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922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ultisim实验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ultisim实验报告.docx

Multisim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放大电压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仿真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的特性

二、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步骤

4、静态数据仿真

电路图如下: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的10%时,万用表示数为2.204V。

仿真得到三处节点电压如下:

则记录数据,填入下表:

仿真数据(对地数据)单位:

V

计算数据单位:

V

基极V(3)

集电极V(6)

发射级V(7)

Vbe

Vce

Rp

2.83387

6.12673

2.20436

0.62951

3.92237

10KΩ

5、

动态仿真一

(1)单击仪器表工具栏中的第四个(即示波器Oscilloscope),放置如图所示,并且连接电路。

(注意:

示波器分为两个通道,每个通道有+和-,连接时只需要连接+即可,示波器默认的地已经接好。

观察波形图时会出现不知道哪个波形是哪个通道的,解决方法是更改连接的导线颜色,即:

右键单击导线,弹出,单击wirecolor,可以更改颜色,同时示波器中波形颜色也随之改变)

(2)右键V1,出现properties,单击,出现

对话框,把voltage的数据改为10mV,Frequency的数据改为1KHz,确定。

(3)单击工具栏中

运行按钮,便可以进行数据仿真。

(4)双击

图标,得到如下波形:

电路图如下:

示波器波形如下:

由图形可知:

输入与输出相位相反。

6、动态仿真二

(1)删除负载电阻R6,重新连接示波器如图所示

(2)重新启动仿真,波形如下

记录数据如下表:

(注:

此表RL为无穷)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

计算

Vi有效值

Vo有效值

Av

9.9914mV

89.80256mV

8.988

(3)加上RL,分别将RL换为5.1千欧和300欧,记录数据填表: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

计算

RL

Vi

Vo

Av

5.1KΩ

9.994mV

193.536mV

19.3536

330Ω

9.994mV

24.314mV

2.433

(4)其他不变,增大和减小滑动变阻器的值,观察Vo的变化,并记录波形:

综上可得到下列表格:

Vb

Vc

Ve

波形变化

Rp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先向上平移再恢复原处(a1、b1图)

Rp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先向下平移再恢复原处(a2、b2图)

动态仿真三

1、测输入电阻Ri,电路图如下

在输入端串联一个5.1千欧的电阻,如图所示,并且连接一个万用表,如图连接。

启动仿真,记录数据,并填表。

万用表的示数如下:

则填表如下:

仿真数据(注意填写单位)

计算

信号发生器有效电压值

万用表的有效数据

Ri

10mV

6.315mV

8.740KΩ

2、测量输出电阻Ro

如图所示:

*万用表要打在交流档才能测试数据,其数据为VL。

电路图及万用表示数如下:

如图所示:

*万用表要打在交流档才能测试数据,其数据为V0

则可得下表:

仿真数据

计算

VL

VO

RO

117.633mV

233.339mV

5.016KΩ

思考题:

1、画出电路如下:

2、第一个单击

第二个单击

3、双击该原件,进行参数修改。

4、波形如下: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Multisim基本操作,学到如何翻转元件、连线以及一些测试工具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借助于这个软件,以后很多现象可以不用通过实际实验进行验证,直接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完成,较为方便。

实验二射极跟随器

画出电路图如下:

射极输出波形如下:

选取一个区域放大如下:

设备扫描参数如下:

则maxy和miny差距最小时rr1=138667Ω,则将R1阻值更改为138KΩ。

改后图如下:

直流仿真得如下图:

则可填写下表:

Vb

Vc

Ve

Ie=Ve/Re

9.00664V

12.00000V

8.33900V

4.63278mA

接下来测量放大倍数,如下图:

万用表档位在交流档上,数据填入下表:

Vi

Vo

Av=Vo/Vi

3V

2.924V

0.9747

下一步,测输入电阻,如下图:

根据分压公式可以计算输入电阻,得到下表:

Vs

Vi

Ri=Vi*Rs/(Vs-Vi)

3V

2.802V

72.1727KΩ

下一步,测输出电阻,如下图:

(开关断开时,测Vo)

(开关闭合时,测VL)

记录到下表:

Vo

VL

Ro=(Vo-VL)*RL/VL

2.988V

2.924V

39.4Ω

思考题:

1、电路图如下:

输入与输出的波形如下:

2、分析射极跟随器的性能和特点:

射极跟随器件可以将输入电压近似保留的输出,即电压增益Av为1,输出电阻很小大概几十欧,输入电阻很大大概几十千欧。

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模拟了射极跟随器,更好地理解了射极跟随器的性能和特点,了解了如何估算集电极静态工作点的电阻,并得到了电压增益,输入、输出电阻等值同时对Multisim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了。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

画出电路图如下:

静态直流仿真结果如下图:

则记录到下表:

三极管Q1

三极管Q2

Vb

Vc

Ve

Vb

Vc

Ve

3.71629V

7.16460V

3.07682V

3.41389V

4.50264V

2.76222V

下一步进行交流测试:

开环RL=∞电路图和万用表示数如下:

 

开环RL=1.5k电路图和万用表示数如下:

闭环RL=无穷电路图和万用表示数如下:

 

闭环RL=1.5k电路图和万用表示数如下:

则记录下表:

RL图中R11

Vi

Vo

Av

开环

RL=无穷(S2开)

3.294mV

1.443V

438.1

RL=1.5K(S2闭)

3.293mV

548.442mV

166.5

闭环

RL=无穷(S2开)

3.745mV

102.548mV

27.4

RL=1.5K(S2闭)

3.694mV

91.534mV

24.8

 

下一步检查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将记录到的波形填入下表:

在开环情况下适当加大Vi的大小,使其输出失真,记录波形

闭合开关S1,并记录波形

 

波形

可见负反馈使输出增益减小,但是可以提高不失真度。

下一步测试放大频率特性,得到输出端的幅频特性如下:

开环时:

闭环时:

则填入下表:

开环

闭环

 

图形

 

图形

fL

fH

fL

fH

212.5248Hz

357.0302kHz

222.1684Hz

1.3244MHz

思考题:

分析如下的幅频特性和输出波形。

开关接电阻时,输出波形与幅频特性如下:

 

开关接三极管时,波形和幅频特性如下:

实验心得:

学会了用Multisim进行幅频特性分析,并且更好地理解了负反馈的作用,即牺牲增益来换取更大的频带,使输出尽量不失真。

 

实验四差动放大电路

调节放大器零点。

电路图以及万用表示数如下:

万用表示数较接近于0

当开关S3在左端时,静态电压仿真如下:

当开关S3在第二时,静态电压仿真如下:

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

测量值

Q1

Q2

R9

C

B

E

C

B

E

U

S3在左端

6.36V

-26.11mV

-637.66mV

6.36V

-26.11mV

-637.66mV

11.33V

S3在第二

4.71V

-34.16mV

-652.87mV

4.71V

-34.16mV

-652.87mV

0

下一步,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更改后电路如下:

(1)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单端输入:

万用表示数如下:

(2)、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单端输入:

万用表示数如下:

(3)、典型差动放大电路共模输入:

万用表示数如下:

(4)、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共模输入:

万用表示数如下:

综上,可得到以下表格:

典型差动放大电路

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单端输入

共模输入

单端输入

共模输入

Ui

100mV

1V

100mV

1V

Uc1

3.196V

493.483mV

3.487V

1.673mV

Uc2

3.147V

493.486mV

3.487V

1.673mV

Ad1=Uc1/Ui

31.96

34.87

Ad=Uo/Ui

63.43

69.74

Ac1=Uc1/Ui

0.493486

0.001673

Ac=Uo/Ui

0

0

CMRR=|Ad1/Ac1|

64.76

20842.80

思考题:

1、由上表可知,当差动放大电路接入恒流源时,CMRR将有明显的提高。

2、电路图及幅频特性如下:

如图可知,通频带约为4.7829MHz。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差分放大器的相关性能,并且了解到接入恒流源对差分放大器有提高CMRR的作用。

进一步加深画图及频率分析的方法。

实验五OTL功率放大器

首先调整静态工作点,电路图如下,调整R1和R2的值,使万用表的示数分别为5——10mV和2.5V,然后测试各级静态工作点,电路图和万用表示数如下:

可得Ic1=Ic3=9.438mA,U4=2.506V

进行直流仿真,可得以下图表:

 

将数据填入下表:

Q1

Q2

Q3

Ub

3.23293V

1.74229V

829.24548mV

Uc

5.00000V

0.00000V

1.74229V

Ue

2.50623V

2.50623V

152.77543mV

测试负载实际功率:

最大不失真的理想输入电压约为20mV,此时测量负载两端交流电压约为686.871mV

则Pom=Uo²/RL=0.686871²/8=0.059(W)

测试效率η=Pom/PE*100%=Pom/(Ucc*Idc)*100%=0.059/(0.043079*5)*100%=27.4%

输入灵敏度为20mV左右;

频率响应测试:

Ui=20mV;

fL

fH

通频带

F(Hz)

245.0897

3.3860M

3.3858M

Uo(V)

426.0m

426.0m

601.056m

Av

21.3

21.3

30.0528

思考题

1、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实际输出功率并不大,若要获得较大的实际功率,应该允许适当失真。

2、特点:

在波形振幅最大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测量方法:

详见上述测量过程,先将输入电源置零,调节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