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17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docx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范式

★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初中的“先学后教,当堂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实现先学后教

  从我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初中的“先学后教,当堂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能较好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结合对洋思经验的学习和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现就“先学后教”这两个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自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

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例如:

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教师可提出这样几道思考题:

1课文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先后写了哪几个地点发生的事情?

2这些事情又是按什么线索(明线、暗线)串连起来的?

3作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位学者?

4作者为何要弃医从文?

这几道题目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又能让学生初步把握住文章的中心。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

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边读边批划、注记、写提要等,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我们当教师的不能放过一个学生,不然10分钟时间就要白白浪费掉。

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拼命学习,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差生。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二、少讲精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

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

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20%,即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

例如鲁迅的《故乡》一文那充满哲理性的结尾,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其内涵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对此应多讲一两句。

在这一环节中,教的内容是少了,但教的要求不能降低。

大纲要求理解的,就要讲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然后上升为理论,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研究怎么运用。

如对二重复句的分析,学生常见的错误是对第一个结构层次划分不准。

然而,这是分析二重复句结构层次的关键,“一步不慎,满盘皆输。

”教师对此也要多讲一点,以帮助学生如何总观全局,找出全句的第一个结构层次。

在“教”的这个环节中,自然不是教师“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

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

如在与学生讨论明确“鲁迅对他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对他笔下的范进所持态度相同吗”这一问题时,有的同学说:

“相同,都持批判态度。

”有的同学说:

“不相同,前者持同情态度,后者持批判态度。

”显然,这两种答案不完全正确,教师此时就要补充、更正。

  由此可见,教的过程,是学生自学环节的延续和深化,是学生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当堂作业”中不出错或少出错的保证。

在“教”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及时的的引导、指正。

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

因此,先学后教的效果有多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有多高。

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的教学方法

   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先学后教,超前断后”为基本特征,强调“先学后教”应该说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与突破。

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暴露、展现。

这里,我就实践课题研究谈谈我们的认识与体会。

〈一〉落实“先学”

  “先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和关键。

“先学”是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通过对学生“先学”的培养,追求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那么,“先学”学什么?

怎样学?

这是实践“指导—自主学习”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改实验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超前学习是片面的、肤浅的,不能体现“先学”的“要求”。

这里,我们认识到学会“先学”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方法,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的观念。

教师关键要解决三个观念,一是急于求成的观念,俗话说:

欲速则不达。

在这个“先学”的过程中,蕴含着指导的力量因素,学习方法,学习的态度,家庭的环境,社会的背景等,需要教师的究因识果,体察求索。

二是潜能的认识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正如布鲁姆所说:

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达到高水平的掌握。

三是人性的观念。

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以及独立学习,自我实现的愿望,以人生幸福追求人性化教育。

其次,“先学”需要一定的方法。

  1、常规性先学:

所谓常规性先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

如语文的“三读”,生字词读写记(音形义),语法修辞,语句插图等;数学的读懂教材,理解线式、图式、格式的表达意思等,切重于“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的教学理念,强化问题何在,策略何在的探索。

  2、引导性先学:

所谓引导性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

在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3、拓展性先学:

所谓拓展性先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

在这一点上我们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总之,落实“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逼近最近发展区,逼迫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近同学、小组和教师。

〈二〉怎么“后教”

  “后教”又是“指导—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学生已经超前先学了,那么教师“后教”教什么?

这里,我谈谈几点做法。

  1、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

这是一种有别于旧常规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

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

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先上就上,畅发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起学生学习意向。

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

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焕发思辩活力,从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为我所用,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能力。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的行为,表述自己的认知,表演自己的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4、提供必要的帮助。

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给予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个“柳暗花明”的启示。

  5、把球抛给学生,促进交往互动。

创设机会,把球抛给学生,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

在此,交往可分为语言交往、情感交往、动作交往,课堂教学注重以活动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交往能力。

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做到矮化师高,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引导学生与书本(教材)交流,回到文本中再认知,再发现。

〈三〉如何“超前”

  在实验中,我们就“超前”学习提出两方面的要求:

一方面要求开课的第三周前,教师要通读、阅览全册教材,对照大纲目标,进行解读大纲、教材的含义与关联。

了解、寻找相关教材的指导资料(课外读物、网络站点、影视作品)、课件制作准备等,强化准备的面、量、质,以提升指导的张力,做到有的放矢,成功地传递信息,有机地建构教学策略。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至少超前一课时的自主学习,多不封顶,以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学多少是多少,体现层次性加强制性的自主学习要求。

〈四〉体识“断后”

  “断后”是指一般地不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有兴趣继续新的学习,为明天的成功而奋斗而准备,让学生有积极的、善向和乐为的动力。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求教师以自我判断、自我信念、自我奉献的意识去理解它的相对性、特殊性、作为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澄迈中学  王首雄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变革。

