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626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docx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

 

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

前言

电解生产的铝液积存于炉膛底部,需定期抽取出来,送往铸造车间生产成产品。

190KA铝电解槽一般1天出一次铝,每槽吸出的量原则上应等于在周期内(两次出铝间的时间)所产出铝量,具体由出铝工根据实际任务量,使用真空抬包,在多功能天车配合下,进行吸出作业。

每包可一次吸取4~5台槽的铝液,用专用运输车送往铸造车间。

其吸出作业质量的控制点是吸出精度和上电解质量。

铸造车间在敞口抬包进行打渣作业中,小组成员发现其散发的烟气中白色烟雾较多,残留的铝渣中含电解质量较大,这说明在电解车间进行吸出作业中上电解质量数量较多。

另外,本QC小组在电解车间吸出作业时,经现场监督发现实际出铝量与任务量差距超过20kg/吨铝。

这显示出吸出精度不精确,给电解槽平稳运行埋下了隐患。

这引起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

本QC小组深入车间,紧紧围绕“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这个课题,现场调查,分析原因,实施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QC小组概况

生产技术部“阳光”QC小组,成立于2002年8月份,本小组多次获得泰安市和山东省优秀成果。

小组成员一般年龄在26~44岁之间,文化程度高,理论基础丰富,具有多年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经验,本次课题活动时间为2006年8月~2007年2月,小组成员情况见下表:

小组概况表

小组名称

泰山铝业公司“阳光”QC小组

课题类型

管理型

成立日期

2002.8

活动时间

2006.8~2007.2

巩固日期

2006.12~2007.2

注册编号

QT-FCK-2006-330

活动次数

24

注册时间

2006.4

受TQC教育

小组成员均受过QC培训,人均20课时

小组人数

6

活动情况

P:

2006.8确定课题,现状调查

D:

2006.9~2006.12原因分析,对策实施

C:

2007.1效果检验

A:

2007.2巩固措施、总结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

职称

组内分工

1

朱振国

36

大专

生产技术部部长

工程师

组长

2

武超

46

大专

经理

工程师

副组长

3

周龙水

44

本科

副经理

工程师

组员

4

袁超

26

大专

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组员

5

付兴

35

大专

电解二车间副主任

助理工程师

组员

二、选题理由

 

 

三、现状调查

电解车间由于在吸出作业时,上电解质量明显,电解槽铝水平、电解质水平变化较大,须用大量冰晶石补充新鲜电解质;同时电解槽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不利于电流效率的提高。

小组成员统计了电解车间2006年1~8月份,吨铝冰晶石消耗情况,如下表所示:

 

电解车间2006年1~8月份吨铝冰晶石消耗量

项目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七月份

八月份

冰晶石消耗量(kg/t.Al)

16

27.7

10

9

8

5

6

8

经统计计算,2006年1~8月份吨铝冰晶石消耗达到11kg/t.Al,超出了计划理论消耗5kg/t.Al。

排除操作工具附带一部分电解质因素外,因出铝带出的电解质应占80%,即吸出作业上电解质数量达到了4.8kg/t.Al。

此外,易发生堵塞包管的现象,造成吸出包管更换频繁,最多达到每月用5个,不利于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本QC小组在现场发现:

个别出铝工在吸出头几台时漫不经心,却在最后一台上找平总量,使得每台电解槽吸出精度大打折扣,吸出精度在上下20kg/吨铝左右徘徊。

电解槽运行条件受到破坏,个别电解槽电流效率出现了下降趋势。

出铝工的责任心和工作质量意识亟待提高。

四、确定目标值及可行性分析

1、活动目标

开展QC活动,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使铝水吸出精度从上下20kg/吨铝控制在上下10kg/吨铝;减少上电解质量,控制在每台槽5kg,即吨铝带出3.5kg电解质。

 

2、可行性分析

(1)有利因素

a.现行抬包、吸出保管、电子秤、多功能天车等吸出设备较新,设备故障率低。

b.吸出作业过程中,真空抬包所需密封材料充足,小型螺栓等零部件齐全。

c.领导重视,指定生产技术部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车间管理人员指定专人靠上抓吸出作业。

d.在吸出作业时,其它用风作业经调度协调后,能够尽量停止,保证出铝风压足够。

(2)不利因素

出铝工责任心不强,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但可通过培训解决。

通过以上分析,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目标值是完全可行的。

五、因果分析

QC小组成员经过查学资料,并集思广益,认为影响提高出铝精度的因素大致有以下12种。

●电子秤有时因电池缺电,造成指示不准确

●人员业务素质、技能水平不高

●业务培训少

●现场协调落实差

●出铝工责任心差

●出铝管理经验不足

●包管保养不够

●出铝考核制度不健全

●出铝风压达不到要求

●电解槽内碳渣过多

●电解槽参数调整不到位

●电解槽内原铝水上下成分不一致

并按照不同原因用因果分析图进行分析(如下图):

六、要因确认

小组成员针对因果关系图中的12个影响因素逐一验证,结果如下表:

 

