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0097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docx

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三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本章教学目的】:

(1)掌握原材料费用、燃料、动力费用的归集对象的确定和多种产品共同耗用二种材料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

(2)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明确职工薪酬中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能根据结算表和分配表进行会计处理。

各种费用分类的作用;

(3)掌握折旧费用、保险费、报刊费、利息费等相关费用分配表编制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成本明细账的登记方法。

(4)掌握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基本成本计算账户总账和明细账户的设置方法和结构。

【本章教学重点】:

(1)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及会计分录;

(2)工资结算表、其他费用分配表的编制;

(3)产品成本核算程序。

(4)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账户的设置和结构。

【本章教学难点】:

(1)定额消耗量、定额比例法;

(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明细账的登记

(3)核算程序先后过程的理解

(4)成本账户明细账户的设置

【本章内容简介】:

本章及下一章按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详细、系统地讲述各项要素费用、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等的分配、归集的程序和方法。

实际上讲述的是各种类型企业都适用的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因而非常重要。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一)

【教学目的】:

掌握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对象的确定和多种产品共同耗用二种材料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

【教学重点】:

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教学难点】:

定额消耗量、定额比例法。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教学过程】: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核算:

材料:

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用于制造产品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以及取得的供生产使用但不构成产品实体的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燃料和外够半成品等。

(一)原材料费用分配对象的确定:

一般按照用途、部门和受益对象来分配的。

具体如下:

基本生产产品负担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关的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辅助车间由产品或劳务承担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明细账;用于维护设备等发生的计入“制造费用”,最后分配计入成本账户;销售或管理等部门领用的计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二)计入成本的方法:

1、原材料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核算:

原材料费用被一种产品耗用:

根据领退料凭证登记“原材料发出汇总表”,根据此表登记有关成本计算单的生产成本及其所属的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项目。

2、原材料费用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核算:

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需要分配计入“直接材料”项目。

(1)分配标准:

一般可以按照产品的重量、体积等进行分配(如:

铸铁件、木器厂等)。

当分配标准的资料不宜取得时,或消耗定额的资料比较准确,可以选用以下两种分配标准: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定额费用(成本)比例法

(2)方法:

A、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1)概念:

消耗定额:

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

定额消耗量:

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

(费用定额或定额费用则是消耗定额或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

(2)计算程序:

a、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b、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某种产品产量×单位消耗定额)

c、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率=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

d、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a×c

例如:

P/35

另例:

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产量分别为:

400件、600件、200件,共同耗用A材料费用46400元,三种产品的单位消耗定额分别为20公斤、15公斤、60公斤,据此分配A材料费用如下:

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400×20+600×15+200×60

=29000(公斤)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6400/29000=1.6(元/公斤)

各种产品的费用:

甲=400×20×1.6=12800(元)

乙=600×15×1.6=14400(元)

丙=200×60×1.6=19200(元)

B、定额成本比例法:

(1)以原材料的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

(2)计算程序

a、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

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

=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该种材料消耗定额×该种材料计划单价

b、原材料定额成本总额=∑各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

c、材料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b

d、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该产品各种原材料费用之和×c

如上例:

每公斤材料单价为1.28元/公斤,则:

b=400×20×1.28+600×15×1.28+200×60×1.28

=37120元

c=46400/37120=1.25

d:

400×20×1.28×1.25=12800元

600×15×1.28×1.25=14400元

200×60×1.28×1.25=19200元

与以上分配结果一致。

区别:

前一种用数量做标准

后一种用价值做标准。

(三)账务处理:

根据前面的分配方法,根据材料发出汇总表可以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汇总表与分配表的做法如下:

(1)材料核算员先做总账,后交成本核算员登记总账;

(2)成本核算员根据领退料单编制分配表,登记明细账,然后材料核算员作汇总表登记总账;

(3)材料核算员编制总账(按照用途做),代替分配表,登记完总账后,再交其成本核算员直接进行明细核算;

(4)材料核算员与成本核算员根据各自手中的领退料单的一联,分别编制汇总表和分配表,核对后,分别进行总账和明细核算。

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

原材料

管理部门、销售部门领用材料计入当期损益,即: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二)

