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docx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章
v人类行为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关系
v老人:
生态学、增权、毕生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超个人
v健康:
系统、增权、心理动力、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超个人
v心理健康:
系统、增权、心理动力、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
v救助站:
系统、增权、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交换、超个人
v学校社工:
系统、增权、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
v矫正社工:
系统、认知和道德发展、符号互动、行为、交换
v行政社工:
系统、增权、符号互动、交换
v政策分析:
系统、增权、交换
v国际社工:
系统、增权、符号互动、交换、超个人
第五节人类行为理论整合的实践案例
v美国医疗康复中心的案例(课本)
vCF囊肿性纤维化疾病
v一、个人问题取向
v生理层面,医学常识;社会关系层面,社会支持;心理层面,抵抗压力;精神层面,精神支撑
v二、环境问题取向
v物质层面,经济支持;宇宙论层面,社会环境重要性;意识形态,制度公正;本体论层面,宗教支持。
v三、个人与环境整合
v明确优势
v和资源,探讨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平衡理论
第二章
·系统影响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必须代表他们的案主,经常与现行的机构和组织协同工作,其目标常常是去改变或改进服务的提供和资源的分配方式。
这种改变或改进的目标也包括在一个社区内改善条件和服务
第三节基本理论观点
v结构主义者
v–早期结构派(有机体、实体)
v孔德:
社会是一种有规律的结构,与生物有机体相似,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
v斯宾塞:
社会是由“支持”、“分配”和“调节”三大系统组成的结构。
v涂尔干:
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
v–帕森斯:
结构功能主义(社会结构,AGIL模型)
v总体社会系统:
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次系统所形成的总体社会系统。
v子系统: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的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的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的功能。
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节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个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
v–列维-斯特劳斯(社会关系与心灵深处):
用社会的“深层结构与心理结构”来取代帕森斯的宏观社会结构。
结构是指决定历史、社会和文化中的各种具体事件和行为的基本的规则整体。
规则整体意指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决定表面秩序。
语法结构、经济基础结构和无意识机制决定表面秩序。
人心灵深处的意识决定了社会行动。
v一般系统理论
v–系统的整体观(把研究和处理对象看做整体,分析其结构与功能,研究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与规律)
v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v强调系统、要素、环境间的互动
vn生态系统理论
v生态系统的流行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回应了社会工作致力于改善案主心理与环境状况的传统;提出了整合的框架;以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为干预焦点;认为案主所经历的困境为生活中的问题。
v–布朗芬布伦纳
v个体发展是个体与周围系统密切联系的结果,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人发展出独特的个性。
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分为微系统(与个体最接近的系统,家庭、学校、社区)、中系统(微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互助,家庭—学校组织,社区义务工作服务队伍)、外系统(与个体没有直接联系的外系统,父母的社会网络,社区街道委员会)、宏系统(组织层面影响个体的社会制度,文化、和价值观)
v–梅耶生活模式
v强调应该聚焦在个人所处的生活空间,关注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资源分布等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活动,并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和适合程度三方面的互动来指导社会工作的实施。
v家庭图、生态图(以符号的形式展示家庭及案主的生态系统)
v总之,生态系统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的考察人与环境的视角,重视人与环境的交换,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关注系统内外的压力和平衡,从而把社会工作者的注意力重新指向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把二者分离开来。
v第四节当代议题
v权力与社会变革:
越轨行为与社会变革会威胁社会的稳定,被视为不良致因或失调致因。
功能主义对权力和社会变革的忽视。
v生态议题:
忽视背景因素与结构性差异。
v动态平衡:
如何在不稳定、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寻求平衡,地区的社会福利与全球福利。
v多元理论:
建立统一的理论是否是可取的。
v第五节实务应用
v要求:
注重社会结构的转变,强调转变所需的资源供应。
假如在系统内或者系统间存在一种不平衡或缺乏和谐运作的因素,则意味着出现了问题,问题出现在社会层面上,就是社会问题。
v助人情境:
问题、危机、增长和社会问题
v评估、实践策略和方法(整体信息,包括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社会关系等各种信息)
v第六节批判性分析
v一、生物、心理和精神因素
v二、社会、文化和经济力量
v三、与个人、团体、家庭、组织、机构和社区的相关性
v第七节社工价值观一致性
v基本假设:
人的天性、周围的环境和变迁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福祉。
(系统维持和动态变迁)
v社会工作价值观
v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v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将服务对象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平等价值的人,是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相信服务对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将他们视为合作伙伴,确立与服务对象的民主工作关系。
v对专业实践的看法
