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586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军事理论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docx

军事理论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磁等六维战略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战争。

本章要点:

1、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2、信息化战争的演变、发展和趋势

3、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一、信息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战争成败的主导因素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展变化的反映。

要准确把握“信息”的本质,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信息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专门术语

信息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专门术语,要准确把握信息的特点和本质,首先必须所握信息与消息、信号、数据、情报、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信息与消息相比,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

一条消息,可能含有很大的信息量,也可能仅含极少的信息量。

信息与信号相比,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一种信号可以代表多种信息,不同信息也可以用一种信号作载体。

信息与数据相比,数据与文本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多媒体信息一样,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态和一种记录形式。

只有当他们同时承载着相应的内容时,才构成信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信息都可以转变成数字形式,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储存、传递和处理效率。

因此,数字化是推动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信息与情报相比,情报是指某类对观察者有特殊效用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所以,从战争角度看,情报可以认为是一类特殊的信息,是信息的一个子集。

信息与知识相比,知识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有序的、规律性的表述或反映,是信息加工的产物,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信息。

任何知识都是信息,然而,并非任何信息都是知识。

知识也是信息的一个子集,是一种系统化了的信息。

2.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展变化的反映

现代通信理论认为,从狭义上讲,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比如,判断敌方进攻重点是左翼、右翼还是纵深,存在多种可能性,表明敌人进攻重点是不确定的。

如果有一条情报明确证明在左翼,则这条情报就消除了不确定性。

从这个意义看,战场上一切信息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消除各方面的不确定性;从广义上讲,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联系、作用和发展变化的反映,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掌握和利用的。

生活中,掌握了信息,可以更加科学地安排各种社会活动;战争中,掌握了信息,可以更加精确地指导、控制和实施战争。

3.有效信息的获得取决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

从认识论上讲,客观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会产生三个方面的反映:

一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形式;二是这种形式所隐含的内容;三是这种形式和内容对认识主体的价值。

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是不以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这种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不被认识主体所感知,那么这种“存在”对于包括战争活动在内的所有社会活动便没有意义。

所以,信息主导,就是认识主体认识、反映或表述信息能力的主导。

认识主体对信息的主导性,与信息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

在战场上,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客观的,相关的信息无论是否被观察者得到,是否被理解和利用,它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信息的客观实在性。

人们对任何一条信息的确定,都要经过从发现形式、分析内容、确定价值这三个环节。

由于发现者即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不同,对战场各方面的情况,有的发现及时、全面,有的迟缓、局限;发现后,能够准确理解这种状态和运动方式的观察者,可以从中得到某种信息形式的确切含义,理解不了的观察者就得不到这种信息。

由此可见,认识主体即客观事物的观察者对事物的反映能力,是信息主导的关键。

没有认识主体认识能力的高度发达,“信息主导”就无从谈起。

4.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

信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首要条件。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得外部世界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而改造世界的过程则是把认识主体由加工所形成的信息(目标和策略)反作用于外部世界,并不断按照策略信息来引导外部事物达到目标信息的过程。

没有信息,人类就不可能认识世界,更不可能改造世界。

掌握了信息,可使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运动状态及其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减少人类活动的盲目性。

信息和物质、能量并称为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物质为人类提供材料,能量为人类提供动力,而信息奉献于人类的则是知识和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信息与物质、能量互依互动。

信息的本源、载体和归宿都是物质的,因为一切信息均来源于物质世界,一切信息都承载在一定的物质之上,信息最终的归宿也用于认识、改造物质世界。

总之,信息的开发、处理和利用,每个环节都要依靠物质和能量的支持。

反过来,信息对物质、能量也有能动作用,人类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可以开发更多更好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能源。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空虚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死亡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5.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导技术

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

目前,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

信息技术有极强渗透力,社会生活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接收,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还有倍增性,它可减少能源和物质消耗,智力产品还可创造超出其本身价值的价值;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还具有强大的带动性,应用到军事领域之后,形成了军用微电子技术、军事计算机技术,以及在信息技术参与或支撑下的军事光电子技术、军事定向能技术、军事隐形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纳米技术,等等。

军用微电子技术是所有现代军事装备和系统的核心,运用这一技术,不但可以使装备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效能增强,速度提高,还能使装备更隐蔽,行动更精确,保障更及时。

