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64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docx

精品教学设计统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采薇》四3篇

古诗词诵读

文本分析

《采薇》出自《诗经·小雅》,课本中选取的是第六章。

这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王维。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后两句用举杯劝酒来表达深沉的惜别之情。

《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在成都所作的名篇之一。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夜的雨景,表达了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江上渔者》是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饱含了诗人对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但爱鲈鱼美”的江上人的规劝之意。

《泊船瓜洲》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王安石。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王观的一首送别词。

词中以活泼的笔调、巧妙的比喻、俏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浣溪沙》是一首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词,体现了苏轼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清平乐》这首词的作者是黄庭坚。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

2.借助注释,展开想象,读懂诗词,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

3.感知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感情。

4.赏析诗词的语言,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

5.学习古诗词,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读懂诗词,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

感知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感情;赏析诗词的语言,学习写法。

课时安排

机动

1采薇(节选)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把握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便是我国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我们常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就是指诗词曲这三种文学形式的巅峰时期分别在唐朝、宋朝、元朝。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问,诗歌起源于哪个朝代?

最早的诗人是谁?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品味《采薇》中的一个经典片段,来感受我国最早的诗歌的魅力。

(教师板书诗题:

采薇。

1.引导学生了解《诗经》。

预设:

教师出示《诗经》简介,学生齐读,抓住重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其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

其中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内容多歌颂祖先功业。

2.释题。

了解“薇”:

薇菜,植物名,花紫红色,结长扁荚,其中有五六颗种子,可吃。

二、多样读诗,感悟诗韵

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需要注意的字音:

雨(yù)(这里用作动词)霏(fēi)

◆读准多音字的音:

行(xínɡ)道迟迟载(zài)渴载(zài)饥

2.教师范读,学生把握节奏。

节奏示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师生共同评价。

4.学生齐读,在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

三、研读诗句,精读感悟

过渡:

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诗经》这部最古老的诗歌总集的韵律美。

如果我们能读懂诗句内容,就能穿越时空,欣赏诗歌中的美景,感受诗歌中的人物的心情了。

1.学生自读自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结合注释,再读古诗。

把读懂的诗句讲给同桌听。

(2)分组讨论不理解的诗句,教师相机点拨。

译文示例: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没有人能够体会!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预设: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提示学生在表述时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

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

2.师生合作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这是什么季节?

(春天。

)从哪里看出来的?

(“杨柳依依。

”)“依依”写出了杨柳怎样的特点?

(写出了柳枝的婀娜姿态。

(2)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去了哪里?

预设:

教师补充介绍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这八句诗抒写了征夫当年出征和此时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

明确:

“昔”字表明这是征夫回想当年出征的情景,所以“我”去了战场。

(3)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依依不舍。

)从哪里体会到的?

(从“杨柳依依”中体会到的,在古代有离别之时折柳送别的做法。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征夫归来时的景象。

)从哪里看出来的?

(“今”。

(2)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征夫归来的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3)“雨雪霏霏”是单纯写景吗?

(不是。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征夫在征程中经受了许多磨难,还感受到征夫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1)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描绘的是征夫在漫漫的归途中遭遇险阻,行路艰难;再加上行囊匮乏,又渴又饥,更是雪上加霜。

(2)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眼前的困境又加深了“我”的忧伤。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这两句诗中哪个词语点明了“我”的心情?

(“伤悲”。

(2)你怎样理解这种心情?

(征夫在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在漫天飞雪中返回故乡,无尽的相思和沉重的焦虑萦绕在心头,归途中的饥渴让他倍感孤独和伤感。

四、总结全诗,背诵积累

1.教师总结。

小结: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表现了征夫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读罢诗句,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2.学生背诵古诗,激发学习《诗经》中经典篇目的兴趣。

2020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

教学目标:

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

(师板书课题:

采薇<节选>)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

昔(xī) 矣(yǐ) 依(yī) 雨(yù) 霏(fēi)

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

薇菜,植物名。

昔:

从前,指出征时。

往:

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

迟缓的样子。

莫:

没有人。

诗句意思:

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

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

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

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

(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

(冬天,雨雪天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

(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2.指名学生读诗,想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你能由“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联想到哪些诗句?

或者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景?

将自己联想到的诗句或情景写一写。

(联想到的诗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想象到的情景:

一位战士出征离开家乡时是杨柳依依的春天,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采薇(节选)

对家乡和亲人热切思念,

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

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诗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营造活泼欢快的学习氛围。

 

统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

课题

《采薇》(节选)

单元

古诗词诵读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下

学习

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2、体会通过景物表现情感的手法。

重点

通过景物表现情感。

难点

通过景物表现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游戏导入

1.读文字猜心情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问:

你怎么看出来的?

