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8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x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8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8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8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测评8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
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________,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________,但有一点得到公认:
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
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________,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解析】 各执一词:
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莫衷一是:
不知哪个是正确。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各抒己见: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句①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词”最合适。
句②说“有一点得到公认”,“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都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己见”才符合。
句③强调没有一致看法,所以“莫衷一是”最合适。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首支维和先遣分队27日飞抵南苏丹首都。
根据部署,先遣分队官兵将在任务区承担熟悉当地情况、营房建设、装备接收。
B.《星形广场》这部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的处女作,小说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
C.著名画家齐白石的鸿篇巨制《山水十二条屏》亮相北京保利艺术馆。
该组作品是白石老人风格转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也是目前可流通的尺幅最大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D.近年来,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频遭盗版等原因,将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解析】 A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宾语,可在“装备接收”加“等任务”。
B项,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为“处女作”,该句表述尚未完整,第二句的主语已换为“小说的内容和文笔”。
D项,不合逻辑,“将”与“了”矛盾。
【答案】 C
3.填入下列新闻选段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CPI上涨高达5.4%,而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5%,据此计算,实际存款利息收益为-1.9%。
这使得老百姓开始用脚给存钱投票,忙着将存款搬家。
去年7月份和10月份,当储户存款出现减少的情况时,股市均迎来了一波大行情。
如今,楼市成交萎缩,股市也低迷,被负利率逼出笼的居民存款,到底逃向了哪里呢?
记者调查后发现,________。
A.各种债券类理财产品和民间融资,做好了圈钱准备。
B.各种债券类理财产品和民间融资,成了新的吸金石。
C.几皆为各种债券类理财产品和民间融资所欣然收容。
D.坐收渔利者竟然是各种债券类理财产品和民间融资。
【解析】 A项,“做好了圈钱准备”并不意味着“逃向了”这里。
B项,比喻恰当,生动贴切。
C项,语体不当。
D项,“坐收渔利”不合语境。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以开掘出经典爆发性或强力影响一个新时代的巨大能量。
①还不足以阐明经典所应产生的意义 ②离不开对于经典意义和价值的重新探究和挖掘 ③离不开对经典精神的敬畏和尊崇 ④但是如果只在一些当代作品中寻找经典的影子或者作家摹写的痕迹 ⑤经典时刻在影响着作家 ⑥创造经典首先离不开对传统经典的弘扬和学习
A.③②⑥⑤④① B.⑥③②①⑤④
C.⑥③②⑤④①D.⑥②③⑤④①
【解析】 可用排除法解决。
⑥是观点句,领起下文,应排在最前面,排除A项;“离不开……离不开……”构成排比,⑥②③这三句应该相连,①“不足以……”与横线后面的句子连接很紧,排除B项;⑤突出经典的意义,与前面连接紧密,排除D项。
【答案】 C
二、阅读鉴赏(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8分)
李德霞
我和母亲赶着羊群走出村口时,日头就要坠到西山背后了。
下午,镇食品站的王站长在我们村收了四十只羊。
我们村在山旮旯里,拉羊的车进不来,王站长就想从我们村雇个人往山外送羊。
送一只羊两毛钱,四十只就是八块钱。
母亲好不容易争来这份差事,忙喊来刚刚放学到家的我,让我和她一块儿往山外送羊。
路上,母亲对我说:
“等把羊送到山外,挣了钱,娘给你买热烧饼吃,再去扯几尺布,给你缝个新书包。
”我抿嘴笑着,使劲地摇着羊鞭,撵羊的劲头更足了。
出村不远,从对面的山坡上围过来一群羊。
母亲担心两群羊混杂在一起,叫我盯紧点。
原来,那群羊是母亲娘家村的,放羊人是母亲的六叔,我叫他六姥爷。
隔老远,六姥爷就冲母亲打招呼:
“是凤英啊,给食品站送羊啊?
”
母亲说:
“是啊,是啊,六叔还没回呀?
”
六姥爷把羊群撵到一边,拎着羊铲踱过来,看着我们送的羊说:
“凤英,六叔跟你商量个事儿,你看行不?
