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1282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docx

最新大学生寒假总结800字5篇

  大学生寒假总结1

  1月15号晚,我回到旷别已久的家,家是我永远的港湾,无论怎样,它都可以让我停靠。

  休息了几天,见了一些朋友和以前的同学,大家还是那么好玩,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胡侃,仿佛我们又回到了中学时代,那时有数不尽的毫无理由的欢乐。

  终于和朋友同学们告别,一个人在家静静地思考,我只带了一本书回去,所以平常还是比较多时间的,于是想起了寒假实践。

以前的假期实践我做过家教、家私店送货员、大型商场服务员,感觉这些都有好有坏,主要看自己的兴趣,不过我的这些实践经历对我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做家教让我明白老师的不容易,做送货员使我明白家私的很多知识,包括性价比、出处、组装等,而在商场时我懂得作为一个员工就必须按单位的制度办事,很多事情并不是按自己习惯来做的,而是自己去适应制度。

  但是,我总在思考,我能不能不做这些受别人管理的实践,我想自己的实践自己做主。

想了几天都没想出一个好的办法,而这时我以前的做过商场又打电话问我今年寒假还去不去实践,但我已经去那里做过一个暑假和一个寒假了,觉得再去做自己得到的东西肯定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大学生就业问题,我心里想换个环境实践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委婉拒绝了商场的好意。

  刚好这天晚上,我二哥三哥说年底想摆滩卖桔子,

  大学生工作计划范文,我马上举手赞成,因为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做,这样我的寒假实践就有着落了。

于是我和二哥、三哥一拍即合,马上计划起来。

  首先,我们三兄弟进行了总体计划:

  1.货源调查。

包括进货价、距离、质量等;

  2.市场需求分析。

包括需求量、供应量、需求供应关系、消费者偏好等;

  3.可行性分析。

包括竞争对手分析、摆滩地点选择、时间等。

  于是我们三兄弟分工合作,我负责的是市场需求分析。

我上网调查了_的人口总数和家庭总数,得到_现在人口总数约为160多万,占汕尾总人数的70%,而我所在的东海镇人口约20多万,共3万多户。

按照我们_的习俗(祭神、回礼、访客都要用到),每户大概10千克桔子,这样东海市场就需要大约30万千克的桔子。

而每年的市本场批发会有大约10万千克的桔子,

  大学生创业政策,摆滩批发也是差不多10万千克。

这就说明市场的需求还是没有得到满足,就像去年的桔子卖到最后都是涨价的,涨到最后3.50元/斤。

当前的桔子价格为2.00元/斤,可以说还有涨价的余地。

而据我的了解调查得到,我们那里人比较喜欢不大不小、色泽红润的桔子,因为这样看起来好看,访客、回礼都不错,至于好不好吃、甜不甜倒很少去注意了。

  经过我们几天的调查求证,我们基本上了解了整个_桔子市场的状况。

在二哥的调查中,我们得到:

去_西南镇(图1)进货比较实惠,距离也不远,质量算中上,进货价为1.35元/斤,货车运费600元。

而三哥则查到估计今年会有竞争对手(摆滩批发)10家,地点我们会选在人流中心的人民路中段和龙仙桥边(图2)。

而在时间的选取上我们有不同意见:

