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中考语文作文复习立意一教学案.docx
《人教版度中考语文作文复习立意一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中考语文作文复习立意一教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中考语文作文复习立意一教学案
九年级作文教学案(3)
教学内容:
作文的立意
(1)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立意力求有新颖的视角,能多角度思考。
2.学会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
3.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立意的思维技巧训练。
教学难点
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寄语
苏轼有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山如此,写作文也同样。
不同角度的立意,自会有他不一样的精彩。
如何让思维开阔、深入,让立意异彩纷呈、熠熠生辉呢?
今天我们来进行立意方面的专项训练。
我希望今天这节课不仅仅是绽放思维之花的一堂课,更希望他成为收获智慧硕果的一堂课!
二、课堂讨论:
什么是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
是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红线。
写作文要意在笔先,也就是作文时,先要确定好中心思想再动笔,不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写了一部轰动世界的书,书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以她的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南方奴隶制的黑暗和反动。
这部书的中心思想,斯陀夫人在动笔之前就确定了。
她曾对亲戚说:
“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奴隶制度的野蛮与残忍。
”于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诞生了。
因为它立意深刻,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世界,出版后的几天内就卖了一万多册。
由于这本书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斯陀夫人受到美国总统林肯的接见。
这件事也证明了立意关系到一部作品的成败,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学生就以下几个作文标题练习先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你就是我的依靠。
生活的味道。
伴我成长。
三、课堂讲授:
立意要切题
中考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
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
“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怎样才能算是切题呢?
我们就拿《尝试》为例来作一下说明。
从作文题目
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单纯的命题作文——一篇简单记叙文,要写好这篇考场作
文,正确理解“ 尝试”的含义是最重要的。
尝试,即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做某事。
“尝试”是主动的行为,不 是被动的、偶然的行为、经历或遭遇,不是对生活
的被动体验、感受等。
所谓“主动”,就 是主人公面对一种新的情境,从主体
意识中萌发出来的想要一试身手的愿望和追求并付之于行动(包括心理行为),
并在此后获得了思想、情感上的收获、经验、教训等——这种主动行为并不排
除主人公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所进行的尝试。
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写许多尝试性的事件,如:
做饭、洗衣、缝衣、登山、
划船、打工、游泳、学开车、做生意、跳舞、吸烟 等等,正面的反面的都有。
可是无论从正面写还是从反面写的尝试性事件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立意。
例如,都写劳动,有人通过劳动的尝试,体验出劳动的艰辛,父母的辛苦,劳动的伟大,读书的重要等,从而激发起珍惜学习生活、发愤学习,决心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思想感情;这样才可以说是符合题意的,而有些人却得 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结论,从而产生厌恶劳动,鄙视劳动的思想感情,这种意义显然不正确,思想内容显然是不健康的,因此也是不切题的。
所以说,问题不在于写什么事件——正面事件如果没有正确的立意,肯定写不出好作文;反面事件如果有正确立意,也可能写出质量上乘之作。
要想写出切题的文章,我们通常可以抓住以下两点来重点把握。
1.准确
所谓准确的把握题旨,就是要正确的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即明白题目究竟
要求我们写什么。
比如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小作文,题目为:
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 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诗如下:
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鹜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试举几篇为例来说明:
〔例文一〕
麻雀与燕子的对话
在一个树木茂密的山岗上,居住着麻雀、燕子、黄鹂、百灵、还有鹦鹉、喜鹊、苍鹰等鸟儿 。
它们整天在这个茂密的树林里吵吵嚷嚷,争论不休。
它们是为了争夺食物吧?
不,它们在这里是为了炫耀自己在百鸟中的本领,想取得比别的鸟们优越的地位。
吵得最凶的要数麻雀和燕子了。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并不示弱,她一边报复麻雀一边嘲讽麻雀一边嘲讽黄鹂,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呢,又说百灵声音悦耳但动机不纯……她们就这样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着。
看来,鸟儿没有宁日了。
这篇文章,小作者显然是没注意审题,没有正确把握题旨。
题目要求写的是对话的片断,而小作者所写的小文章虽然与所给材料有关,但无一句是对话。
这篇短文只是对诗的一种概述和转述,是对材料重复的叙述。
〔例文二〕
麻雀与燕的对话
麻雀是生就的家鸟,只会在屋檐下树枝上做巢,居住在巢里或栖息在树枝上,喜欢 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绕着人们的房舍觅食,在田野里偷谷子吃。
一天,她们碰上了燕子。
燕子是冬飞南夏飞北的候鸟,麻雀不能理解燕子何以要那么不顾疲劳的长途远飞。
冬天,燕子又要飞走了,麻雀议论了:
“看我们姐妹,冬天不怕冷,你们厚厚的羽毛还不保 暖吗?