”
母亲笑着说:
“六叔,你说。
”
六姥爷把羊铲戳到地上说:
“叔有十只羊,个头小一点,下的羔也少,想跟你送的羊调换几只。
”
母亲一下愣住了,随即摇摇头说:
“不行吧,六叔你看,我送的羊人家都涂了抹子的呀。
”
六姥爷弯腰逮住一只羊,用手捏了捏羊背上的抹子,然后直起腰来,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得意地说:
“抹子是油漆的,六叔这儿也有。
六叔把换给你的羊也涂上抹子不就成了,保准你不会出事。
嘿嘿。
”
母亲没辙了。
想了半天,母亲又说:
“六叔,我送羊可是挣了人家钱的呀,咱咋能干这事?
”
“羊不是公家的吗?
要是你自家的,六叔提也不提。
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
母亲为难极了。
六姥爷又说:
“六叔也不白求你。
这样吧,调换一只,六叔给你两毛钱。
”
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我想,是我给母亲解围的时候了。
我抡起鞭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噼噼啪啪,一顿猛抽。
羊群受了惊,你追我赶,蜂拥着朝前冲去。
我和母亲紧撵着羊群,听不清六姥爷在背后嚷嚷什么。
出了山口,天已黑透。
十几里山路,走得我两腿酸软,肚子也咕咕叫起来。
王站长早已等在村口,见我们到来,忙把我们领到村头的一个大院门口。
门楼上吊一盏大汽灯,贼亮贼亮的。
一辆拉羊车就停在一旁。
王站长对母亲说:
“大姐,你们娘俩先歇个脚,等我们装完羊,就给你钱。
”母亲放松地点点头,拉着我坐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几个村里人帮着往车上装羊。
奇怪的是,每抓到一只羊,临上车前,王站长总要猫下腰,拿手电照照羊肚子,然后再送到车上去。
我悄悄问母亲:
“他照啥呢?
”母亲摇摇头说:
“我也不知道。
”
四十只羊就要装完了。
母亲凑过去说:
“王站长,你刚才拿手电照啥呢?
”
王站长不说话,提起一只羊腿让母亲看。
王站长说:
“是这样的。
上次,我也从山里收了几十只羊,也是雇人送到这里的,等回到食品站才发现,有一半的羊被人半道上调了包,大的换成小的,肥的换成瘦的……所以,下午在你们村收羊时,我除了在羊背上涂了抹子,还在羊肚子上加了个抹子……我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并不是针对大姐的,哈哈哈……”
好悬啊。
我和母亲相视一笑。
王站长掏出十块钱说:
“大姐拿着,这是你的工钱。
过年我要是去你们村收羊的话,还雇你送羊。
”
母亲掏遍口袋,只掏出一块钱。
母亲尴尬地搓着手说:
“我零钱不够,王站长就给八块吧。
”
王站长说:
“不用找,拿着吧。
多出的两块钱,送孩子吧。
”
母亲不安地说:
“那咋成啊?
”
王站长伸手摸摸我的头:
“小家伙,饿坏了吧?
走,到屋里吃饭去!
