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42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4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

株洲市房地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第一部分株洲城市及经济分析

一、城市现状分析

1、株洲概述

株洲古称建宁,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

株洲主要以发展工业为主,在整个湖南省的经济格局中处于重要地位。

城市依托着贯穿我国南北铁路大动脉和湘江水域贸易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带动了整个城市稳步发展。

有“铁路拉出来的城市”之称。

现辖株洲市区天元、芦淞、荷塘、石峰四区和炎陵县、茶陵县、攸县、醴陵市、株洲县五县(市)。

总面积114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42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约370万,市区人口76万。

通过对株洲初步的考察,对株洲有以下几点的认识:

1、城市定位为工业城市:

株洲被定为全国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经过40多年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逐步形成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重工业为主导,拥有电力、煤炭、陶瓷、烟花、麻纺、塑料、皮革、服装、森工、制药、食品、造纸等门类齐全的新型工业体系,同时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湖南省的1/7,成为湖南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

2、交通已是城市发展的血脉:

株洲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株洲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南靠广东,北依长江,东眺上海、江浙,西连巴蜀、云贵,有联系华东、华南、西南的经济纽带城市之誉。

京广、浙赣、湘黔三条铁路干线和106、320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京珠高速公路和国家将要建设的上瑞高速公路交汇于市区。

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株洲北站是江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

千吨级船舶顺湘江而行可直抵长江沿岸城市。

黄花机场距市区不过6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连。

目前株洲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与铁路交通密切相关。

3、富有的自然和矿产资源将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

境内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钨、铅、锌、金、锡、铀、钼、铜、银、铌、钽、稀土、萤石、石膏、硅石土、高岭土、石灰石、花岗岩等40余种,为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丰富的农产和矿藏资源,加上气候、土壤、地质、植被所具有的多样性特征,为多层次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4、人文主义气息浓厚增加了城市的品味和档次:

株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株洲境内炎陵县鹿原陂。

1983年株洲市株洲县漂沙井磨山发现6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大溪文化遗址,以及叠压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遗址。

近代,1906年,孙中山先生领导同盟会的萍(乡)浏(阳)醴(陵)起义,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都曾震撼中华大地。

李立三、左权、谭震林、耿飚、杨得志、宋时轮等近、现代的革命先驱和军事将领就诞生在这块热土上。

5、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成为株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已形成全市性的支柱产业的同时,介于科学前沿的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新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在株洲初见端倪,正在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6、优势地理位置造就新物流经济中心。

由于株洲特别的地理位置,现在的株洲在湖南省物流中心的作用已经明显超过其省会城市——长沙。

并且正在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中南五省。

因此,株洲已经形成了中南地区最大的纺织品、日用品集散中心,其发展势头日益被广东、浙江等地的商家重视。

7、以人为本的服务性行业发展迅猛。

由于株洲的中转站型地理位置和日益繁忙的对外通商,为此相配套的服务性行业发展非常迅速。

以各大酒店为核心所延伸出的餐饮、按摩、娱乐等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也逐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目前株洲有五星级酒店一家、四星级一家、三星级四家,在工业型的三线地级城市拥有这样多数量的高档次涉外酒店的现象并不多见。

同时,必须指出,这些酒店已经成为株洲当地人周末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2、各区域概述

南区——运输中心、商业中心

⏹城市地位:

南区也就是株洲的中市区,是株洲最早形成的老市区,株洲市也最早形成于中市区。

⏹功能定位:

是株洲市商业服务业的中心,聚集了大量的商业百货公司及大型的商业中心。

人口集中的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大力开拓流通市场,使这一地区初步形成了集购物、娱乐、食宿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

⏹交通状况:

拥有建设路、芦淞路、新华路、人民路等城市干道

北区——城市的工业中心

⏹城市地位:

城市重要的工业区,聚集了基本上株洲所有的大、中型厂矿企业。

⏹功能定位:

由于工厂的聚集,形成局部的人口高密度,并且在对外交通的要道上,因此,北区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又一个商贸中心,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商业发展也将提上日程。

⏹交通状况:

株洲重要的交通中心,与京珠高速公路相邻。

河西区和高新技术区——城市未来的经济中心

⏹城市地位:

在政府对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占有重要的核心地位。

目前,河西区与高新技术区采用“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努力加大开发力度、加快新区的建设速度。

