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583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第八单元 第19讲.docx

历史第八单元第19讲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思维发散]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的进步

2.通讯的进步

轻巧识记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冲击:

西方三次工业革命。

两个特点:

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

三种通讯方式:

电报、电话、互联网。

四种交通工具: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

2.影视业

3.“第四媒介”:

互联网,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图示图解] 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一、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史料一

图一 晚清上海 图二 民国初 图三 1922年孙中

衙门百姓跪官年躬身问候山与宋庆龄接见美国

记者希尔,亲切握手

解读 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礼节上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图一)——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二)——1922年的握手礼(图三),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史料二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解读 史料列举了许多吃、用的洋货,并且用“新到”打广告宣传,表明当时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崇尚西洋事物。

史料三 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解读 史料表明19世纪末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在吃、穿、住、行等多方面均出现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特点。

史论1 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特点

(1)受西方影响明显。

(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3)发展不均衡,如在空间范围上,在开放口岸、都市变化快、大,广大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变化慢、小。

从主体上看,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农民阶层接受较慢,“不平衡”还包括近代习俗变化的不平衡。

(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交融,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史论2 新中国成立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3)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4)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

史料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解读 史料表明了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划线部分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史论1 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

(1)工业革命的发展,在交通领域出现许多新的科技成就。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2)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为了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各个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

(4)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

(5)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力。

史论2 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

(1)从根本上讲,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

(2)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

(3)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

(4)外国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而兴建。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史料一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

“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

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

解读 史料反映了报纸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史料二 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

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的变化了。

——英国学者尼尔·巴雷特

解读 史料表明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速度快,知识储量大。

划线部分反映了互联网能使人们获取更多知识的特点。

史论 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2013·江苏高考)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答案 C

解析 《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

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

2.(2013·四川高考)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因为受中国古代轻视艺人思想的影响,民国时期影视明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故B项错误;民国时期明星代言并没有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

3.(2012·江苏高考)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虽然临时政府下令改变封建等级制度下的旧称,但在实践中仍难以杜绝。

由“裁判官亦直受不辞”可知,裁判官未执行政府规定,并且仍存在旧的思想观念,但不能说“沿用前清审判制度”和“有意玷污平等制度”,故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被告不知政体的变动,B项结论缺乏材料依据。

而被告“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说明其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故选D项。

4.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

“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益。

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只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是(  )

A.电话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D.广播电台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可知,只有电话与之相符,故选A。

5.2013年受媒体关注较高的热词是:

“网络反腐”、“房妹”、“官二代火箭升迁”、“最牛中国城管”、“职务犯罪”等,这突出反映的是(  )

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答案 D

解析 媒体“热词”皆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人们搜索、关注、报道反映的是传媒的监督作用加强,故选D。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完全取代中式服饰。

错误。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清政府。

错误。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商人擅自修筑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地区之间是比较均衡的。

错误。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1.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民国时期的社交礼仪发生重大变化。

3.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

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4.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课时·考点梯度练

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

1.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

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注意时间“民国建立前一两年”,A、C、D三项都是民国建立后。

2.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A选项形容清末可以,形容民初不太适合,故排除A;而B项只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C选项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服饰变化提供了契机和内因。

D选项与题干关联不大。

3.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

“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

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

”由此可见他剪辫是出于(  )

A.被迫顺应时局B.反清革命的需要

C.彻底与旧风俗决裂D.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可排除选项B、C、D三项。

根据材料中的“只可降心从众”,可知他出于无奈被迫剪辫,故选项A正确。

4.自来水在近代上海引进时,出现“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的现象,其反映出

(  )

A.中外矛盾尖锐对立B.城市设施普遍完善

C.生活用水受到污染D.工业文明受到抵制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问题分析能力。

关键信息:

“在近代上海引进时”,说明新工业文明刚进来,就出现污染有毒质是不符合逻辑的;“反映出”考查的事件本质——中西文化冲突,说明了西方文明刚进来时受到旧势力的抵制。

5.“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

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

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彻底废除

D.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据材料信息:

