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22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docx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一老子和孔子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两人思想的主要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备注

教法:

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新课引入: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思想、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教学过程:

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文化特点:

文化异常繁荣。

春秋战国文化繁荣的表现:

哲学流派纷呈;文艺百花竞艳;科技世界领先。

一.老子和孔子

(一)老子和《道德经》

1.老子:

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贵族,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道德经》为其所著(一说是老子的弟子们回忆其言论所著)。

2.老子的政治思想:

“无为”,即让统治者任其自然,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3.《道德经》中包含朴素辩证法思想: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

从哲学发展角度看是积极的。

4.评价老子的思想:

①积极:

提出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主张“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应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不要去违反它而胡作非为,此结论综合众多网站观点),反对严刑峻法。

②消极:

“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言论选摘: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右其极?

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4)小国寡民,使民人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简介:

姓李,名耳,又字老聃,楚国人。

他出生于一个小贵族家庭,做过周朝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

曾因政治原因避难到鲁国。

当时17岁的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问题。

老子比孔子大20岁左右,生卒年月不详。

据说老子晚年骑了青牛西游要过函谷关,函谷关的关令尹很崇拜老子,请他写书。

老子写了五千字的《道德经》,就入关到秦国去了。

后来死在扶风,葬在槐里。

 

第页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晚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

2.孔子的儒家思想(大思想家):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主张“仁”:

“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社会、以德治民),即要求统治者能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维护“礼”:

“贵贱有序”(维护奴隶制统治)。

(保守性——维护周“礼”)

③要改良:

制度因时而变。

(进步性——以德治民;逐步改良)

(3)孔子学说经历代儒者改造发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3.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大教育家):

(1)教育思想:

①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德类);②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③学习方法:

态度老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谦虚好问。

(2)教育实践:

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

(3)教育目的:

“学而优则仕”(教育为政治服务)。

4.孔子对古文化保存和发展的贡献:

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注意:

《春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5.孔子的局限:

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看不起农业劳动。

讨论:

不受重视的原因:

孔子所处的是奴隶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形成的时代,要求以暴力打破旧的社会秩序,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政权。

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所以不被重视。

后来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孔子主张中包含着坚决维护统治秩序,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

后来的儒家思想家又加以改造和发挥。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落,成年后曾任“委吏”(管仓库小吏)、“乘田”(管牛羊畜牧小吏)等小官,也做过为人居丧礼赞的“儒”。

中年时,孔子曾一度为鲁国司寇(管刑法的官员)。

去职后开始私人讲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游说自己的政治主张,但诸侯国君绝大多数对孔子师徒敬而远之。

晚年的孔子则致力于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曾整理过诗、书,审定了礼、乐,编纂出《春秋》。

孔子的言论由其门徒记录整理,编为《论语》。

第页

课时教案总第07课时

 

课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二)“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主张;分析“百家争鸣”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百家争鸣”。

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备注

教法:

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新课引入:

面对诸侯纷争的政治局面,战国时期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众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提出了差异较大的思想主张,形成了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个思想解放的高峰——“百家争鸣”。

教学过程:

(1)庄子,战国中期宋国人,名周,著有《庄子》。

(2)思想主张:

发展唯心哲学(庄周化蝶);痛恨不公平(“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认为“无用”比“有用”好。

 

第页

 

4.法家—(先商鞅、后)韩非:

(1)代表人物: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贵族,著有《韩非子》。

(3)思想主张:

①改革观:

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

②集权观:

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法治观: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的要求;也反映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现实。

注意:

法家思想是秦始皇巩固统一,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儒、墨、道、法的历史地位。

“非儒即墨”说明当时持儒墨两派主张的人最多;道家其次;而法家思想深受统治者欢迎。

5.其他:

兵家、阴阳家、杂家、农家等(略)。

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一些高考题

(2007广东历史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

(2007全国文综二卷12)古人所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

(2008重庆文综15)“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a

(2008海南历史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d

(2009海南历史1)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b

(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4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d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

 

百家争鸣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②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与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思想的自由;③文化基础——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有思想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战国时期法家为何备受诸侯青睐,而儒家备受冷落?