为了实现政治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政治科教学真正受到学生欢迎,政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学习新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浅见。

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基础上,民主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尊重个性、倡导宽容、讲究妥协的教育。

面对正在发展中的学生,基于爱、基于对人格的尊重与保护,基于教育教学的人性化,我们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议论,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起课来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

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进而喜欢某位教师的课,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的主要力量源泉。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本身具有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

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又是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教育机智的支撑,没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教育机智。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和专业优势,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激励学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美。

有些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学生的分数上,造成成功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分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许多孩子说,“老师从来就没有夸奖过我”,他们却时时要面对着老师有意无意的暗示:

“你们不是好学生”。

我们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很好,再试一试”,教师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地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勇气。

虽然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正处于成长中的学生屡遭失败容易导致他们的自我否定。

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理解、宽容、激励学生。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

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使之产生浓厚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

在学习克服闭锁心,培养热情开朗性格时,我主要采用了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前,要求学生用一张纸条写出自己在交往中遇到的困惑,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初设悬念),如:

在与朋友闹矛盾后,知道自己错了,但又不敢向朋友道歉,怕丢面子,该怎么办?

我不懂得向朋友表达自己的真诚,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中出现的困难问题。

也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生活问题。

上课时,筛选了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提醒学生教材上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又设悬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讨论,相互合作,并自由自愿地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

这样学生既能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又能在与同学合作中分享其他同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何乐而不为?

通过学习,全班同学产生了共鸣,集体观念和同学间的友谊在此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无需举手,自由发言”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整个班出现了兴趣浓烈、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地张扬,学生交友中的困难问题得到了一一化解,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关爱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关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开始走向成功。

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具有爱心的教师。

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话语,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

当教师对某位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其内心也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也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慢慢消失。

师爱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爱“好学生”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容易做到的,难能可贵的是对“差生”的关爱,往往是差生最不值得爱的时候,又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如果我们讨厌学生,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而要想激发对“差生”的感情,就要摘下有色眼镜,睁大眼睛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暗示和肯定。

一旦你的良苦用心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时,学生的自信心也就相应地树立起来。

所以,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关爱,及时表扬和鼓励,特别是要学会宽容,以增强其自信心。

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肯定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抽象的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

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一些能触动学生灵魂的、活生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关爱社会和承担责任时,我选用了这样一个材料:

海南省洋浦中学学生李尚丽连续6年背着残疾的林明霞同学上学。

李尚丽说:

“和我同龄的她能坦然面对自己身体残疾的残酷现实,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她没有退缩和自暴自弃,而是去挑战和克服,令我敬佩。

另外,她行走不便,上下楼更是危险,所以从我看到她的第一天起,就下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她,让她拥有和我们一样灿烂的花季。

”面对李尚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和此情此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许多学生发自内心地说出了他们受感动的肺腑之言:

李尚丽珍爱、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使我十分感动,她不求回报,默默付出的志愿行为,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这种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她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在当今这个日渐冷漠的年代,这种崇高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善举是我们需要的,也在不断感动我们,感动每一个人等。

通过创设这样的触动学生灵魂的情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激发学生,给予学生思想认识、责任意识和行为的正确引导。

同时,在教法上一改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建和谐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其实,过分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自觉不自觉地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的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者和合作者。

有了这样一个理念,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讨论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时,学生中出现了对立的两个观点,我不是一味地反对或支持某一个观点,而是鼓励和指导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通过充分的辩论,学生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一结论是他们自己在努力争辨后得到的结果,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所以他们记得牢,在生活中用得上。

这样的课堂气氛,学生们对问题的讨论表现出莫大的兴趣,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选择,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自己还可提出行得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坚持每节课都这样做,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烈,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学生的自信心倍增。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新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力量,教师只有创建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才可能成就一个完美的课堂,才可能营造出学生喜欢的课堂,才可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杜郎口中学:

变苦学为乐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近年来,为了提高升学率、考高分,学生普遍处于苦学状态。

这种苦学状态能否改变?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普遍厌学到乐学愿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质量倒数第一:

都是填鸭教学模式惹的祸

   1997年,杜郎口中学已经连续10年在全县23所初中学校中教学质量倒数第一,学生普遍厌学,连本校教师子女都转校了,生源流失严重,初一招6个班到初三就剩下2个班。

师资整体水平较差,随时都有被撤并的危险,县教育局为此发出了黄牌警告。

   刚刚上任的校长崔其升苦苦寻找出路之时,却被学生无意间一句玩笑话点醒了。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听课,问一名学生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听讲,这个调皮的学生说:

"老师讲的还不如我讲的好呢,有什么好听的?

