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29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x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作者:

公路管理段马文刚)

(马关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马关新发展”大讨论活动优秀意见建议三等奖)

(一)加强领导,完善养护管理体制,在农村公路养护上,要牢牢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与各部门、各乡镇联合探讨,签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目标。

(二)加大宣传力度。

为使广大群众更加清楚有关农村公路政策,提高他们对农村公路的认识,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农村公路“有人修无人养,有人用无人管”的现状,针对一些乡(镇)政府缺乏农村养护管理意识,错误地认为农村公路管养都是交通局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入手,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单、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形式,积极宣传《公路法》,宣传“县道县管,乡道乡管”的法律常识,帮助人们明确乡级以下公路的管理养护责任主体,从而使“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分级负责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县、乡、村三级地方组织明确自身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抓好规范化养护和管理。

养护管理好农村公路,不仅可以达到车畅其行、货畅其流的目的,而且更能提高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为当地的招商引资提供便捷的硬件环境,因此我们应从组织建设、人员队伍、管养内容、任务标准、资金筹措、考核奖惩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四)加大农村公路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管理使用,要多渠道多方位想办法筹措养护资金,增加养护力度,农村公路之所以难养,没有养好,最关键的问题就在资金上,因此,我们就争取州、县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与乡镇协调出一部份资金,还可以到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让群众筹资搞养护,真正体现“谁受益、谁管养”的原则。

养护资金要综合平衡、统筹安排,专款专用。

(五)逐步实现养管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市场化,在现行农村公路管养基础上,逐步实行个人承包、家庭承包,直到把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招投标,由有养护资金的单位和个体企业进行养护,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养护权。

(六)完善管理体制,逐步实施,根据我县农村公路的目前状况,争取在1至2年内将所管公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恢复,并安排好道班工人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力争恢复一条保住一条,然后再走向市场化养护。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公益性最强的公共基础设施。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先导条件,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

最近,我们对本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情况表明: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之大,增长里程之快,社会效益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民心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贡献。

但同时也发现,农村公路建设在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一剖析,浅谈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使农村公路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一、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一是工程的招投标流于形式。

有些工程未进行招投标,直接指定施工单位;有些工程的招投标从招投标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接受标书、开标、评标等环节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存在走程序的现象;二是工程监管无力。

有些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监管人员的资格、经费等因素,监理人员不能常驻工地,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失控;三是有些工程项目的验收存在走过场的现象,验收结论不公示、不公开,没有缺陷修复或整改意见。

       2、有些工程项目质量低下。

有些农村公路投入使用时间不长便破损严重,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

其主要原因一是工程设计上有缺陷,不符合实际;二是有些施工单位不履行工程施工规范;三是工程监管无力,随心所欲安排或不安排现场监管人员且职责不明;四是有些工程的施工单位缺乏资金、设备、技术条件。

上述种种原因致使工程隐患累积,质量低下。

       3、工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按照规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除国家安排资金外,地方必须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并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但从审计调查情况看,由于乡镇财政困难和村级经济薄弱,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为了解决其交通落后的状况,有些村不得不通过向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和经商户拉“赞助”等办法来筹集一部分配套资金,但杯水车薪。

由于配套资金不能到位,有些村为此欠下了工程款,新增了村级债务。

       4、随意调项的现象比较突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遇到城镇规划发生调整或乡镇、行政村扩并等原因、或者由于配套资金没有落实,有些部门或乡镇未履行项目变更手续,随意调整项目,致使工程项目计划被改变,损害了项目的严肃性。

这一情况与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和项目年度决算编制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5、挤占、挪用、滞拨资金的问题依然存在。

虽然地方为了防止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情况发生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如:

工程资金直达施工单位甚至材料供应商,工程实行计量拨款制度等。

但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未实行专户管理,而是与其他财政资金或部门资金混存混放,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被用于其他建设项目或周转调度使用的现象依然存在,滞拨、欠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项目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四制”管理办法,一是要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制,重点抓好示范工程、重点工程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并带动其他工程规范化管理。