答:

是否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与诸侯兼并争霸的需要。

正确评价法家思想:

推动了战国各国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确立;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条件;但严刑峻法、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且法家的法治,从根本上看是封建的人治,不是近代的法治精神。

第页课时教案总第08课时

 

课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与科学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春秋战国时期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分析文艺作品反映的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诗经》,屈原和《离骚》;编钟;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十九年七闰”法;《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扁鹊。

难点:

对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

备注

教法:

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新课引入:

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国思想界“百家争鸣”之外,中国文艺界也是“百花齐放”,中国科技方面更是硕果累累。

教学过程:

三.《诗经》和屈原1.《诗经》

(1)地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时间:

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构成:

“风”(民风淳朴)、“雅”(大雅之堂)、“颂”(歌功颂德)(4)主题:

反映奴隶社会晚期的社会状况。

如: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分封制、井田制;有渝(意云)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国,爰及我私——私田出现;其置(锋利的工具)斯,以薅荼蓼——金属农具的使用;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商业的发展。

(5)影响:

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

2.屈原

(1)生平介绍:

战国后期楚国贵族。

希望革新政治挽救楚,被权贵排挤,遭楚王流放。

在长期流放生活中了解民间疾苦。

前278年,秦破楚都郢,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2)创造新体裁——楚辞(3)写出好诗篇——《离骚》(古代最长抒情诗)四.诸子散文1.老子散文:

情感深沉,想像丰富,充满哲理。

2.墨子散文:

推理与叙事结合,表达政治主张,说明科学技术。

3.孟子散文:

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深入浅出。

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4.庄子散文:

文字优美,想像丰富,《秋水》、《逍遥游》是其名篇5.韩非散文:

善用寓言比喻现实,如“守株待兔”(坐享其成、一成不变)五.艺术

1.绘画独立: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妇女凤鸟图》、《御龙图》)

2.青铜装饰:

从图案花纹发展到完整画面。

精品如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赏功赏乐铜壶(06四川高考文综已考)

3.音乐:

战国全套青铜编钟

注意:

全套编钟既反映了我国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也反映了当时音乐达到很高水平。

六.天文和物理

1.天文:

哈雷彗星;十九年七闰;《甘石星经》

2.物理:

《墨子•墨经》(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记载)

七.医学

扁鹊:

“脉学之宗”;“四诊法”(望、闻、问、切)

 

第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要转型时期(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大发展),有两个趋势:

1.由分裂走向统一;

2.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

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一些课外资料

(1)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离骚”二字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读《离骚》的诀窍是掌握三句话:

一部交响乐,两个主旋律,三次大变奏。

其中的两个主旋律:

一是得不到君主支持的忧患;二是得不到同伴理解的忧患。

这两个主旋律经过三次大变奏,它的抒情叙志就变得很有深度和力度。

由于诗中充满了宏伟想像和华丽词句所构成的瑰丽形象,全诗显得波澜壮阔、色彩浓艳、气象万千。

它的内容又表现进步的政治理想和斗争热情,从中显示了诗人坚强无畏、正直高洁的品格,因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2)庄子的哲学:

庄子的哲学真正令人留连忘返。

哲学家说,庄子的哲学是诗意盎然的散文写出的;文学家说,庄子的思想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他的哲学的起点便是文学的核心;美学家说,庄子是哲人、诗人、艺术家,他的思想已经融入生命的无穷节奏,是情和理,道和艺的完美融合。

而他们同时说,东汉以后,几乎所有的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和大艺术家都受到庄子哲学和庄子思想的震撼性影响。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运用他的智慧。

今天常用的一些成语,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越俎代庖”、“螳臂挡车”、“相濡以沫”、“莫逆之交”、“贻笑大方”、“朝三暮四”、“得心应手”、“踌躇满志”、“游刃有余”都出自《庄子》。

关于“春秋战国文艺和科技”知识的一些高考题

(2004天津文综16)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a

(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b组4)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d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26)《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载,神医扁鹊四次面见蔡桓公,便知其?

腠理、肌肤,逐渐发展到肠胃、骨髓。

该典故说明扁鹊看病所用的诊法是a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历史特征

1.经济方面: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政治方面:

诸侯兼并争霸战争激烈,分封制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取代。

3.思想方面:

出现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民本思想流行;私学兴起;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4.民族关系方面:

出现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高潮

5.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①文字成熟:

甲骨文;②思想奠基:

儒家、法家和道家;③教育奠基:

孔子教育思想和实践;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形成:

屈原及其作品;⑤史学奠基:

孔子编《春秋》;⑥科技奠基:

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天文历法、医学、建筑三大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