⏹功能定位:

整个城市西移发展的现状,政府机构的进驻,奠定了河西区在未来中心城区的地位;高新技术区的继续大力发展城市工业产业,可以培育出一批新兴产业群,进一步的加大和增强工业产值和技术;同时河西区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服务、旅游、交通等行业,从多方面带动和促进整个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

⏹交通状况:

随着新区的发展建立起新的交通枢纽。

全面贯通老城区与新区的沟通。

二、现有经济状况分析

1、株洲是一个以工业为主要中心产业的城市,共有工业企业1258家,城市的支柱产业以柠檬酸、烟草类、酒类和平板玻璃为主。

其中柠檬酸的生产基地——湖南丰原集团是全国知名的上市企业,而且其产品占全球市场的很大份额。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对外开发的不断加大,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全市成立了外资投资企业235家。

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

2、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消费品市场运行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1-6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83%。

(1)、城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上半年,株洲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2.42%。

(2)、餐饮市场继续看好。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株洲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增大,加上外地游客和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促进了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

1-6月份,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一三.83%,仍居各行业之首。

(3)、新兴业态促进零售业发展。

今年1-5月份,株洲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2.32%,其中零售企业增长34.01%,利润总额也由上年同期的1679万元,增加到今年的3351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其主要原因,一是株洲零售企业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调整经营结构,大胆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各大商场都增设了超市,有的还增设了快餐、儿童游乐场等娱乐设施,集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在迎合了广大顾客消费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

二是各种连锁超市业绩突出。

三、城市规划

株洲作为湖南的工业城市,在湖南省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随着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上升,与一些大中型城市相比,其发展还是相对缓慢的。

对于铁路和工业对于这样一个内陆城市经济发展是需要用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它推动了城市的经济贸易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阻碍着城市的发展。

如大量的工业污染无疑阻碍和限制了城市向健康型方向的发展,给城市建设带来了许多弊端。

另外,城市长久以来呈哑铃状发展,不合乎城市正常合理的规划的布局,使城市部分周边地区超负荷的运作。

1、城市格局的改变:

城市中心西移无疑给株洲的城市的建设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它使株洲整个城市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城市中心将重新建立,城市CBD将拔地而起。

将要崛起的天元区是株洲以后的CBD(中心商务区)和主要的政府行政机构,市政府以率先进驻了该区办公并且借此众人表明他们对于新区的发展的信心,并带动整个城市向南发展。

通过新区的建立政府将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有利的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未来几年的总目标。

2、城市规模的扩容:

根据株洲城市发展的规划,城市将在未来五年得到大力的扩容,城市化进程速度大大加快,整个城市将向西、向东扩张,从现有的哑铃状城市格局中突围而出,形成一种新的规模城市。

 

第二部分株洲市市民生活模式描述

一、现有生活模式简述

1、市民生活基本表现

1)中高档消费气氛尚未形成:

株洲消费市场不论从市场供应来说,还是从消费品的选择面来说,仅提供了有限的中低档的消费用品,主要用以满足和解决居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功能和要求。

该现象体现在普通日耗品上,尤为明显。

城市中高档消费的气氛尚未形成,有限的四、五星级的酒店也成为部分富人的重要消费场所。

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收入近期内不会有较大增长,有的甚至还会下降,而今后要花的钱将越来越多,消费心理压力加大。

2)消费市场缺乏热点商品,未来地产可能走红:

一方面商品相对饱和,物价持续走低,而老百姓的钱却越攥越紧,价格越便宜越等待观望,买涨不买落。

另一方面,消费品市场缺乏象80年代后期那样集中度高、有共性、能上台阶的热点商品。

所以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造成市民有钱不愿花。

但是,房地产类的消费由于全国性的普涨以及地产项目本身具有的稀缺性和保值性等因素始终向好,株洲也不例外,无论是商业地产还是住宅价格都在强大的买力作用下上涨。

株洲的房地产业将可能成为未来几年里株洲的消费热点。

3)城市的主要娱乐模式是餐饮和按摩:

由于缺乏丰富的娱乐、休闲场所,街边的饮食排挡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入夜后的主要消遣方式,由于价格低廉,排挡的生意十分红火。