【教学目的】:

掌握燃料、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燃料、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及会计分录。

【教学难点】:

动力费用的分配。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教学过程】:

(四)燃料的归集和核算:

“燃料”费用分配同与原材料的归集和核算。

若企业未单独设置燃料动力成本项目时,可以合并在“原材料”账户核算,若单独设置时,应在“燃料”账户进行。

借: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

燃料

(五)周转材料

1、包装物:

(1)定义:

包装本企业产品准备对外出售、出租、出借的包装容器。

(2)领用核算:

产品生产领用包装物:

“基本(辅助)生产成本”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销售费用”

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其他业务支出”

出租出借的包装物,出租:

“其他业务支出”;出借:

“销售费用”。

2、低值易耗品:

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劳动手段,包括各种工具、管理用具等。

低值易耗品领用的核算:

领用时将其价值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

价值计入的方法有:

一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1、一次摊销法:

领用的当月一次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

若为计划成本,在领用的当月一次摊销低值易耗品的材料成本差异。

借: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

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

报废时的残值冲减原计入的成本、费用账户。

借:

原材料

贷: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2、五五摊销法:

(1)特点:

领用时摊销价值一半;报废时摊销价值的另一半;低值易耗品的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直接计入领用当月的成本、费用账户;报废时的残值直接冲减报废当月的成本、费用。

(2)账户设置:

“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在用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摊销”

3、核算:

领用:

借:

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贷:

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总价)

借: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

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总价Χ50%)

借: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

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差异(总价Χ差异率)

报废时:

借:

原材料(残值)

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

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总价Χ差异率)

借:

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

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总价)

二、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用仪器、仪表测量,各部门、产品耗用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实际数量×动力单价=应负担的费用

其中:

外购单价=实际支付的费用总额/各产品部门耗用总量

分配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乙)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车间

——二车间等

管理费用

贷:

应付账款(外购动力)

生产工艺中耗用的动力,若不能直接测定,则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配:

××分配率=各种产品共同耗用动力总量/各种产品机器工时(马力工时)总数

××某中产品应负担数=该产品的机器工时(马力工时)×分配率×单价

例如:

甲、乙共同耗用动力28240度,单价0.4元,机器工时分别为3000小时、2000小时,则:

分配率=28240/(2000+3000)=5.648元/小时

××甲负担的费用=3000×5.648×0.4=6777.60元

××乙负担的费用=2000×5.648×0.4=4518.60元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三)

【教学目的】:

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明确职工薪酬中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能根据结算表和分配表进行会计处理。

【教学重点】:

工资结算表、分配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明细账的登记。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教学过程】:

三、职工薪酬的分配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1、职工薪酬:

是指企业为了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相关的支出。

也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也包括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

2、内容: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劳务相关的支出。

(二)计算:

同于企业财务会计。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三)应付工资的归集与分配:

归集:

通过“工资结算汇总表”完成。

应付工资=工资总额(前面六项之和)

实发金额=应付工资+代发款项-待扣款项

分配:

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

一级核算:

由财会部门直接编制

二级核算:

先由车间编制分配表,后由财会部门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

1、计件工资制下:

生产工人计件工资直接计入“基本(辅助)生产成本”;

工人其他工资(间接)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等

2、计时工资制下:

工人只生产一种产品直接计入“直接人工”项目

工人生产多种产品分配计入“直接人工”项目

3、分配方法:

(标准:

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

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

某中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工资分配率

会计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四)职工福利费的分配:

是指企业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了获取劳动报酬外,还享受一定的福利补助,如职工困难补助、医疗费、丧葬补助费、独生子女保健费等。

借: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含福利人员的福利费用)

销售费用

研发支出

贷: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支付:

借: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

库存现金

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四)

【教学目的】:

掌握折旧费用、保险费、报刊费、利息费等相关费用分配表编制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以及成本明细账的登记方法。

【教学重点】:

其他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凭证填制、账簿登记。

【教学难点】:

记账凭证填制账户选择。

【课堂类型】:

理论课+实训

【教学过程】:

