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778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docx

可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

轼疏言:

“陛下岂以灯为悦?

此不过以奉二宫【注】之欢耳。

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

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

”即诏罢之。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

“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

“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

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市:

购买

B.违制之坐坐:

判罚

C.尾属于城属:

隶属

D.以虞水之再至虞:

防备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上书皇帝说,皇宫在元宵节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因关注百姓的诗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3.把下面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以樟,字公狄,清范人。

以樟负异才,八岁读书家塾中,值璧裂,作《璧裂歌》云:

“璧猛裂,龙惊出。

”见者大奇之。

崇祯己卯举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

命试骑射,进士皆书生,夙不习,以樟独跃马弯弓,矢三发,的皆应弦破,观者叹异。

中原贼起十余年,所在茶毒,督抚英能办,率倡抚议,苟且幸无事,盗且服且叛。

而河南比年大旱蝗,人相食,民益蜂起为盗。

人为以樟危,佥都御史史可法以其有世略,独劝之行。

抵任,探知境内贼凡三十六窟。

于是练乡勇,修城堡,严保甲;募死士,入贼巢,伺贼出入。

尝夜半驰雪中,帅健儿密捣贼垒,贼惊侠,擒其渠,毁巢而归。

居半载,境内贼悉平。

调商丘,时李自成犯开封,不能破,乃东攻归德①。

以樟婴城血战三日夜,城陷。

以樟被重创,仆乱尸中,死复苏,商民救之出,奔淮上,被逮谳请室②。

贼入潼关,复渡河东犯,京师震动。

以樟乃从狱中上疏:

“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便宜从事,系人心。

倡召豪杰义旅,大起勤王兵。

”疏上,执政尼之。

迨出狱,而都城陷。

福王立,以樟自德州、临清南下,与各郡邑丈武史及诸豪士故献血盟,人皆感愤流涕,受约未待命。

渡淮见可法,因建议:

“山东、河北为江南藩蔽,若无山东、河北,是无中原、江北,无中原、江北,区区江南。

也能自守耶?

今宜于河南北、山东,设三大镇,仿唐节度使、宋经制招讨使之制,以大臣文武兼资者为之。

”又言:

“北方人心向顺,宜及时抚为我用。

否则忠者不能支,黠者反戈相向矣。

”前后奏记百数十。

而马士英专政,货鬻官爵,用逆党阮大铖为兵部尚书,竞立门户,斤忠谠之士,君臣日夜酣乐。

左良玉、刘泽清等各拥兵跋扈,莫能制。

以樟知事不可为,愤郁成疾,辞去。

可法仍举以樟为兵都职方司主事。

未几,扬州破,可法死,南都相绝清。

以樟遂遁迹宝应之葭湖,买田数十亩,躬耕自给。

清初,召用胜国诸巨,以樟年才三十七,朝贵致书劝驾,不应。

自筑忍冬轩,四方之士,若阎尔梅、王定、僧松隐暨其乡人王世德父于,时时过以樟剧饮,慷慨激昂,继以涕泣。

康熙四年七月十五日,端坐作论学数百言,掷笔而卒。

年五十八。

【注】①归德:

商丘别称。

②请室:

清洗罪过之室。

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矢三发,的皆应弦破        的:

确实

B.人为以樟危危:

危险。

C.而马士英专政,货鬻官爵    货:

出卖

D.时时过以樟剧饮            过:

指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佥都御史史可法以其有经世略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①擒其渠,毁巢而归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①以樟乃从狱中上疏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立及时抚为我用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以樟文武双全。

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引起关注;中进士后,更以其漂亮的骑射功夫令人叹服。

B.在商丘做官时,梁以樟与李自成所部血战三天三夜,最后城池陷落。

他也身负重伤,虽死里逃生,却被定罪下狱。

C.梁以樟出狱后,向权臣马士英提了很多建议。

而当时阮大铖排斥忠良,左良玉等大将拥兵自重,梁以樟忧愤成疾,辞官而去。

D.明亡后,梁以樟隐居于宝应的葭湖,亲自耕种以自给。

清朝初年,朝廷下诏征用明朝遗臣,梁以樟没有应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请皇太子抚军南京,辅以重臣,假便宜从事,系人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①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

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②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

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

及维翰出,皆请质为从事。

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

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

“宫城已闭,恐泄机事。

”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时人称之。

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

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

叹曰:

“宰相器也。

③周祖自邺起兵向阙,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

六年夏,世宗北征,质病留京师,赐钱百万,俾市医药。

世宗不豫,入受顾命。

④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自陈桥还府署。

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

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

“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

”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降阶受命。

⑤先是,宰相见天子议政,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

及质等惮帝英睿,每事辄具劄(同“札”)子进呈,由是奏御浸多,始废坐论之礼。

乾德初,以质为大礼使。

质与诸人讨论旧典,定《南郊行礼图》上之。

帝尤嘉奖。

由是礼文始备,质自为序。

九月,卒,年五十四。

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

⑥质力学强记,性明悟。

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

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皆与凝同。

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

“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

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 

⑦质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

闺门之中,食不异品。

身没,家无余赀。

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

“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

”从子校书郎杲求奏迁秩,质作诗晓之,时人传诵以为劝戒。

(节选自《宋史·列传八》)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能属文属:

写作

B.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干:

求取

C.质不知所措,乃降阶受命降阶:

降低官阶

D.身没,家无余赀赀:

钱财

9.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质聪明能文。

他九岁能为文,十三攻读《尚书》,招生收徒。

凭借所写的文章,得到宰相桑维翰的器重;他独自草拟的诏书,受到世人好评。

B.范质规范了礼仪。

唐及五代时,宰相拜见天子都是面对面坐着商议政事。

范质认为奏议内容太多,上书建议废弃了坐论之礼。

还为朝廷完备了礼仪制度并作序。

C.范质品性廉洁耿介。

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常把俸禄赏赐送给孤寡之人。

死后家无余财,得到太祖的称赞。

他的侄子请求迁升官职,范质作诗劝诫他。

D.范质很受君主礼遇。

世宗北征时,赐钱给生病留京的范质,关心他的医药。

范质去逝时,太祖很悲伤,为他罢朝。

10.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祖自邺起兵向阙,质匿民间,物色得之,喜甚,时大雪,解袍衣之。

译: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

(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答客难

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

“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服膺而不可释。

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何故也?

东方先生仰而应之曰:

“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其身处尊位,泽及后世。

今则不然:

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竭精驰说者,不可胜数;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故曰:

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诗》曰: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传曰: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诗云:

‘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也。

今世之处士,块然无徒,廓然独居;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

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文字有删减)

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与不肖何以异哉不肖:

不贤

B.故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抗:

抵御

C.子又何怪之邪怪:

认为……奇怪

D.至则靡耳,何功之有靡:

倒下,这里指失败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凌万顷之茫然

D.今以下愚而非处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先假设有客诘难东方朔,讥讽他官微位卑,东方朔进行答辩。

B.东方朔说,武帝时天下太平,圣主德高权重,在朝士人想对朝廷尽忠效力,但不知进退得宜,处境和战国时不一样。

C.东方朔认为,应该加强士子的修养,哪怕有小的过错,外界也应该对他要求、责备,这就是圣人的教化方式。

D.全篇用了整饬又不拘对偶的语言,议论酣畅,发泄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情绪。

14.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竭精驰说者,不可胜数;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2)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

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

“是岂不足为政耶!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

“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

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肆于山水间肆:

放任,纵情。

B.例出为刺史例:

按惯例

C.所与游皆当世名人游:

游玩,游览。

D.当诣播州诣:

到,往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年轻时就科举得志,从政初期仕途顺利,可谓平步青云,在唐顺宗时期担任了监察御史和礼部员外郎,但此后便屡遭贬谪。

B.柳宗元从小才学出众,后来名声大振,时人都敬慕想与他交往,那些权贵公卿争着要他做自己的弟子,众口一词地推荐赞扬他。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表现出相当高的为政才能,他关心百姓疾苦,移风易俗,推行教化和政令,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堪称表率。

D.柳宗元传承了先父的孝道,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深处逆境的他,因为考虑到刘禹锡有老母,不惜交换各自外放之地。

17.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选自《劝学》)

(3)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选自《师说》)

六、阅读下而后文言文,完成18-22题。

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

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贼平,良玉不言功。

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

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

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

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

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

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纛,擒其渠副。

贼势渐衰。

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

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

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

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

“邵公不知兵。

吾一妇人,受国思,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

”逊之问故,良玉曰:

“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

贼据山巅,俯瞰吾营。

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

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

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

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

”逊之深然之。

已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

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

乃单骑见捷春,请曰:

“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

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

”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良玉乃叹息归。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

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

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

十七年眷,献忠遂长驱犯夔州。

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

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

“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悉召所部约曰:

“有从贼者,族无赦!

