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382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第I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每小题1分,11-25每小题2分)

1.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答案】C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等考点的理解。

要牢记基础知识。

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

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

D.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答案】C

【解析】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故A正确,C错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考点定位】脑的结构和功能

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若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

D.④与⑤相比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答案】C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稳态

【名师点睛】

4.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

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

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

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剌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使其裂解

【答案】A

【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与抗体结合。

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考点定位】细胞免疫

5.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

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答案】C

【考点定位】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调查

【名师点睛】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B

【解析】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正确;B、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等,不包括吞噬细胞,B错误;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正确;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系统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组成,要求学生识记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7.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只能反应种群数量大小,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B正确。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正确。

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

8.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B.植物激素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C.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而抑制植物生长

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答案】C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调节

9.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

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決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种群主要是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生存,乙种群主要是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生存,而温度和湿度是通过影响出生率等来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故C错误,D正确。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进行明确判断,故A错误。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是群落的特征,不是种群故B错误。

【考点定位】种间关系

10.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

B.人体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答案】C

【考点定位】水盐平衡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了解抗利尿激素的功能,理解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11.下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免疫异常,可引起人体患糖尿病,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

B.抗体3(Y3)将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C.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

D.Y1、Y2、Y3的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髙尔基体

【答案】B

【解析】抗体3(Y3)的存在导致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结合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考点定位】免疫病

12.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大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计数时大方格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答案】C

【考点定位】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

13.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C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D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

【名师点睛】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

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少。

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14.对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h

B.用B、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则生根效果相同

C.若某植物幼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2f

D.若水平放置的植物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f

【答案】C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一般情况下,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例如就植物生长来说,从图中可以知道a点表示根生长的最适宜的浓度,b点表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分界点。

15.如图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③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图中③的含量增加先于①和②

C.当人饮水过多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释放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从图中可看出,③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答案】D

【考点定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功能以及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数字标号表示的激素名称;识记水平衡调节的相关过程和结果;明确①②③激素的逻辑关系和增加的先后顺序。

16.将健康的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按下表情况破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被破坏的器官

胸腺

骨髓

骨髓和胸腺

A.乙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

B.甲、丙两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C.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甲组仍不能恢复细胞免疫功能

D.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体液免疫功能

【答案】C

【解析】A、乙组破坏的是骨髓,BT细胞的生成都受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缺失,A错误。

B、甲丧失了大部分特异性免疫功能,乙丙两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B错误。

C、输入造血干细胞后胸腺没有,T细胞没有成熟场所,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甲组仍不能恢复细胞免疫功能,C正确。

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不能恢复体液免疫功能。

【考点定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

不能牢固掌握骨髓造血干细胞是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骨髓和胸腺是成熟的场所。

17.图示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I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答案】B

【解析】阳光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故A错。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故B正确。

病毒寄生在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的原料、场所生存,为消费者,故C错。

蚯蚓以分解地面枯叶等有机物为能量来源,为分解者,故D错。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成分

19.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A

【考点定位】群落结构

20.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时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笞藓→地衣→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B.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一定生长着树木等

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的

【答案】B

【解析】初生演替过程中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A错误。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

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不一定生长着树木等,C错误。

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既有破坏又有建设。

【考点定位】群落演替

21.如图是某非洲草原斑马的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K1和K2不同可能是由于季节造成的草生长状态不同

B.a点和c点种群数量相同,二者的年龄组成也相同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斑马种群个体数量下降

D.斑马在草原上分布的空间特征为集群分布

【答案】B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22.给予相同位置不同刺激,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剌激类型

剌激强度

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时长相等)

产生的感觉类型

感觉强度

针刺激

较小

刺痛

较弱

较大

较弱

热刺激

较低

热感

较弱

较高

较强

A.传入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外正内负

B.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感受器和感觉中枢的不同

C.不同强度的剌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频率,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D.从剌激到感觉形成,完整的信号通路中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答案】D

【解析】传入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由于膜内钾离子大量外流,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A正确。

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如热刺激引起热觉,感受器为温觉感受器,感觉中枢为相关温觉中枢,B正确。

刺激强度小,传入神经电信号频率小,感觉强度小,反之则相反,C正确。

从刺激到感觉形成,兴奋要通过神经纤维和突触,在神经纤维以电信号传导,在突触以化学信号传递,D错。

【考点定位】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传递

23.如图是高等动物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器官,a、b、d、e代表物质,①和②代表过程。

据图判断不合理的是

A.雌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后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

