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699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docx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

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锦集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家学派创始人。

A.道B.法C.儒D.墨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

A.300首B.305首C.200首D.315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最早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C.荀子

4.孟子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D.道德准则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

()

A.管仲B.孟子C.陶行知D.孔子

6.相传是谁造的汉字?

()

 A.伏羲B.仓颉C.黄帝D.炎帝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

A.孔子B.屈原C.孟子D.老子

8.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

A.下棋B.射箭C.武术D.驾车

9.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B.《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0.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一日之计,在于清晨

【1.C2.B3.B4.C5.A6.B7.B8.D9.D10.D】

11.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

A.《陌上桑》B.《长歌行》C.《木兰诗》D.《子夜歌》

12.我国历最早的一部兵书是指()。

 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老子》D.《易经》

13.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4.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

()  

A.子路  B.子张  C.子贡  D.颜回

15.“耳顺”代指什么年纪?

()

A.四十岁B.五十岁C.六十岁D.七十岁

16.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7.《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A.《诗经》  B.《陌上桑》  C.《楚辞》 

1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齐桓公B.蔡桓公C.秦始皇D.秦穆公

19.“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

A.禹B.尧C.舜D.汤

20.成语“退避三舍”是说军队退让了多远?

()

A.三里地B.三十里地C.六十里地D.九十里地

【11.C12.B13.C14.C15.C16.A17.A18.B19.A20.D】

21.名句“天行健,君子以()不息”。

A.自立B.自强C.自主

22.下面哪句是道家语?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3.《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24.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D.《论语》

25.“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出自()。

A.《弟子规》B.《三字经》C.《孝经》D.《道德经》

26.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A.读到一本好书B.听到一段好乐曲C.看到一篇好书法D.看一场好戏

27.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

A.期颐  B.耄耋C.古稀

28.“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其主要意思是指()。

A.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需要请教他人

B.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C.自己不想做的事,能够指望其他人来做

30.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

()

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云鬟花黄

【21.B22.B23.B24.A25.C26.B27.A28.A29.B30.D】

31.“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

A.象形字B.表意字C.指事字D.形声字

3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A.黄河B.长江C.淮河D.黑龙江

33.“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

()

A.朋友B.学生C.老师D.客人

34.古时,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

A.面北为尊,面南为卑B.面南为尊,面北为卑

35.成语“勾(钩)心斗角”原本形容()。

A.音乐动听B.人有谋略C.建筑精巧D.官场险恶

36.方方把数学书上的公式全部都背熟了,但做起题来还是摸不着头脑,这就是孔子所批评过的()。

A.学而不思则罔B.思而不学则殆

37.古代称呼哪个是称呼自己的?

()

A.不才B.足下C.兄台

38.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

()  

A.《史记》B.《论语》C.《庄子》

39.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

()  

A.十面埋伏  B.高山流水C.渔舟唱晚

40.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

()  

A.玄  B.皂  C.苍

【31.A32.B33.B34.B35.C36.A37.A38.C39.A40.C】

41.《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岁。

A.20B.30C.40D.50

42.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

()  

A.孟母教子  B.举案齐眉  C.岳母刺字

43.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44.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  

A.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

45.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

()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46.《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

A.忠义  B.孝悌C.廉耻

47.中国文学有“魏晋人物晚唐诗”的说法,魏晋人物的风度一直为后世人企慕。

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清谈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清谈又立足于三部著作,它们被称为“三玄”,请问“三玄”是指()。

A.《老子》《庄子》《周易》B.《太玄》《离骚》《庄子》

C.《论语》《周易》《老子》D.《太玄》《庄子》《老子》

48.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

()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C.《封神演义》

49.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

A.老子B.孟子C.荀子 D.孔子

50.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

【41.B42.A43.D44.A45.A46.B47.A48.A49.A50.A】

51.战国思想家荀子是()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B.法家C.墨家D.名家

52.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

53.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

()

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

54.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55.“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

()  

A.伍子胥  B.勾践C.夫差

56.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

A.酒的代称B.佛塔C.屠夫D.屠苏

57.下列哪部作品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A.《资治通鉴》B.《世说新语》C.《诗经》D.《史记》

58.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的哪个方面的标准?

()

A.长度B.面积C.体积 D.重量

59.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

6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

A.十五岁B.二十岁C.三十岁D.四十岁

【51.A52.D53.A54.C55.B56.B57.D58.D59.A60.B】

61.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A.鼓B.锣C.钟D.木棒

62.在宫殿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请问按建筑方位,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C.雌雄同体D.都是雌的

6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指南针、火药、天文仪、造纸术B.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织布、造纸术

C.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D.中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64.“交子”是我国古代发行的一种纸币,能够兑现,便于流通。

初由民间发行,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

请问,“交子”是何朝代所发行的纸币?