序号

影响因素

验证情况

验证结果

责任人

验证人

验证

时间

是否

要因

1

电子秤有时因电池缺电,造成指示不准确

现场检查

可通过及时充电解决

袁超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2

人员业务素质、技能水平不高

对员工进行考核

须进一步提高

付兴

朱振国

2006.11

是要因

3

业务培训少

对员工进行考核

优秀率达到百分之百

袁超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4

现场协调落实差

现场检查制度落实情况

良好

付兴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5

出铝工责任心差

对员工进行考核

优秀率达不到百分之百

袁超

朱振国

2006.11

是要因

6

出铝管理经验不足

对员工进行考核

比较丰富

付兴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7

包管保养不够

现场检查

保养可以

袁超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8

出铝考核制度不健全

现场提问

在车间管理规定中未确认

袁超

朱振国

2006.11

是要因

9

出铝风压达不到要求

现场检查

须进一步提高风压管理

袁超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10

电解槽内碳渣过多

现场检查

碳渣可以在作业前捞出

付兴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11

电解槽参数调整不到位

现场检查

参数调整符合实际作业要求

付兴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12

电解槽内原铝水上下成分不一致

检查相关化验单据

可通过稳定电解环境解决。

袁超

朱振国

2006.11

非要因

我们QC小组成员认为,影响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人员业务素质、技能水平不高,出铝工责任心差。

2、出铝考核制度不健全。

七、制定对策

小组针对以上主要原因,制定了如下对策: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时间

地点

检查人

1

人员业务素质、技能水平不高,出铝工责任心差。

加强培训教育考核。

业务素质、技能水平、责任心达到要求。

开展出铝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每周三由生产技术部专项检查。

朱振国

付兴

2006.11

电解

车间

武超

2

出铝考核制度不健全。

制定专项出铝考核制度,纳入车间管理规定中。

出铝考核制度健全,满足现场管理要求。

现场监督检查,操作人员正规作业。

朱振国

袁超

2006.11

各车间

周龙水

八、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

(一):

1、开展出铝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树立典型,带动教育后进的方法,浓厚操作质量和正规操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出铝工的操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工作效果的正确评价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提高吸出精度。

2、对出铝工加强工作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当出现某槽误差较大时,应自觉进行补救,出少的再吸出差量,出多的应倒回去。

3、出铝工加强责任意识,在吸出作业上岗前,检查校对电子称,保证电子称指示准确,在吸出作业时,指定专人看电子秤指示,防止多出或少出;每次吸出后,都要总结经验,举一反三。

4、生产技术部组织各专业组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出铝操作规程相关规定,对车间出铝工进行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每周三开展技术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使出铝工熟练掌握技术要求、操作要领,能高质量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任务。

教育出铝工在吸出下包管前,必须捞净碳渣和推开沉淀,防止吸出时堵包管,频繁更换出铝管;其次掌握铝水深度,管口必须下到铝水层内,防止管未下到铝水内便开风吸出,多吸出电解质,破坏电解槽技术条件。

对策实施

(二):

1、由生产技术部指定专业人员分派到两个电解车间,盯靠在现场,在车间出铝作业时,严格监督其电子秤与下达的任务量差距,发现超出任务量上下20kg时,当场考核,以问题落实表形式反馈给调度室,并记当班两名出铝工违章各一起,当月累计,坚决落实到当月工资中。

2、生产经理要求两个电解车间主任将出铝考核纳入车间内部管理规定中,发现一次出铝不合乎规章要求,记当班工段长、技术员、值班人员各违章一起,对出铝工责令其写出检讨,深刻剖析,没有认识清楚其问题时,不允许其上岗,月发基本生活费。

3、电解车间结合公司质量环境目标要求,对车间出铝考核制度进行全面修订,使其符合现场作业要求,并做到人人签字学习,班班传达强调落实。

九、效果检查

通过提高电解吸出作业质量,出铝工操作水平大大提高,铝水吸出精度得到了进一步保证,避免了过多地上电解质量。

同时降低铝包管的更换频率,节约了材料费;减少了铸造过程中气体产生量,有着不可估量的环保效益。

目标值得到了实现,如下图:

 

获得的效益如下:

(一)经济效益

(1)避免了过多地上电解质,节约了一定冰晶石用以补充槽内电解质,经初步估计吨铝可节约1.3kg冰晶石补充电解质,计算如下:

4.8-3.5=1.3(kg/t.Al)

全年生产铝锭6万吨计算,可节约冰晶石78吨,以每吨5000元计算,全年可节约冰晶石39万元,计算如下:

1.3×60000/1000×3000=390000(元)。

(2)实际出铝量与任务量差距控制在上下10kg/吨铝,使电解槽真正做到电解多少铝就吸出多少铝水,有益于铝水平、电解环境的稳定保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电流效率,估算至少0.05%。

全年生产铝锭6万吨计算,可多生产铝锭30吨,以每吨18000元计算,全年可创经济效益64万元,计算如下:

60000×0.05%×18000=640000(元)。

综上所述,可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00余万元,计算如下:

39+64=103(万元)。

(二)间接效益

通过QC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各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显著提高,见下表:

序号

项目

自我评价(分)

活动前

活动后

1

QC水平

70

90

2

解决问题能力

75

95

3

自信心

75

95

4

质量意识

70

95

5

团队精神

75

95

十、巩固措施

1、将出铝制度纳入车间内部考核管理规定。

2、实施优化调整,对各项技术参数变化规律进行跟踪掌握分析。

3、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员参加,全过程监控,提高质量。

十一、遗留问题和今后打算

通过QC小组活动,完成了课内目标,但不是一劳永逸,需要强化各类规章制度,确保出铝精度准确。

本小组下一循环将对“运用QC方法,提高低铝水电解槽铝液水平”开展QC小组活动。

9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