另外,按摩场所众多,也是株洲一大景观。

夜生活的时间也不如大城市,通常晚上11点就早早收场,这与常住人口在工厂上班和小生意人为主有关,需要较早的上班或准备开市。

同时说明株洲仍然缺少高新技术的公司和白领工作族。

4)城市呼唤内容丰富的业余生活:

人们渴望丰富、形式健康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株洲的中心有一个著名的开放式公园——文化园,从早上五点钟到晚上十一点都有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此锻炼身体、赏风景。

5)消费能力与收入不成比:

敢于花钱是湖南人的普遍消费性格。

对于相对传统而又热情开放的湖南人来说,吃饭虽然是较为简单的事情,因为即使是最简单的土家菜也足以让人吃得十分尽兴,所以他们总是不吝于相邀于餐桌前,午市的消费更加火暴些。

而穿衣、居住、出行等的消费更是不甘人后。

2、株洲市家庭结构的一些特点

据一些资料显示,规模小,结构简单的核心家庭已成为株洲家庭户的主要形式。

1)、户数增加,规模缩小。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00年株洲家庭户为99.42万户,比1990年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1.5万户,增长一三.72%。

从平均户规模看,2000年为3.44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3.84人减少0.4人。

2)、世代结构仍以二代户为主。

二代户比例占55.12%,即有一半多的家庭户是由一夫妇户与未婚子女或父母一方与子女组成,一代户和三代及以上户分别占20.7%和24.一八%,分别比1990年上升了8.82和4.39个百分点,二代户则大幅下降,比1990年下降一三.21个百分点。

3)、有老年人口的家庭增加较多。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2000年株洲有65岁及以上老人户21.74万户,比1990年增加5.88万户,增长37.07%。

在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家庭中,有一个老人的家庭为16.31万户,占有65岁及以上老人户的75%,比1990年增加3.73万户,增长29.66%,其中,单身老人户1.59万户;一个老人与未成年亲属的户3260户,分别占有老人户的7.3%和1.5%。

有二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户5.37万户,比1990年增加2.11万户,增长64.74%。

其中,只有一对老人夫妇的户1.53万户,一对老人夫妇与未成年亲属户2640户,分别占有老人户的7.03%和1.21%。

株洲市的家庭结构的特点为我们在户型设计和主力面积的确定方面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二、居民需求分析

1、居民消费状况分析

1)200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4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9.5%,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平工资报酬12328元,增长12.6%。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6%,下降0.9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6252元,增长10%,从各大类指标来看,衣着、家庭设备略有下降,可见居民受费重点仍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

2)从具体指标来看,娱乐、教育和文化支出11一三元,增长24.92%,增长最大;居住支出只有692元,增长5.01%。

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6.53平方米,增加0.73平方米。

2、城市居民收入分析

1)据最新劳动统计数据资料表明:

今年上半年株洲市在岗职工人平工资6165元,同比增加929元,增长17.75%。

2)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垄断行业和新兴的朝阳产业的职工收入在全市在岗职工中占据领先地位,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19091元、一五821元和10792元;而农林牧渔业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只有2170元和一八24元。

最高行业平均工资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差由上年的12351元增加至今年的17267元,差额增大4916元。

小结:

根据“恩格尔”指数表明一个城市的主要消费和娱乐以餐饮为主,说明此城市的整体消费和生活水平偏低。

随着整个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层次消费的体系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部分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房地产宏观市场分析

1、投资总量、开发规模分析。

2002年上半年

2003年上半年

增长率

投资开发量

5.82亿元

9.43亿元

1一五.8%

房地产企业

80家

90家

12.5%

原来按管理渠道划分的一些本属基本建设投资的项目,如城市广场建设、商业步行街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领域,加上停建多年的“烂尾楼”复工及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直接拉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

开发理念的不断创新,也带来了商品房销售市场的繁荣;

今年株洲市房地产开发一个明显特征是,投资规模大,其中已开工的上亿元项目9个。

如江山置业总投资4.3亿元的湘江四季花园;华中房地产投资2亿元兴建的“中国服饰城”及汇亚房地产投资3.1亿元的中国汇亚服装博览中心等上半年已完成投资占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的近三成,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27个,上半年已完成投资占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的66.5%。

