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500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docx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

冬奥会与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互动研究

1大型体育赛会和博览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1世界大型赛会和博览会现状情况分析

  1.1.1世界大型赛会简况

  世界大型赛会目前可分为综合型赛会和专项赛会,综合型赛会主要有奥运会、冬奥会及各洲际运动会,奥运会每四年一届,至今已举办了26届,2008年将在中国北京举办第27届奥运会;冬奥会每四年一届,已举办了19届;其它各大洲运动会,各类型运动会均按各自规划举行。

专项赛会主要有是针对某一类别或某一项运动而设的赛会,如足球世界杯、世乒赛、世界游泳锦标赛等等。

各项赛事每年均吸引大量的运动员和新闻媒体参与,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式发展。

  1.1.2世界大型博览会简况

  世界大型博览会分为结合性和专业性两种,综合性博览会产生于19世纪末,最初集中于欧洲城市举办,至今已举办了28届,2010年将于中国上海举办第29届世界博览会。

专业性博览会是针对某一类商品或产业而举办的博览会,如园艺博览会、军事博览会、汽车博览会、科技博览会等。

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2005年在哈尔滨举办的医博会即为专业性博览会。

  1.1.3大型赛会和博览会的共同点

  大型体育赛会和大型博览会相类似,在其举办期间,在举办地均有一系列的经济、文化活动,不仅提高了举办地的名气,也为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以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世界博览会为例,说明二者之间的异同。

  

(1)奥林匹克运动会

  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体育交往也随之增多,出现了第一批国际体育组织。

1881年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又相继成立了国际滑冰联合会和国际划船联合会。

1887年,德国人在柏林展出了从奥林匹亚发掘到的大量文物,反响很大。

德国统治者威廉有意利用群众的这种狂热情绪,把自己装扮成奥运会的发起人,妄图达到称霸欧洲的目的。

欧洲人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并认为恢复奥运会是谋求和平的一种良好的手段,但是又不能让野心勃勃的威廉来充当现代奥运会的发起人。

法国人皮埃尔?

德?

顾拜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起恢复奥运会的。

1883年,顾拜旦第一次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但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运动会扩大到世界范围去。

1892年,他遍访欧洲诸国,宣传奥林匹克理想。

同年11月25日,他在巴黎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著名演说。

1893年,为了恢复奥运会,他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体育会议。

1894年1月,他又致函各国体育俱乐部,协商恢复奥运会的有关事宜。

同年6月18—24日,他再次在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

会议决定成立有12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选出了希腊诗人泽?

维凯拉斯为委员会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

会议还做出决定,将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不以营利为目的。

总部现设于瑞士洛桑。

它的主要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精神,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青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

“更快、更高、更强”。

它是顾拜旦的密友狄东提出的,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

  

(2)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由某一国家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是以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大型展示盛会。

  与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的是,申请和举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的政府行为,许多事情需要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国际奥委会是民间机构,奥运会由城市出面申办。

  世界博览会亦不同于国际贸易博览会或展览会。

国际贸易博览会是一个对所有生产领域开放的定期的大市场,定点、定期举办,展期有限。

参展者通过国际贸易博览会展示其产品的样品并完成商业交易。

  世博会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参观人数众、潜在效益佳,许多国家不惜投入巨资,利用举办和参加世博会之机大力宣传自己。

  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5月1日在英国伦敦开幕。

维多利亚女王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

世博会由国家举办,国家元首发出邀请,表明这是政府行为,使世博会的规格和意义都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博览会。

  (3)二者的比较

  同期活动文化、经贸、会展、商务、旅游、科技、文艺文化、经贸、商务、旅游、科技、文艺

  与城市建设关系十分密切,是城市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并对城市功能完善和结构调整影响巨大。

十分密切,是城市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并对城市功能完善和结构调整影响巨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奥运会和博览会从参展国家和影响范围方面都十分巨大,而且在其举办期间在举办地同时发生的活动也大多相同,对城市的建设、规划及功能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二者的共同分析和研究,来探讨冬奥会予哈尔滨市的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