v社会工作者应坚持专业的立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和充实专业理论、实践、技巧和知识,提高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改善服务的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的标准。
以达到为他人服务的目的。
v对服务机构的看法
v社会工作者应维护服务机构的政策、立场和管理规则,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尽力做到公正合理地处理个人与机构的关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量避免在外部对服务机构进行批评。
v对公共福利的看法
v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应不断改进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增进总的社会福利的水平。
在社会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公平正义原则,对最不利的弱势人群的需要给予优先满足。
v对社会发展的看法
v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前途和远景始终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相信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并愿意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通过专业实践和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进程。
v第三章
心理动力理论的重要性
v心理动力理论是社会工作心理—社会、问题解决、危机干预等实务模式的重要理论源头,是临床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v二、关键概念
v
(一)驱力与本能
v驱力:
行动的驱动力,人类两大基本驱动力,一是与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包括饥饿、渴与其它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
二是与性欲望和种系繁衍关系有关的驱动力。
v
(二)意识与无意识
v意识:
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法和感受。
v无意识:
深层次存在不被人意识到的,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欲望。
由于无意识与社会道德、风俗习惯、法律等不相容,被排挤到意识外,被压抑的或尚未变成意识的本能欲望会继续活动以追求满足,这就构成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v(三)人格结构
v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是最难接近并且最强有力的部分。
受快乐原则支配,完全无视外在世界,以立即满足本能的需要为主。
本能的需要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死本能的较量,生的本能强于死的本能,才可以保证人继续生存下去。
v自我是本我的表层部分,由本我与现实的接触中划分出来的一部分,是有意识的。
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即自我必须遏制本我不合理的要求,寻求比较现实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要。
v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自我的典范,人格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主要是指人性中的高级本性,如良心、理性、自我理想等。
超我的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是本我和自我的监督者,引导自我以社会规范为目标,督促自我追求理想,完善人格。
v(四)自我防御机制
v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罪恶感时,将无意识的激活一系列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避免冲突。
如:
否认、移植、隔离等。
v(五)人格发展
v人格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个人会经历五个阶段:
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器期,任何一个阶段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在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会出现焦虑、压抑或者压力,都会影响本阶段人格的发展和后续各个阶段的发展。
v三、基本理论观点
v人类行为由非理性的力量、无意识、本能驱力所决定,这样的因素贯穿于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v第二节自我心理学
v一、历史脉络
v源于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人物安娜,哈特曼与埃里克森。
v安娜:
重视自我作用,自我对本我可以起到约束和指导作用,将自我作为分析有精神问题的起点。
v哈特曼:
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重视环境对自我适应的作用。
v埃里克森:
关注外部世界,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考察自我发展,提出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
v二、关键概念
v自我功能:
人们适应和应对世界的手段,自我承载着能量和动机。
对自我功能的评估可以了解自我的优势何在,这是促使个人与他人或环境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v自我控制感:
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每一个危机的解决都导致某种自我同一感并构成自我感觉的核心组成部分。
v三、基本理论观点
v哈特曼:
精神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自我的各种没有冲突的活动,自我能够在经验上存在于心理冲突之外,非自我和本我冲突的结果。
v埃里克森:
自我是独立力量,非压迫产物,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
自我能把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两种力量结合起来。
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获取满意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支持。
v第三节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
v?
梅兰妮.克莱茵(1882——1960),客体关系理论的奠基者,被称为精神分析之母。
v将心理分析理论中以器官为基础的发展阶段转移到强调个体在人际关系发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v一、历史脉络
v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的精神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
v1.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和人际取向的心理治疗理论。
v2.客体关系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v
