武装直升机可选配雷声公司产“毒刺”导弹或欧洲MBDA公司产“米斯特拉尔”空空导弹。

早期的意大利空军A129“猫鼬”直升机则装配“毒刺”导弹。

2003年10月,“毒刺”导弹成功的在“A129CBT”直升机上完成了验证。

  A129国际型武装直升机拥有双重空地导弹攻击能力,装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声公司的陶氏2型导弹,可以为炮手提供高或者低精度目标选择,确保在城市环境等复杂环境下进行精确打击。

  此外,A129国际型直升机还拥有两种火箭系统,可以部署70mm和81mm火箭。

在机身鼻翼下方还配备有20mm三筒格林式塔状加农炮以及500发弹药。

  反制装置

  A129国际型直升机电子战设备包括Elettronica公司的ELT-156雷达报警接收器和英国BAE系统公司的RALM-101激光报警器。

机身反制装置包括Elettronica公司ELT-554雷达和BAE公司AN/ALQ-144A红外干扰发射器以及“诱饵”发射装置。

  观测与定位系统

  A129国际型直升机机身鼻翼上方安装了迷你前视红外夜视系统。

系统收集的图像通过驾驶员合成头盔和显示定位系统告知驾驶员。

该系统还可在全天候情况下协助武器系统进行自动瞄准。

  发动机

  A129国际型直升机使用低噪音涡轮轴发动机,两个分置式燃料箱拥有数字燃料控制系统。

设计初衷

  冷战时期,作为北约成员国的意大利处在同华约集团对抗的最前沿。

其面临的是东北方华约国家庞大的装甲洪流。

北部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虽是防御苏军坦克绝好的天然屏障。

但是沿着它与南斯拉夫边界的维帕瓦大峡谷(属意大利),却为对手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进攻窗口。

因此意大利在此重兵把守。

随着苏军装甲部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突飞猛进,意大利认为其地面装甲力量已难以与对方抗衡。

为此就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反坦克手段完成遏止苏军的任务。

  猫鼬出世

  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军在越南的作战已经显示出直升机的重要作用。

1972年8月,美国陆军对先进攻击直升机AAH计划进行招标,该计划最终造就了日后大名鼎鼎的“坦克杀手”AH-64阿帕奇。

同时,欧洲作为抵御苏军装甲洪流的第一线出也在酝酿一些类似的计划。

不过当意大利总台谋部在1972年试探性表示需要一种专职反坦克直升机进,这还是欧洲第一家。

当时意大利有两个选技:

购买现成的直升机(例如AH-1)或者改进一种本国现在直升机。

为意大利进行了AB-205直升机挂载陶式导弹的试验,但是试验的结果却并不能让意大利陆军满意。

而如果购买AH-1又价格不菲,且这也令意大利航空工业难以接受。

  权衡之下,意大利陆军航空兵(ALE)决定联合阿古斯塔公司,转向A-109直升机进行大幅度改型,项目名称为ELECC轻型巡逻、反坦克直升机。

意大利陆航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一个计划是研制中型多用途直升机家族,包括战场支援、运输、C3和侦察搜索型直升机。

结果,由于资金问题,最终只有第一个反坦克型直升机项目得以继续。

  出于多方面考虑,意大利在此项目上并未排斥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1975年,阿古斯塔公司同德国MBB公司达成协议,开始A—MBB115轻型攻击直升机的设计工作,但是由于各自的作战需要不同,并且在设计分工上无法达成一致,合作计划最后还是夭折了。

德国转为发展由本国MBBBO-105直升机改进的装甲增强型PAH—l(德文“反坦克直升机”缩写)。

后来,PAH一1成为法国一德国联合研制一种新型重型反坦克武装直升机PAH一2(或称HAC,即“反坦克直升机”的法文缩写)的跳板。

经过长时间艰难的酝酿,PAH一2最终发展成为虎式武装直升机。

  在与德国合作发展计划落空后,阿古斯塔公司单独发展了一种过渡型轻型反坦克直升机,当时欧洲其他国家都研制类似的由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组合而成的武器系统,例如英国的山猫/陶、法国的小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羚羊/霍特和德国的PAH—l/霍特。

意大利的类似型号是在A—109A/陶的基础上改进的。

与欧洲盟国不同的是,意大利的这种直升机仅仅是一个过渡机型。

此时其它国家尚无进一步的发展计划。

  1978年3月,阿古斯塔公司同意大利陆军分别以60%~U30%的股份共同投资发展新型武装直升机,即A一129。

阿古斯塔重新进行了慨念论证。

4/4.5吨级的PAH一2对意大利当时的需求来说显得大了些。

同样,基于A一109的设计观念也不合适。

陆军基本要求是采用陶式导弹的直升机最大任务重量小能超过3800公斤(不过后来的猫鼬还是超出了这个重量),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时,海平面爬升率10米/秒,无地效悬停高度2000米,续航时间2小时30分钟。