  1.1.4世界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世界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将进一步发展,更加有力地促进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1)赛会和博览会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各国政府均逐认识到赛会和博览会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参加赛会和博览会的国家不断增加,导致其规模不断扩大,以世界博览会为例,其参与国家已由1928年的31个增加到2005年的121个,目前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2)赛会和博览会影响不断扩大

  世界上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影响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不断扩大,由于参赛国和参展国的不断增加,其在全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活动本身,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众多领域均产生重大影响。

  (3)赛会和博览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世界各国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均加大了对体育和会展的投入,促进了全球体育和会展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对影响力巨大的大型赛会和博览会主办权争夺的激烈程度,各项赛会和博览会的申办城市多达十几个。

自1986年国际奥委会确定1992年底25届奥运会举办地到2001年确定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每届都有多个申办城市,少则5个,多则10个。

如果考虑到在此之前,申办国家内部已有相当数量的城市在本国范围内竞争申办资格,热衷于申办奥运会的城市数就更多得惊人。

  1.2世界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对城市的要求

  1.2.1对城市社会经济的要求

  世界大型赛会和博览会要求承办城市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充沛的城市活力保证其所需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建设和活动的顺利举办。

良好的经济条件是举办大型赛会和博览会的先决条件,也是城市规划建设、活动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侯冬顺利进行的基础,它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减少城市内耗,使城市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与活动相关的事物上。

历史上的大多数赛会和博览会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举办,而非洲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西亚等战乱较多的国家很少能承办高水平的赛会和博览会的原因正在于此。

  1.2.2对城市建设的要求

  大型赛会和博览会要求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备,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城市住宅、给排水、通讯、能源供应、防火、环保、环卫等设施的建设对城市中的各项活动的便利性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电力供应、充足的供水保障以及快捷的灾害反应能力,都是保证赛会和博览会的参与者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保障;要建设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城市发展空间,促进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协调有序的发展,保护申办城市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求城市有充足的体育场馆或会展场地,以及足够的接待和服务设施,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城市拥有发达畅通的交通网络,以保证活动进行时交通往来的通畅性;要求城市拥有现代化、大容量、高速率、方便快捷的信息网络,使城市最大限度地与世界接轨,向世界开放,以保证城市内外信息的交流和活动情况的迅速发布。

  1.3世界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对城市的影响

  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来说,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只是一个契机,是一个短期的社会活动,而城市规划所关注的是城市的长期发展。

城市规划不会因为大型赛会和博览会而改变,但在城市规划中会体现并满足大型赛会和博览会的需要。

  1.3.1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对城市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影响,表现为通过为举办大型赛会和博览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及城市建设活动,如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或通过围绕开发大型赛会和博览会资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市场开发的各项内容,直接对城市建设、城市的功能完善、城市结构调整及市民生活产生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通过借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发展建设及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使城市及其所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建设水平适当超前,从而大大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1.3.2影响的阶段性和非均衡性

  一是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对城市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征。

大型赛会和博览会是赛会经济和博览经济的核心资源,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举办以至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效应的延伸,将形成一个完整的赛会或博览经济周期。

根据举办的实际情况,可分为前期阶段:

即筹备期,以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投资增长的拉动为主。

举办阶段:

即大型赛会和博览会举办当年,以大型赛会和博览会举办而增加的各项活动带动为主,如旅游、商贸、电讯等方面消费增势强劲,促进城市及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后期阶段:

即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受需求不足制约可能产生房产闲置、旅游业不景气等低谷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的发展速度。

但如果政策科学、措施得当,能处理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可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二是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将从总体上提高举办城市的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发展各种指标都有提升,但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能直接受益。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并不是所有的产业及行业都能直接受益。

从一般规律看,对第一产业中绿色食品生产行业有较强的带动性;对第二产业中的部分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如建筑业、建材制造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将全面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会展、、交通、通讯、信息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增长,并推动房地产业升温。