这些项目有力地支撑了株洲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

2、销售情况分析

2002年上半年

2003年上半年

增长率

商品房预售面积

14.79万平方米

20.97万平方米

41.8%

预售住宅

一三.56万平方米

20万平方米

47.5%,

实际销售面积

一八.66万平方米

27.62万平方米

48%

住宅销售面

一八.0万平方米

25.4万平方米

41%

商业用房

0.6万平方米

2.21万平方米

268%

●从预售情况我们可以看到:

2003年上半年即期市场状况比往年好,住宅市场活跃。

●从实际销售面积的情况看到,个人购房积极性空前高涨。

3、售价较平稳,空置有所下降。

2002年

2003年上半年

增长率

销售均价

1035元/㎡

1077元/㎡

4%

●在良好的销售业绩面前,销售的价格比较平稳。

一季度商品房价格指数为100.1%,二季度恢复到100%。

今年由于株洲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增长3.7倍,使株洲市商品房销售的综合平均价由去年的1035元/平方米增加到1077元/平方米,但仍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一五46元/平方米)。

●购房需求的不断扩大,使空置率继续下降,一年以上的空置面积消化速度加快,由上年的9.64万平方米,减少到4.58万平方米,下降52.5%。

空置面积仅占全省4.41%。

4、投资主体结构日趋合理

2003年

增长倍数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占完成投资44%,

增长1.26倍;

中私营和个体投资,

占完成投资20.8%

增长1.24倍

集体投资,

占完成总量的7.73%

增长65.4%;

外商投资增长

占完成投资一五.85%,

20.35倍

●非国有投资见旺,土地投入多。

上半年株洲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如此火爆,民间投资占有较大比重,使投资主体结构日趋合理。

民间投资比重加大的说民房地产市场活跃

●株洲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增幅最大的是土地开发,占投资完成的6.2%,增幅达11倍,其二是商品房投入占59%,增幅1.87倍;其三是土地购置费,占完成投资总量的12.5%,增幅89.5%。

从目前看,株洲市房地产开发整体上仍在绿色景气区内进行,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5、株洲房地产市场整体运营良好。

今年株洲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开发总量来说,占全省总量有9.6%,排名超过常德,居全省第二,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速86.5百分点,增长速度提前三位,居第五;从销售情况看,株洲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1.48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0.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2位;商品房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8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5.2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3位。

全省“一点一线”和常德的七个重点城市完成投资84.42亿元,株洲占11.一三%;金三角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完成投资62.59亿元,增长92.5%,株洲占有一五%。

二、城市住宅市场分析

1、住宅市场总体描述

房改政策推动——经济型住房销售增长迅速。

在2001年4月,株洲市正式出台就房改房上市交易的有关政策局以来,使那些住房面积较小、居住环境较差的居民户可以用“以旧换新”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那么,需要“以旧换新”的“房改房”究竟有多少呢?

据市房产局统计:

株洲市共有公有住房面积38万平方米,已按房改政策卖出约26万平方米,这部分住房绝大部分是80年代前后建造的砖木或砖混结构的低标准住房,已不符合现阶段居民的居住要求,并且这部分公房的购买者绝大部分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的老职工和机关干部,具有更新住房的能力,而且他们的旧房购价每平方米约为250元左右。

一套60平方米的住房只花1万元左右,而且上市交易就可卖到2-3万元左右,若再补上3万元左右,就可以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

26万平方米的旧房,如果更新30%,对株洲市房地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虽然房改房上市交易的政策还未出台,但人们的购房积极性已充分调动起来了,为了配合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改房上市政策的出台,株洲市适时地推出了经济实用住房,在税费上予以减免,使得房价较其他类型住房更低和更优。

据统计:

经济实用住房销售面积5.1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32.4%。

销售转旺,也带动了房价回升,据测算,株洲市一季度经济实用住房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1.7%。

消费观念转变——高档住房由冷转俏。

株洲市是一个工业城市,部、省级企业星罗棋布,由于生产规模大,职工人数多,再加上资金雄厚,占地面积大的优势,大都建造了一定规模的家属区,住房条件相对优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一般家用电器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再拥有一套宽敞的住房已成为众多中等收入户的心愿,以旧房换新房、以小房换大房的住房消费方式已被大多数人认同,不少新婚男女和中年夫妇,积累资金最大的用途就是购置一套满意的住房。