()

A.宋朝B.清朝C.汉朝D.明朝

65.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

()

 A.春联B.年画C.日历D.窗花

66.“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

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D.24点

67.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无丝竹之乱耳”,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

()

A.竹B.丝

68.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

 A.笔墨纸砚B.棋琴画书C.诗画茶琴D.琴棋茶书

69.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

() 

A.楷书  B.小篆  C.鸟虫文  D.行书

70.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个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

【61.B62.A63.C64.A65.A66.B67.A68.A69.B70.C】

71.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能够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72.哪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相关?

() 

A.势如破竹  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  D.泾渭分明

7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C.花之娇贵者

7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75.“才高八斗”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深,第一个被赞的人是谁?

()

A.曹植B.李白C.谢灵运

7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77.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

78.“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B.医学界C.文艺界D.桃园

79.“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相关?

()

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C.班固的《两都赋》  D.张衡的《二京赋》

80.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71.C72.C73.B74.C75.A76.B77.C78.B79.A80.C】

81.下面哪个是农历六月的别称?

()  

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

82.下列植物中,不理应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

 

 A.菊  B.梅  C.竹

83.“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 

A.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

84.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

”“宁可食无肉,不可()”。

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

85.“世外桃源”出自于下列哪部作品?

()

A.《饮酒》B.《归园田居》C.《归去来兮辞》D.《桃花源记》

86.陕西省一块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相关?

()

A.秦始皇B.武则天C.李世民D.李隆基

8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

A.妻子 B.兄弟C.朋友D.父亲

88.《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家,“雪芹”是他的( )。

A.名B.字C.号

8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的开篇词。

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

90.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的是农历几月的风景?

()

A.二月B.五月C.八月D.十一月

【81.D82.A83.B84.B85.D86.B87.B88.C89.C90.C】

91.关于《三国演义》,错误的一项是()。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火烧赤壁、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

C.“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刘备、关羽、赵云。

92.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

A.李白的诗歌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9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出自哪位诗人?

()

A.诸葛亮B.岳飞C.左宗棠D.张飞

94.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在来D.失不在来

95.“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C.梁山伯与祝英台

9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

A.诸葛亮B.孔子C.欧阳修D.孟子

97.“初唐四杰”指的是下列哪四个人?

A.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B.王勃、骆宾王、杨炯、王维

C.李白、骆宾王、杨炯、卢照邻D.王勃、骆宾王、杨炯、杜牧

98.科举制在中国影响长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

99.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诗的题目是《咏华山》。

  

A.王安石  B.寇准

100.郑谷有诗曰: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

”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A.李商隐B.李贺C.李白D.李煜

【91.C92.A93.B94.A95.B96.A97.A98.C99.B100.C】

101.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相关?

()

A.白居易B.李白C.王维D.孟浩然

102.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

A.霍去病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10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上的是哪座楼?

()

A.黄鹤楼B.岳阳楼C.鹳雀楼

104.他是一个文学家,他善用寓言来表达哲理或者政见,我们熟悉的“黔驴技穷”的故事就出自他笔下。

他位列唐宋八大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他的名句。

他是()。

A.韩愈B.欧阳修C.柳宗元

10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

A.辛弃疾 B.李清照C.陆游

10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A.黄山  B.泰山C.华山

107.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一门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审言杜甫杜牧

108.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贾岛为“诗囚”,那么请问,下面哪位人物被称为“诗佛”?

()

A.白居易B.王昌龄C.李贺D.王维

10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A.岳阳楼记B.醉翁亭记C.桃花源记D.小石潭记

110.我国历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A.诸葛亮B.蔺相如C.曹操D.越王勾践

【101.A102.D103.C104.C105.B106.B107.B108.D109.A110.B】

11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A.狮子B.金钱豹C.河马 D.长颈鹿

1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

()  

A.陆游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

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

1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

A.三只脚B.两只脚C.四只脚D.五只脚

115.中国历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116.“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

117.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

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

11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关羽

119.文学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

A.李贺B.李商隐C.李之仪D.李煜

120.下面哪一句作为“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对偶句?

()

A.榆荚临窗片片雪B.柳树池塘淡淡风

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111.D112.C113.B114.A115.C116.C117.B118.B119.B12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