二是狠抓工程设计审查等关键环节,确保施工图设计质量,使工程设计准确有效。

三是严把招标投标关,注重对投标单位资质等级、技术设备、施工能力、以往业绩和信誉的审查,做好资格审查关,杜绝皮包公司,禁止信誉差、施工质量低下的施工单位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招投标过程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推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实行资金与工程质量挂钩的办法。

凡在上级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项目和停工整改的项目扣拨上级补助资金,质量不合格的停拨建设资金。

       2、适当加大中央投入,缓解配套资金不足的压力。

农村公路建设总的投资原则不能变,要继续坚持中央投入、省里补助、地方配套、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自愿捐资相结合的办法,将各方合力,八方支援,齐心办交通的良好氛围不断发扬光大。

但是,随着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偏远地区的不断推进,农村公路的建设难度将不断加大,建设成本将不断增加,地方配套资金的筹集能力将不断削弱,因此,建议中央适当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比例来缓解地方的筹资压力。

       3、完善制度,规范资金运作。

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安全使用,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一是财政部门应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上级补助资金和本级财政安排资金全部进入专户管理,严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被财政调度使用,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继续实行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工程计量拨款制度,财政部门和交通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严把工程计量审核关和资金拨付关,从源头上杜绝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流失;

       4、加强监督,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人大、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视察或专题调查。

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交通部门要依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缺陷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通报。

新闻媒体对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豆腐渣”工程和违纪违规行为要给以及时曝光。

(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在辽阔的陇原大地上,四通八达的国省干线公路大动脉带动了一个个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而遍布田陌原野和高山深谷的农村公路,更为甘肃这片热土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我省农村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力支撑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农村公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黄金道”,乡亲们亲切地称农村公路为“致富路”、“民心路”和“小康路”。

2012年,全年新建成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农林场通沥青(水泥)路、通乡油路和结转工程等6186公里,共新增1110个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

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建成3000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事任务于11月20日前全面完成。

截至2012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全省98%的乡镇、49%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为富民兴陇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科学规划 群策群力谋发展

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科学规划是基础。

在选择项目时,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管理局既着眼长远,适当超前,又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全省经济结构布局和资源特点,统筹规划,科学论证。

结合甘肃省情、路情,制定了“五个倾斜”和“五路优先”的工作方针。

“五个倾斜”即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困难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

“五路优先”即民族团结路、扶贫开发路、旅游资源路、工矿企业路、农业发展路优先。

重点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不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

2012年,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管理局坚持以实施“3341”项目工程为载体和抓手,紧紧围绕实施交通提升目标要求,按照“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统筹城乡”的原则,科学制定交通发展规划。

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号召,按照“乡村公路建设全覆盖”的要求,尽快改善我省贫困地区交通落后面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按照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联村联户架金桥,富民兴陇通坦途”的战略思路,省公路管理局编制了《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农村公路全覆盖实施方案》。

2012年,加快实施了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解决了13个乡镇和1110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

重点建设了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农村公路项目,着力解决交通运输发展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2012年,实施农村公路网改善工程932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51座,处治安全隐患路段1772公里,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建设全覆盖,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行车条件。

                                                     加大投入 凝心聚力促发展

  面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瓶颈——资金问题,全省各级交通部门群策群力、集智聚财,因地制宜提出解决之道。

2012年,各级交通公路部门坚持“向上争取、县级配套、社会筹捐、项目整合”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27亿元,全省各级地方政府自筹配套整合资金约10亿元,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秦州区筹资1亿元完成通村水泥路101条387公里;宁县整合发改、财政、扶贫项目等资金1776万元,完成道路建设项目323公里;合水县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筹资668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为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障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各级交通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加强资金监管,杜绝资金浪费和工程腐败,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款专用,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在资金安排上,协调好资金使用与前期规划、计划管理的关系,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和数量,量入为出,防止盲目追求数量而导致资金缺口过大。

在资金使用时,坚持做到同比例拨付、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封闭运行。

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推行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确保用足用好每一分钱,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努力多建路建好路。

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建成通车,当年的砂石路、搓板路,如今变成了水泥路、沥青路,农民出门难、行路难、进城难的局面已成为历史。