”
母亲赶忙说:
“不了不了,我们这就回去。
”
王站长不让,拉着我的手朝屋里走。
饭是莜面鱼鱼,我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那个香啊,我一气吃下两大碗。
往回走的路上,头顶悬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
(摘自《小小说选刊》)
5.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全文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那就是送羊、换羊、装羊、装羊后付钱,但作者却将这看似简单平常的情节写得一波三折。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这样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可信度,而且方便作者对母亲和王站长这两个人物进行正面的评价。
C.母亲以羊身上涂了抹子为由来拒绝六姥爷,可六姥爷也拿出了抹子,并且提出要加钱来换羊,母亲差点答应了他的要求。
D.装羊的时候,王站长每装一只羊,就要照一下羊肚子,这说明王站长吃一堑长一智,避免了再像之前一样上当受骗。
E.小说结尾“往回走的路上,头顶悬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用“又圆又大的月亮”衬托了“我”对王站长感恩的心情。
【解析】 B项,“方便作者对母亲和王站长这两个人物进行正面的评价”错,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这两个人物,但并没有对其进行评价。
C项,“母亲差点答应了他的要求”不准确,母亲有着急,也有为难,但并没有要答应的意思。
E项,“月亮”表现“感恩的心情”错,“我”和母亲用诚实守信换得王站长的夸赞、奖励,回家路上心情轻松愉快,月亮这一意象可以理解为是用来表现快乐心情的,也可以理解为是母亲美德的象征。
【答案】 AD
6.在母亲“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我”抡起鞭子赶走羊群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思考,“换羊”属于“节外生枝”,“我”赶羊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然后再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思考,从这件事可看出“我”的机智,也能凸显出母亲的诚实、善良。
【答案】 ①“我”用此举解除了母亲的困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利于母亲“诚实”“善良”性格的表现。
②突出了“我”的机智,为小说人物描写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7.作品中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应从小说的人物描写和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分析概括。
从母亲拒绝六姥爷换羊请求的情节中,可以概括出她的诚实;从她对儿子说的那些话和她对六姥爷的态度中,可以概括出她有爱心,善良;从“送羊”这件事可以概括出她的勤劳。
【答案】 ①诚实守信。
送羊路上拒绝六姥爷换羊的要求,把羊群原样不变地送给王站长。
②勤劳能干。
为了挣钱养家,她不怕辛苦,争来送羊的差事。
③善良。
六姥爷要换羊,她急得要掉泪,也没有出言伤害对方。
④关爱孩子,一心想着孩子的生活学习。
8.请着眼于维护“公家”财产,从不同角度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要审清题意,这则试题是要求联系小说的内容谈谈怎样维护“公家”的财产。
二要学会多角度探究,这里的不同角度是不同人物对“公家”财产的不同态度。
因此,从不同的人物入手分析,就能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探究。
【答案】 ①从母亲的角度看,面对“公家”财产,应该用诚实的人格来坚守,不为亲情所动,不为私利所惑。
②从王站长的角度看,维护“公家”财产,还要有点智慧,凭智慧办事,让想占“公家”便宜的人不能蒙混过关。
③从六姥爷的角度看,面对“公家”财产,不可动私心,不可有杂念。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8分)
楼顶的玉米
吴宏博
儿子对我说:
“爸,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每个人种一种粮食作物,观察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最后再写一篇作文。
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
现在的老师事儿可真多,我心想。
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抢先回答了儿子:
“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
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现在又忙工作,哪懂种庄稼的事啊!
”
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接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
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
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
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
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
儿子跑过去问父亲:
“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
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
“爷爷帮你种几棵苞谷,咋样?
”老家习惯把玉米叫苞谷。
我说:
“爸,家里怎么能种玉米呢?
那秆都比楼层高。
”
“你别管。
”父亲笑着说。
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对我说:
“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
”
儿子初学稼穑,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
父亲是个有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
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
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
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回来后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
儿子隔三岔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
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
儿子早就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
父亲有时上楼顶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
“走,看你的玉米去。
”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
“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
”
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
他自己倒乐在其中了。
父亲忙碌着,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
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对我说:
“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
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
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
”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
父亲走的时候,对我和儿子说:
“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苞谷浇浇水松松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
”
我跟儿子都“嗯嗯”着。
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
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忙各自的工作。
秋季说来就来。
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
“楼顶的苞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
”铭铭是儿子的小名。
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就交了,不过写的不是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
老师还给了他一个“优”,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地独辟蹊径。
接完电话,我对儿子说:
“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
”儿子兴奋地说:
“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
”其实,我也忘了。
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
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
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里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腰间的棒子空瘪瘪的。
我们真傻,一个多月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们丰收的景象呢?