(1)性格偏差的病理解析
v
(2)人际困扰诊断与治疗
v(3)亲密关系危机咨询与辅导
v二、基本概念
v客体(Object):
是与主体(Subject)相对应的概念。
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念,他认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这个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v在客体关系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
包括婴儿、儿童和成人,母亲是最初的客体。
v.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
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
v2.自身客体:
客体关系的经验本质,只有当和体验中的人有关联时才有意义。
v3.自身客体移情:
双生移情关系、理想化移情关系与夸大移情关系,从别人身上得到需要的以维持自我整合。
v4.蜕变性内化:
成长性的过程机制,在自体和客体之间有基本的同理联结,也要有同理失败。
v三、基本论点
v1.客体关系理论主张:
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在于寻求关系的建立。
而非如Freud所强调的快乐的寻求
v2.个体在早期与重要他人的互动经验(尤其是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经验)是个人的自我概念、对他人的心理意象、情绪发展与亲密关系发展的基础。
v3.早期的亲子互动型态对于个人生命脚本的发展具关键性的影响,且会在日后的亲密关系中重现。
v4.语言发展前的幼儿(0-3),其生命经验并不是空白的,亦即:
凡经验过必留下记忆。
vKlein对于婴儿的精神生活的观点
vKlein强调生命早期的4到6个月的重要性。
对她而言,婴儿生命的开始并不是空白的,
v而是带有减轻焦虑的遗传倾向,
v而婴儿的这些焦虑来自于经验到生之本能与死亡本能两股力量的冲突结果。
v
(一)Phantasies幻想
v1.基本假设:
婴儿即使是刚出生时,就拥有一种积极的幻想生活。
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征,它不同于意识层面的幻想。
v认为初生婴儿具有潜意识的「好」和「坏」的形象。
v例如:
一个饱满的胃就是「好」,空腹就是「坏」。
当婴儿吸着指头睡着了,他们在幻想着在他们自己的内心里正拥有母亲的「好」乳房的形象。
当饥饿的婴儿会哭、踢腿→他们正幻想着在抗议、在破坏「坏」乳房。
v3.随着婴儿的成熟发展,和乳房连结的潜意识幻想继续影响着婴儿的精神生活,但是新的潜意识幻想也会出现。
后来的潜意识幻想则是受到现实和遗传倾向的塑造。
v
(二)Objects客体
v同意Freud所说的人有天生的驱力和本能,包括死之本能。
而特定的驱力则会有特定的客体。
v相信从婴儿的早期起,儿童是同时在幻想上以及现实上和外在客体连结的。
v被内射的客体(亦即:
客体表征)≠外在客体的实际特征。
v(三)POSITIONS状态(方位)
v认为婴儿是持续地处于生之本能与死之本能间的基本冲突,也就是在好与坏、爱和恨、创造和破坏之间。
v2.为了要处理对于好和坏的这种二分的感觉,婴儿会将他们的经验组织成为positions,它是一种状态或者说是处理内在和外在客体的方式。
v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基本的状态:
分裂妄想状态(Schizoid-Paranoid)、忧郁状态(Depressive)
v1、客体关系理论认为:
个体最初的精神发展是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从与母亲完全共生的状态,经过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从融合到分化,最终完成精神上的个体化与分离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在精神世界。
v2、自闭状态:
从初生到出生一个月。
婴儿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睡眠,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
这是一种原始的自恋状态,基本上没有客体指向。
v如果个体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不曾和母亲或其它人形成共生圈,从而导致病理性的自闭。
v3、共生状态:
大约从出生后二个月开始,自闭的壳打破,逐渐形成一个积极的、新的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圈。
共生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婴儿与母亲(客体)表象的幻想性融合。
在这个阶段婴儿以为他与母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在精神上、情感上对母亲照顾的高度依赖以至于婴儿都意识不到这种照顾的存在。
v4、母亲也以照顾婴儿为其首要任务,甚至将婴儿视为自已的一部分。
此时,婴儿通过母亲(乳房)对他的抚养来理解外部世界,并由此形成婴儿最初的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
v5、在婴儿看来,把他喂养得很舒服的乳房(母亲)是好,并且是一切好东西的代表。
此时,他觉得自己也是好的。
这样婴儿就形成了一个“好的”自我表象和客体表象。
相反,如果婴儿经常被饿着或者没有得到适时的照顾,婴儿就会觉得这个乳房是坏的,他自己也是坏的,这样就形成了“坏的”客体表象和自我表象。
v6、一个稳定而良好的客体关系不仅能根据婴儿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提供适时的、足够的照顾,同时还可以让婴儿在与客体交往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其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
v7、个体化与分离:
出生四、五个月以后,儿童开始爬并慢慢直立行走,这使他有了关于自身存在的最早感受,这种对自我存在的觉醒称之为个体化,这是一种内在精神自主化的过程。
此时,如果母亲能及时地满足婴儿的这一需要并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孩子就可以较好地从与母亲的共生圈中走出来,顺利开始他的个体化与分离进程。
v8、在完成个体化的同时,儿童还必须经历与母亲在精神上的分化、脱离并保持适度距离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便是所谓分离。
一个稳定的、正性的客体(母亲)表象是顺利完成分离过程的基本保证。
随着个体化与分离的进行,儿童逐渐用言语交流代替其它交流方式,超我及自我的各种功能开始发展,现实原则逐渐替代快乐原则,现实检验能力逐步建立。
v防御机制:
内射、投射、分离、投射认同
v内射
v婴儿会幻想将他们对外在客体的知觉与经验纳入自己体内。
最早从母亲的乳房开始。
v投射
v一种会把个人想法或情绪加诸于他人身上,以为别人有此情绪或想法的幻想
v分裂
v是指婴儿将有关自我和客体的复杂经验分成几个可以控制的部分,以便选择性地保留某部分以避免焦虑的过程。
vIdentification投射认同
v为了缓解内在的焦虑与危险,婴儿将他的感觉外化并经外部世界修正后,再重新内化,这就叫投射认同。
v投射认同的目的是个体想操控外在的客体。
v治疗目标:
减少内化客体所造成的沮丧﹑焦虑﹐鼓励当事人重新经验早期的情绪和幻想﹐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指出幻想和现实﹑意识和潜意识的差距。
也让当事人表达他们的正向移情和负向移情。
这样能让他们明白潜意识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
一旦这种联结产生了﹐将会减少当事人内在客体的困扰﹑减少焦虑﹑及把内心世界的客体干扰投射到外在世界。
v治疗重点:
Oedipus期前婴儿与母亲的“二元关系”。
v治疗策略:
治疗师的宽容、忍耐、节制,使患者在退行中重建早年的客体关系,使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外化、修正.
