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2286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7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docx

《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体备课.docx

集体备课

茅天镇中心完小集体备课推进表

(2017年春季学期)

学科:

数学年级:

二年级

周次

单元

中心

发言人

集体备课内容

参与教师

1

1

汪建霞

数据收集整理

2

2

汪建霞

表内除法

(一)

3

3

张海清

图形运动

(一)剪一剪

4

4

张海清

表内除法

(二)

5

5

覃应军

混合运算

6

6

覃应军

有余数的除法

7

7

覃光荣

万以内数的认识

8

8

覃应军

克与千克

9

9

黄天明

找规律

10

10

覃应军

总复习

备课组长:

覃应军

审查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

编辑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1、《数据收集整理》

中心发言人

汪建霞

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

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或

电教媒体

PPT

教学中

应注意的问题

1、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PPT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小

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提问:

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

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

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

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追问:

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

探究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4)教师提问:

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题

总结拓展

交流学习收获,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

李强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前准备

PPT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教师谈话:

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

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探究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

刚才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

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

教师提问: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教师小结。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

讲述:

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

2、教师小结。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

总结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

(一)》

中心发言人

汪建霞

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或

电教媒体

PPT

教学中

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平均分的认识》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课前准备

PPT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小

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

请小朋友们用手

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同学们正在准备

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

吗?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

探究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

(分什么?

平均分成几份?

(二)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

分的。

(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

(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片枫叶。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课堂练习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总结拓展

交流学习收获,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

李强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课前准备

PPT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

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

瞧!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探究

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

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

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

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以分4份。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具体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

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问:

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引导学生思考:

有几个小动物就餐?

一双筷子是几根?

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

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

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

总结拓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时

第三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课前准备

情景图等。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小

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

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探究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

除法

问:

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

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12÷4=3,读作:

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课堂练习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总结拓展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的表现怎样?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课时

第四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算式各部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课前准备

课件、情景图或课件等。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小

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探究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

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题

总结拓展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用乘法口诀求商

(一)

课时

第五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

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课前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小

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设计意图】:

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探究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

小猴摘了几个桃子?

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

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

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

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

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课堂练习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2、3题。

【设计意图】:

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

总结拓展

交流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

课时

第六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

主题图或课件等。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小

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探究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个笼屉放4个包子,6个笼屉一共放多少个包子?

*一共包了24个包子,每个笼屉放4个包子,需要多少个笼屉?

*一共包了24个包子,需要6个笼屉,每个笼屉放多少个包子?

2、你会列式吗?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

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

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

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19页做一做1、2。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4、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总结拓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

第七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基本环节

二次备课

课前研究

预习课本

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全班汇报。

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汇报预习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新知探究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蚕宝宝?

*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

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

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2、出示课题

板书:

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

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课堂练习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做一做”。

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总结拓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

课时

第八课时

主备教师

汪建霞

参与教师

覃应军覃光荣张海清冯芝国黄天明黄仁江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