军用计算机技术是作战体系智能化的核心技术,特别是高性能、小型化、微型化计算机的运用,推动战场武器装备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由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弹药、单兵数字化装备和C4ISR系统组成的作战体系,使战争真正走向信息化。

6.信息是战争成败的主导因素

西方人在讨论信息化战争时,习惯使用的一个术语是“一切始于传感器”。

甚至有理论家把战争的信息化简述为“传感器革命”。

信息化战场各类传感器就像汽车的各类传感器一样,可随时掌握机器的温度、能源、速度。

如:

苏-35飞机,机身共有1500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完成许多环节的自动化操作,因而被誉为准智能化飞机。

所谓信息主导,就是准确获得战场信息并把信息及时用于决策和控制,从而主导战争。

古代战争,即便没有对方很准确的信息,通过对情况的大致判断,再加上强大的后续预备力量,就能应付多种意外情况。

而信息时代的战争,战争体系中各单元、各系统都依赖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支持。

没有及时充足敌情、我情、战场环境信息,战场上就是“瞎子”和“聋子”,注定挨打和失败。

(二)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战争的主体类型

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磁等六维战略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战争。

从技术角度对战争分类,有冷兵器(金属化)战争、热兵器(火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主要战争类型。

1.信息化战争的形态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是以信息化作战体系为依托,以信息化作战为核心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一体战。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时代战争的一个大致结构轮廓是:

信息时代的战争是相对于工业时代及其之前的战争而言的,信息时代的战争类型以信息化战争为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与机械化战争形态并存;信息化战争是军事、政治、外交、科技、经济等因素的一体战,军事领域的交战是主体,其总的形式是信息中心战,同时与政治、科技、外交、经济领域的斗争相结合;信息中心战是贯穿信息化战争全过程的战场作战形式,但在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各不同阶段又有其特殊的作战形式,在数字化阶段,主要作战形式是协同性联合作战,在网络化阶段,主要作战形式是一体化联合作战,在智能化阶段,主要作战形式是智能化一体战;信息中心战强调以信息化作战为核心,但不排除非信息化作战行动的辅助作用,它的基本思想,将通过多种作战样式来体现。

2.信息化战争的本质

信息化战争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化作战体系及其运用,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其鲜明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为支撑,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信息化作战理论为指导。

第二,信息化战争的先导性和主导性目标是争夺信息优势;信息化战争的最终目标,仍然是通过多种手段迫使一方接受某种意志。

第三,信息化战争仍然是流血的政治,仍然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成败仍然取决于战争诸要素的综合对抗。

3.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战争的关系

工业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机械化战争,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战争。

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不会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战争形态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漫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的战争形态一部分是机械化战争,另一部分是信息化战争。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机械化战争的成分会越来越小,信息化战争的成分越来越大。

而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战争形态,我们称之为高技术战争。

高技术战争的尽头是信息化战争。

二、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以兵力、兵器、指挥、机动、协同等构成战斗力诸要素的概念已经很难单独存在,新的战斗力概念将由信息和信息技术及兵力、兵器、指挥、机构、协同等要素构成。

(一)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指挥决策的“智囊器”

信息和信息技术渗透到指挥决策领域后,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指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指挥,信息和信息技术所支持的自动化指挥系统成了指挥决策的“智囊器”,使指挥决策情报搜集的范围、指挥决策的效率及指挥决策的质量大大提高,使部队的战斗力成倍翻番。

首先,信息和信息技术拓宽了指挥决策的情报搜集范围。

指挥决策是指挥员对所属兵力作战行动的主观指导活动,是把情报信息转化为战斗力的活动过程。

作战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情报信息的准确、及时与可靠程度。

那种依靠人工和部分物理侦察设备搜集情报信息的方式,不但获取信息的范围小,获得信息数质量也十分有限。

当信息和信息技术进入作战情报信息领域后,使这种传统方法大为改观,现在的可见光、微波、红外及声学传感等信息收集设备或侦察探测系统不仅频谱宽、种类多,而且应用广、功能强。

战场上这些高性能的信息侦测系统可进行全时段、大空域甚至覆盖全球的情报信息侦察,实现了情报收集的空间立体化、速度实时化、手段综合化。

其次,信息和信息技术提高了指挥决策的效率。

指挥决策的效率指的是指挥员作出决策的工作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战斗力有着直接的效益关系,指挥决策要求用尽量少的时间实现尽量多的决策。

