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464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真题11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2、12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I卷、II卷,共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学号、学校,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

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只收答题卷,试卷请自行保存。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悲恸(tòng)奚(xī)落销声匿(nì)迹

B、恬(tián)静洗濯(zuó)苦心孤诣(zhǐ)

C、憧憬(chōng)玷污(diàn)魂牵梦萦(yíng)

D、遐想(xiá)婆娑(suō)碌碌(lù)终生

2、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当威风________柳梢,当清风________明月,当狂风________巨浪,当台风_______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把!

A、吹过拂过扑过横越B、拂过吹过横越扑过

C、拂过吹过扑过横越D、吹过拂过横越扑过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成就。

B、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对于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必要。

C、一串从象牙塔里埋头科研,到在国民经济主战场驰骋的脚印清晰可辨。

D、中澳双方表示将继续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领域的合作、交流与对话。

4、下面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

③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线曲折。

④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中跑得快。

A、④③①②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D、②④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冬虫夏草

①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

 ②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

选菜青虫就不行吗?

——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

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茵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

 ③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

 ④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

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

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

 ⑤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

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渡雪自白。

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

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

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

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

 ⑥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

 ⑦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

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

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

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

 ⑧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

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⑨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

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

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

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

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

 ⑩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

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

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⑾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

(选文有删改)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冬虫夏草形成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A、蝙蝠蛾幼虫。

B、冬虫夏草菌。

C、适宜的生长环境。

D、良好的生态环境。

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

因为只能躲藏在寒冷泥土里的蝙蝠蛾幼虫体质下降,冬虫夏草菌便能强行钻入它的身体。

B、冬虫夏草是这样形成的:

“冬虫夏草菌在蝙蝠蛾幼虫体内吸收其营养,萌发菌丝体,最终,蝙蝠蛾幼虫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

C、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

D、冬虫夏草是“披着虫皮的狼”,意思是说,冬虫夏草表面上看起来是蝙蝠蛾幼虫,其实是菌的鸠占鹊巢。

7、下面句子不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A、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

B、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肝益肾功能。

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

C、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

D、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童区寄传

柳宗元

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②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幸而杀彼,甚善!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

一虚皆惊。

童曰:

“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③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

乡。

④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吏白州白:

报告。

B、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即:

靠近。

C、市者良久计曰计:

考虑。

D、虽疮手勿惮疮:

疮口。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吏护还之乡。

A、吾欲之南海。

B、蜀之鄙有二僧。

C、人之立志。

D、诸儿竞走取之。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

B、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的畏惧行为,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勇敢无畏。

C、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后,“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知事明理。

D、区寄在自救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纯朴憨厚。

第II卷(非选择题90分)

四、(14分)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2)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8分,每空2分)

(1)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傍晚,黄鹤楼上的游客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高声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朋友因父母工作变动要转学到异地,分别在即你恋恋不舍,朋友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勉励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父亲进城松梨

胥雅月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

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

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

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

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

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

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

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

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

“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

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

”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

“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

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

”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

“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

”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

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

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

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

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

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

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

“把梨送给邻居吧!

”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

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

“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

”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

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

“这梨,怎么这么甜!

”  

⑦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

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

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

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

母亲说:

“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

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

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

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

”母亲还说:

“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3、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3分)

14、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分)

15、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8分)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16、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4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承载了丰富民族文化的风俗习惯。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春节习俗,传承名族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举办了以“探究武汉春节习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请你为“探究武汉春节习俗”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2分)

18、某小组同学在江城中学调查了七年级同学对武汉春节习俗的了解情况,下面是调查结果统计(4分)

项目

情况

祭灶

扫尘

洗浴

贴门神

守岁

压岁钱

蒸年糕

逛庙会

非常了解

0

0

0

3%

10%

50%

2%

4%

知道一点

0

0

1%

5%

20%

50%

5%

6%

不知道

100%

100%

99%

92%

70%

0

93%

90%

请你分析上表写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针对上面调查中反映出来的现状,作为学校学生会宣传委员,你准备建议学校政教处开展一次普及春节知识的活动。

面对政教处主任,你准备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七、(50分)

20、请以《到___________家做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同学、亲戚、校长……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姓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答题卷

(答案超出方框之外的部分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345678910

AAAAAAAAAA

BBBBBBBBBB

CCCCCCCCCC

DDDDDDDDD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调查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调查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选择题

(30分)

翻译

(6分)

默写

(8分)

精读

(18分)

综合性学习

(8分)

作文

(50分)

总分

(120分)

20、(50分)

题目:

到《到___________家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