要站立操作机器,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

工厂因为女孩小脚辞退等可知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

B、C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错在“彻底”二字,过于绝对。

6.曾主持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写道:

“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

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这段材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

A.商品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和“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知答案为C项。

7.一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描述当时北京西餐馆的盛况道:

“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

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里醉琼林。

”诗中所述情景最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后D.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 C

解析 关键信息:

“电灯”“最有可能”,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A、B两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史实,D项新中国初期奉行一边倒政策,以上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故选C。

8.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

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

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

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

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描述的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改变,首先,祠祭属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次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表明农民祠祭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严谨,祠堂的作用也已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改变(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

A选项题干不能明确表现思想的解放。

B项民主革命进程在1928年前后的社会实际中没有体现。

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新”。

所以选C。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9.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

“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  )

A.西餐的烹饪方式与中餐类似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的食品种类与中餐有明显区别

C.西餐未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影响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讲述了西餐的特点,反映出西餐与中餐的区别。

10.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

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

分)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答案 A

解析 表格反映出,轻便铁路与铁路的运费比其它运输方法的费用低好几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铁路得以发展的一个因素,A项正确。

B项易错选,因表格所列举的运输方法种类而表面理解,注意表名: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同样不能作为C、D两项的依据。

1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

“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

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

C.让中国人放弃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抵制

D.推动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它的出版意图是要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和所学史实外国书刊创办目的是为了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

故选B。

12.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账”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答案 D

解析 这本长达37年之久的百姓家庭“豆腐账”,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其实记录的是百姓衣食住行的进步和变迁。

它反映了我国现代时期社会历史变迁。

故D项正确。

13.(2013·安徽高考,节选)材料三 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

……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在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

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

“我家里没有人。

”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

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的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妇女地位分别进行辩证解读。

答案 (3)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武则天虽有皇帝之尊,却受制于“家天下”政治制度;妇女贞节虽被地方视为道德标准,但妇女身心却遭受摧残;五四前后,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观念在实践层面有所体现,但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

解析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列举即可;第二小问,注意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辩证的分析解读。

14.服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探究一 服装与古代政治

“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

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

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穿着服装的主要史实。

结合所学,指出这样穿着服装的作用。

探究二 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

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

“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

(一)西式礼服,

(二)公服,(三)常服。

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

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

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2)阅读材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

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探究三 服装与新中国的发展

(3)服装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载体。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个阶段,概括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从建国50年服装的发展变化中你得出了哪些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服装发展简表

时间

服装的主要颜色和用料

主要服装

特点变化

温馨的50年代

蓝、灰、黑、土布

列宁装、布拉吉

以加工布料为主的衣着消费

革命的60年代

绿、卡其布

军装

初醒的70年代

颜色搭配有对比棉布、条绒

军装、喇叭裤开始流行

开放后的80年代

多种颜色搭配多种布料

旗袍、西装、两用衫、裙子

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衣着消费

五彩缤纷的90年代

颜色可以任意搭配

各种高档服装面料

服装种类繁多

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的衣着消费

答案 

(1)史实:

穿着服装不可颠倒,要遵守制度;有强烈的等级观念。

作用:

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君臣庶民、尊卑长幼的关系。

巩固统治。

(任意一点)

(2)特点:

①采用西式;②要用国产衣料;③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

原因:

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

(任意三点)

(3)基本情况:

50年代经济恢复和发展,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60年代经济建设有成功有失误。

70年代经济总体出现衰退,但也有所发展。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

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任意一点)

认识:

政治从更始到极权、到宽松、再到开明。

经济从恢复到停滞、到调整、再到快速发展。

中西文化从隔绝到交流、再到融合。

中国科技从落后到片面发展、到全面进步、再到与国际竞争。

中国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过程(任意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