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736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教育学

专业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代码

040102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13年6月6日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1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研究课程与教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前沿性的热点、难点问题

靳玉乐(博导)

彭寿清(博导)

2

教学论

研究教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李森(博导)

朱德全(博导)

徐学福(博导)

3

课程论

研究课程理论问题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范蔚(博导)

于泽元(博导)

4

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

研究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异同及其发展趋势

刘义兵(博导)

兰英(博导)

5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热点与难点问题

宋乃庆(博导)

廖伯琴(博导)

董小玉(博导)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系统教育基本理论修养,专业知识扎实,对教育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熟练使用科学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独立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能力的高级专门研究人才。

学制:

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生3~6年。

应修学分:

15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13 学分(含必修环节2学分)

    选修不低于:

  2  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含中英文)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课

公共课

01000001001

第一外国语

1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01000002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1

54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平台课

010********

教育理论专题研究

2

72

2

导师组

考试

专业课

010********

中外主文献研读

1

36

2

导师组

考试

010********

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进展

1

36

2

靳玉乐等

考试

010********

学术训练(论文写作与指导)

2

18

1

导师组

考查

0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

18

1

范蔚等

考查

010********

比较教学论

2

18

1

李森、兰英等

考查

01040102012

教学知识论

2

18

1

徐学福等

考查

010********

比较课程论

2

18

1

刘义兵等

考查

010********

课程研究方法

2

18

1

于泽元等

考查

010********

教学研究方法

2

18

1

朱德全等

考查

010********

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

36

2

廖伯琴

考查

010********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及案例剖析

2

36

2

廖伯琴

考查

010********

文学素养与审美心理

Literaryattainments&Aestheticpsychology

2

18

1

董小玉

考查

其它必修环节

学科综合考试

2

不计学分,评定考试成绩后,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一份

论文选题查新

3

不计学分,提交查新报告,导师审核

开题报告

2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至少8次),并至少做2次学术报告

2

提交学术报告册,导师签字,培养单位核查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选修环节

社会实践活动

1-2

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注:

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

1.学术活动(前沿讲座、学术报告、学术研讨)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

前沿讲座与学术报告专家主要外聘,本学科将聘请国内外同行中较有影响的学者,利用博士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进行专场学术报告会,或专门邀请专家进行短期的学术讲座,形式不定,采用集中授课与学术报告会相结合。

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当前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新进展;

第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第三、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前沿问题

第四、社会科学研究新方法与技术

第五、相关学科研究发展

基本形式:

第一、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与学者

第二、进行校内外学术交流(如访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学习期间博士研究生至少参加8次学术报告,每次要提交学术心得或评论,交导师审核签字。

参加二次以上省级学术会议或一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完成两次学术报告。

 

五、学科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

时间:

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学科综合考试。

方式:

由考试委员会主持。

每一博士生的综合考试设一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五名以上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

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

考试委员会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并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进行考试。

考试委员会聘一名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作学科综合考试的记录。

详细记录材料经分委员会主席审阅后由教学秘书存入博士生个人学籍档案袋中。

内容:

考查博士生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实践能力、主文献研读等内容。

如其是否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相关研究方向学术前沿的动向,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考察该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范围除本方案规定学习的课程外,重点考查对本学科专业主文献研读情况。

标准:

按照考生对考试内容涉及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评语,并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成绩。

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可进入(或继续)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成绩不合格者,视其情况,或按硕士生培养,或予以退学。

逾期未参加学科综合考试者,按不合格处理。

形式:

口试,或口、笔兼试。

考试之前,导师向考试委员会报告博士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任务。

考试委员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考试范围,拟定考试题目。

 

六、论文选题查新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论文选题查新及开题报告的要求(时间、内容、标准及公开论证方式等):

一、时间:

分别于每年10月进行开题报告会

二、内容:

开题报告包括如下内容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4、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5、论文题纲

6、参考文献

三、标准:

1、格式规范

2、选题恰当

3、问题明确

四、公开论证方式:

由各学科五至七名教授组成专家小组进行公开的开题报告会

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要求(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一、时间:

第三学期末

二、组织形式:

由各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研读与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文章,以及导师指定学习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够恰当分析学科前沿状况。

能够独立寻找或提出具有较重要学术意义和一定研究难度的课题。

能够正确确立自己的突破方向、研究路线和工作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能够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论证严密,研究结果可靠,并能形成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能够围绕一个主攻方向有计划、分阶段地完成有一定难度的系列研究工作。

能够完成导师布置的其他研究任务。

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能够很好地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中外文资料:

在从事某项研究时(例如在完成学位论文时)不遗漏重要文献。

充分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熟悉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发现、观点、数据、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富于学术勇气和学术敏感性,敢于向有重要意义的难题挑战;具有较强的把握问题的能力,在研究中能够做到问题集中、突出,主题明确、具体;学术兴趣广泛,善于学习、吸收并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表达能力较强,能够最终将自己独立的发现与创造性总结出来,形成让同行专家乃至更广泛的范围理解的研究成果。

八、毕业及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毕业条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条件:

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1篇A类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毕业。

一般不准予提前毕业,确因学业优秀,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凡申请提前毕业者,应当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中期考核结论为优秀或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2.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毕业答辩前公开发表属于毕业论文研究组成部分的3篇A1学术论文。

以上学术论文界定标准参照《西南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管理规定(修订稿)》(西校〔2012〕502号)中的相关要求执行。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资格要求、内容要求、技术规范要求与学位论文基本一致,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1.外审结果中有一位专家认为论文合格。

2.本校三位本专业教授、博导认定达到毕业要求。

 

九、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学科综合考试,成绩达到优或良。

学术成果按照学校学位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

成果无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一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2.封二;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目录;6.符号说明;7.正文;8.参考文献;9.附录;10.致谢;11.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论文选题应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研究的主题明确,问题集中,材料详实。

论文的撰写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有创造性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能表明作者具有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应注明来源。

独立完成论文。

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

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译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推理严密,关键词得当。

和导师一起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语言精练,文字表达准确,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具体格式按照《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打印要求》执行。

十、主文献研读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及年月

1

《课程论》

王文科,中国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

2

《课程设计》

黄政杰,中国台湾东华书局,1999年版

3

《现代课程论》

钟启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

《现代课程论》

靳玉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

《课程:

范式、取向和设计》

李子健、黄显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加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教学论纲》

张楚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

《教学论》

裴娣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现代教学论纲要》

李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

《后现代课程观》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

《理解课程》

威廉F.派纳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

《课程流派研究》

单丁,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靳玉乐、于泽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拉尔夫.泰勒,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15

《课程论》

靳玉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6

《课程研究方法论》

靳玉乐、黄清,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6

《教学研究方法论》

朱德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7

《教学论》

徐学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8

《比较课程论》

范蔚、褚远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9

《比较教学论》

兰英,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0

《教育研究》

各期

21

《课程教材教法》

各期

22

《新华文摘》

各期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