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404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0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训练(选择题)5801-5900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眼中,毛泽东学识渊博、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和推理,是纯粹的知识分子、是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朱德出生于佃农家庭,他曾经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后来寻找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

C.毛泽东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他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埃德加都无法回答,这显示出毛泽东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D.埃德加深入根据地,根据考察和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评价、并向世界做出了公正报道。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

忆性散文,作者鲁迅。

本文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许多趣事,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B.《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

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列子》一则选自《列子·汤问》,今所传本可能出于东晋人的搜集整理。

作者列御寇,战国时期齐国人。

D.《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它顺序来组织材料。

写浮雕时,作者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所决定的。

3.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政治家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作家

C.《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D.《荷叶母亲》――冰心――当代作家

4.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散步》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

B.《荷叶母亲》是一篇借物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诗。

C.《金色花》按时间顺序写了一天里孩子四次与母亲戏嬉,在亲昵的氛围中,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情。

D.《雨的四季》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人生的追求。

5.关于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及写法表述有误的一项()

A.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

B.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采用的拟人手法,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不是一种修辞手法。

C.《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

D.阅读议论文需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其中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是编年体史书;《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D.吴承恩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揭露的是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小说中有“三打白骨精”“雪夜上梁山”等精彩情节。

7.下列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作者、作者生活的年代(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孔乙己——鲁迅——现代

B.《溜索》——领队——阿城——美国

C.《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契诃夫——俄国

D.《蒲柳人家》——何满子——刘绍棠——现代

8.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三部曲是: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C.《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

D.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

“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江、鲁智深、诸葛亮、李逵都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B.“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的利益而死呢?

”一句中“是屈辱而死呢”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C.科学家格奥尔基说:

“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常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

”像“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的例子,“一个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新修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的例子,都充分证明了格奥尔基的话。

D.《飞红滴翠记黄山》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属于文艺性的说明文,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介绍了黄山的风光和特点,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手法。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写道: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指童年,“垂髫”指老年。

B.春节、雨水、春分、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C.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

其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是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课文《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11.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

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暮春西湖美景喜爱与赞美之情。

D.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1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属于家训,是诸葛亮对儿子修身处事的教诲。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西汉时期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B.《敬业与乐业》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C.当代作家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思想情感。

D.《马说》作者唐朝韩愈,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直接谈到人才。

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13.张旭的草书以雄浑奔放的气概、纵横捭阖的笔姿和恣肆浪漫的势态而为世人看重。

布局大开大合,在强烈的跌宕起伏中,突现了雄肆宏伟的势态。

下面属于张旭的文本是()

A.AB.BC.CD.D

14.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猎人笔记》中“我”和猎人叶尔莫莱到李郭甫村外的芦苇荡里撑船打野鸭。

中间,我们先遇到华而不实的猎人弗拉基米尔,在他的引领下又认识了绰号“干树枝”的老人舒乔克。

B.唐敖与多九公在黑齿国以貌取人,未把黑女红红、亭亭放在眼中,傲慢谈学,结果受了学问更加渊博的两个黑女的羞辱,落荒而逃;后来到了伯虑国,遇到了装腔作势的学究先生,结果发现这个国家尽是不学无术之辈。

C.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D.《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

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1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普里什文,俄国作家。

他在《林中小溪》中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B.《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

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C.《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

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D.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其故事情节可分为“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四个部分。

16.恰当地在对联中嵌入人名地名书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以下是一位学者阅读《三国演义》后写的一副对联,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人名正确的一项是()

红面,黑面,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玄德;

奸心,雄心,黑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A.关羽李逵曹操周瑜

B.关羽张飞孙权刘备

C.关羽张飞曹操周瑜

D.关羽李逵孙权周瑜

1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议论性的文言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叙事性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称。

18.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雨说》作者郑愁予,被称为“浪子诗人”。

他的《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B.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比如《沁园春·雪》。

C.《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他的诗集有《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纪念碑》等。

D.《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作者济慈,俄罗斯诗人。

19.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马说》中的“说”,《陋室铭》中的“铭”,《小石潭记》中的“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则是写在前面的文字。

B.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藤野先生》。

C.童话大多篇幅短小,但并不妨碍其思想的厚重,比如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就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爱的情怀。

D.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黑暗的世界里,依然热情地启迪人们“热爱生命”,杰克•伦敦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因顽强而伟大,要“享受生活”。

2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八十天环游地球》中,路路通(又译作“万事通”)因在印度玷污了神庙,他和主人被判监禁和罚款,最终交了一大笔钱两人才获保释。