你们为什么不能象我们一样常年住在北方呢?
真是些儒夫!
”燕子无言以对,她怎能解 释得清呢?
心想:
我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呀!
我们身体的特征让我们必须随着季节冷暖的变化 而南来北往呀!
这篇文章,小作者也是没有正确把握题目要求。
文章以说明、叙述为主体,两种鸟之间没有对话,只有麻雀对燕子说了一些话,但是燕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有心理活动而己,显然不符合题旨的要求。
〔例文三〕
黄鹂与鹦鹉的对话
在广州工作的叔叔回家看望奶奶,带回两只可爱的鸟,一只是黄鹂,一只是鹦鹉。
鹦鹉见有人来就会说:
“您好!
您好!
”“欢迎!
欢迎!
”一类的话,特别招人喜爱,而黄鹂会唱出动听 悦耳的歌,也引得大家赞叹不绝。
可是两个鸟常常互不服气:
你青睐这个鸟时,那个鸟不免 有些妒意。
有一天,正当我赞美黄鹂动听的歌声时,只见鹦鹉撇撇嘴说:
“她唱得好听,还不是凭她妈给她的一副好嗓子,自己有何能耐?
”黄鹂也不甘示弱,抖抖美丽的羽毛,伸伸脖子,尖着嗓子说:
“她能言会道,又怎么样?
她说的哪一句是自己的主见,还不是毫无原 则。
”“谁没有原则?
”鹦鹉叫起屈来。
“就是她,就是她,不然,为啥有‘鹦鹉学舌’的成语呢?
”听着两只鸟的争论,我陷入了沉思。
在这篇作文中是以叙述为主体,作者转述出鸟儿的争论,显然不是直接对话:
文中两种鸟分 别与作者的对话,作者殷勤地充当两种鸟的裁判并“陷入了沉思”,这不是两鸟的对话,真 不知作者“沉思”什么?
这显然是立意不清楚。
2.鲜明
所谓立意要鲜明,是说在写作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让别人清
楚地知道你在写什么,不能忽略对命题(或材料)的特定含义的把握而泛泛地展
开,这样 就会造成思想不鲜明,中心不突出,使别人看到你的文章不知道你在
说些什么。
从前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
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
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
后来他想:
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
柏树就更好了。
于是又画上柏树。
又一想:
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
吗?
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
画着画着,他又想:
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
当他把这幅画送给朋友时,朋友怎么也看不出这幅画要表现什么。
这个故
事说明:
一个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这也想表现,那也想表现,结果往往
让人摸不着头脑。
同学们在确定了中心后,写作时所有的事件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例如
要写“一位善于启发学生的老师”,就应选择这位老师如何启发学生的典型事例
去写,而不要既写这位老师热爱学生又写这位老师的幽默风趣,还写这位老师
的敬业精神,等等。
结果,文章不伦不类,没有了中心。
俗话说,“船老大多
了要翻船”,写文章也是这样。
一篇文章只能立一个“意”,表现一个中心,否则,
意多势必乱文。
四、课堂讲授:
立意要阔
1.出示:
立意要阔就是要会运用发散思维,就是要横向扩展发散,把人、事、景、物、理联系起来。
2.以“手”为例,让学生多角度立意。
3.从学生立意的展示中引导学生归纳出立意的角度:
可从外形、颜色、成因、功用、关系、象征等角度立意。
4.在相互交流提高的基础上再以“台阶”为题,分组合作多角度立意。
5.教师出示多角度立意示范:
A、沧桑的台阶、朴实的台阶——颜色
B、给别人一个台阶(宽容)
给自己一个台阶(善待自己)
给孩子一个台阶(家庭教育)
给学生一个台阶(学校教育)——象征
C、走自己铺设的台阶(创新进取)
为别人铺设台阶(无私奉献)
上台阶与下台阶(人生态度)
永无尽头的台阶(修养、科学)——功用
D、台阶的材料(人生态度)——成因
E、有规律的台阶、整齐的台阶——外形
F、相互支撑的台阶——关系
6.出示话题“良师”,让学生构思立意。
在学生陷入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从人、物、景、事等方面联系,分析“良师”的本意、比喻意、引申意等。
教师再展示“良师”的立意示例:
人:
A、老师
B、学习生活中给你鼓励、教育、启示的,不论老少、不论在学校教没有教过你的都可以为师。
物:
A、植物 如瓦砾间顽强生长的小草,成熟时总低着头的稻穗,毫不屈服、节节攀升的劲竹……
B、动物如团结协作的蚂蚁,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蜘蛛,遭重创仍然热爱生命的蝴蝶……
C、自然事物如沉稳的山,风雨后的彩虹,启迪做人的书籍……
事:
奋进中的挫折、生活中的教训等都是我们的反面教员,也可以为师。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痛苦警戒我们少走弯路,这难道不是良师吗?