  1.3.3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方面。

  

(1)有利的方面表现为:

扩大城市就业总量,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使居民经济生活质量提高;快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达到更加富足的小康水平;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提高,居住、交通等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的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多彩,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对人才需求带动城市教育事业及相关设施的发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结构调整和城市形象的提升等等。

  

(2)大型赛会和博览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表现为:

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亏损;导致交通拥堵和生活垃圾问题;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人口膨胀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商务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等。

另外,在对历届奥运会的回顾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一旦奥运会结束之后,举办城市或者举办国往往会陷入一定程度的衰退。

这就是所谓奥运的“低谷效应”。

这一效应所产生的机理是,在奥运期间,由于投资的大幅增加,引起了总需求的增加和就业增长,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是一旦奥运投资周期结束之后,投资将会发生萎缩,奥运场馆和设施将发生一定程度的闲置,旅游收入有所下降,失业人数将重新攀升,从而对奥运会举办国的经济造成明显的负面冲击。

2000年奥运会后悉尼就陷入了长时间的衰退,即使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研究大型赛会和博览会对城市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的影响就是要通过有效的举措使得可能有的积极影响得到最大化,可能有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从而使得综合效果达到最优。

  2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名城战略

  2.1世界寒地城市发展形势分析

  2.1.1寒地城市界定与现状简况分析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处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寒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

1980年出版的《寒地城市读本》一书中提到“寒地城市是一月份平均气温为0℃或更低的城市”。

1986年在加拿大埃德蒙顿举办的国际寒地城市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进一步解释寒地城市是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并位于高于纬度45°地区的城市。

加拿大的著名寒地城市研究学者诺曼?

普莱斯曼认为寒地城市应该是在一年中有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白天最高气温低于0℃的城市。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寒地城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格陵兰岛、瑞士、俄罗斯、日本、中国以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其中哈尔滨、埃德蒙顿和莫斯科处于世界上冬季最冷的城市行列。

  2.1.2寒地城市发展趋势

  气候的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寒地城市的吸引力,人才流失和人口外迁现象严重,不利于寒地城市的发展;

  寒地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日益受到关注,适居性成为寒地城市建设考虑的重要因素和出发点,并针对寒地特有的自然灾害提出了防御对策;

  寒地城市逐步认识到寒冷也是一种财富,大力发展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改变了寒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也促进了寒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

  寒地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迅速发展,生态思想在寒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2.2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名城战略研究

  2.2.1冰雪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冰雪文化就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是伴随着对冰雪资源开发利用的兴起、发展,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就目前来看,冰雪文化主要包括:

冰雪科学、冰雪艺术、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经贸、冰雪饮食、冰雪商品等。

  冰雪文化的涵义如下:

  第一,冰雪文化的主体是生活在冰雪自然环境中,或者说在冰雪自然环境中进行日常生活及活动的人们。

  第二,所谓日常生活,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如衣食住行、饮食男女、杂谈闲聊、礼尚往来等事项。

  第三,定义中的冰雪符号,不仅是天然存在物冰和雪的记号系列,它还意指冰雪自然环境和冰雪生态环境。

比如冰雪画,它并不是以冰和雪为材料做画,或者在冰和雪的自然环境中作画,它主要是在画中反映冰雪自然,生态景观以及在冰雪环境中的人文景观。

  第四,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制定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

它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消费、闲暇、交往、家庭、个人等的生活形式。

  冰雪文化是以冰雪生态环境作为其存在条件的。

人们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创造着独特的文化情境和模式,并形在北纬40°线以北的辽阔的文化布局。

表2.1冰雪文化的构成内容

  冰雪文化的发展趋势是:

  

(1)冰雪资源的开发向多元的冰雪大文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冰雪资源的开发也向纵深发展。

实用性的开发虽仍然存在,但开发的方式、深度已有很大变化,并且已不再是冰雪资源开发的主体内容。

对冰雪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则是当代冰雪资源开发的主题,冰雪运动、冰雪艺术、冰雪旅游、冰雪经贸、冰雪饮食、冰雪商品等是这种多元文化开发的几大主体内容。