也有不少实力雄厚的人士热衷购买豪华型住宅如复式楼及超豪华型住宅如别墅等,这种消费观念的改变,使株洲市近半年来特别是一季度株洲市中高档住宅销售迅速增长。

不少房地产商也抓住这个机遇,开发了一大批适应中等偏上收入户家庭的房型,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如合泰房地产由于开发了大户型商住楼(一三0平方米以上),一季度销售收入较去年增长23%。

株洲市火炬房产公司开发的东方花园316户,计33578平方米,半年之后全部售空,2000年10月1日动工的72户,计8610平方米住宅现已售出25%。

协力房地产公司开发的碧玉花园拟建造别墅432栋,前去询问的客户也络绎不绝

投资观念渐浓——商铺炙手可热。

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出台,人们的投资观念日渐浓烈。

由于银行利率的下调和股市行情的起伏不定,存款和入市一个回报太低,一个风险太大,购买商铺便成了人们的另一条投资途径。

据调查,近一段时间来,购买商铺的客户越来越多,一般商品房建好后,客户一般是住房商铺同时购买,商铺总是在住房销售30%左右就已告磬。

据统计,株洲市今年一季度共销售商业用房0.64万平方米,较去年增长7倍多,商铺热销带动商业用房价格迅速回升,据测算,今年一季度株洲市商业用房价格较去年同季上升4.5%。

随着房地产业的逐步升温,商业用房的价格将还会进一步上扬。

城市建设和改造使土地价格增值

去年下半年以来,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已在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株洲二桥的贯通,使株洲的市内交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内环线,株洲三桥的破土动工,也预示着湘江两岸城郊的发展将快速向都市化靠拢。

在新的城市规划范围之内的城郊结合部的工业区(如棉纺厂的工业五区)、住宅区特别是别墅区、商业区(新建的汽车交易大市场)等都使株洲城区在逐步向城郊延伸,从而使这些地段的地价迅速上升。

尤其是最近出台的土地管理办法规定个人不允许私自出让和购买土地,只有具有房地产开发经营资格的开发企业在规划的范围内统一进行土地和房地产的交易和开发,从而杜绝了土地交易的随意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盲目性。

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土地价格上升已是必然。

今年三季度以来,株洲市综合地价约上涨三个百分点左右。

房交会对房屋销售价格的上升起了推动作用。

地价的回升推动了商品房交易及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声势浩大的房产交易会更是对商品房的交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株洲市举行了两次房地产交易展示会,规模之大,销售成绩之好为历年所不及。

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雄厚的房屋开发商将地域优良、设计精美的楼盘制作成模型,放置在展位上向消费者展示,并配有专车免费接送购房者到实地勘查,同时实行一条龙销售服务,当场议价,当场办齐各种手续,这种销售方式被房地产业界和消费者称为“房产超市”。

由于销售方式灵活、交易手续简化,商品房成交火爆。

据统计,仅7月份在市房产大楼落成典礼的房交会上三天成交额就达2亿元。

由于交易量上升的推动,再加上今年推出的楼盘不论是地域、房型、面积以及配套设施和服务等方面都优于去年,虽然房价还略有上升,但购房者仍络绎不绝。

经济回暖带动租赁业继续看好

今年三季度以来,株洲市经济出现了逐月回升的好势头,其中三产业的回升更为强劲,从而带动了租赁业继续升温,价格也有上涨。

据统计,三季度,株洲市房地产租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0.5%,其中住宅租赁价格上涨8.5%。

住宅租赁价格上涨主要是外地来株洲工作和做生意的人口增加,这部份人群或一家多口租住一套住房,或几位同事、朋友合租一套住宅,比住旅馆既方便又安全。

由于各种公司特别是类似律师事务所这些收入层比较高的单位,一般都租赁酒店、大厦的高标准写字楼办公,也推动了该类房屋租赁价格的上涨。

据统计,株洲市三季度高标准写字楼较上年同期也上升了5.6%。

2、部分楼盘简析

以下列举的是目前株洲相对成熟的居住社区。

湘银社区

位于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北路规划二十区,总面积120,290㎡,其中住宅面积95000㎡,绿化总面积46000㎡,人均绿化面积一八㎡,道路面积8000㎡。

通过近三年多的开发建设,现建有商住楼20栋,别墅68栋,居住人口2600多人。

社区内道路平整宽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