B.《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福格主仆俩途经了印度、日本、美国等地,成功环游地球一周,提前一天回到伦敦,福格还收获了爱情。

C.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

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D.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的人生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E.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

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轻生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2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雨说》——郑愁予——台湾——《郑愁予诗的自选I》

B.《故乡》——鲁迅——小说——《呐喊》

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羊脂球》

D.《隆中对》——陈寿——三国——《三国志》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还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选自他的诗歌集《朝花夕拾》。

B.《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字适之,著名学者。

C.《我的第一本书》,作者牛汉。

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

D.《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茨威格。

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韩愈的《马说》,曾巩的《墨池记》,都是秉承这一宗旨。

B.“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借指妇女:

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

“白丁”“布衣”均指平民。

C.《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铁扇公主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

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

D.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

24.下列对名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三调芭蕉扇》中,他向观音菩萨借得“定风丹”,对铁扇公主想用芭蕉扇搧他想法早就做好了防御性措施。

B.《水浒传》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C.《朝花夕拾》中的10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少年时代及到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断。

其中《二十四孝图》以幽默的笔调嘲笑封建教育的无效,暴露封建孝道“以不情为伦纪”的本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2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思想璀璨。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施行仁政的思想,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则在《逍遥游》中表达了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B.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和季羡林的《幽径悲剧》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都通过藤萝被毁的悲剧表达作者热爱美好事物并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C.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豪迈奔放,富有浪漫的色彩;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清丽婉约,具有深沉的意蕴。

D.小说善用对比刻画人物。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对狗前后不同的态度,暴露了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其嫌贫爱富、前倨后恭的市侩形象跃然纸上。

2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明代

B.《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郑愁予—香港诗人

C.《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刘向—西汉

D.《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北宋

27.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是苏轼的诗,描写的诗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B.“家父”和“令尊”都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C.“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即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D.“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古诗文里常用借代手法,即以一物指代另一物。

如用“桑梓”代“故乡”,用“社稷”代“江山”。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

“卿”“孤”都是自称。

D.敬称即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如“高足”是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2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中,从主到次,从内到外,分别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

B.《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指出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同时揭示了雨林遭到摧毁的原因。

C.《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在第一部分(一、二段)和最后一段都采用了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D.《统筹方法》一文中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只有抓住次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程的最佳方法。

30.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集的一部笔记小说。

书中所记人物故事、上起汉代,下迄南宋,而以魏晋为主。

这些魏晋名士以“魏普风度”为后人所追慕。

B.1978年以后,诗人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如在《鱼化石》中发出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又如在《镜子》一诗中,诗人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趣味。

C.《唐诗三百首》由清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按照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每个类别下的作家作品按照年代先后排列。

D.宗教和哲学是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这集中体现在《吉檀迦利》中。

这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

31.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

A.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小说《变色龙》生动地为我们刻画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性格特点,现在“变色龙”已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代名词。

B.《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所著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中四个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D.《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散文,文中有阿长不识文断字,又愚昧迷信,但却让鲁迅一生感激与怀念,对鲁迅的人生颇有影响。

32.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C.《威尼斯商人》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波澜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D.《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3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例如《洞中历险》,他很少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处处为蓓姬着想。

B.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C.在《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中,“智多星”杨志在押运途中,虽步步为营,但终为黄盖、吴用等人所算,于黄泥岗被迷倒,尽失生辰纲。

D.长妈妈是《朝花夕拾》里的重要人物,《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表现了她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个性特点;她寻购绘图《山海经》并赠予少年鲁迅,让鲁迅充满尊敬和感激。

3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风筝》就是出自这部诗集。

B.《绝唱》选自《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清末丹徒人。

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一起随诺第留斯号潜艇船长格兰特周游海底的故事。

D.《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3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

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B.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醉翁亭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C.从表达方式角度,诗歌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北朝民歌《木兰诗》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都是叙事诗。

D.《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刘向统计编订。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篇幅短小,形式不拘,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B.《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而蛇却本性难改,咬死了农夫。

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C.《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水帘洞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D.《西游记》中,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37.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腐朽。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38.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海燕》是高尔基写的《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海燕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

B.《马说》选自韩愈的《昌黎先生集》,韩愈与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并成“唐宋八大家”。

C.《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铭是一种问题,全部都是用韵的。

D.《河中石兽》中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3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德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

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神秘岛》。

C.“岳阳楼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D.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4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东晋诗人。

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B.《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

C.《社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儿时一些记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