B.图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施位于A处

C.血液中雌性激素含量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相对稳定

D.该雎性激素通过调节DNA的复制过程_节代谢过程

【答案】D

【解析】该雌性激素通过调节DNA的转录过程调节代谢过程

【考点定位】激素的调节

24.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关成分分及其关系,图2为其中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有四条捕食链,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B.图1中狐为第三、四营养级,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C.图2中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

a→b→c

D.图2中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

【答案】D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25.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冶蝗问题备受关注。

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嬙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

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试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接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夺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増长,最初有N。

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0.03)t只

D.利用鸭来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

【答案】C

【解析】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率等,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影响该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A正确;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数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甲图应该属于数学模型,B正确;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t天后蝗虫种群数量应该为N0·(0.03)t只,C错误;利用鸭来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D正确。

【考点定位】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

第II卷(50分)

26.(11分)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植物激素类似物和植物自身激素作用相似,都是给细胞传达一种代谢的信息。

(2)本实验中,需用试剂处理月季插条的(填“形态学上端”或“形态学下端”);由图中数据初步显示,两种植物激素类似物对月季生根表现出作用。

(3)该实验能否证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说明理由。

(4)为了探究激素类似物乙是否也能发挥类似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即也可促进微型月季插条生根,应在μmol/L区间再设置系列浓度梯度重复试验。

其依据的原理是生长素在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时,存在_____不同而相同的情况。

(5)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组实验。

【答案】

(1)调节

(2)形态学下端促进

(3)不能曲线图中看出,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证明激素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4)0〜1(5)4组

【考点定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名师点睛】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0~50μmol/L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微型月季生根均具有抑制作用.

27.(12分)草本植物D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

为研究人工引入草本植物D后对一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植被类型B、C)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和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主要植被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种群密度(只/m2)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B、C

D

39

14

15

3.3

对照区

B、C

B、C

39

39

15

14.8

(1)植物D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特征和特征。

(2)若调查草本植物D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法,若调查该湿地生态系统鲫鱼的种群密度应釆用方法,调查时,若捕捉鲫鱼所用的渔网网眼过大,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偏高/偏低/无差别)。

若调查群落的丰富度,需要统计的数值。

(3)人工引入植物D后,昆虫的种类和种群密度都大幅度减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4)下表是该湿地生态系统在实验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

呼吸消耗量(106J)

   植被

1000

200

590

   昆虫

100

15

64

食草鸟

20

7

11

食虫鸟

13.8

4.7

6.8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要维持其稳定性,除了生物群落外,还必须含有的成分是         。

【答案】

(1)数量特征空间特征

(2)样方法标志重捕偏低物种数

(3)植物种类减少,昆虫的食物种类减少种类和数量会减少(4)100011.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

(1)植物D种群的特征主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

若调查该湿地生态系统鲫鱼的种群密度应釆用标志重捕方法,若捕捉鲫鱼所用的渔网网眼过大,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偏低。

若调查群落的丰富度,需要统计物种数的数值。

(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人工引入植物D后,昆虫的种类和种群密度都大幅度减少,可能是因为其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造成昆虫的食物种类减少。

(4)(4)生产者固定的(同化的)全部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总能量为1000×106J;昆虫和食草鸟为第二营养级,因此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100+20)×106J,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3.8×106J,因此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3.8÷120×100%=11.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群落内容。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8.(14分)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I、II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

请据图作答;

(1)在反射弧中,I产生的信号物质E是。

II膜上的F是,F与.E结合后,引起

细胞II产生。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刺激_____细胞(细胞I),从而引起胰岛素(E)的分泌增加,同时还可以引起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

(3)在初次免疫过程中,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细胞(细胞II),刺激II产生,在该物质的作用下,经抗原刺激的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细胞。

(4)在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中,E是由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Ⅱ是细胞.

(5)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II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___(属于/不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

(1)神经递质受体蛋白(糖蛋白)兴奋或抑制(膜电位变化)

(2)胰岛B神经-体液增多(3)淋巴因子B浆(效应B)

(4)抗利敁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符(5)不属于

(3)在初次免疫过程中,抗原(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Ⅱ),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效应B)细胞.

(4)在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中,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激素E),该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Ⅱ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5)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II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不属于反馈调节。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以及免疫调节

【名师点睛】分析图解可知,细胞Ⅰ产生的物质E能够通过细胞外液的运输,到达细胞Ⅱ,与细胞Ⅱ上的相应受体蛋白结合,从而传递相应信息.生物体中的信号分子包括:

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

29.(13分)如图1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

图2中⑤⑥表示结构,c〜f表示相应的物质,甲、乙表示相应器官;图3是一种血糖调控模式,已知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若图1中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O2浓度b处,④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有关。

(2)人体体温恒定是机体代谢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寒冷刺激后,图2中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兴奋,引起分泌物质c增多,则物质c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