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6100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doc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doc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

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陈长连

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新庄孜医院张敏

一.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特点

1.消化系统面广,疾病多:

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2.与外界接触多:

开口于外,病从口入;3.肿瘤多:

十大肿瘤中占了五成:

功能性疾病和气质性疾病区别不易。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酸、反食、烧心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伤);2.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为主,主要由Hp感染引起);3.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不是指发生在消化道的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乙状结肠炎性疾病。

临床特点是,间断性加重与缓解交替出现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4.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症状群,有持续或反复的上腹部疼痛、早饱、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其它有关的上消化道状至少持续4周或超过12周,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气质性疾病);5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常见严重肝病,死亡率高);6.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并发症多,且严重,甚至死亡);7.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在短期内上消化道失血量大于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等。

三.治疗消化性疾病药物分类

药物的肝脏代谢:

药物代谢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药物代谢靠酶系完成,存在于肝脏有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根据作用不同分类如下:

1.调节胃肠动力药(兴奋性药物:

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比利、伊莎比利、提沙比利、氯波比利、普卡比利等、昂丹司琼、红霉素类、新斯的明、生长抑素类似物等;抑制性药物:

654-2,、维拉帕米、硝苯吡啶、匹维溴胺等解痉松弛调节类药物;双向调节药物,如曲美布丁等)。

2.抗酸药;此类药,为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中和胃酸,减少对消化道粘膜的侵蚀及刺激;升高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合有害物质,保护粘膜。

常用药物有;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镁、三硅酸镁等。

3.抑制胃酸分泌药。

胃酸由壁细胞分泌,受多种因素调节,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

包括:

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哌仑西平、654-2等);胃泌素受体药(丙谷胺);H+-K+-ATP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来米诺拉唑等。

4.胃黏膜保护药。

胃粘膜有屏障(细胞屏障和粘液—HCO3盐屏障等,具有抵抗和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作用,当屏障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溃疡。

黏膜保护剂有:

前列腺素衍生物(前列腺素E及前列环素)、硫糖铝、枸橼酸必钾等。

可消除或减少损害因素对胃粘膜的损害,如酒精、阿司匹林、应激等;增加粘膜屏障作用;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5.胃肠解痉药。

解痉药可分为,抗胆碱能药,非选着性阻断M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Ga2+拮抗剂:

选着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

常用药有,溴丙胺太林、654-2、丁溴酸东莨菪碱、匹维溴铵等。

6.助消化药。

可分为两类,a.替代正常的消化液,如各种酶制剂,如得每通、康彼身;b.促进消化液你的分泌药,制止肠内过度发酵,如卡尼丁等。

7.泻药。

主要是指刺激或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反射或通过软化粪便、润滑肠道、使肠内容物易于排出体外的药物。

常用药有,硫酸镁、酚酞、液状石蜡、开塞露、通泰等。

8.止泻药。

可分为五类:

a.阿片类制剂(洛哌丁胺、地芬诺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增加,肠蠕动受到抑制;b.吸附类(药用炭\鞣酸蛋白),具有收敛吸附作用;,故可止泻;c.保护药(如次碳酸必),口服能在肠道内吸附细菌和炎症产物;d微生态制剂(陪菲康、肠乐、整肠生),可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激发机体的免疫力。

9.止吐药。

常用噻嗪类止吐药有,氯丙嗪、异丙嗪等,作用于呕吐中枢,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常用于晕动病;5-HT3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外周和中枢神经元5-HT3释放导致的呕吐反射而发挥作用,如,舒必利、昂丹司琼、脱烷司琼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胃复安、吗丁啉等。

9.利胆药。

促进胆汁排泄,增加胆汁对结石的冲洗,适用于胆道结石、胆汁淤积、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

常用药有,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茴三硫等。

四.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方案。

1.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有反酸、反食、烧心等临床症状,有针对性用抑酸药物为主要治疗措施,同时用粘膜保护剂,配合促动力药,注意需维持治疗时间;2.慢性胃炎其病因是幽门螺杆菌,通过污染食物、水、粪便等途径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反流,其他还有饮食(如高盐、缺少新鲜蔬菜、药物、酒精等),均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

治疗;合理饮食,抑制胃酸,促进胃动力,根除幽门螺杆菌。

3.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治疗;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

药物治疗,首先要抑酸,保护黏膜,联合用药抗菌(PPI+两种抗菌素)。

4.功能性消化不良。

病因和发病机理:

胃酸分泌,胃和十二指肠慢性炎症,胃肠动力障碍,精神状态,HP等。

生活调节:

饮食合理、忌烟酒、避免咖啡饮料、饮食不过饱等,药物治疗,抗酸剂、抗分泌药、保护胃黏膜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