与之相对应的形成了多元综合的冰雪大文化,冰雪文化进入多元综合协调发展时期。

  

(2)冰雪资源开发、冰雪文化发展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随着对冰雪资源开发的深入,冰雪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对冰雪资源开发及冰雪文化建设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冰雪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在丰富寒冷地区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立足以开发冰雪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形成冰雪资源开发、冰雪文化建设与地区经济同步协调发展的局面。

同时,冰雪文化的发展也形成了地域性特色文化。

  (3)冰雪资源的开发与冰雪文化的发展正朝着系统性和综合性方向迈进

  随着对冰雪资源从实用性开发向多元文化开发的战略转变,冰雪资源的开发,无论是在开发内容、手段上,还是在具体开发形式上,均具有越来越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必须协调进行。

冰雪运动、冰雪艺术、冰雪旅游、冰雪经贸、冰雪饮食、冰雪商品同步、协调进行,综合发展已成为现代冰雪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

与之对应的冰雪文化,也更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4)冰雪资源开发的群众参与程度加强,冰雪文化普及程度大大提高

  冰雪资源作为寒冷地区的特殊优势资源,已受到普遍重视,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广大寒冷地区的人民纷纷加入到这一开发行列中来,投入到这一开发历史进程中。

冰雪文化也日益成为寒冷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大寒冷地区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发展。

  (5)冰雪资源开发的地域性特征要更加突出,体现不同民族风格、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冰雪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冰雪资源是寒冷地区的特殊优势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是寒冷地区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分别从各自的环境条件出发,进行不同的开发。

已初步形成一些各具特色,体现不同民族风格的冰雪资源开发及冰雪文化发展区,地域性的冰雪文化处在形成、发展之中。

其主要标志是以冰雪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冰雪文化发展为内容的地域性文化节日增多。

如:

加拿大魁北克省有“狂欢节”;日本有“札幌雪节”;美国的米尔沃基有“破冰节”;瑞士有“雪节”;中国哈尔滨有“冰雪节”等等。

  (6)冰雪科学全面发展

  除了传统的冰雪自然科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外,冰雪社会科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冰雪相关的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研究已全面展开。

与此同时,有关的研究机构及组织相继成立,并举行了学术研讨活动。

如:

国际上成立了国际寒地开发协会,中国成立了寒地开发研究会。

相继举办了三次“国际寒地经济技术开发学术讨论会”,一次“国际冰雪文化开发研讨会”。

这不仅推进了冰雪资源的开发,也促进了冰雪文化的发展。

  2.2.2哈尔滨冰雪文化现状特征

  哈尔滨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资源。

冰灯、冰雕和雪雕艺术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

冰灯原是我国北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1963年,哈尔滨举行了第一次冰灯游园会,使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复兴。

哈尔滨冰雪节创办于1985年,冰雪节是哈尔滨人特有的节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为主要内容并命名的节日。

1996年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市的冰雪文化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推动了哈尔滨市冰雪文化的发展。

亚布力拥有中国最好的冰雪运动资源,是1996年亚洲冬季运动会雪上比赛的场地。

  由于大量人文因素的渗入,冰雪文化已成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活动融为一体的综合文化。

冰雪文化不过是其载体或外壳,人文的因素,文化经济的内容才是其实质与核心。

特质的载体被深深地烙上了文化印记,冰雪节使哈尔滨名扬国内外,冰雪文化已成为哈尔滨物质文化中最富有地方特色、最有吸引力的文化形态。

  每年一度的冰雪节和冰雪大世界,已经成为了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品牌。

晶莹剔透的冰灯和洁白如玉的雪雕为广大市民和旅游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成为冬季城市景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年的冰雪雕塑展,吸引了来世界自各地的艺术家,在完成美丽的作品的同时,也加强了冰雪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友谊,了解了世界。