五、本次作文训练题:
题目:
我读懂了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二教时
学生习作,老师来回巡视并指导写作。
题目:
我读懂了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知道本人习作的优缺点。
2.通过讲评,能甄别鉴赏优秀习作,并能通过修改提升自己作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批改情况记录。
1.主要优点(待记录)
2.主要缺点(待记录)
(教师通过记录批改情况,可以对学生的作文情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对学生作文存在的一些共性的不足有所了解,为下节课评讲作文作准备。
)
二、亮点摘录(待记录)
三、总体印象(留待批改记录)
四、教师点评本次习作(留待批改记录)
教师根据本班作文情况,结合具体作文,参考教者所作的一些记录,整体评析作文的优劣。
优秀学生名单及成功经验:
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四、师生共同评析两篇文章(由面到点,再由理论到实践,形成认识的飞跃)
1.分别选择一优一劣。
2.多媒体展示所评作文。
3.小组互评,教师再总结。
4.提醒学生评议时围绕本次训练重点,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五、扩大评析面(激励、学习、合作、实践、提高)
1.多让几名学生朗读习作,其它学生点评。
2.教师可参与学生评析,作归纳总结。
3.大家推荐,评出优秀作品。
六、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
2.学生自我修改作文
第4课时:
讲评与复做
教学目标:
通过满分作文赏析和本班优秀作文鉴赏,复做作文,力争写出一类文。
题目:
我读懂了
满分作文1:
我读懂了亲情
原来,在不经意间,很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题记
小时候,会怨你
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向听到你说最多的话总是你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见我。
不会在意,或许是还年幼无知,又或者是习以为常。
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讽刺着问:
“你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来接你呢?
”那之后,会想你,情不自禁地。
于是,你来看我再说着那句话时,哭着抱着你,质问你为什么不来接我?
你松开了我的手,说你忙。
还是走了。
那一次,哭得很伤心,可是孩子吧,哭过也就什么都记不起来。
日子就这样过着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懂事些,会怪你
那时,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母亲的身边长大,却又发觉,并不是想象中一样幸福。
自从和你生活后就知道你有胆结石。
也一直没当作什么,因为从来都不知道那到底有多疼。
终于,你住进了那个消毒水处处有的地方。
手术后,你平躺在病床上,与我说话,眼泪仿佛快要流下来,可是我强忍着不哭,问你疼不疼,而你虚弱着依旧回答我,“你说呢?
”我说那一定很疼吧。
出院后,你一直说我身体怎样怎样差,可是自己却比我还严重,有时,会责怪你说:
“好好保重身体吧,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来照顾你这个宝贝女儿呢!
”
而现在,会爱你
现在,终于读懂了亲情是有爱的地方,而且满满的都是爱。
如果没有你,我将会是多么可怜可悲的孩子。
所以决定,好好爱你,像你爱我一样不容易却又必须好好爱着。
暖暖阳光懒懒爬进窗,恍然你又在身旁,笑容像星星一样明亮。
有你,真好。
妈妈,其实,你知道吗?
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
“你要我其实也不容易吧。
但是你也并不问代价。
我也一直想亲口感谢你,是你一直在给我力量,不惧怕,不胆怯”。
妈妈,其实我很爱你但从来没有认真说过。
做妈妈最开心的事,在妈妈开心时对妈妈说:
“妈妈,我爱你。
”
【评语】
“读”亲情,选取三个时段,记叙和母亲在一起的生活画面,从“怨”到“怪”再到“爱”,“终于读懂了亲情是有爱的地方,而且满满的都是爱。
”情感变化的过程叙说得自然、亲切、感人。
满分作文2:
我读懂了夜的心跳
晓风残月,带出了夜的光华,带不走夜的韵味;
云环影绕,带走了夜的无垠,带不走风的耳语;
月影婆娑,带走了夜的温柔,带不走夜的心跳。
夜的心跳是动人的。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地与天相连的地方,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痕,我想,那是夜的影,这时傍晚了。
各家各户上灯了,不久又都灭了,便只剩下了夜空,显得广阔没有边际,七颗八颗的星星零散地落在夜空中,点缀着这薄薄的纱巾般似的空,我便沉浸在这神秘而美丽的夜里。
不久,便午夜了,外头响起了一声声刺耳的声音,彻底打破了夜的宁静,给诗意的夜空套上了一层不该属于它的喧嚣,不知是什么声音“唰,唰,唰……”就这样打破了我对夜遐想的梦。
自此以后,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方向响起这样让人心里发恼的声音,我开始讨厌这样的声音,因为它扰乱了夜的心绪。
我不再喜欢聆听夜语,很早的时候,在这个声音还未响起,我便睡下了,可是……
这几天,开始中考了,妈妈跑来对我说:
“你到我那铺去睡吧!