二哥是想早点开始卖,十二月廿一进货,廿二开始卖;我和三哥都想到合适的时间才卖,这样省时又能集中精力对待,到廿五开始卖。

经过讨论最后我们决定人民路滩点4000千克,廿二开始卖,而龙仙桥滩点2500千克廿四开始卖。

  时间终于来到十二月廿一,这天我二哥三哥一大早就出发去西南镇桔子种植场进货,而我则留在家这边接应。

然而,老天却下起了小雨,我想二哥他们此行应该很辛苦了,但现在做哪行不辛苦呢。

晚上8点,我终于接到二哥的电话,于是马上开始开车到人民路,看见差不多变成泥人的二哥和三哥,果然他们此行艰难。

等我们几个人把桔子卸到指定滩点时已经快9点半了。

  第二天正式卖桔子,2.00元/斤,不过比较少人问津,可能是因为离春节还远吧,担心到时桔子都烂掉了。

不过我们前两天都是靠着有熟人拉关系先做政府单位生意,这种比较容易做,一不讲价,二不挑拣,只要装好送上门就行。

  就这样一直到廿五,我们也只卖出1000多千克,桔子的色泽已经没有刚回来那时好看了。

这时其他摆滩的也已经开始批发了,仅在人民路就有6、7家了,竞争相当激烈。

而我们另一个滩点也进货回来开始卖了,我一般都在龙仙桥这个滩点,这边只有三两家,我们的桔子质量要好上不少,所以这边情况良好。

桔子刚一回来就有很多人来买,第一天就买了500千克,这使我信心大增。

  然而,

  敬老院活动感想,最艰难的是这几天一直低温降雨,很冻,冻得大家都不想出门了,更别说去消费了。

这样我们的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恶劣的天气大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

大多人抱着“本来要买20千克的,这么冷了,那就随便买个10千克吧”的心理。

所以今年的桔子市场的需求量由于天气的原因降低了不少。

  虽然天气恶劣,但很多劳动人民还是依旧劳作,我真正体会到社会上很多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是多少的艰难。

那么冷的天气,每天要起早摸黑的赚养家糊口,为的只是能让日子好过点。

而我在学校的课室上课都嫌冷,这使我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忍,我要锻炼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接下来几天都是差不多的天气,面对消费者不积极的消费心态,很多批发的卖家已经开始降价。

第一天我们人民路滩点并没有一起降价,因为二哥觉得大家最后还是要买的,不怕卖不出去。

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错误的,这导致我们这个滩点到最后并没有什么赚头。

一直到廿八才开始降到1.50元/斤,而这时龙仙桥滩点由于竞争少,质量高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我们考虑到市场上还有很多的桔子,估计还有10万千克,于是来个大甩卖,1.40元/斤成本价出售,这样到廿九还剩下1000多千克,接下来的就基本上1元一斤贱卖了,只希望这个滩点能赚回成本。

到年三十那是5毛钱斤,想要就拿去吧,总算到中午卖剩200斤自己搬回家吃算了。

  就这样,我的实践活动结束了。

我们三兄弟核算了一下,除去成本18200元、运输费1200元、滩点租费800元和各种税收(包括市政局税、工商税、卫生管理税、个体税等)600元,最后我们只赚了2000多元,而人民路的滩点差不多没赚头。

  这是一次失败而双成功的尝试,因为这次很多摆滩批发的都亏了,我们能不亏本主要是靠质量还有两边作战,同时准备也比较充足,但第一次做这个我们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时间上把握不对,如果廿五才开始卖的话人民路滩点的桔子不会到最后变得很难看。

二是天气问题没有考虑进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三是市场了解还不够深入,今年受去年的影响以为桔子会好卖,所以很多人都来卖这个,结果导致供大于求。

  但是,总体来说,这次尝试还是很有价值的,毕竟让我们体会到做生意的感觉(不容易),因为要考虑很多问题,全面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才能让自己把握市场动向,不会陷入被动的格局。

同时我也明白社会就是这样现实,商场上就是你争我夺的,任何企图逃避的人都会遭受失败,这次实践让我有了积极面对竞争的心理准备。

  假期的实践不应该成为一种压力、一种负担,而是在自己的兴趣之下亲身去尝试、去体会实践、工作的酸甜苦辣,从而更加懂得生活,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提高与成长。

  大学生寒假总结2

  转眼之间,迎来了我大学生活中的第二个寒假,为了不虚度光阴,充实历练自己,我决定这个寒假期间在我父亲的单位——江西省鹰潭日报社新闻采访部实习。

采访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似乎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要做好一个采访,

  大学生党员自评总结,必须事先选好采访对象,想好一个主题,还要列出具体的采访问题。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采访这一诺大工程的几个主要部分,另外像准备好采访的设备工具,例如录音笔,摄像机,记录本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

然而,这些只是前奏而已,新闻采访最关键的是把采访的过程记录下来,编纂成稿,经过反复推敲后,始成一篇暂新的新闻采访报道。

  在此期间,我跟着前辈们做了几个专题采访,例如:

信访局应如何做好数字化管理;提升龙虎山的旅游魅力;企业如何留住人才;农民工也要“理加薪”等等。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准备工作比较充足的专题是“企业如何留住人才”。