“时间就是胜利”,指挥决策的各项工作都有很高的时间要求,如情报信息的获取就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活动,过时的情报信息再准确也没有价值,再正确的决策错过了战机也毫无用处。

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R 战争中,作战节奏快,战场信息量大,作战准备时间短,对指挥决策的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信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指挥决策后,不仅使情报信息的获取范围显著增大,同样也使指挥决策的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地球上空的各类侦察探测和通信卫星多达上千颗,这些卫星大都装有信息技术设备仪器,缩短了指令的传递时间,由卫星及各种现代通信手段相连接的C4ISR系统使指挥决策近于实时,大大的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

如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预警卫星能在“飞毛腿”发射后1.5~2分钟内捕获目标并判明弹着点,2~3分钟后指挥中心能够作出反应决策并将命令传至海湾的防空导弹部队,整个决策过程仅需数分种。

再次,信息和信息技术提高了指挥决策的质量。

作战指挥决策的质量指的是指挥员所做出的决策与决心的正确性。

正确的决策是指挥员组织部队遂行任务的依据,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在信息化战争中,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指挥决策必须具有谋略性、预见性,仅靠常人的谋划能力和经验进行决策已远远不够。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不仅为指挥员提供了直读、直观、直闻及全方位大纵深、有声有色的情报,而且自动化指挥系统的逻辑功能还能在纷繁复杂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区分情报资料的真伪,帮助计算、分析、判断情报。

辅助决策可对指挥员作出的计划方案进行“对抗模拟”,比较决策方案的可行性,以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信息和信息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指挥决策的正确性,指挥决策的正确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无无疑使军队战斗力的大幅度提高。

(二)信息和信息技术是兵员武器的“倍增器”

兵员和武器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战斗力形成过程中的其它一切要素都直或间接地体现在人与武器装备及其相互关系当中,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和信息技术与士兵及武器装备相结合,产生了信息化士兵、信息化弹药和息化武器装备,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兵员的整体作战能力、武器装备的精确打击能力、远打击能力及毁伤能力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使兵员及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第一,信息和信息技术使单兵的整体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在信息化战争中,人与武器装备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虽然没有改变,但武器装备对人的反作用影响却越来越大。

如美军信息化士兵武器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一是指挥、通信、侦察和信息情报功能。

这一功能包括传统的目视侦察;对现场拍摄图像,实时报告战场态势(敌我位置、火力配置、障碍物等);识别单兵和武器装备;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的存储、处理、传输、接收;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和导航;引导后方支援武器的精确射击;自动修正单兵武器气象诸元,计算提前量,显示瞄准点;判断声源方位和距离,并能够滤掉爆炸噪声,减少噪声侵害,监测士兵身体状况。

二是生存防护功能。

这一功能主要包括:

减轻弹头或破片的创伤;减弱核、生、化(气态、液态)武器的损伤;消除高、低温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抵御火焰的烧伤;防止激光照射致盲;伪装色斑随背景变化,防目视侦察,防热像仪侦察,实现全波段(可见光、红外、激光、雷达)的士兵隐身;头盔上目镜轴线与武器上瞄准轴线之间能灵活自动保持一致;实现人在壕内枪在外的隐蔽瞄准的拐弯射击;能探雷报警,力减踩踏地雷;防潮、防水。

三是武器功能。

士兵的武器包括单兵自卫武器、单兵战斗武器、班组支援武器。

单兵自卫武器取代现有的手枪、冲锋枪;射程不小于150米;射弹密集度不大于6分;终点效能具有瞬间生效的停止作用,既可致命毁伤又不具有后续威胁功能;用信息技术控制使用,专人使用,他人无效。

单兵战斗武器取代现有的步枪和枪挂榴弹发射器,配有简易火控信息系统;重量小于5千克;实现点杀伤与面杀伤,直射与曲射,整弹与霰弹的结合;300米距离内命中概率0.9以上。