根据这个指标,阿古斯塔公司进行了全新的概念设计。

  最后确定的方案为串列双座布局,后三点起落架,拥有用于挂载武器的短翼,采用四片旋翼和两个窗体底端

发动机短舱,观瞄系统装于机鼻的转塔上。

在一些方面,它有点像1975年首飞的美国休斯公司YAH一64。

到1982年11月A一129的基本设计已经完成。

在A一129身上,处处体现着意大利陆军对反坦克需求的迫切。

其最初交付的直升机没有夜间作战能力,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了完善。

该机的主要装备是8枚反坦克导弹,但没有装备机枪或者机炮。

另外,作为一种轻型武装直升机,A—129基本无装甲防护,其生存主要依靠小巧的外形,高超的飞行性能,低红外辐射和低噪音(上述特征均比AH一64小很多)。

可以说在计划初期,部分缺乏远见的意大利陆军高官对猫鼬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相对于阿帕奇,它过于脆弱,而且仪仅装备8枚短射程的陶式导弹显得火力不足。

  ◇总体结构

  应该说在发展A-129之初,阿古斯塔广泛吸取了各方的经验。

但是它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点。

例如,其轻重量的复合材料占机体总重的45%(不包括发动机),外表面积的70%。

采用成熟而简练的全铰接式4片主旋翼和半刚性三角铰接式2片尾桨。

主旋翼装于三维球形弹性轴上(每个叶片一个),这是在攻击直升机上首次采用,其优点是不必对桨毂和轴承进行润滑,并减小了旋翼阻力和直升机的震动,哪怕是在进行诸如90度急转弯这样的高过载机动时。

主旋翼大梁采用碳纤维和凯芙拉制造,复合材料蒙皮,前缘和后缘由蜂窝结构材料制造,旋翼前缘抗磨包条由不锈钢制造,桨尖较易更换。

所有机械连杆和活动件都装在旋翼主轴内部,以防外来物损伤和结冰,并可减弱雷达信号。

A一129的旋翼可以抵抗23毫米炮弹的直接命中并能够割断15厘米粗的树干。

A一129粗大的旋翼转动轴为中空结构,可以非常方便的安装桅杆式侦察、瞄准系统。

并为主轴控制链接和旋转倾斜盘提供了空间。

另外该系统还可显著地减少直升机的多普勒雷达反射。

  猫鼬采用了军用STDl290坠毁生存标准,它是继UH一60、AH-64后第三种采用该标准的直升机。

带两极液压减震支撑杆的主起落架和马丁一贝克防坠座椅,再加上机身变形设计,能够保障飞机在以11.2米/秒的垂直速度和13.1米/秒的水平速度落向地面时,乘员具有90%的存活率。

其起落架能够保障机体和蒙皮在4.57米/秒的“硬着陆”时不会造成大的破坏。

A一129的机体最大允许过载为+3.5G一2G。

  A一129采用两台英国罗-罗公司的GEM2—21004D涡轴发动机(由意大利本国公司按许可证生产,编号为RRl004),每台额定最大功率772千瓦。

两台发动机工作时的传动功率为969千瓦(1317轴马力),一台发动机工作时为704千瓦(957轴马力),应急功率为772千瓦(1035轴马力),但只能持续20秒的时间。

后来的A一129又换装了一种更强劲的发动机,即T800。

原来装在猫鼬上的GEM也进行了改进设计,而且其简单的变速箱可以适应将来T800的装机。

另外,A一129发动机系统的所有传动轴、部件和接头都能承受l2.7毫米子弹的打击。

  A一129采用了分开隔离的两套燃油系统,但两套供油线路可交叉供油。

供油管线和油箱都有自封闭功能,油箱进行了专门的抗坠毁设计。

发动机由装甲防火板隔开。

排气管可安装红外抑制装置,但在平时人们很少看到猫鼬装备这种装置。

当传动装置被击中,润滑油外漏时,直升机还能坚持飞行30分钟。

  1983年9月15日,A-129第1架原型机在卡西尼亚科斯塔进行首飞,该机未安装电子设备,主要用于载荷和动力性能测试。

  先进的综合多任务系统(IMS)