(抓关键词鉴赏)

(3)(出示《人间词话》: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

2.今天我们一起品味一下《诗经.采薇》中的经典名句——(出示《采薇》(节选))

 

读文字猜心情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艺术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讲授新课

二.诵读,体会音律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诵读、正音。

2. 对比读,体会语气词的妙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昔我离开,杨柳依依。

今我归来,雨雪霏霏。

3. 诵读,体会叠词妙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拓展诗经中叠词诗句:

齐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小结:

无论语气词,还是叠词的使用,都使诗句读起来更有韵律美。

三.品读,感悟情感

板块一:

初读诗歌,感知情景交融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教师范读。

“杨柳依依”让你想到什么画面?

作者写杨柳依依,只是为了景吗?

他还想借此表达什么呢?

在依依的柳树下,出征战士会说些什么呢?

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分离情景呢?

这种不舍中就包含了一种“柳”文化。

(板书:

杨柳   不舍)

(2)出示含柳诗句:

生诵读师点评读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点评读:

心情舒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点评读:

不忍离别)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点评读:

无尽忧愁)

(3)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虽然同样的景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词汇,就能表现不同的情感。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战争几载,终于归来—指名读。

此情此景又是怎样的呢?

自由说。

(2)寒冬,雪花纷纷。

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遥想出征时青春年少,归来却已头发斑白,一时百感交集,悲从中来——齐诵

3.体会情感:

(对比两幅画)

上句是杨柳茂盛时节,下句是大学纷飞的寒冬。

让我们感觉有点矛盾,是想表达快乐还是悲伤呢?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总结:

除了描写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反衬。

有时候更能反衬人物内心的悲伤。

这种反衬同样是景语。

(板书:

雨雪悲伤)

这种通过景物表达情感的方法,可以称为“情景交融”。

(板书:

情景交融)

4.配图,带着情感齐背。

板块二:

拓展诗歌,体会情景交融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歌背景:

《台城》:

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秋词》:

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这首诗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1.指名诵读

2.作者通过什么景物,哪些词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学生自由鉴赏

板块三:

欣赏现代文,理解情景交融

1.春,悄悄的来了。

当春天的第一滴雨落在我的身上,我唱起了春天的第一首歌。

雨悄悄停了,春天的阳光洒在了我的身上,春风扬扬,无数杨柳用它那细嫩的小手抚摸着我,春姑娘帮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让万物复苏!

2.还记得那个凄冷的夜晚,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因为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初中,我的哭声伴随着雨的响声,烦燥地在您耳边没有尽头。

可是,您并不生气,而是在一旁拍着我的背,安慰我直到深夜。

问:

这两段话,作者通过什么景物,哪些词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结:

都写了雨,却因作者的心情,让我们感受到有的是喜悦,有的却是悲伤。

写作运用

1.情境创作:

请你选择一个情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情景一:

考试结束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情景二:

 今早,我独自出了门……

2.交流汇报,相机点评。

总结:

一切景物,只因赋予了人的情感,才显得更有味道,更加与众不同。

 

学生读诗。

 

理解叠词的音律美。

 

感受柳的文化。

 

理解诗句,理解写法。

 

带着情感齐背

 

拓展阅读。

 

学生自由鉴赏

 

 

通过各种层次的朗读,读出诗的音律美。

 

柳树作为一种常见的树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自古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柳树也就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

围绕柳树,历代诗词达人以咏柳之语和喻柳之笔创作大量的作品,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赋予了柳浓厚的文化涵蕴,形成了中国诗词中独具特色的柳文化。

借本诗的学习适当拓展利于学生的积累。

 

情景交融的写法是本诗一大特点。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指先抒情,后写景。

借景抒情指先写景,后抒情。

情景交融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

 

情景交融的运用,迁移训练中不断提升能力。

《采薇》全诗很长,课文节选的部分恰恰是其流传千古的名句。

孩子们在诵读中想到的画面,体会了诗人的情感,也在文段补充里,进一步感受理解了情景交融的妙处,进而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不过,由于我对高年级学情不了解,所以设计只停留于表面,没有挖掘内涵,情感体验比较浅显,没有品读出诗歌的味道,于是重点修改并完善这一部分。

希望孩子们在理解情景交融基础上,能够在创作中巧妙运用,准确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

《采薇》

情景交融抓关键词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