班组支援武器取代现有的重机枪和自动榴弹发射器;1000米距离内命中概率0.8以上,配有自动修正气象诸元、自行弹道计算、提前量光点显示的简易火控式光电信息瞄准具。

这种信息化士兵武器系统使C3I系统普及到了战场上的士兵,一个士兵相当于传统概念士兵几十倍的作战能力,一名士兵就相当于一个作战平台,从而使信息化士兵成为现实。

第二,信息和信息技术使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大大提高。

武器装备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结合后,形成了信息化弹药,以精确制导武器为典型代表的信息化弹药体积小、威力大、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接近于零,并且具有自动选择飞行路线和携带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末端制导的子导弹的能力。

在如美军的远程空对地导弹用红外制导,命中率达到95%以上,如连续发射,后一枚导弹能从前一枚导弹炸开的缺口中进入。

第三,信息和信息技术使武器的远程打击能力大大提高。

信息和信息技术与武器装备结合后,使武器的远程打击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作战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作战不仅大纵深、高立体,而且是前后方概念淡化,远、近交叉,高低结合。

如美军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可在飞行上千公里后精确命中目标,战略导弹可以攻击1万公里以外的目标。

第四,信息和信息技术使武器的毁伤能力大大提高。

信息和信息技术与武器弹药结合后产生的信息化武器弹药集中利用了高技术成果,将战争经验、技术效能验证以及战场使用的预期现象等变成实战参数,纳入到信息化弹药的“思维”之中,使杀伤兵器具备了目标识别、自动寻的、末端制导、隐形、抗干扰等能力,并表现出极高的突防能力和极强的杀伤效能。

仅以核弹的杀伤破坏效果而论,武器弹药精度每提高1倍,就相当于增加了3枚核弹,增加了7倍当量。

武器精度每提高2倍,相当于增加8枚核弹,增加26倍当量。

经计算,当一枚核弹的命中精度公算偏差为0.8千米时,它若摧毁敌方加固的弹道导弹地下发射井,弹头的核装药当量需达1000万吨,而如果通过信息制导技术使精度提高到偏差0.4千米时,弹头的当量只需125万吨。

(三)信息和信息技术是兵力机动的“加速器”

机动是军队为争取主动或形成较敌有利的态势,有组织地移动兵力和转移火力的行动。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敌人远程精确制导兵器的运用和快速反应遮断能力的提高,使军队的生存能力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威协,为了创造战机和求取生存,军队必须进行广泛的机动,而广泛机动又必须依靠准确的信息去引导,失去了准确的信息就等于失去了机动的时机,信息对军队的快速反应和快速机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信息和信息技术使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

快速反应是指对战场态势和作战行动的及时了解和恰如其分的处置,其本质是时间上的概念,即要尽量缩短从信息获取到做出反应的指挥和行动周期。

军队的快速反应是军队快速机动的先决条件。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可存贮作战部队所需的大量信息资源,尤其是当数据系统与近程或远程通信系统结合一体时,可以实现军事作战指挥与情报信息资源的统一使用。

信息技术系统采用的网络互通、互连、互操作技术及系统扩展压缩和移植技术等,可使信息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作战部队。

如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从战前投送兵力到战中机动都保持了很高的反应能力,指挥和情报信息资源的共享起到了很大作用。

其次,信息和信息技术使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提高。

信息化条件下部队的快速突击行动及其对抗,是建立在情报信息战、指挥决策对抗的信息战行动与兵力机动及其对抗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信息战行动的主动权和信息优势,就会使兵力机动陷入被动。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一方面可以及时获得敌方有关目标的准确情报,迅速做出决策,指挥部队实施快速机动;另一方面也使机动部队的行动在信息的引导下及时达成作战目的。

在信息化战场上,部队的机动能力,除了要以运载工具和作战平台的动力为基础外,更有赖于信息战活动所取得的信息优势,才能使部队的快速机动获得理想的效果。

如果没有信息优势的条件,单纯讲求快速机动的时间指标就失去了意义。

三、信息化战争的演变与发展

信息化战争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一样,也要经历一个从萌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正确认识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信息化战争的本质,把握军队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建设基点;有助于有预见性地推进战争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从信息因素的作用角度,可以把人类全部战争划分为“信息蒙昧时期”和“信息文明时期”两个大的阶段。

从原始战争到金属化战争、火药化战争、机械化战争,直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前,都可归人信息蒙昧期。

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人类战争进入信息文明期。

进入信息文明期,意味着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

它又经历了信息化战争的萌生期、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并生期和信息化战争的独立发展期三个基本阶段。