   如今行进在甘肃农村的乡村大道上,农民兄弟们的交通运输工具早已由当年的毛驴车、自行车,换成了如今的摩托车、大卡车和小汽车。

严格管理 千方百计抓质量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管理局精心部署,推行了一系列提高建设质量的举措,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强制性指标制、质量责任追究制、奖罚制度、黑名单制、质量缺陷回访制、项目公示等“六项”管理制度及试验检测、巡回督查、专业质监、社会监督等“四项”监督机制。

为更好地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从2009年开始,省公路管理局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质量年”活动为契机,以建设农村公路示范路和标准化养护路线为载体,以创建优良示范工程项目、培养优秀工程管理技术人员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路建设“双优双百”创建活动,每年在每个县(市、区)创建2-3项优良示范工程和2-3条优良养护路线,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式,促进农村公路建设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12年,省公路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提前谋划,严格质量检查考核机制。

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分解落实了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同时通过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场会等方式,安排部署工作目标任务,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完成全年的建设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省公路管理局认真履行农村公路建设的行业监管职责,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督促各级交通部门狠抓行业管理和任务落实。

各市州特别是县市区政府切实肩负起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实施,努力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想方设法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公路设计管理和建设市场管理,明确市场准入要求,严禁非法转包、分包和个人承包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建立“施工自检、专业抽检、群众监督”质量保证体系,把好原材料进场关、施工工艺关、质量验收关。

全面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对关键工程、隐蔽工程实行全方位监管。

省公路管理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采取短训班、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培训。

2012年举办了两期有200多人参加的全省农村公路桥梁养护工程师培训班和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班。

并组织市(州)、县(市区)交通运输局主管局长和技术人员300多人到夏河机场观摩学习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针对全省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农村公路巡回督查组认真履行职责,采用日常巡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等方式,运用事前预控、事中检查、事后复查等措施,通过现场办公、技术指导和帮扶等形式,严把质量验收关,加大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及时、有效地整改和弥补了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帮助基层交通部门提升了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一条、达标一条、群众满意一条。

积极探索 强化管养保畅通

  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成之后,迎来的是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养护任务。

2012年,我省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从2011年9月开始,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总体部署和省交通运输厅具体要求,各级交通公路部门以实现农村公路“建养并重、均衡发展,建即有养、养即到位”为目标,以创建“养护示范路段”为载体,积极探索建立管养结合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真落实管理养护制度。

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落实管养资金,加强日常养护,强化监督考核,不断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我省交通公路部门积极探索管养模式。

初步探索出了四种管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道班专业养护。

依托县站、道班、乡所,全面实施养护维修项目;加大日常养护力度,及时开展路况病害调查处置,清洁路容路貌,修补路面病害,培补路肩边坡,疏通边沟涵洞,处置翻浆塌方,确保了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对县乡公路由县级公路管理站负责养护,推行道班养护模式,县乡公路管理站下设作业班组,聘用养护工进行常年养护,提升了养护工作专业化水平。

二是承包包干养护。

按照村道“村管村养”的要求,对通村硬化路实行分段(条)包干、责任养护,由乡、村与农户签订责任书,聘请农户承担保洁、保畅任务。

我省国扶县的村级养护人员与农村低保对象挂钩,享受农村低保的人员,来承担村道的养护工作。

部分县区也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落实乡村道路的养护。

如高台县普遍建立了农户划段承包、10户分段包干的养护模式,对通村道路进行全面养护,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达到标准化养护的村社沥青路每公里奖励200元,水泥路奖励100元,有效调动了养护积极性。

三是集中季节性养护。

每年组织开展1-2次群众性“筑路月”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筑路、养路。

春季筑路月偏重于当年计划项目路基建设,为开工打好基础;冬季筑路月偏重于水毁、破损垫填,路肩、边坡培补,边沟涵洞清理。

如两当县、西和县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全县动员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在冬闲时间开展农村公路集中养护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地企共同养护。

