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245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docx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一、灰分产率级别:

1、动力用煤灰分分级

级别

代号

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

SLA

≤10

低灰煤

LA

中灰煤

MA

高灰煤

HA

>29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级别

代号

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

SLA

低灰煤

LA

中灰煤

MA

高灰煤

HA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级别

代号

干基全硫S%

特低硫煤

SLS

低硫煤

LS

中硫煤

MS

中高硫煤

MHS

高硫煤

HS

2、炼焦用炼焦精煤硫分硫分分级及炼焦原料用煤

级别

代号

干基全硫S%

特低硫煤

SLS

低硫煤

LS

中低硫煤

MLS

中硫煤

MS

中高硫煤

MHS

高硫煤

HS

三、发热量级别

级别

代号

干燥高位发热量Qgr,d(MJ/kg)

特高热值煤

SHQ

高热值煤

HQ

中热值煤

MQ

低热值煤

LQ

特低热值煤

SLQ

四、磷含量级别

级别

代号

原煤磷Pd(%)

特低磷煤

P—1

低磷煤

P—2

中磷煤

P—3

高磷煤

P—4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MT/T803-1999)

级别

代号

原煤砷As(%)

一级含砷煤

ⅠAs

≤×10-4

二级含砷煤

ⅡAs

>×10-4~×10-4

三级含砷煤

ⅢAs

>×10-4~×10-4

四级含砷煤

ⅣAs

>×10-4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MT/T966-2005)

级别

代号

原煤氟As含量μg/g

特低氟煤

SLF

<80

低氟煤

LF

80~130

中氟煤

MF

131~200

高氟煤

HF

>200

七、煤灰熔融性级别

1、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分级

级别

代号

软化温度ST℃

低软化温度灰

LST

≤1100

较低软化温度灰

RLST

>1100~1250

中等软化温度灰

MST

>1250~1350

较高软化温度灰

RHST

>1350~1500

高软化温度灰

HST

>1500

2、煤灰熔融性流动温度(FT)分级

级别

代号

流动温度FT℃

低流动温度灰

LFT

≤1150

较低流动温度灰

RLFT

>1150~1300

中等流动温度灰

MFT

>1300~1400

较高流动温度灰

RHFT

>1400~1500

高流动温度灰

HFT

>1500

八、煤的焦油产率级别

级别

焦油产率Tj(%)

高油煤

>12

富油煤

>7~12

含油煤

≤7

九、煤的抗碎强度级别

级别

落下试验法>25毫米(%)

高强度煤

>65

中强度煤

>50~65

低强度煤

>30~50

特低强度煤

≤30

十、褐煤及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级别

级别

总腐植酸含量HfM(%)

高腐植酸煤

>60

富腐植酸煤

>40~60

中腐植酸煤

>20~40

低腐植酸煤

≤20

十一、理论精煤回收率级别

级别

理论精煤回收率(%)

优等

>70

良等

>50~70

中等

>40~50

低等

<40

十二、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

±

可选性等级

极易选

10.

易选

20.

中等可选

30.

难选

极难选

十三、煤炭粒度分级(GB189—63)

序号

粒度名称

粒度符号

粒度尺寸(mm)

1

特大块

T

>100~300

2

大块

D

50~100

3

中块

Z

25~50

4

小块

X

13~25

5

粒煤

L

6~13

6

粉煤

F

<6

十四、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GBMT/T825—200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分级范围(HGI)

1

难磨煤

DG

≤40

2

较难磨煤

RDG

>40~60

3

中等可磨煤

MG

>60~80

4

易磨煤

EG

>80~100

5

极易磨煤

UEG

>100

十五、煤层瓦斯成分分带

序号

级别名称

CH4(%)

N2(%)

CO2(%)

分带

1

氮气—二氧化碳带

0~10

20~80

20~80

瓦斯风化带

2

氮气带

0~20

80~100

0~20

3

氮气—沼气带

0~80

20~80

0~20

4

沼气带

80~100

0~20

0~20

沼气带

十六、挥发份分级表(GBMT/T849—200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分级范围(Vdaf)