晚上那边加班施工,不然会打扰你”,“啊!
施工?
”我总算弄明白每天夜里怪异的声音怎么来的了,妈妈还告诉我,因为怕下雨耽误工程,所以他们白天作到夜里还继续干!
原来如此!
为了不误工期,为了买房的人可以早点看到他们的房屋,那么一群朴实的农民工就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峥峥铁骨在夜里依然没放下该挑的担子,他们的钢铁一般的胳膊就这样有钢筋混凝土里承担着该承担的,他们满怀着家人的期盼,又满怀着对儿女的期盼,在黑夜里用汗水演译着劳动最深刻的含义。
今夜,星光依旧,只有月的周围不在那么光华,一切美好的东西和赞赏的眼光不一定都要投给高高在上的。
午夜时分,“唰!
唰!
唰……”声音依旧响起,融入了夜,平稳而动听,哦!
这便是夜的心跳,城市的心跳。
清风吹动起远处的草,月稳没了光耀,星光灿烂,城市的那边,夜空下,有一群农民工,正摸索着。
人世间,必有夜空,夜里,必有动人的心跳……
夜的心跳,我读懂了,很动人……
【评语】
“我读懂了夜的心跳”,即读懂了农民工“在黑夜里用汗水演译着劳动最深刻的含义”。
夜的心跳,即劳动者的心跳。
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城市夜景,讴歌劳动者,在充满诗意的城市夜景中巧妙地表现热烈的劳动场面,内容充实,主题鲜明。
满分作文3:
我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
即使曾经迷失了方向,即使曾经丢失了对爱的信仰,但终会在这一种自然之语中品味出生活的芳香。
——题记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它来自林间吹刮着的无止息的风,时而呼啸,时而轻柔、旋转、跳跃、尽情尽兴地舞蹈。
风儿改变着周围的事物,也被它们改变着。
它就这样轻声低喃着从我耳边掠过。
噢,我读懂了它的话: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若不能改变结果,那就努力完善过程……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它来自那永远不愿平静的海。
它低沉、壮阔。
海啊,纵容着自己的孩子和沙滩上的人们嬉戏,也欢迎着融于其间的人。
容纳着所有所有的事物,荡涤着它们的灵魂,迎接着黎明、朝霞、烈日、夕阳,绝不悲观,绝不绝望。
噢,我读懂了它的话:
永远相信着、包容着,就能看到不完美中的完美。
或许在另一个界,晴空布幔已经悄然拉起……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它来自春夜里的细雨。
雨水跃动空中,如同轻盈的精灵。
落入水泽,激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然后,消失不见。
细雨绵绵,为春天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华丽的开场,弥漫着花儿和泥土的清香,涌入心田。
就在这神秘幽远的雨声中,我读懂了它的话:
就算短暂,也要美丽一次,留下印迹……
我曾读懂了这样一种声音,它来自交织回旋的雷电。
电闪雷鸣,惊鸿出世,划破长空,照亮黑暗,在天空中起伏跌落。
就是这样疯狂,就是这样超乎想象地完成着它的旅行。
就在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读懂了这样一种自然之语:
坚守自己的信仰,纵然黑夜无边,也尽情闪亮、歌唱,永不被黑暗吞噬……
我读懂的这一种自然之语,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它代表着坚持,领导着光明,带来了希望;它带领着我飞向那自由神圣的天空,寻找我丢失的翅膀。
就是这样一种自然之语,让我品味这一声,沉淀着这一生……
【评语】
从风声、雨声、海语、雷电等自然之语,从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读”出丰富内涵,“读”出人生真谛,“读”得认真,“读”得仔细,不仅读懂了,而且“读”得深刻,“读”得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