冰雪产品博览会更是商家云集,享誉海内外。

哈尔滨的寒地生态环境也让南方温暖地区城市的旅游者向往不已,林海雪原也已成为冰雪文化的品牌之一。

丰富多彩的冬季饮食文化,更成为城市文化形象不可或缺的的部分。

冰雪体育文化在哈尔滨迅速的发展,哈尔滨成功的举办了全国冬季运动会和多项世界级赛事,现在为争取举办2014年的冬季奥运会而努力。

多元的冰雪城市文化造就了多元的寒地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这种条件下建设世界冰雪文化名城不仅条件具备,而且必将对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

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2.3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名城战略

  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名城战略的制定,应遵循系统性、地域性、协同性、阶段性、借鉴性等准则的综合约束。

强调系统性准则,应将哈尔滨冰雪文化开发这个大系统工程从整体上把握其未来;强调地域性准则,应根据市情特点开创城市冰雪文化的地域特色;强调协同准则,应将冰雪文化与冰雪经济协同于开发全过程中;强调阶段性准则,哈尔滨冰雪文化开发是一个不断壮大的过程,应在时间表上将轻重缓急体现于近期与长远的对策与措施方案之中;强调借鉴性准则,应借鉴国内外冰雪文化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和强化城市冰雪文化的开发。

  因此,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名城战略的实施重点应该是:

建立健全冰雪文化开发机构;进一步创造冰雪文化开发的“软”、“硬”环境;不失时机地举办国际冰雪文化节;适时举办冬奥会及其它各类赛会、博览会,提高哈尔滨市城市知名度;开拓和优化冰雪文化黄金时空,以早日把哈尔滨建成世界冰雪文化名城。

  首先,应尽快建立健全冰雪文化开发机构。

一要成立冰雪文化开发组织协调机构。

为更好地统筹冰雪文化的整体开发,应以哈尔滨冰雪节组委会为主体,由市政府首脑出任主席成立冰雪文化开发委员会;二应成立冰雪文化开发学术团体或研究机构。

应在现有冰雪活动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冰雪文化开发协会,以便能广泛吸收冰雪文化专家、学者及爱好者,定期开展国内外冰雪文化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使冰雪文化开发得以更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运筹未来,成为冰雪文化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并尽早为创造中国冰雪文化学奠定基础;三是成立冰雪文化开发实体,如成立冰雪文化开发集团公司、冰雪运动开发集团公司等,使之成为融冰雪文化开发、冰雪运动开发及冰雪经贸开发为一体的跨行业、跨部门的企业集团,全方位促进冰雪文化、经济的协同开发,为冰雪文化开发高级化服务。

  其次,应进一步创造繁荣冰雪文化的“软”、“硬”环境。

一要切实制定冰雪文化开发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并将规划纳入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同时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规章,促进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冰雪经贸及冰雪旅游的发展。

鼓励冰雪文化人才成长,加强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使冰雪文化开发不断向深度、广度推进,向高级化拓展;二要成立冰雪文化基金会,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用于人才培训、开展活动、出版冰雪文化书刊、宣传普及冰雪文化知识;三要加强冰雪文化开发的硬件建设,创造更多的冰雪文化活动场所,协同城市规划、建设,结合冬奥会的申办、举办,搞好冰雪文化活动中心等冰雪文化开发活动系列设施建设;四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冰雪文化意识,以推进全体市民参与,应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弘扬哈尔滨冰雪文化的重大意义,提高冰城人民对冰雪文化及冰雪运动的认识水平,强化冰雪文化意识,促进冰雪文化开发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第三,应不失时机地举办国际冰雪节及以冬奥会为代表的各类体育赛事,全面提高冰雪文化的质量、品种和效益。

要尽早在现有冰雪节的基础上举办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展全方位国际性冰雪文化活动。

一是国际大赛、国际影视评优、国际冰雪文化之最展示、国际冰雪音乐会、国际冰雪绘画汇展、国际冰雪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