四、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折旧费的含义、计算、折旧范围

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的价值。

计算:

因素: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工作总量等。

计算方法:

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折旧范围:

除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以外,其他所有在账的固定资产均计提折旧。

2、折旧费的分配:

按照发生的地点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

本月应计提折旧=上月计提折旧+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提折旧-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

借: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贷:

累计折旧

(二)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用、办公费、税金、水电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利息费用等。

支出时:

借: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贷:

银行存款

 

第二节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教学目的】:

掌握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概念以及预付费用、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教学重点】:

预付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凭证填制、账簿登记。

【教学难点】:

记账凭证填制账户选择。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教学过程】:

凡受益期与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分别进行待摊和预提的方式进行处理。

一、预付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概念:

预付费用:

是指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应由本月和以后个月负担的费用。

分类:

(按照摊销期限的长短)

短期预付费用(摊销期在一年以内,≤1年)

长期预付费用(摊销期在一年以上,>1年)

(三)处理方法:

1、短期预付费用:

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长期预付费用:

一般专设“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如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若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实际发生支付时记入当期损益。

核算:

长期待摊费用——种类

发生支付时摊销时

已付但尚未摊销的费用

该账户属于资产性质,但本身无交换价值,也无偿债价值。

核算:

支付时:

借:

长期待摊费用

 贷:

银行存款

摊销时; 

借: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是指应记入本月成本、费用,在以后月份才支付的费用,是应付而未付的费用。

例如:

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预提应付的租金和保险费。

       预提费用

实际支付时     预提时

          已提未付的费用

“预提费用”账户在预提期满时无余额。

若在期满时支付数大于预提数,应在期满予以补提;若支付数小于预提数,则用红字冲销多提数。

预提时:

借: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财务费用

贷:

预提费用

支付时:

借:

预提费用

 贷:

银行存款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一)

【教学目的】:

(1)掌握辅助费用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2)掌握劳务性辅助费用的分配方法之一——直接分配法。

【教学重点】:

直接分配法及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辅助费用特点和内容。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教学过程】: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一)概念:

1、辅助生产:

工业企业为基本生产和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劳务或产品的生产。

2、类型:

劳务性的辅助生产:

供电、供水、供汽、机修、运输等;

产品性的辅助生产:

如工具、摸具等。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内容和特点:

1、核算内容:

将发生的费用,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月末计算本月完成的劳务或产品的成本,应分别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归集费用和计算成本。

2、核算特点:

(1)产品性的辅助生产:

其生产特点与基本生产车间相似,其核算也与基本生产相似。

(月末一般有在产品)

发生费用时

a、借: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

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

b、车间费用的结转:

借:

辅助生产成本——工具、模具

贷:

制造费用——某辅助车间

c、完工工具、摸具的结转:

借:

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原材料等)

贷:

辅助生产成本

(2)劳务性的辅助生产:

提供的劳务直接供受益部门使用,不必计算在产品成本;劳务车间一般互相也要耗用劳务。

按照“谁收益谁承担”的原则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这里主要介绍劳务性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成本——ΧΧ产品

       ——ΧΧ劳务”

“制造费用——ΧΧ辅助车间”,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不单设,而是直接并入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三、劳务性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

1、定义:

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借方金额(费用),直接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部门进行分配(即:

基本车间和管理部门)

2、特点:

(1)不考虑内部提供劳务情况;

(2)全部费用都直接对外分配。

3、分配步骤:

A、劳务分配率=

B、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费用:

(基本、管理)

=各受益单位耗用量 ×分配率

一般通过编制“辅助费用分配表”进行。

例如P/51-52页

另例:

资料:

供应对象供电(度)供水(方)

辅助生产(供电)6560

(供水)5640

基本车间3876037910

管理部门48008130

合计4920052600

该企业供电、供水车间待分配费用分别为9840元、5260元,采用直接分配法进行分配。

××供电分配率=9840/(49200-5640)=0.2258953

供水分配率=5260/(52600-6560)=0.1142484

××基本车间负担的电费

=38760×0.2258953=8755.7元

基本车间负担的水费13086.86元

=37910×0.1142484=4331.16元

××管理部门负担的电费、水费分别为

4800×0.2258953=1084.3元

8130×0.1142484=928.84元2013.14元

会计分录

借:

制造费用13086.86

管理费用20132.14

贷: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供电)9840

      ——辅助(供水)5260

4、优点:

简便易行

缺点:

准确性差

适用范围:

辅助车间互相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二)

【教学目的】:

掌握辅助费用二次交互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的基本计算过程和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

交互分配法、计划分配法。

【教学难点】:

交互分配法。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教学过程】:

(二)一次交互分配法:

1、定义:

首先将辅助车间发生的费用,在受益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各辅助车间的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车间以外的其他受益部门。

2、特点:

分配两次:

对内分配(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3、分配步骤(程序)

(1)对内分配:

(交互分配)

A、分配率=该辅助车间费用总额(借方归集数)

该种劳务的全部耗用量

B、某辅助车间应分配转入的费用

=本车间耗用其他车间的劳务量×其他车间分配率

某辅助车间分配转出的费用

=其他车间耗用本车间的劳务量×本车间分配率

(2)对外分配:

A、对外分配费用额(即交互分配后的费用)

=本车间分配前的费用额+交互分配转入费用

-交互分配转出费用

B、对外分配率

=对外分配的费用额

全部耗用量-其他劳务车间耗用本车间的劳务

C、对外分配率=该部门耗用的劳务   ×  对外分配率

(或受益对象耗用量)

例如P/60

另如上例:

××交互分配率

供电车间=9840/49200=0.2

供水车间=5260/52600=0.1

××供电车间分配转入费用=6560×0.1=656

供电车间分配转出费用=5640×0.2=1128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9840+656-1128=9368元

××供水车间分配转入费用=5640×0.2=1128

供水车间分配转出的费用=6560×0.1=656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费用=5260++1128-656=5732元。

××对外分配率

供电车间=9368/(38760+4800)=0.21506

供水车间=5732/(37910+8130)=0.2145

××基本车间负担的电费=38760×0.21506=8335.73元

基本车间负担的水费=37910×0.1245=1032.27合计:

13055.53元

管理部门负担的电费=4800×0.21506=1032.29元

管理部门负担的水费=8130×0.1245=1012.20元合计:

2044.47元

相关分录如下:

交互分配:

借: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供水车间)1128

(供电车间)656

贷: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供电车间)1128

(供水车间)656

对外分配:

借:

制造费用13055.53

管理费用2044.47

贷: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供电车间)9368

(供水车间)5732

4、优点:

提高了分配的准确性;

缺点:

计算的工作量增加了。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三)

【教学目的】:

(1)掌握代数分配法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2)掌握代数分配法的适用范围;

(3)了解顺序分配法。

【教学重点】:

代数分配法。

【教学难点】:

方程的联立。

【课堂类型】:

理论课

【教学过程】:

(三)代数分配法:

运用多元一次方程求解,计算出每单位劳务的实际成本。

如上例:

每度电成本=X

每方水成本=Y

9840+6560Y=49200X

5260+5640X=52600Y

X=0.2164275

Y=0.1232062

各对象应负担的费用:

耗量×X或Y

5640Χ0.2164275=1220.65

38760Χ0.2164275=8388.73

4800Χ0.2164275=1038.85

6560Χ0.1232062=808.23

37910Χ0.1232062=4670.75

8130Χ0.1232062=1001.67

借: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08.23

        ——供水车间1220.65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059.48

管理费用2040.52

贷: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0648.23

——供水车间6480.65

优点:

分配结果最准确

缺点:

计算量大

在辅助车间较多时,设置的未知数太多,求解的工作量较大。

适用性:

电算化企业。

(四)计划成本分配法:

1、定义:

辅助生产车间为各收益单位(内部、外部)提供劳务,都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实际耗用量),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费用与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若较小,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增减),若较大,需要作一次追加分配。

2、步骤:

(程序)

(1)、计划分配:

实际耗用量×计划单价

(2)、追加分配:

A、各辅助车间实际成本=待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