"崔其升深受启发,就让学生试着自己讲,没想到效果还真不错。

   此后,杜郎口中学进一步实行"10+35"的教学模式,一节课45分钟,老师讲课时间只能在10分钟之内,学生自己学习35分钟。

学生由此成为课堂的主人。

   后来,这种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每学一个新内容都由预习、展示、反馈三部分组成。

崔其升说,预习课相当于老师备课的过程,我们让学生去备课,自己给自己当老师;展示课就是老师讲课的过程,我们让学生主讲,并且互相点评;反馈课是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自己解决、寻找答案,并且进行巩固。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老师不讲,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进行指导、启发。

   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后,每间教室都拆除了讲台,搬走了讲桌,老师站在学生中间,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宰者。

学生不是按排列分座位,而是8个人或6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上课时间,分不清哪是老师,哪是学生。

   ——学生走到台前,变成课堂的主角

   学校老师高俊英说,刚改革时,老师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手把手地教、一遍一遍讲,还学不会,突然不讲了,学生能学成啥样?

现在,大家明白了,过去学生为什么不愿听课?

因为课堂是"一言堂",老师填鸭式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得再多学生觉得和自己没关系。

现在,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教师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学生创造力挖掘出来。

   杜郎口中学有20多间教室,每间教室里都是除一面有窗户的墙壁以外,其他三面墙上都是黑板,走廊里也是黑板,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一节课内每个人要上黑板书写三到五次。

教室的中间有块空地,是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在一节课上,学生可以演、书、画、唱、讲,课堂氛围无拘无束,学生可以蹲着也可以站着,随时可以大声发言、争论。

   记者在初二一班旁听了一节英语课。

为了获得朗读的机会,几个小组展开了竞争,每个人朗读完了,同学们都会热烈地鼓掌,也会有一些同学站起来挑错。

老师只会偶尔点评几句,学生们脸上都是轻松自信的表情。

   初二二班一堂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政治课上,全班同学划分成两组,展开了擂台赛,有的同学唱起歌唱大自然的歌,有的学生表演相声抨击破坏环境的现象,有的朗诵自己写的散文,有的干脆在黑板上画出一幅画,真是说不清是政治课,还是语文课、音乐课或美术课。

   在杜郎口中学,课堂成了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老师退居幕后,变主演为导演

   教学改革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变了:

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不是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表现是否主动,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为了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要千方百计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语文老师崔其同说,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别看老师在课上只讲10分钟,老师上课的难度大大增加,工作量很大。

以前老教师好几年不用备课,现在每一堂课都要认真准备,要针对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创设预案。

在开放的课堂上,学生的信息量、对学习内容的观点是很难把握的,说不定会提出什么刁钻的问题把你问倒。

老师在课上讲的不多,但要"一两拨千金",起组织、引领、带动的作用。

   高俊英说,教学改革后,对老师的要求完全不一样了,老师以前关注的是分数、知识,现在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价值,宽容和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权威。

在课堂上,老师由主演变成了导演,由经验教学变成了研究型教学,以前是装着知识走向学生,现在是引着学生走向知识,由老师主讲变成了学生研究、推敲、提炼,最终取得成果。

   ——杜郎口教学改革的启示

   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做法,不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性格等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学生由知识的"罐装桶"变为独立思考的研究型学生,由学习基本知识变成了对知识的探究、体验,由内向羞涩变为大方勇敢,由胆怯变得自信。

   初二学生刘晓对记者说:

"我上小学时最怕在大家面前回答问题,在班上一直都默默无闻。

"她说,"现在,感觉自己的潜力完全释放出来了,爸爸妈妈都说我的变化太大了。

"

   为了改变像刘晓这样的学生,每年新生入学第一件事,老师就组织他们参观师哥师姐的课堂表现,教会他们释放、并且大胆地表现自己。

语文老师崔其同说,每个班上都有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上课从来不开口,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下,都变得性格开朗了,喜欢和同学抢着回答问题。

   几位来自深圳的听课老师对记者说,杜郎口的学生让人惊讶,这些学生完全没有印象中农村孩子的羞涩与木讷,相反,他们自信勇敢、善于合作,思维活跃,这种表现即使我们大城市的孩子也比不上。

仅从这一点来说,杜郎口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据校长崔其升介绍,以前学生是死学厌学,现在是乐学愿学,教学成绩的提升也就成了水道渠成的事。

近几年来,这所学校没有一名学生辍学。

由于教学改革优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杜郎口中学的升学率逐步上升,到目前已处于全县初级中学的前列。

比成绩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   山东省潍坊市初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

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认识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习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对这种教学关系的最好诠释。

课堂从学生自主预习开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矫正,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中坚持先学后讲、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不讲)的原则,课堂围着学生转,学生成了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学生自主预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