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情况,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的。
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一样,失去照顾的他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
我对儿子说:
“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
”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开头部分老父亲抢先回答孙子的话,既表明了他的农民身份,又写出了他对儿子的关心,他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
B.“满手是泥土”的描写以及“爸爸爸爸”这样连声的呼喊,表现了“儿子”初种玉米时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
C.“儿子”对楼顶的玉米的兴趣也没有维持太久,开始是“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后来是“隔三岔五”地去楼顶,再后来就“不上楼顶去了”。
D.“父亲”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闪了腰的情节承上启下,既承接前文中“父亲”每天都会上楼顶照看玉米的情节,又为下文中玉米枯萎发黄等情节做了铺垫。
E.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细致刻画了老父亲的形象,而对“我”的描写则较少。
【解析】 A项,“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的说法不准确,老父亲主要是认为“我”根本不懂种庄稼。
B项,“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的说法不正确,儿子在这时只是因为种庄稼而激动。
E项错在“肖像描写”,本文没有对父亲的肖像描写。
【答案】 CD
10.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一要分析“父亲”的具体表现,二要看文中对“父亲”的介绍。
在文中,“父亲”的具体表现有:
主动提出帮助孙子种玉米(慈爱、热爱种庄稼);每天去楼顶照看玉米(勤劳);闪了腰后,怕影响儿子儿媳工作而回家养伤(体贴家人);回老家后提醒孙子收玉米(关爱孙子);等等。
而文中一些有关“父亲”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我”来介绍的,如“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
【答案】 ①慈爱体贴,充满对家人的关心。
他主动帮助孙子种玉米,回家后还不忘提醒孙子写作文。
②有耐心。
在孙子不愿再上楼顶去的时候,他依然耐心地侍弄玉米。
③勤劳,热爱种庄稼。
在儿子家阳台上种菜,积极帮孙子种玉米。
11.小说中“儿子”拉着“我”上楼顶掰棒子时看到的情景的描写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应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二是结构上的作用,三是在表现主旨上的作用。
综合分析可知,本题涉及的情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
因为这个情节并非小说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对上,一是对下。
在主旨方面,要分析“我”上楼掰棒子时看到的枯黄的玉米与“父亲”之间的联系。
【答案】 ①照应了题目,照应了开头种玉米的情节,使结构严谨。
②交代了玉米的结局,玉米的枯萎象征着父亲的衰老,暗示了小说的主旨,提醒人们应及时行孝。
③引出了下文“我”的感慨和小说最后“我”的决定,使这一决定不显得突兀。
12.小说中“楼顶的玉米”这一意象有何含意?
这篇小说带给我们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小说的题目有两重含义。
表面上是指“儿子”响应老师的号召而种的庄稼,实际上是一个比喻,比喻小说中“我”的父亲,以及像父亲一样缺少照顾的老人。
解说题目寓意时,一定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回答启示时,应联系文本内容和社会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分析。
【答案】 含意:
①它是爷爷种给孙子的“观察苗”,是爷爷关心孙子的见证。
②它是像“我”的父亲一样很少被记挂、被关心的老年人的象征。
启示:
①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持之以恒去做,才能取得成功。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如果像小说中的“我”的儿子铭铭一样,做事只有一股子新鲜劲儿,是坚持不到最后的,是不会有收获的。
②父辈是会老的,他们也需要关心、照顾。
做子女的应及时行孝,否则会“子欲养而亲不待”。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 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
13.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概括说明。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作者思想情感方面的题,要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
此诗写于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由前两句中的“哭”“悲”可得出作者对百姓经受灾难的同情;“微”表现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忧虑;由“病眼不眠”可得出诗人因病而感伤;由“无伴”可得出诗人的孤寂;由“苦思归”可得出思归的痛苦;由“发稀”可得出诗人年老无奈之情。
【答案】 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忧虑;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
14.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炼字的题,可从以下几步入手:
①理解“嫌”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嫌”字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嫌”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然后再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可采用“本题运用……的表现手法(或:
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的答题模式。
诗人将残灯人格化,故采用的是拟人手法。
由“多谢”一词,可得出诗人对残灯的感激之情;运用联想,可以体会出诗人在残灯相伴的夜里所感受到的温暖与安慰;“不嫌”也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答案】 “嫌”,嫌弃,运用拟人说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的感谢之情,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
三、语言表达(12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4分)
新华网北京(xx年)10月28日电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7日晚揭晓,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吉纳河右岸》、麦家的《暗算》和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最终上榜。
据《新京报》28日报道,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范围为2003~xx年间发表或出版的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协会组成了以铁凝为主任,陈建功、李存葆为副主任的评奖委员会。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自1982年以来,已评选出包括《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尘埃落定》等近30部优秀长篇小说。
据悉,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将于11月2日在茅盾的故里乌镇举行。
(1)茅盾临终前将自己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项的基金,以奖励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及其作者。
他本人生前创作了很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