”乃分兵守四境。

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

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赞曰:

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

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恨与邵公同死耳恨:

遗憾

B.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语:

告诉,对……说

C.赋四诗旌其功旌:

旌旗

D.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多:

称赞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单骑见捷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B.良玉为置酒/为远近所惮

C.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

D.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吾尝终日而思矣

2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良玉“饶胆智”的一组是()

①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②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

③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④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

⑤悉召所部约曰:

“有从贼者,族无赦!

”⑥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②③④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良玉曾和丈夫并肩作战,立下战功。

丈夫死后,她继承了丈夫的职位。

因勤王有功,她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

B.巡抚邵捷春不懂用兵,丧失地利。

秦良玉向陆逊之恳切进言,分析利弊,陆深为赞同。

不久邵捷春改变了军队的布置。

C.面对张献忠的攻势,秦良玉多次向上司进献破敌之策,均被拒绝。

张献忠攻陷四川,秦良玉号召部下把守四境,决不投降。

D.秦良玉作为一个女子,尚且能够辗转战斗,为国效力,那些手握军权却临阵观望的人,同她相比实在应该羞愧。

22.把下列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2)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6题。

杨素蕴,字筠湄,陕西宜君人。

顺治九年进士,授直隶东明知县。

东明当河,决后,官舍城垣悉败,民居殆尽,遗民依丘阜,但数十家。

素蕴至,为缮城郭,招集流亡,三年户增至万余。

山东群盗任风亭等剽掠旁郡,扰及东明。

素蕴设计降其渠,散其胁从。

十七年,举卓异,授四川道御史。

疏言:

“臣言官也,宜以言为事。

然今下所患,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

国家建官分职,各有所事,则平天下无余事。

更原皇上推诚御物,俾人人得展其才,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十八年,圣祖即位,辅臣柄政,出素蕴为川北道。

三桂见素蕴前奏,恶之,具疏辨,并摘“防微杜渐”语,谓意含隐射,语伏危机。

诏责素蕴回奏,素蕴言:

“防微杜渐,古今通义。

臣但期藩臣每事尽善,为圣世纯臣,非有他也。

”下部议,坐素蕴巧饰,当降调,罢归。

居十年,三桂反。

尚书郝惟讷言:

“素蕴首劾三桂,云当防微杜渐。

在当日反状未形,似属杞忧。

由今观之,则素蕴先见甚明,且为国直陈,奋不自顾,其刚肠正气,实有大过人者!

亟宜优录。

”乃命发湖广军前,以原品用。

会丁父忧,服阕,乃赴军前。

康熙十七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等叛应三桂。

大军运饷,自襄至房、保路险狭,舟车不通,岁调襄阳、安陆、德安三郡丁夫担负,饷苦不继。

素蕴访知谷城有小溪可通舟,乃按行山谷开饷道,由是水运通利,省丁夫什九,军乃无乏。

二十六年,授安徽巡抚。

会岁饥,上疏请赈,即檄州县开仓赈给,全活甚众。

寻调湖广巡抚。

二十八年,大旱,疏请蠲免武昌等属三十二州县钱粮,上遣户部郎中舒淑等会督抚勘灾。

舒淑至武昌,素蕴适患暑疫,寻称病乞休,上疑其托疾,夺官。

命甫下而素蕴已卒。

先是,湖北郡县疾苦最甚者,如应城谷田科重,监利一年两赋,为民害数十年。

素蕴得其实,条为两疏。

来及上而病革,口授入遗疏,曰:

“此疏行,吾目瞑矣!

(《清史稿·列传五十七》,有删节)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蕴设计降其渠渠:

头目。

B.辅臣柄政柄:

执掌。

C.三桂见素蕴前奏,恶之恶:

讨厌。

D.寻称病乞休寻:

寻找。

2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宜以言为事洎牧以谗诛

B.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C.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D.乃命发湖广军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岁饥,上疏请赈,即檄州县开仓赈给,全活甚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言文中杨素蕴为官方面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高一语文迎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答案

1.答案:

C(属:

连接)

2.答案:

A(朝廷压低价格买灯办灯会,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劳民伤财。

苏轼委婉的说老百姓不能明白皇帝为了让太后高兴而办灯会的孝心)

3.

(1)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

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2)(3)略

参考译文:

熙宁四年,适逢元宵节,皇帝下令压低价格为宫中购买花灯。

苏轼上书说:

“您哪里是自己喜欢看花灯呢?

您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皇太后高兴罢了。

而老百姓却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认为您是为了满足眼睛观赏这样小的需要,夺取了他们吃饭穿衣所必需的钱财。

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响很大,希望您收回这个命令。

”皇帝于是下诏停办这件事。

当时王安石正在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面跟前说苏轼的过失。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做了杭州通判。

这时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杭州任上总是利用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造福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