  猫鼬是第一种采用军标1553B军用总线的武装直升机。

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以及先进座舱的采用大大减小了飞行员的负担,即便在现在的武装直升机中,这种座舱也是非常先进的。

飞机的机载系统的核心是一套IMS系统(综合多任务系统),该系统由阿古斯塔公司同美国哈里斯公司联合研发。

阿古斯塔负责IMS系统的硬件并编写了程序,该程序为汇编语言编写。

  IMS是一种二余度系统,采用了两套计算机单元。

通过该系统,每个乘员都能监视并控制导航、通信、显示(前视红外系统、头盔式综合显示系统、直升机红外导航系统)和武器系统以及所有的飞行参数(油量、电子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等)。

在座舱内,每个乘员拥有一个单色下视显示器,在左侧控制面板上有控制键。

该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除了一些基本的飞行参数和重要的报警灯以及发动机参数显示外,猫鼬飞行员座舱传统的指针仪表和乒乓开关大大减少了。

系统能够使用标准的希腊字母键盘操作编程,飞行计划信息能够从外部数据存储系统上传。

区域导航系统最多能够编入100个节点,而且最多能够存储100个预先设置的高频/甚高频/超高频频率点。

  IMS系统通过1553B数据总线同多普勒雷达高度表、火控系统、飞行导航系统链接,其中包括利顿意大利公司的LISA4000(姿态航向参照系统)平台,马可尼意大利公司的ANV35l多普勒速度传感器,EFl001—1雷达高度表,马可尼意大利公司的ARG80ADFGTl703垂直陀螺仪和GEC航空电子公司的IS一03—004大气数据系统。

数字化的AFCS(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能够让飞机以地形跟踪模式(NOE)或用于瞄准、发射武器的稳定模式自动飞行。

在原型机中,自动驾驶仪模式选择是由控制方向舵的脚蹬来控制的,而现在则重新安装在专门的转换装置上。

目前在役的A一129安装了埃默尔公司的SRTl70/EB4高频无线电收发机,双模的埃默尔SRT65l多频段电台和意大利SIT42lT/1553敌我识别器。

  猫鼬还拥有先进而完善的电子自卫系统,该系统也是同1553B数据总线链接,包括一部ELTl56-05雷达告警接收机,马可尼意大利公司的RALM一叭激光告警接收机,一部ELT554雷达干扰机和一部AN/ALQ-144V1红外干扰机。