v自体心理学
v夸大自体、理想化客体的作用,主要包括镜像移情(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表情反应体验到被关注)、理想化移情(依靠强大的理想化客体而满足)与另我移情(希望得到默许或跟别人产生认同和被接纳)。
v代表:
依恋理论
v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
v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
v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
v鲍尔比Johnbowlby的依恋理论
v依恋
v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v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
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bowlby(1907-1990)及同事做出。
鲍尔比Johnbowlby的依恋理论
•印刻现象:
在动物个体生命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遇到某一特定刺激而建立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人类依恋的发展
•前依恋期(0~2个月)
•依恋关系建立期(2~7月)
•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在孩子两岁以后,孩子与特定个体逐渐形成“内部工作模型”。
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孩子人际交往的基础。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成人的依恋风格
•安全型:
积极的自我,积极的他人
•依附型:
消极的自我,积极的他人
•拒绝型:
积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
•惧怕型:
消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
•第四节当代议题
•对儿童性侵犯的潜在意识的争论,弗洛伊德认为来源于儿童被父辈、兄长和其他成年人的性侵犯的亲身经历。
•其他学者:
总是将生活中的问题看作是苦难的征兆并且将其归因于父辈的影响,这是一种简化论和决定论的观点
•第五节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原则
•揭开案主内在冲突及根源,使其获得自我了解并得以洞察或顿悟。
(潜意识)
•需要案主有强烈动机及投入
•接受治疗时需立下治疗契约。
•治疗者需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的情境
•重视抗拒与移情
•第六节批判性分析
•一、生理、心理和精神因素:
关注非常态,运用成人特征推断幼儿期经历。
对宗教的定义狭窄。
•二、社会、文化和经济力量:
对女性的观点是消极的,未能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对社会文化关注不够。
•三、与个人、家庭、社区、团体和机构等的相关性:
对大群体的关注不够。
•第七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的一致
•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及其和内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个体不能减少内心活动和早期儿童经历,但是,从某种角度看,我们也认为他们作为常态和病态矛盾体的一部分,不能被忽视。
第四章毕生发展理论
⏹一、缘起: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
⏹从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到研究个体从出生到青少年期、老年时期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
(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
⏹二、定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0年埃里克森出版了《儿童期与社会》,提出了毕生发展理论。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从此,毕生发展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三、繁荣:
与生物学和社会学的整合
⏹20世纪70年代后期,毕生发展研究空前繁荣,从传统的非人生发展研究转到对人的行为的总体全面研究上。
⏹四、生物—文化进化论
⏹最新成果,德国柏林巴尔特斯等人提出的个体毕生研究新的理论取向,生物—文化进化论。
以生物和文化因素的动态变化来解释毕生发展的全新理论。
⏹三大研究要点之一: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反应的交互作用是指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应。
唤起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是指个体主动选择和构建自己所喜欢的环境。
以上三种方式在个体的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强度是不同的。
⏹之二:
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的关系
1、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体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2、年龄特征都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3、从年龄上看个别差异,每个发展阶段中的个体就心理学而言,有实足年龄(个体自出生之日算起的年龄)和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程序的年龄)。
两种年龄接近或相等,表示个体发展正常;发展年龄大于实足年龄,早熟;发展年龄小于实足年龄,晚熟
⏹之三:
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
⏹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
二、纵向研究
⏹是指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的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的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的发展资料。
三、断代-序列研究
⏹由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
⏹第二节关键概念与基本理论观点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埃里克森,新弗洛伊德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02-1994。
⏹
(一)关键概念
⏹同一性,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对周围世界的新的观察和思考方法,自我意识增强,情感更加丰富,同一性就是要求形成统一的自我角色。
⏹角色混乱:
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由于缺乏对世界的实际了解,缺乏独立的自立能力,思想、情感经常处于冲突之中,容易造成自我角色混乱。
⏹
(二)理论观点
⏹埃里克森非常强调“理性”的自我,其认为文化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
人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提出的特定要求做出反应。
⏹发展的动力:
自我或人格的成长
⏹发展的阶段:
8阶段
⏹发展的任务:
解决各个发展阶段由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固有危机
⏹发展影响因素:
心理、生物与社会因素
阶段
婴儿早期
婴儿期
儿童早期
儿童中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老年期
年龄
0-1岁半
1岁半-3岁
3-6岁
6-12岁
12-18岁
19-40岁
40-60岁
60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