庆阳、平凉涉及油田、煤矿开发、铁路建设利用的农村公路,市州、县区积极与有关企业协商,实行地企共用共养。

如泾川县政府与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对因石油勘探开发的4条63公里乡村道路,由华北油田投资,分期分批实施改造,既保障了资源开发,又提升了管养水平。

目前,全省基本建立起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全省所有县(市区)均成立了县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全省1261个乡镇中已有1130个乡镇明确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站),占总数的90%,全省16810个行政村中成立了村级养护小组的有10015个,占总数的60%。

养护机械化水平不断推进。

庆阳市财政筹资200万元为各县区养护站配备了必要的养护机械,不断推动养护机械化进程。

金塔县投资230万元,建成了集养护管理、人员培训、试验检测、材料贮存、预制加工为一体的养护中心,筹资62万元购置了8台套养护机械设备,着力推进标准化养护和机械化养护的新模式。

2012年,全省创建养护示范路段100条942公里。

省公路管理局每半年巡查一次,市交通局每季度巡查一次,县(区)每月巡查一次,乡村每半月巡查一次。

每个市州每年组织召开建设现场会和养护现场会,现场督查观摩,互相学习交流,推进工作落实。

市政府与县(区)、县(区)与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靠实工作责任,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市、县、乡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喜看今日陇原的千里农村,新建成的农村公路宛如一条条彩带,将陇原大地装点得如诗如画,也给甘肃公路建设的历史史册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展望明天的甘肃农村公路,更加美好的画面在向人们招手。

《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已经颁布施行,必将对我省农村公路健康、持续、协调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年)》已经启动,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

奋进的方向已然确定:

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省100%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不断推动我省农村公路发展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基本建成“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为富民兴陇提供坚实交通运输保障。

(摘自《甘肃日报》)

省人大常委会:

根据省委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充实监督工作内容”的要求,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牵头,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锦敏任组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敬任副组长、全国人大代表许海为成员的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公路调研组于7—8月对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先决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以来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掀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潮。

今年已进入“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我省农村公路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科学部署,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先到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等省直部门进行了调研座谈,了解了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情况;又深入到甘南、定西、庆阳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听取了三个州(市)政府及临潭县、安定区、西峰区三个县(区)政府关于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实地查看了夏河县、陇西县、宁县等六县(区)十多个乡镇和二十多个行政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情况。

同时,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委托陇南市、张掖市、临夏市、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狠抓落实,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全省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截止2008年底,全省建成农村公路90817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86%,其中,县道15626公里、乡道11971公里、村道63220公里,全省100%的乡镇通了公路,79的乡镇通了沥青(水泥)路,92.5%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解决了农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改变了农村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促进了当地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得到落实

“十一五”以来,为确保部省共建意见确定的任务按期完成,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运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抓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带动国省干线路网改造)、“五路优先”(民族团结路、扶贫开发路、旅游资源路、工矿企业路、农业发展路)的工作思路,结合各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全省“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并在后期的修订过程中,将垦区、移民区和林业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也纳入整体规划当中,使农村公路建设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省发改委会同省交通厅组织编制了“十一五”通乡油路和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市州、县区两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本地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省交通厅制定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督查办法》,成立了农村公路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各公路总段技术骨干,向14个市(州)派驻了巡回督查组,专门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和进度、质量的督查工作,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项目进度与质量,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效益,保障了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我省地方财力薄弱,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靠国家支持。

因此,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发改委、财政厅、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千方百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2006—2008年,我省共争取中央资金51.82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25.8亿元,建制村通达工程26.0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1382公里,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8210公里、建制村通达工程33172公里。

2009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部预安排我省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补助资金19.8亿元,其中,乡镇通油路工程9.9亿元,计划解决107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达工程9.9亿元,计划解决597个建制村通公路。

国家发改委下达灾后重建资金18.4亿元,安排灾后重建公路项目2533项13411.4公里,计划分两年完成。

截止今年8月底,全省建成农村公路1322项8665公里,完成投资18.1亿元,占总投资的40%。

为了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压力,我省在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的同时,各级政府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挤出一定数量的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群众集资、社会捐助和发动农民投工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