  观瞄系统

  原计划装备A一129的MMS(桅杆式观瞄系统)由于成本原因而被暂时放弃,因此在机鼻安装了前视红外/光学系统用于攻击和领航。

最初交付意大利陆航的“批次l型”飞机仅仅装备了具有昼间作战能力的萨伯HeliTOW系统,并没有为飞行员安装前视红外装置。

原型机则在机鼻下方的转塔内安装了性能稍差一些的休斯M65陶式瞄准系统。

  1987年两种系统开始竞争,最终还是由瑞典升级的HeliT0W系统获胜。

HeliTOW是一种高分辨率,具备3倍和12倍放大倍率的全天候昼夜观瞄系统。

它综合了第二代前视红外系统(使用8一12微米波长)和钕钇铝窗体底端

石榴石固体激光发生器。

前视红外系统拥有同光学系统相同的放大倍率。

改进型HeliTOW能够在方位角240度和高低角50度范围内进行转动。

光学系统和激光测距仪通过数据总线将数据传送到IMS系统,位于前舱的武控官能够精确获得目标的坐标和距离信息。

在机鼻上部的一个的转塔内装有第二部前视红外系统,该系统主要供后座飞行员使用。

被称为HIRNS(直升机红外导肮系统),其将一个热成像红外仪装在一个随动的平台上。

HIRNS的方位和高低视角分别为正负130度和+20度一60度。

HeliTOW和HIRNS的转塔都能回转180度,以保护光学系统在飞行时免受伤害。

  由HITNS系统传输的红外影像可同时供飞行员和武器控制/领航员使用,他们佩戴了霍尼维尔公司的综合头盔显示装置。

由HeliTOW的热成像仪获取的图像通过武控官的观瞄系统显示在综合头盔显示装置上。

此种装置首次应用是在AH一64,包括一个装于座舱内的头盔跟踪系统,它可以让武器控制官或者飞行员仅仅简单转头盯住目标就可对目标进行跟踪和瞄准。

本来该系统可显著地提高操纵火炮的效率,虽然意大利陆航的A一129(初期)并没有装备火炮。

但因为可以显示瞄准点所以其也可以用来发射无控窗体底端

火箭。

  陶式导弹和无控火箭的选择

  A一129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是BGM一71陶式反坦克导弹。

直升机装备的陶式导弹(BGM一7lA/B)后来升级为陶一I(BGM一71C)和陶一2II(BGM一71D/E)型。

陶式反坦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750米,最初这个射程足以保证直升机在苏联早期近程防空系统(如萨姆一7或者20—30毫米高炮)的有效射程外发射,但是在面对射程更远的萨姆一15(9M330道尔)、萨姆一18(9K38针)以及通古斯卡等新型系统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但就像所有的空地或者空空导弹一样,如果给予载体一个较高的发射速度(相对于固定载体),陶式导弹的有效射程就会增加。

在直升机以185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时发射陶式导弹的射程会增加到大约4000米。

此时,导弹飞完全程需要至少20秒钟。

当发射导弹时,直升机前座的武器控制官必须把具稳像式瞄准系统的十字线稳稳压在目标上。

导弹飞行期间,其尾部的红外信标发出强烈的红外信号。

位于直升机观瞄装置中的一个跟踪器会随着导弹相对瞄准线角度的变化产生制导信号。

该信号被转换为控制指令,并通过细铜线传输到导弹。

信号控制导弹逐步靠近观瞄系统中的瞄准线,而瞄准线是一直压住目标的。

导弹飞行过程中,操纵员唯一的任务就是将瞄准线始终压住目标,此时飞行员不能调整观瞄系统的角度(左右视野110度),否则目标会丢失。

在A一129座舱中,这些调整限制十分醒目地标于飞行控制器的方盒子上。

  就像其他任何一种武装直升机一样,猫鼬同样装有无制导火箭。

A一129可以采用北约标准的70毫米火箭,最初采用Mk一40火箭弹,但是目前已由更大更先进的Mk一6670代替。

虽然70毫米火箭有利于北约国家武器相互兼容。

但意大利陆军航空兵还发展并且装备了一种更火口径的无控火箭系统,即SNIABPD81毫米女妖。

女妖系统将火箭参数输入数字综合武器管理系统(IAMS),该系统插入A一129原有的IMS系统内,允许火箭选择不同的弹头并计算发射、点火时间,并能够让火箭根据激光测距仪和光学瞄准系统的提示进行发射。

意大利的81毫米火箭装有各种战斗部:

高爆战斗部(7公斤)、预制破片战斗部(7公斤)、目标指示(内有含磷燃烧物)战斗部、高爆反坦克战斗部、反坦克/反人员子母雷战斗部(10公斤重,其中包括11个降落伞稳定的子弹药)和训练弹。

通常情况下,猫鼬携带两个8l毫米火箭弹吊舱,每个吊舱内有12枚火箭弹。

当使用基本的7公斤战斗部时,无控火箭最火射程12公里。

意大利飞行员对于精确发射这种火箭十分在行,即便是在远射程情况下这些火箭也能较为精确地命中目标,这儿乎成为其炫耀的最大资本。

81毫米火箭性能远高于70毫米火箭系统。

但其最大载荷只有38枚(混合携带12枚装吊舱和7枚装吊舱),而70毫米火箭的最大携带量为76枚。

  ◇项目发展

  当A一129的设计工作展开之际,意大利对攻击直升机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资金原因,意大利陆军认为A一129应该是一种单一的反坦克平台,侦察任务可以由其他直升机(例如A109)完成,而且一个完整的约100架A-129的机队也过于庞大。

1981年,意大利陆军对反坦克/侦察直升机军事需求的最后修改本确定。

同年12月,A一129收到了官方项目预先拨款。

A一129所需的一些先进系统(包括航空电子、前视红外等等)开始在A—109试验平台上进行初期测试。

1982年到1983年间,阿古斯塔公司制造了一架A一129的全比例机身模型,主要用于安装IMS电子设备,并进行测试。

1983年3月,军方同厂家签署协议,协议规定制造原型机并进行飞行测试的具体事宜。

1983年8月,猫鼬“铁鸟”地面测试平台开始测试。

  1983年9月15日,A一129原型机(P1,编号901)在卡西尼亚科斯塔进行了首次正式首飞。

此前它已经分别在9月11日和13日进行了两次简单的飞行。

P1并没有安装生产型上的航空电子设备,主要用于载荷和动力性能测试。

第二架用于飞行测试的原型机P2(阿古斯塔公司制造的第三个机体,编号903)于1984年7月26日进行了处女航,并且承担了强度和部分飞行性能试验,此后又进行了动力和机载系统的测试。