1

特低挥发分

SLV

≤10

2

低挥发分

LV

>10~20

3

中等挥发分

MV

>20~28

4

中高挥发分

MHV

>28~37

5

高挥发分

HV

>37~50

6

特高挥发分

SHV

>50

十七、烟煤粘结指数分级(GBMT/T596—1996)

级别名称

代号

分级范围(HGI)

不粘结煤

BNM

0~5

弱粘结煤

RNM

>5~30

中粘结煤

ZNM

>30~50

中强粘结煤

ZQN

>50~65

强粘结煤

QNM

>65~85

特强粘结煤

TQN

>85

十八、煤全水分分级(GBMT/T850—2000)

序号

级别名称

代号

分级范围(Mt)

1

特低全水分

SLM

2

低全水分

LM

>~

3

中等全水分

MLM

>~

4

中高全水分

MHM

>~

5

高全水分

HM

>~

6

特高全水分

SHM

煤质化验指标

一、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

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

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二、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

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

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三、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

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四、五、×——分析煤样的高位发热量,J/g;

Qb,ad——分析煤样的弹筒发热量,J/g;

Sb,ad——由弹筒洗液测得的煤的硫含量,%;

95————硝酸校正系数。

Qb,ad≤——收到基低位发热量,J/g;

Qgr,ad——分析煤样的高位发热量,J/g;

Had——分析煤样氢含量,%;

Mar——收到基水份,%;

Mad——空气干燥基水份,%。

煤炭的好坏,不外呼煤质,矸石,含硫,水分所决定的。

首先,煤质的的判断,应该从强度,硬度着手;矸石,以片状和颗粒状分类,以颜色的深浅划分;硫,以高,中,低区别;水分,以5%为界。

现在,就以6000的,含硫为1以下,3公分以下的无烟粉煤来讲。

当然,如果有出入,请大家不要见笑,如果有更高明的办法,请不要吝啬。

取样。

在煤堆取样,不应少于20个点。

每个点的深度不少于50厘米,最后带走的样品不少于5公斤。

抓一把,用力捏。

一般是强度,硬度越好的,媒质越好。

抓一把,摊在手心里,仔细看,如果有矸石,而且矸石是成颗粒状。

就先看大于1厘米的矸石,有几颗。

如果超过3颗,发热没有6000。

如果没有大的,再看小于1厘米的矸石有几颗,如果超过7颗,也没有6000。

如果矸石是片状,不用看,没有6000。

矸石的颜色越深,含硫越高,反之,就低。

含硫主要是看煤块中的铜线和单独的铜晶体。

0。

5以下的含硫是看不的明显的硫的。

0。

5----0。

7,在煤块上有1至2丝铜丝或一小节暗硫。

0。

7----0。

99的,有三丝以下的铜丝或2小节以下的暗硫。

1----1。

5,有明显的铜线,铜晶体或者有3至4节暗硫。

1。

5---2,有明显的铜晶体,有单个的铜晶体出现,暗硫不少于5节。

2-----3有明显的大个铜晶体。

一般煤分为高2以上,中1---2,低1以下。

如何简单的区分。

我个人总结了几个简单的办法。

抓一把煤,捏几下,扔掉,看手上的残留煤粉,再搓几下,颜色越深,硫越高。

黑得发亮的,不用说是高硫煤,瓦灰色,颜色浅的,是中硫。

颜色搓不变的,是1以下的,并且,硫越低,残留在手上的煤粉越少。

抓一大把,冲洗干净,对着太阳,你会看到彩虹,彩虹越漂亮,美丽。

含硫越高,反之就低。

抓一把,扔在燃烧的火里,迅速的把头伸过去。

0。

5以下的,基本没有什么味道,低0。

5--1的没有多大的味道,1-----2的,有呛人的味道,高硫的,呛人得很。

水分的识别,抓一把,捏一下,自然的松开。

如果手心里的煤自然的散开,从手指缝隙漏出,没有明显的湿润感,这个水分应该就是5%。

如果煤有成跎,但没有超过1/3,应该是6%,超过2/3是7%,煤砣上有手指印,8%,有水滴9%。

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

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

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

煤碳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

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

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煤化程度低的煤,挥发分较多。

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

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

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水分”对煤炭的加工利用有很大影响。

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

煤炭中的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一般以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灰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