  过年前几天,我手持记录本和录音笔,跟随“大部队”来到名气颇大,业绩丰硕的“三川”水表有限公司所在地,就“企业如何应对频繁跳槽,留住关键人才,壮大自身力量”对该公司的副经理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采访。

经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从他自信大气的言谈举止中,我看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历练和经验。

采访结束后,我把采访笔录整理了一遍,初步完稿,内容主要为“三川”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预防跳槽风险方面的经验之谈。

下面我节选了文稿主要部分的内容:

  莫让“跳蚤”毁了公司

  “跳槽”本指牲口离开所在的槽头到别的槽头去吃食,如今多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另谋高就。

如今跳槽的现象日益频繁,“跳蚤”们愈来愈多,尤其活泛于白领阶层中,而跳槽多发于年终。

岁末年初,人才市场迎来了最火爆的季节,跳槽大军异常活跃。

有些员工为年终奖节后跳槽,而在此季节,正是各个企业绩效考核的关键时刻。

按照业绩兑现,然后跳槽,这似乎成了企业一些员工的年底“三部曲”。

人才跳槽,对被“挖墙脚”的企业来说的确是一大损失,如今跳槽之风蔓延到骨干阶层,甚至集体跳槽,因而彻底毁掉了一家家公司。

对人力资源管理者、企业的领导们来说,如何留住人才,不让“跳蚤”们毁掉“江山”已迫在眉睫。

针对年终频繁的跳槽现象,不管是出高招,抑或是实属无奈,企业倒是想出了一些应对之策,比如缓发年终奖。

  然而,缓发年终奖绝非长久之计。

由于企业实施缓发年终奖,据专家预计,到三四月份将出现新一轮跳槽高峰。

企业要想留住人才,靠扣工资或者分发奖金等措施是行不通的,而应该站在雇员的位置上换位思考,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应对越来越趋于成熟的人才市场的流转机制。

  “治病”也得“对症下药”,跳槽的症结出在哪,乃首要问题。

员工“跳槽”主要有以下八大理由:

“创业式跳槽”,员工有目的的到有关的企业走一圈,了解行业情况,熟悉行规、制度、技术、成本等各项指标,为自己创业打基础。

“发展式跳槽”,公司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发展目标不一致,或个人的发展空间受到影响,为个人的发展前程而跳槽。

“挑战式跳槽”喜欢向新的领域、新的岗位、新的高度、挑战、冲刺,永不服输式的主动跳槽。

“选择式跳槽”,在一些特定领域选择不定,如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企业中如国企、外企、民企还是合资企业,故而频频跳槽。

“‘钱’途式跳槽”,以金钱为目标,追着高工资走,谁钱给得多,上谁那去。

“感觉式跳槽”,跟着感觉走,感觉好就干,感觉不好就走,美其名曰“顺其自然”。

“习惯式跳槽”,有的员工跳槽上瘾了,人熟了,环境熟了,没有新鲜感,烦而无味,就想换个工作。

“被动式跳槽”,

  学习张丽莉事迹心得体会,在公司和领导或员工闹矛盾了,或出了差错,自认为混不下去了,所以换了工作。

  总之,只有了解员工“跳槽”的原因和想法,才能为公司制定对策,留住人才打下基础。

而在“知其因”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实际“跳槽”问题,留住人才,保住公司实力。

  应对之策须“双管齐下”,“事先”和“事后”都得做好。

“事先”比如招聘时应注意有跳槽倾向的员工,在提问或测试中增加这方面的问题,决定聘用后,要明确合同关系,建立离职的约束机制等等。

  “事后”工作极为重要,管理得当,才能留住人才,壮大自身,增强竞争力,处于不败之地。

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一个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必须留住关键性人才。

留住人才就得尊重人才,从待遇上留人、从感情上留人、从事业上留人。

  首先要赏识和正确评价一个人的才能。

要尊重人才,挖掘人才,使人才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

不能在需要用人的时候花大价钱在外面招,却忘记平时在企业内部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应做到未雨而绸缪。

  其次要善用人才。

看到员工有才能,就要知人善用。

一个人只有被放在他所适应的位置上,他才能得心应手,正常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反之,则会处处被动,感到怀才不遇,甚至对公司产生误解,丧失工作热情,最后离开公司。

善用人才,就应按其才能和特长,安排适当的领导岗位、聘任技术职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