1984年,最初的用于静态试验的902号机则被改装为飞行测试机。

第三架真正的原型机(904号)于1985年5月23日飞上蓝天。

该机首次装备了IMS系统,主要用于电子和武器系统试验。

1986年7月18日,第4架原型机(P4,905号)加入了试飞队伍,该机也装备了IMS和武器系统。

首次实弹射击测试于1986年10月间在撒丁岛的武器试验场进行,当时使用了M65观瞄系统和陶式导弹。

由于试飞效果非常好,1987年12月军方同厂商签订协议购买15架A—129反坦克型及后勤保障支援系统(维护、备件及文件)。

这批飞机被称为“批次1”型A一129,以与后来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批次2”型A一129区分。

  1987年,随着采用新型的观瞄系统,猫鼬具备了夜间作战能力。

如上所述,萨伯HeHTOW改进型被选中。

1988年,当正在进行评估时,为了测定陶、81毫米火箭弹和昼问型HeliTOW观瞄装置的操作距离,猫鼬开始了其第二次和第三次实弹射击试验。

1989年,军方和厂家签署合同,确定了昼夜武器系统。

同年,猫鼬进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实弹射击试验,这次包括了A一129的所有武器(陶、8l毫米和70毫米火箭弹)并试验了采用激光测距仪的新型HeliTOW系统。

最后,1990年,第六次和最后一次火力试验增加了陶一IIA的发射。

这种导弹采用了改进的串连战斗部,可有效对付装有爆炸式反应装甲的坦克。

  1990年10月6日,首批5架猫鼬直升机交付意大利陆军航空兵训练中心,陆航拥有自己的机型编号,即EA—l(EA是意大利语攻击直升机的字头缩写),但是很少使用。

当首批A一129交付时恰逢意大利陆军航空兵成立39周年,众多官员参加了交付仪式,其中包括意大利新任总统、国防部长和陆航司令。

  意大利陆航部队的总部位于罗马以北的维特波,意大利陆军航空兵训练中心就设在这座城市,维特波也是陆军航空兵司令部所在地,它直属于位于维罗那的陆军司令部。

意大利陆航司令部拥有7个航空团,其中一个就是猫鼬团。

其前线猫鼬单位是REA(攻击直升机团)“织女星”陆航团,“织女星”团成立于1996年7月5日,其前身是第5团,“参宿七”(猎户座猎户座星群中的一颗明亮的双星)。

该团下辖两个作战单位,第48和第49攻击直升机中队。

这两个单位前身分别是陆肮5团第49和第44攻击直升机中队。

当1992年猫鼬生产暂时停止时,阿古斯塔公司已经向意大利陆军交付了45架基本型(包括“批次1”和“批次2”)A一129。

  猫鼬的第三架真正的原型机(904号)在1985年5月23日试飞,该机首次装备了IMS系统,主要用于电子和武器系统试验。

  ◇首战索马里——朱鹭行动

  在全部45架基本型猫鼬交付意大利陆航完毕后不久国际形势风云突变。

华约集团的崩溃导致陆军航空兵的需求和预算发生变化。

这导致了A一129在未来的行动中角色的改变。

1992年12月到1994年3月,猫鼬在索马里的行动直接导致了意大利修改对A一129直升机的作战需求。

  因为现在的索马里、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都是意大利的前殖民地,而且意大利与这些国家仍然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1992年11月,意大利政府要求其国防部长向索马里部署武装直升机。

三架第49攻击直升机中队的A一129作为意大利陆航营的一个先头分队部署于索马里,此次任务代号“朱鹭行动”。

参与行动的意大利航空力量包括4架CH一47C、6架AB一205,两架AB一412和三架猫鼬。

参加“朱鹭行动”的直升机都是从维特波抽调,并从意大利西部港口城市里窝那通过海路运抵摩加迪沙的。

1993年1月,所有装备运抵。

为了运输,每架A—129需要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包括卸下旋翼叶片并密封发动机,以防海水进入。

  A一129在索马里的任务主要是进行武装巡逻、支援地面的联合国部队并为没有武装的意大利陆军航空兵运输直升机护航,也能进行有限的近距支援任务。

在这次实战部署之前,意大利陆军航空兵曾经于1989年向纳米比亚派遣部队,并于1990年向海湾地区投送力量,这些都是沙漠地区。

但是索马里的气候和环境又有所不同,这里有大量的沙涡流,有时会像暴雨一样。

在摩加迪沙机场,这些没有装沙尘滤清器的直升机主要停放在跑道两边,经常被C一5、安一124和其他重型运输机起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