信息化战争萌生期始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后,终于20世纪60年代数字化装备正式装备部队之前;从数字化装备列装到海湾战争结束,为信息化作战与机械化作战并生期;从海湾战争之后战争进入信息化作战主导期,经过近10年的发展,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成为信息化战争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信息化作战主导期,也就是信息化战争的独立发展期。

这一时期,将经历数字化阶段、网络化阶段和智能化阶段。

数字化,就是将各种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首先转为“0”和“1”二进制数序形式的数字电信号,经计算机编码处理,由数字信息设备传送到用户后,再由计算机还原成所需要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数据或控制指令的信息处理过程。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必备条件,是实现系统化的基础。

在信息化战争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信息到数字信息的演变过程。

严格说来,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就开始以“O”和“l”这种数字方式处理信息,但这种信息方式运用于军用武器装备,却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1959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台野战炮兵数字化计算机“法达克”,1960年装备部队。

70年代,美国又研制了具有传输和射击指挥功能的炮兵战术指挥系统“塔克法”,实现了连接观察哨─指挥所─火炮的自动信息传输和指挥环路,使炮兵连的火力反应时间从十几分钟缩短到十几秒钟。

从80年代开始,数字信息技术逐步进入无线电通信领域,数字微波、数字卫星通信、数字移动通信等先后出现,特别是数字技术与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进一步结合,产生了综合数字网(ISDN),实现了利用单一的通信网络,就能够以数字信息方式完成包括语音、图像、图形在内的多种信息业务的传送和处理。

在军事领域,数字技术在计算机、通信系统、软件系统、传感器系统、定位系统和模拟系统等多方面广泛应用,使战争中武器的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反应速度明显加快,精确度大幅度提高,从而把战争推向了精确作战的新时代。

这即是信息化战争发展的第一阶段,时间上大致从1959年美国第一台野战数字化炮兵计算机问世到海湾战争结束。

海湾战争之后,随着作战体系的日益复杂,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实质性结合已成为战争实践的迫切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美军正式启动了网络化发展的进程,由此也把信息化战争推向网络化的新阶段。

网络化,简单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若干个数字化作战单元连成网络,实现局部的一体化,通常称之为局域网,它是信息化的结构形态和物质基础,是实现系统化的中间环节和必备条件。

随着网络系统集成程度的提高,各局域网之间的“篱笆”在不断被拆除,越来越深入地融入更大的系统,即通过对众多作战子系统实施综合集成,实现各数字化单元之间到子系统的无缝链接和信息顺畅流动,形成一体化的作战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作战力量的整体效能。

1993年,美军作战部队共有1849种大型作战指挥信息系统,59个数据中心,154个大型局域网络。

而到2000年时已分别减到770个、16个和59个。

从这里可以看出,子系统不断扩大、局域网数量逐步减少,是目前网络化的子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网络化的最终结果是实现整体作战体系的网络一体化,战争的对抗将真正变成交战双方体系与体系、系统与系统的对抗。

智能化阶段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延伸,实质是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智能化因素,使网络作战体系实现自动化,其作战体系的突出特征是分散化和无人化。

智能化阶段,在武器单元、指挥决策、作战行动等方面都将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

比如:

第一代精确制导武器,需要射手跟踪目标,对导弹飞行过程进行不间断的控制;第二代精确制导武器被称为“发射后不管”的兵器,能自动瞄准目标,发射后自动寻的命中目标;第三代精确制导武器,只要确定特定目标,不必瞄准,导弹发射后就自动探测、识别、跟踪,直至命中目标。

美国正在研制的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第四、第五代精确制导武器,是目前世界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信息化武器装备,除能自动寻的攻击目标外,还有一定的逻辑判断、对比和识别能力,在实施攻击时,不仅可以进行威胁判断、多目标选择和自适应抗干扰,还能自动选择最佳命中点,自动寻找目标最易损、最薄弱的部位,以获取最高作战效能。

在战争体系上,机器将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决策和思维功能,作战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判断与自主决策能力;战争将呈现出武器装备的数字化+作战体系的网络化+体系联动的自动化+战争机器的无人化的特征。

届时,能代替士兵遂行各种军事任务的军用智能机器人即军用无人系统,将在战争中发挥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